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照片是美國六七十年代的縮影,自己也活成那個時代的文化圖標

1964年1月,不到28歲的丹尼斯·霍珀在洛杉磯Primus/David Stuart畫廊舉辦了他的首次個展。從此霍珀的藝術作品不斷展出,包括照片、組合藝術、裝置、雕塑、繪畫等各個領域的探索,他的藝術能量開始得到釋放,除了在電影這個領域。他的照片精準地捕捉到那個時代的氛圍,不僅將他日常打交道的藝術家、電影明星、搖滾樂手(這些人都成為了美國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圖標)收入鏡頭,還敏銳地拍到那個時代一些歷史性事件,比如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演講遊行、日落大道的嬉皮士暴亂、蒙特利音樂節等等。

▲ Brooke Hayward, photo by Dennis Hopper,1965

▲ 左二布魯克·海沃德(霍珀第一任妻子),懷抱著的是他們的女兒Marin Hopper,後來他們離婚後一直跟霍珀生活,曾寫過關於她父親的回憶錄。

▲ 霍珀和他長女Marin Hopper

▲ 簡·方達在馬布裏海灘,1965

▲ 馬丁·路德·金演講,1965

▲ 馬丁·路德·金演講的遊行隊伍,1965

▲ 喜劇演員Bill Cosby,1965

▲ 著名黑人女歌手蒂娜·特納,1966.

在她60幾年的音樂生涯中,獲格萊美音樂獎8次,1991年獲格萊美名人堂,2005年獲美國最高藝術家成就-終生成就獎,是最偉大的樂手之一。霍珀拍她時,她27歲。

▲ 埃克·特納和蒂娜,1966

▲ 布萊恩·瓊斯(滾石樂隊創始人、前吉他手)1966

▲ 米克·賈格爾(滾石樂隊創始人、主唱)1966

▲ 在一堆色情雜誌前面的自拍照,1962

▲ 羅伯特·老森伯格(波普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舌頭上印著「結婚紀念」,1965

▲ 保羅·紐曼(著名好萊塢演員、導演)1964

據霍珀長女的回憶錄所述,她的父親在事業頂峰之時離開了好萊塢,到新墨西哥州開始一種波西米亞式的生活。霍珀相信「在路上」非常西部范兒,一路向前,不管是往什麼地方走,走到一個小鎮,正午時分拔槍決鬥,然後消逝在夕陽西下。基本上這些後來就成了「逍遙騎士」的場景,只不過是機車取代了馬,騎士變成了壞男孩,整個電影瀰漫著個人追求自由的氣息、醉生夢死、騎士的最終歸宿也是「咔嚓」在路上。

霍珀帶著他的女兒和他的朋友開車出遊,他們去了新墨西哥一個似乎很遙遠的地方,陶斯城(Taos)。為了給「逍遙騎士」找外景地,霍珀從1968年開始多次旅行,大概就在那時發現陶斯這個地方的。

陶斯是個神聖的地方,曾是美國印第安人的領地,包括那裡的山巒、村莊和藍色湖泊,地勢很高,印第安人的傳說里認為如果從這裡給地球鑽一個孔,另一頭就是西藏。nn從1920年代開始到50年代,藝術家、作家和社會活動家開始陸續探險並定居陶斯,比如英國作家勞倫斯(他最為知名的小說之一《查特萊夫人的情人》,他生前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常年居暢銷版,也有翻拍的同名電影)。nn美國著名的藝術贊助人梅布爾·道奇·盧漢(後來霍珀還買下了她在陶斯的大房子,取名叫「泥巴宮」)在這裡建立了一個大社區,邀請美國舞蹈家Martha Graham(現代舞之母,曾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攝影家安塞爾·亞當斯、作家Willa Cather等藝術家加入這個藝術家村。nn1970年代,畫家奧基夫也曾造訪霍珀的泥巴宮殿,並住在這裡作畫。n

1969年霍珀自編自導自演的「逍遙騎士」大獲全勝,票房是電影成本的150倍,並持續在各地打破票房紀錄。三位主創霍珀、彼得·方達(亨利·方達的兒子、簡·方達的弟弟)、傑克·尼科爾森橫掃奧斯卡、戛納電影節幾個重要獎項,他們從無名小卒一下子成為聚光燈追逐的焦點,三人也收穫彼此一生的摯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打破了好萊塢電影的遊戲規則,「逍遙騎士」是美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公路片的鼻祖。

後來看寧浩「無人區」、韓寒「後會無期」時,會有串場的感覺,場景、節奏感、橋段、氣氛鋪陳、人設簡直就是有樣學樣,不過跟「逍遙騎士」最初的嬉皮士文化、政治議題都關係不大了。包括霍珀後來參演的「現代啟示錄」,只不過機車變成了一艘船而已,都是「在路上」,都是在一個逼仄狹小、相對封閉空間里發生的各種看似荒誕、實則邏輯的故事,充滿了對際遇的唏噓、人性的詰問,卻沒有終極答案,只能往前走,邊走邊看,亦如人生。

▲ 從左至右 丹尼斯·霍珀、傑克·尼科爾森、彼得·方達

▲ 霍珀、彼得·方達

▲ 電影「逍遙騎士」在戛納電影節上獲最佳導演新人獎,彼得·方達和霍珀

▲ 貼在街頭校園的電影海報

▲ 傑克·尼科爾森在電影中飾演一個幫助霍珀、彼得方達逃出監獄的律師,後來還跟他們一起上路了

▲ 霍珀和彼得方達在一次電話聊天中聊出來的故事,兩人一拍即合,在兩人劇本還沒有完全完成就開拍了,投入40萬美元,典型的B級片製作,上映後在美票房2500萬,以致後來哥倫比亞公司想要買下這部電影的版權。

▲ 彼得方達(牆上是愛德華·羅賓遜,三四十年代好萊塢著名電影明星)

1970年34歲的霍珀因「逍遙騎士」獲得財務成功,不僅買下了梅布爾·道奇·盧漢在陶斯的大房子,打算離開洛杉磯,永久定居陶斯,追隨梅布爾的理念,建立一個創意反文化據點,請他的朋友們——藝術家、演員和音樂家都可以在這裡相聚;還買下陶斯的老電影院,並得到環球公司的無條件資助,拉著一幫他自己喜歡的人去了秘魯,非常反叛地拍了「最後一部電影」(The Last Movie)。

▲ 霍珀導演兼主演「最後一部電影」在片場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1970年霍珀跟結婚8年的作家妻子海沃德散了伙,娶了當時一個流行樂隊的主唱米歇爾·菲利普(Michelle Phillips,1944-),結果這段婚姻只持續了8天。據他後來回憶這段經歷時,這麼說的,「起初的那七天,其實挺好的」。米歇爾的銀幕首演也出現在霍珀的「最後一部電影」里,他滾了一個長達30分鐘的片頭(好萊塢電影史上最長記錄),令到當時所有影評人都咂舌。雖然這部電影獲得1971年威尼斯電影節的一個獎項,但霍珀拒絕了環球提出重新編輯的要求,沒多久就被下線雪藏。直到後來,霍珀重新編輯了一個電視版本才得以重見天日。

▲ 法國雕塑家妮基·桑發勒,1963

▲ 以上是霍珀在陶斯時期拍的照片,部分收錄在下面這本畫冊中?

▲ 米歇爾·菲利普在「最後一部電影」的劇照,霍珀拍攝,1970

▲ 丹尼斯·霍珀和米歇爾·菲利普,1970

▲ 傑克·尼科爾森、丹尼斯·霍珀、米歇爾·菲利普在奧斯卡,1970

◢ 本文部分圖片選自/文字譯自霍珀藝術官網dennishopper.com

攝影師之眼 | 丹尼斯·霍珀 下篇 文 | 4006

未完待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foto4006

支持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 | 合作 | 建議art4006@qq.com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老手》里劉亞仁演繹的角色和他的演技?
如果鳳凰河還活著 小李還會那麼火嗎 突然看完鳳凰河弟弟的她這部電影 感慨萬千 ?
像王寶強這樣,既沒有顏值也沒有演技的為什麼會這麼火。?
有沒有評分很好,口碑不錯,但是你覺得不怎麼樣的電影?
史上顏值最高的電影明星有哪些?

TAG:摄影师 | 摄影史 | 电影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