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形似到神似
這陣子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上總是碰到形似和神似的問題。
說說我的理解,什麼是形似?就是表面做到了差不多的樣子,而缺乏意識層面的理解。什麼是神似?是真正把握到了要領、精髓和神韻。
1.做操一般的瑜珈
我自己做了快一年的瑜珈,這幾天才陡然受到了啟發,發現自己以前都是在做操,表面形似其實完全沒有get到瑜珈的神,因為我沒有仔細的思考和試圖去探尋,只是一直在了解新的動作慢慢聽得懂全部的口令。更多時候就像在打卡,打完了就完成了任務,有的時候身體不該累的地方反而在累。
其實我之前完全沒有思考過,做瑜伽到底是在做什麼。
2.被套用的設計流程
最近我在帶設計師做創新項目,我們的目標是用設計去影響產品(不要覺得似曾相識,這是大公司設計師的普遍生存狀態),而我的目標是培養他們能獨擋一面。由經驗不豐富的設計師嘗試帶領大家去形成最終的設計提案,我去給予指導。
年輕的設計師很有激情,也很想把事情做好。我把我們上一次做創新項目的大體流程和他溝通了,從任務理解-問題分析-設計發散-收斂篩選-設計提案,中間我們之前經歷哪些過程是什麼樣的出發點,用了什麼樣的工具和方法都告訴了他。接下來就是他的實踐環節。然而中間過程,我卻隱約的感覺出了他的急切想要做好,努力套用我們之前的流程和方法,而大於了對事情本身的思考。
3.被神話的設計方法
最近我在Medium上已經好幾次看到國外設計師們在討論Design Sprint的價值和意義,不是抨擊不是貶損,只是結合自己的產品現狀和實際項目去討論設計衝刺是否可行。而國內此刻卻慢了一拍的正掀起傳播和效仿Design Sprint的熱潮(好像我之前研究翻譯Design Sprint的文章還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的效果,囧!),學習新方法當然是好事。
只不過我最近若有所思的是,方法論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像成功學。一套ABCD的方法教給你,但是學會了照著做,不意味著你能達成目標。理解方法論的思維方式和為什麼這麼做,在我看來才是理解設計方法真正的靈魂。至於方法論么,用不用也就另外一說了。
寫了三個看似好像沒什麼關係的事情,我只是想說,人們真的很容易忽略了思考的意義。
不加思考的依葫蘆畫瓢,叫做形似。帶有自我意識思考的去做,叫做追求神似。形似是一條看起來的捷徑,但是最後通向的卻是偏差與失望。
到底要思考什麼?
1.先問你要做的事情?
你要做什麼?你做的事情的背景是什麼?包含哪些部分?每個部分是否已經理解?
做瑜伽先了解什麼是瑜珈,瑜珈是學會用自己的意識控制自己的身體,是一種修行。什麼是意識?控制身體的什麼地方?
做設計創新先了解為什麼產品做什麼樣的設計創新?以及設計創新中每一個環節具體是在做什麼?
設計方法具體是什麼樣的設計方法,先理解清楚。
以此類推...
2.十萬個為什麼?
為什麼簡直就是包治百病的良藥。我記得美國有本管理學的書,書名就是start with why,當然我還沒有看過裡面的具體內容。總之搞清楚你為什麼做,花點時間弄清真正的目的和意義,比你直接埋頭苦幹會更有效率。
做為帶人的設計師導師,就多多給被帶的設計師講解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會這麼想,為什麼會這樣設計。
作為被帶的設計師,一定一定要學會放鬆自己,不要有心理包袱,多問為什麼?通過為什麼挖掘更多對你有價值的信息,不管是從產品經理那裡,還是從其他設計師那裡得到這些信息。
想想我們小時候,不也是從一句一個為什麼,慢慢建立自己的認知的嗎?
3.試著自己思考並交流
學習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實踐,加強自己思考能力的方法也正是自己去思考。
在理解了你要做的事情,以及你要做這件事的目的之後,嘗試自己思考達到目的的一些方法和途徑。可能不完美可能不成熟,但試著把它們記錄下來。並且和與這件事有關係的人,可以是你的導師、boss、比你資深的人去探討交流。思想嘛,只有撞擊了才能有火花。
我記得之前在設計居委會裡,有一個設計師還說到怎麼去增加自己的判斷力。判斷力一方面來自於經驗,但是經驗需要時間成本去累積,也可能會付出失敗代價的。而另一部分,成本略低的增加方法就是來自於腦海中的思考加討論,和比你更自資深的人交流。
4.建立自己的思考體系
有了交流之後,試著理解了別人的思考出發點和思維方式,有收穫的地方就學習過來加以提煉。經過很多次鍛煉之後,應付一件事情,基本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思考體系。
說到這裡,我自己都覺得很玄很妙的樣子,不過也許其實我也正局限在自己思考。不過這些內容正是我近期自己在思考的東西,也一直去要求自己做的事情。期望兩三個月之後的自己能把瑜珈做成神似的瑜珈,keke。
推薦閱讀:
※一個讓設計師大開腦洞的好方法—視覺實驗
※Adobe設計師:設計思維的創新指導手冊
※深度解析-優秀設計的設計思維與方法
※女神進化論寺主人:我如何用設計思維,從 0 做到 300 萬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