瀏覽器的「消費升級」

今天想講講夸克瀏覽器,一個以「簡而美的界面哲學」「專註做減法」為賣點的瀏覽器。

過去看到類似的產品,大家可能會覺得是某個小而美的團隊或個人做的。但夸克的背後其實是 UC 瀏覽器的團隊。大公司也開始做出這種風格的產品,一定說明了什麼。

當然,其實夸克瀏覽器和我也脫不開干係——豌豆莢加入阿里巴巴之後,我和豌豆莢的設計團隊也開始在阿里巴巴內部下面尋找更多能發揮我們的才能的項目機會,也就是「設計」能成為競爭的關鍵要素的項目——我們的設計能力如果能在更大的產品平台上發揮價值,對設計師來說是再開心不過的事情了。

這時候,何小鵬把夸克瀏覽器的團隊介紹了給我。那個時候,「夸克」的名字還沒有確定,項目叫做「極簡瀏覽器」。很多人都說瀏覽器是個很成熟的產品,做不出什麼花樣,但我恰恰對這樣的設計題目感到非常興奮。極簡,不能為了極簡而極簡,極簡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瀏覽器的核心需求應該是什麼?瀏覽器發明將近三十年,為什麼產品形態並沒有發生過像 iPhone 之於手機那麼大的變化?我們有沒有機會重新定義瀏覽器的核心需求,就像 iPhone 重新定義了手機一樣,做出一個 think-out-of-the-box 的全新產品?

想想就很開心。

後來,儘管我沒有以全職員工的形式留在阿里巴巴,但也一直擔任顧問角色。借職務之便,可以給像夸克瀏覽器等我可能有些用處的產品團隊出出主意,甚至參與到具體的研究、設計、開發工作當中。

回到上面的問題。「極簡」不應該是目標。一張白紙是最簡單的,但如果瀏覽器打開真的是一張白紙,一個界面元素都看不到——這很適合懸掛在博物館中成為一個引人深思的藝術作品,但你卻很難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它。我們認為 Google 的首頁「極簡」,是因為它足夠專註。Google 知道你打開它是為了搜索,所以只提供一個搜索框。這是對的。所以,要做到極簡,還是要理解用戶用產品來解決的核心問題。

對,我們塑造的是解決問題的工具。工具如果同時能成為藝術品,那會是很讓人驕傲的事情。但我也看到許多產品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變得華而不實。這不是我倡導的。「豌豆莢設計獎」在六年前創辦的時候,我們就特彆強調「設計」指的不是美學上的好看,而是指的能用創造性的方法來解決對用戶來說最關鍵的問題的過程。

插播一條新聞,夸克上周也獲得了第 281 期豌豆莢設計獎,它對夸克的肯定在於其「不焦慮的設計」。夸克從用戶體驗出發、主動做「減法」,正是豌豆莢設計獎所推崇的產品態度。

要重新設計瀏覽器,就需要理解用戶用瀏覽器來解決什麼問題。「夸克瀏覽器」的極簡設計,是團隊認真思考用戶對「瀏覽器」的本質需求後的選擇,是很多的思考在裡面。

在 UC 的帶動下,國產瀏覽器今天的方向都以逐步「頭條化」為主。這並沒有貶義的意思,這也確實是很大一部分用戶、甚至可能是大部分用戶的需求。但我們看到的現象是,也有很多希望安安靜靜用個瀏覽器的年輕人,反而找不到去處,他們也在不斷發出自己的聲音。本質上,這是無所謂對錯的,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需求,甚至同一個用戶也有兩面的需求,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這也是我在做輕芒的時候常說的,要很明確地知道我們服務的是誰,他們的目標是什麼,才能做好產品。

不同公司的瀏覽器設計趨同,還是說明了設計上的懶惰。「用戶」其實是個很抽象的詞,豌豆莢一度禁止在產品討論中,脫離具體事實根據時說「用戶」會怎麼怎麼樣,因為這將使用我們的產品的一個個具體鮮活的人變成了抽象的兩個字,而且還讓我們誤以為它就像一個人一樣有著單一的行為。把產品定位為「00 後」「95 後」也同樣糟糕的——數以億計的人,如何能用一個形象去概括?

那些發出吶喊,希望擁有一個更簡潔的瀏覽器的年輕人,他們需要瀏覽器來做什麼?做夸克的過程中,我採用了許多在豌豆莢積累下來的 Design Workshop 方法,一次一次來問這個問題。我們最後認為,夸克應該服務的,是那些自我意識強烈、有主見的用戶。他們需要獲得推薦,但他們也願意自己做出選擇。通過瀏覽器,這些年輕人想在一個地方看完自己關心的所有內容,也可以省去安裝應用、在不同的應用之間切換的煩惱。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對,和輕芒閱讀 (原豌豆莢一覽) 的用途是一樣的。但瀏覽器是一個用戶已經有認知的產品,用不同的角度切入,會更有趣。

所以,我認為瀏覽器的本質就是在無邊無際的內容世界中漫遊的工具。

這個答案非常重要。瀏覽器在 90 年代初被發明的時候,互聯網的主要還是科學家們獲取信息的工具。十年前的 Chrome,對瀏覽器做了很大的改造,但瀏覽器的核心界面元素地址欄,仍然保留了下來。地址欄中輸入和顯示的叫 URL,也就是以 http:// 或者 https:// 開始的這串字元,我覺得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技術細節的東西,長遠來看不應該需要被普通用戶所理解——今天要打電話,大多數時候你不再需要手動輸入號碼;再過一段時間,我們習慣了用微信語音以後,連號碼都不再需要出現了。一代人過去,就如我們不再熟悉電報編碼一樣,未來的人們應該不會再看到電話號碼,也不會看到 URL。

夸克不是原教旨的極簡主義者。團隊認為用戶核心需要的是訪問那些他們曾經去過的網站,就在這個核心上做到極簡。夸克有許多功能是 Chrome 沒有的,如網頁重排版、廣告過濾、手勢操作等等,都是為了恰到好處地解決了瀏覽網頁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這裡面也有許多功能依託 UC 十幾年來的技術積累,只是新的設計讓它們發揚光大了。

實際上我的很多工作還沒有面世,但今天的夸克瀏覽器已經是一個很優秀的產品了,很高興在其中有一點微小的貢獻。

有人問,影響互聯網產品趨勢發展的到底是什麼?技術、設計… 還是用戶的需求?這個問題的回答不能脫離歷史。今天的時代是上一波技術創新浪潮,也就是智能手機的尾聲,而真正的下一波浪潮,不管是什麼,還是海平線上的一條白線——你能看到它,甚至聽到了浪濤的聲音,它即將到來,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還沒有來。整個社會今天在消費升級,是因為我們的社會越來越成熟;智能手機也一樣,年輕一代對這個已有十年歷史的平台越來越熟悉,也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李教授有一篇文章說,消費升級本質上是大家願意多花一些錢買點好的,獲得質量、性能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內容消費的升級也一樣,用戶今天也同樣願意多花一點點時間和精力,來讓自己消費內容的過程有更好的質量、性能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這件事情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一定會發生,一部分用戶會先意識到,他們會選擇更多專註細節、從本質上理解用戶需求和體驗的產品。慢慢地,這會成為更多用戶的選擇。不管是夸克還是輕芒,都身處其中。

如果你覺得你手頭的設計項目我可能感興趣且能幫得上忙,也歡迎聯繫。
推薦閱讀:

輕芒:當前版權環境下結出的又一個「惡果」

TAG:轻芒阅读 | 移动浏览器 | 豌豆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