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轉述他人之話語有誤,使《論語》有不可解之處
1917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致,達也,引申為極盡之意。與自殺、自訟等詞相同,自致,即為致自,致自便是極盡自己的某種情感。孔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一般不會自動使某種情感釋放到極致,如果有的話,一定是在父母去世的時候。孟子說「親喪固所自盡也」,也是這個意思。
1918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這兩章的記錄者應為曾子的弟子,而孔子的這兩句話是他們從曾子口中聞知,是曾子的回憶。若是曾子的回憶有疏漏,而曾子的弟子記錄時又不夠全面準確,那不可解之處就在所難免了。比如孔子稱讚孟莊子之孝,他能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孟莊子如何不改,有什麼具體事例,大概孔子對曾子言及此事時必定有所指,可惜經過層層傳述,我們今天已不得而知。
0907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牢這個人到底是誰,前人沒有定論。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這必定是某位弟子曾經聽牢說了這句話,才記錄下來編入《論語》。否則,若是記錄者為牢本人,那他就會和《論語》中的其他章節一樣,直接寫為「子曰:吾不試,故藝。」即可,又何必在前面加上「牢曰」呢?
此外,《論語》中記載了很多「顏淵問……」與「子路問……」之類的話,而顏淵和子路均死於孔子之前,在弟子們論篡《論語》之時,二人早已不在人世,這些話肯定是其他弟子的記錄,而非顏淵和子路本人。所以「顏淵問……」與「子路問……」這樣的章節,或是孔子與顏淵對話時記錄者恰好在場,或是記錄者不在場,乃是事後聽聞顏淵談及過此事。兄弟推想,應該是後者居多。
大致情形應該是這樣的:某個弟子回憶有關聖人的話,這天他突然想到:「顏淵曾經告訴過我,他問過夫子有關仁的問題,夫子回答說……」這個弟子便在竹簡上寫道:「顏淵問仁。子曰……」
既然是轉述他人的回憶,那疏漏之處更是在所難免。因為記錄者未曾在場,當事人在對記錄者言及此事時,往往沒有把對話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談話內容的前因後果交待清楚,孔子的話所指為何人何事,我們無從知曉。古人云:聖人所言必有為而發。而今天我們只能看到聖人所言,至於因何而發卻時常無法得知,這就使得《論語》中的很多章節殊不可解,因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
0217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第一個「知」通志,記住的意思。中間的四個「知」是知道的意思。最後一個「知」通智,智慧。
孔子這一天嚴厲地批評了子路,教導他不能不懂裝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對待知或不知應取的態度,這才是真正的智。孔子的這句話肯定是記錄者從子路口中聽來的,或是孔子批評子路時恰好在場。而孔子為什麼批評子路,子路做了哪些強不知而為知的事,卻沒有交代。我們可以推知的就是,子路想在別人面前表現一下自己有的博學多聞,智慧過人,明明不知道卻裝作知道,最後露了怯,惹得老師怒斥。
0628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南子是衛靈公的夫人,十分受寵,但有淫行,名聲不好。
「矢」和「予所否者」後人解釋有分歧,暫且不談,這裡只說孔子見了南子之後子路的反應。「說」通「悅」,子路為什麼「不悅」呢,是他認為孔子私下裡見了南子,二人關係曖昧?還是因為孔子見南子是想讓她在衛靈公面前為自己美言幾句以求得重用,子路鄙視老師的為人?而且子路一不高興竟然引得孔子賭咒發誓,至於嗎?弟子的記錄太簡略,很多問題都沒有說明,若是僅靠《論語》,此事會永遠成謎,遺恨千古。幸好太史公在《孔子世家》中也曾述及此事,且前因後果交代得比較清楚,至於「子路不說」的原因,兄弟以後會講。
【電影《孔子》劇照】孔子與南子相見時,會離得這麼近嗎?
1120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善人:《論語》中的善人有兩個意思:一是良善之人,如「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一是指在位之為政治國的人,如「善人為邦百年」,「善人教民七年」。而這一章里的子張問的「善人」是什麼意思,不得而知。
孔子的回答也是莫名其妙,不知所謂。踐的是什麼跡,入的是什麼室,實在搞不清楚。還有,這個「不踐跡」與「不入於室」是並列關係還是因果關係,前人也沒有定論。
大概的情形應該是這樣的:子張曾就「善人之道」向老師提問,並把這件事講給某個弟子聽。這個弟子在編纂《論語》時,回憶起子張的話,或是因為他不得要領,或是因為他忘記了一部分內容,所以就記下了這一章不明不白、令人費解的話。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孔子論語的「知其不可而為之」與莊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人是否該一直保持謙恭有禮的態度,即便自身權利被侵犯?
※孔子為什麼會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小人我還可以理解,那女子呢?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放在當今社會是不是要吃苦頭?
※孔子這麼喜歡隱士的生活,為什麼不選擇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