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和上班族都該掌握的2種思維方式

讓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兩位讀者留言。其中一位說:

「每次讀到你的文章,對我很有啟發的觀點,我都會默默點收藏,但從來不轉發到朋友圈,怕其他人學了超過自己。好東西不想被別人看到,你能理解不?」

另一位說:

「我剛畢業沒多長時間,工資挺低的。昨天聽朋友說那些專車司機,一個月掙的比我還多,挺崩潰的,有點兒不知道寒窗苦讀10幾年是為了啥。」

這兩位讀者的傾訴,看上去沒什麼共通點,但實際上同時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格局太低。

格局低的後果很嚴重,按六神磊磊的話說:「格局低是個要命的短板,輸在這上面,往往自己會連原因都找不到,明明我什麼都做了,方方面面都注意了,怎麼就輸了呢?」

今天就來談談兩種格局,讓你避免被人賣了還傻樂數錢的尷尬。

1.先說空間格局思維

剛才提到的第一位讀者留言,他說遇到好的文章,不會轉發到朋友圈,是怕其它人學了之後超過自己。換句話說,他把自己的競爭對手限定在了朋友圈,空間格局就朋友圈這麼大。

可朋友圈能有幾個人呢?和他們較勁又有什麼收益呢?

再比如初高中,每個班級都有幾個學習成績還不錯,但挺雞賊的同學。你有啥不明白的問題,向他們求教,他們絕不會痛痛快快告訴你。這些人的理論也很簡單:我要是把你教會了,你沒準學習就超過我了,我多吃虧啊。

他們認為,班級幾十號人,我幹掉一個同學,就能多前進一名。

這格局就太小了。高考時,你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全省考生,數以百萬計,拉一個同班同學墊背,能有啥用?就算他拉下水,自己從全省第23333名,上升到第23334名,又能有啥質的飛躍?

相反,有些同學看得就很開,別人求教,全部耐心回答。因為鞏固知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它教給別人,這本身就是一個雙贏的過程,格局比那些雞賊的學生高到不知哪裡去了。

畢業工作後,格局的影響更加顯著。你看有些平常渾水摸魚的上班族,潛意識的想法都是「別人能遲到,我為啥不能?」、「別人能偷懶,我也來一發吧」。

他們口中所謂的「別人」,無外乎是身邊三五個同事,這空間格局就又小了,犯了和那些高考生同樣的毛病。你的競爭對手本該是勞務市場里數以萬計相同崗位的人啊,關公司同事什麼事?

由於格局有限,這些人一開始就搞錯了競爭對象,後果可想而知:一旦遭遇職業動蕩,去勞務市場找工作,分分鐘被同類競爭者撕成碎片。

這些苦果只能自己吞,畢竟市場里那麼多比你優秀、又比你年輕的人,用人單位又憑什麼給你開高價。

要養成提高空間格局的思維方式,它會讓你有效調整心態,避免低效的、無謂的爭鬥。

2.下面再說時間格局思維

還記得文章開頭,第二位讀者的留言嗎?

「我剛畢業沒多長時間,工資挺低的。昨天聽朋友說那些專車司機,一個月掙的比我還多,挺崩潰的,不知道寒窗苦讀十幾年是為了啥。」

這就是時間格局不高了。

做專車司機,短期收益確實不錯,但5年後呢?10年後呢?沒有任何升值空間,照舊在街頭巷尾疲於奔命。

再比如,為什麼許多流水線工人的月薪8000,剛畢業的本科生起薪才3000?並非讀書無用,而是因為流水線毫無升值希望,這8000月薪,有一大半實際上用來買斷了工人的未來。

連未來都被透支了,工資能不高一些么?這種毫無前途的純體力勞作,年齡稍大,就只能去喝西北風。

相比之下,許多名牌大學畢業生想投身互聯網,或在金融行業打雜,起薪再低也能忍,為的是潛在發展空間。奮鬥5年,年薪30萬並非不可能,而這是專車司機和流水線工人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

被短期利益誘惑,做出損害長期利益的事,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愚蠢的,無異於殺雞取卵。

思考問題時,務必要提高時間格局。比如在做決定之前,想想2年後、5年後,會對自己有什麼影響,收益如何。加入時間屬性,能幫助你更好做決策。

最後再說兩句。最近總有人問我:我拿了兩個offer,該選哪份工作?還有人問,我到底該不該轉行?跳槽去A公司好還是B公司好?

這說明你很迷茫,一團亂麻,無法做有效決策,居然試圖把決策權轉讓給一個素不相識的摳腳大漢。怎麼想怎麼不靠譜。

「決策」兩個字的本質,是在風險和收益間做平衡。今天講的思維方式會一定程度幫助到你,最終決定必須由你親自來做。畢竟,沒有誰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

文章摘自我的私人微信公眾號。

在公眾號中回復「知乎」,為你講述一個我永遠也不會在知乎上講的故事。

微信號:mengshuhz


推薦閱讀: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好人?
美國有沒有藥丸黨?
你在遊戲里完成的或是看到的最耗時的作品是什麼?
圍困紐約
想開個輪滑班教小朋友,該怎麼做才能做好?

TAG:生活 | 工作 | 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