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的夢與鐵血,普希金編織的神話,聖彼得堡永不屈服

前幾天發生的聖彼得堡地鐵爆炸案,令人既悲傷又憤慨。

但只要去過聖彼得堡,就會知道,這個美麗的城市絕不會被嚇倒,她的人民必將戰勝一切恐怖主義。

在精緻優雅的外表下,她鐵血永存,絕不屈服。

聖彼得堡,是果戈里小說中古怪迷人的主人公,也是普希金勾勒出的浪漫城市。

n

漫長的冬天,每天看不到幾個小時太陽,風雪漫天,但全城的芭蕾舞季開始了。

而到了6月夏至的白夜,陽光彷彿不會消失,白銀時代的詩人勃洛克記下了這奇妙的一刻:

n

白的夜,紅的月亮

n

在藍天上浮起。

n

虛幻而美麗,她在遊盪

n

倒映在涅瓦河裡。

n

1833年,在聖彼得堡建立百餘年的時候,普希金在長詩《青銅騎士》中,對於百年前還未開拓,尚歸瑞典所有的涅瓦河三角洲灘涂,這樣寫道:

n

河水廣闊地奔流

n

獨木船在波濤上搖蕩

n

凄涼而孤單

在鋪滿青苔的潮濕的岸沿

n

黝黑的茅屋 東一處西一處

n

貧苦的芬蘭人在那裡棲身

太陽躲進了一片濃霧

n

從沒有見過陽光的森林

n

在四周喧嘩

n

(查良錚譯)

n

而詩中的彼得,卻已經開始了恢弘的設想:

n

我們就要從這裡威脅瑞典

n

在這裡就要建立起城堡

n

使傲慢的鄰邦感到難堪

n

大自然在這裡設好了窗口

n

我們打開它便通向歐洲

n

就在海邊我們要站穩腳步

n

各國的船帆將要來彙集

n

在這新的海程上遊歷

n

而我們將在海空里歡舞

n

(查良錚譯)

n

這通向歐洲的窗口,就是日後的聖彼得堡。

每個遊客初到此處都會有些驚訝,聖彼得堡的風,會這樣凜冽。

n

不過想想也合理,畢竟,從涅瓦河上吹來的,其實是芬蘭灣的海風。

n

那種淡淡的鹹鹹的氣息,那些舒展著大翅膀盤旋的海鷗,都在告訴你,通往波羅的海,通往北大西洋,才是這座城市賴以建立的根本。

300年前,當聖彼得堡還沒有這樣氣派的名字,還只是個小小灘涂漁村的時候,就是因其出海口的位置,而被彼得大帝視為夢想的實現之地。

n

當時的俄國,只是一個東歐的內陸國家,只能借道他國海路與西歐進行貿易,閉塞、落後,與西歐在經歷了文藝復興之後的科技、藝術噴薄式的發展相比,簡直還處於黑暗時代。

n

當時的彼得大帝,也不是所謂大帝,只是個在和兄長姐姐的權力鬥爭中勉強倖存,獨立執政沒有幾年的土沙皇(國王)。但儘管如此,王位得以穩固後,彼得也開始思考,為何自己的國家與當時的歐洲文明相差如此懸殊?曾經偉大的基輔羅斯、莫斯科公國,難道就此不復榮光?

他不知道,也很憂慮,索性隱姓埋名到西歐留學探訪,學木匠,學造船,學航海,參觀議會和宮廷,他要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雙手來親自找出解決之道,他相信自己能實現國家的復興。

彼得一世遊歷阿姆斯特丹的東印度公司船廠,by Добужинский Мстислав,1910

終於,在這次親身遊歷之後,他作出了一個前無古人的決定:全盤西化!他要將他見過的舒適文明強盛的歐洲,帶到自己的國家。

彼得改革,勒令臣民剃鬚及換掉傳統服飾,by G. von Urlaub,1893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彼得不惜聯合波蘭國王、丹麥-挪威國王、普魯士國王和漢諾威選帝侯,發動了歷時21年的大北方戰爭,對瑞典宣戰,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

n

1703年,在對瑞典取得了一次戰役的勝利之後,彼得和他的將士、農奴們,在涅瓦河中心的小島——野草叢生的兔子島上修建了一座要塞,進而佔據了瑞典人手中的涅瓦河三角洲。

n

在這裡,涅瓦河匯入芬蘭灣,成為北大西洋的內海——波羅的海的一部分。貿易、海軍,這些彼得夢想中的字眼,終於可望可及了!

彼得在波羅的海海濱籌劃建立聖彼得堡,by Alexandre Benois,1913

而這座小小的要塞,以東正教聖徒彼得的名字命名為「聖彼得堡Sankt Pieter Burkh」。這個德國味十足的名字,來自於彼得對青年時期遊歷過的德國和荷蘭的欣賞。

n

而聖彼得,則是耶穌最早的門徒,也是最堅定的一個。後來被羅馬教廷認為是羅馬的守護者,以他命名,與俄羅斯一貫認為自己是第三個羅馬不無關係。

n

此後的故事,就是我們都聽說過的,彼得舉全國之力,運用荷蘭的圍海技術、聘請義大利的設計師、驅使數以萬計的瑞典戰俘,竟在灘涂上建立了一座宏偉壯觀的首都。

n

在這座嶄新華美的城市中,貴族要講法語,辦舞會,「文明交際」,再虔誠的聖徒也不允許留大鬍子——當然,後來改成了交專門的鬍鬚稅就可以,彼得藉此撈了一大筆錢——東斯拉夫世界終於得以與西歐連接起來。

最終,大北方戰爭以俄羅斯帝國的勝利而告終,波羅的海諸省歸順於俄羅斯,瑞典自此含恨退出了北歐霸主的位置。

n

海軍,是彼得堡的靈魂,也是沙俄帝國時期貴族青年的光榮和義務。

在《安娜·卡列尼娜》里,列文和吉娣一家的淵源,就來自於他和吉娣的哥哥——謝爾巴茨基公爵少爺的同窗之誼。可惜這公爵家的年輕人,加入海軍沒多久,就在波羅的海淹死了。恐怕老公爵那個充滿黑色幽默的性格,和失去這唯一的愛子不無關係。

n

正如彼得所希冀的,時至今日,海軍部地區仍是聖彼得堡最中心的地段。海軍部大樓的金色尖塔依然閃耀,在聖彼得堡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

這座大樓,最開始是彼得大帝始建聖彼得堡時的海軍造船廠,後來成為俄羅斯帝國海軍部所在地,2012年,俄羅斯海軍總司令部從莫斯科搬回這座大廈——人造的歷史沿襲,總也算是眾望所歸。離之不遠的冬宮廣場,座落著總參謀部大樓,目前是俄羅斯西部軍區所在地。

n

所以,這麼一個看似風情萬種的城市,實際上始終都是一座軍港。

n

路上經常會見到很多現役軍人在操練。軍裝少年,很有一番英武氣派,偶爾也會有一兩張亞洲面孔。嗯,這個國家雖然橫跨亞歐,總還是以歐洲為心靈歸宿的,亞洲的部分——只能算是個利益所在罷了。

n

再回到18世紀,儘管彼得大帝的兒子又遷都回莫斯科,但隨著後來幾位女王不懈的努力,尤其是伊麗莎白女皇和她的兒媳婦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恢弘建設——確實女人會更愛這個時髦精緻的城市——聖彼得堡還是成為了俄羅斯帝國最長時間的首都、政治和經濟的中心。

n

伏爾泰曾經這樣讚頌葉卡捷琳娜二世,也就是葉卡捷琳娜大帝:「你讓聖彼得堡成為歐洲最美的宮廷,你的軍隊是歐洲最頑強的。」

滴血救世主教堂

滴血救世主教堂內部

彼得霍夫,又稱彼得夏宮

聖以撒大教堂

聖以撒大教堂內部

葉卡捷琳娜宮,位於聖彼得堡二十四公里的普希金市(即皇村)

冬宮,原沙皇皇宮,十月革命後闢為國立埃爾米塔日博物館

19世紀的冬宮舞會

n

但當時誰也想不到,這座美麗的城,此後竟幾易其名。

n

1914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和俄國開戰,「聖彼得堡」這個充滿德國風味的名字明顯已經政治不正確了。她的名字,被改成了斯拉夫風格的「彼得格勒Petergrad」。

n

但這個名字並沒用多久。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統治。而十月革命,又把二月革命那幫人趕下台,還把已經退位的沙皇一家乾脆殺掉了,自然成了歷史的勝利者。

n

「蘇聯」就這樣建立了,革命小將們打碎一個舊世界,轉年乾脆遷都回了莫斯科。1924年,偉大導師列寧同志逝世了,蘇維埃為了紀念他老人家,居然把彼得格勒又給改成「列寧格勒」了。畢竟,彼得格勒就是俄國革命的搖籃。

n

然而,這個本該威武的名字列寧格勒,卻以一段悲慘的歷史而聞名。

n

二戰時,德軍無法攻下列寧格勒,改為從四面圍困,列寧格勒圍城將近900天,平民無法撤退,有資料表明,將近百萬平民死於飢餓和轟炸。

公共設施被德軍炸毀,人們只能在水溝里取水

小女孩Tanya Savicheva用日記記錄了全家大小相繼死去的經過。最後只有她一人活了下來。

是的,這種情況下,人類相食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之一。

n

然而,即使在這樣為了活命喪失人性的日子裡,也仍然有人回憶說:

n

「我看到一個人倒在路邊馬上就要死了,一位神父卻堅持往這人嘴裡塞了塊糖。我說您給他糖他也活不過來了。而神父說,他要讓這人在去天堂前能吃上一口糖。」

n

1942年8月,滿目瘡痍的列寧格勒,號召了全城所有尚存力氣的樂手,演奏了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曲》,這首樂曲,是作曲家獻給被圍困中的列寧格勒的,又名《列寧格勒交響曲》。曲譜由一架運送藥品的飛機帶回列寧格勒。

1942年8月9日,卡爾·伊利亞斯博格指揮了《列寧格勒交響曲》在列寧格勒的首演

尚處圍困中的人民,在最絕望的時候,仍然用這種高傲的方式表示自己絕不屈服!

1991年,曾經稱霸一方的超級大國轟然解體。1992年,經過全民投票,列寧格勒又改回了聖彼得堡的名字。

多年之後的2016年,聖彼得堡馬林斯基樂團,在敘利亞巴爾米拉古城舉行了一場古典音樂會。音樂會的地點,曾是極端組織ISIS用來殺害人質威脅全世界的地方。

就像1942年的那場演奏鼓舞了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民一樣,這一場音樂會,也是對恐怖主義的再次宣戰。

聖彼得堡就是這樣,不低頭,也不需要憐憫。

她曾被賦予最高的希冀,也經歷過最慘痛的苦難,她高傲又慈悲,但絕不會被嚇倒

——她鐵血永存,絕不屈服。

Photo by Sergey Kim

nnnnn

註:題圖來自BBC 2016年電視劇 《戰爭與和平》。未註明圖片來自網路。

-The End-

謝謝觀看,我是@珊珊cat,最萌藝術+吃喝玩樂,《但丁的奇幻世界》正在艱難連載中~

知乎專欄:貓的咖啡漫遊

微信公眾號:mockupcoffee / 貓的咖啡漫遊

喜歡,就贊一下唄?

未與本人聯繫,禁止任何媒體/公眾號轉載


推薦閱讀:

東北八大怪是什麼?
我的強迫症,就是告訴你你是偽強迫症
不同價位的牙刷具體有哪些區別?
董力的擊劍是什麼水平?

TAG:旅行 | 生活 | 俄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