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和禪定的二三事
首先,菩薩遇到了第一位教導禪定的老師,他叫阿拉羅·嘎拉瑪(Alara Kalama)。這位禪定老師自身的最高證量是無所有處定。依照佛陀的經教法,有四種色界禪那,分別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同樣地,無色界禪那也有四,分別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無所有處定是無色界禪那的第三定,已然是非常深厚的禪定力量。
菩薩在阿拉羅處住下,並用極短的時間便同樣證得無所有處定。阿拉羅對此頗為欣喜,並將菩薩放到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並邀請他一起領導整個弟子團體。然而菩薩卻思維道,「這一教法無法把人導向離欲、離貪、滅盡、寂靜、證智、覺悟與涅槃,而僅僅導向無所有處。」菩薩不滿意這教法,於是離開,繼續他的探索。
之後,菩薩遇到了第二位教導禪定的老師,叫做烏達嘎·拉瑪布達(Uddaka Ramaputta)。這位禪定老師教導非想非非想處定。且據記載,烏達嘎本人尚未證得非想非非想處定,而只是知道修習該禪定的方法。菩薩在烏達嘎的指導下,以極短的時間證得了非想非非想處定。烏達嘎大為讚歎,乃至邀請菩薩留下,領導自己和所有弟子。同樣地,菩薩對此成就並不滿意,而婉拒離開,繼續探索。
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教導無所有處定的阿拉羅還是教導非想非非想處定的烏達嘎,他們都是心靈素質頗高的人。當菩薩在極短時間內成就了他們的教導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後,他們並不嫉妒菩薩,且樂意與之共同領導弟子們,乃至自己也願意被其領導。
當然,菩薩自然不會因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的禪定成就便滿足。當時,菩薩產生了一種觀點,「(禪定之)樂並不導向(涅槃之)樂,唯有苦才能導向樂。」基於這種觀點,菩薩便進行了長達六年的苦行。關於菩薩之所以要遭受長達六年徒勞的苦行之苦,巴利三藏中的記載是:在喬達摩佛陀之前的一尊佛陀,嘎薩巴佛陀(Buddha Kassapa)的時代,菩薩是一個婆羅門的青年,名叫焦帝巴拉(Jotipala,光明守護,護輝)。焦帝巴拉一開始對佛法僧三寶沒有信心。有一天,他的好朋友陶匠嘎迪嘎拉(Ghitikara)邀請焦帝巴拉去拜見嘎薩巴佛陀。然而焦帝巴拉因為對三寶無信,於是說道,「去見那個禿子有什麼用?正自覺哪是那麼容易成就的。」由於這個經由言語而造下的不善業因,使得菩薩在最後一世身為悉達多太子時,遭受了相應的不善業果——長達六年的極端苦行之苦。
我們可以看到,菩薩因為那錯誤的觀點而開始了苦行。為什麼在那一刻菩薩會產生對於禪定之樂的錯誤觀點呢?因為那時他在過去生身為焦帝巴拉時,毀謗嘎薩巴佛陀的不善口業已經在產生作用了。這種不善口業的力量使得菩薩在那一刻遭遇障礙,而縱然成就了八種禪定,卻不知道如何進一步正確地修行。
然後,菩薩以超越常人的耐力忍受了六年的痛苦。終於,不善業的力量趨於耗盡。菩薩驟然領悟到,「苦並不能導向樂,應當以樂而證樂」。於是,菩薩回憶起了曾經修習的禪定,時隔六年,他再次修習八種禪定,以及十四御心法,然後證得了第一種神通——宿住隨念智,這使得菩薩詳細地回憶起了無數過去世的內容。同時,菩薩以宿住隨念智了知了究竟名法和究竟色法,從而成就了第一觀智——名色限定智,也同樣地,證得了四聖諦中的第一聖諦——苦聖諦。
緊接著,菩薩修習並證得第二個神通——有情死生智。以此神通,菩薩能夠清楚地看到眾生因各自的善業和惡業而在死去後投生各自的業趣。如實了知,並沒有一個造物主在統治主宰眾生的生死去向,所有這一切都是眾生自己的業決定的。基於此如實知見,菩薩證得第二觀智——緣攝受智,也同樣地,證得了四聖諦中的第二聖諦——苦之集聖諦。
在那之後,菩薩繼續修習接下來的觀智。第三觀智——思維智: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其因果的生滅而隨觀其無常、苦、無我之共相的智慧;第四觀智——生滅智:見到行法生滅的智慧,包括三個階段:觀行法生起的本質,觀行法滅去的本質,觀行法生起與滅去的本質。第五觀智——壞滅智:側重於觀照行法的滅去而漠視生起的階段。
當隨後的觀智都趨於成熟時,菩薩進入初禪,再從初禪中出定,然後觀照初禪禪那法的三十四個名法的無常、苦、無我,直到觀智成熟,第一道智生起,然後緊接著第一果智生起。此時,菩薩已經由凡夫變成了初果聖者;然後,菩薩進入二禪,從二禪出定後,觀照二禪禪那法的名法,隨觀其無常、苦、無我,直至證得第二道智和果智。此時,他是二果聖者。如此,他直至最終證得第三道智和第三果智,第四道智和第四果智。至此,喬達摩菩薩已經成為了喬達摩佛陀(Buddha Gotama)。
在《巴利三藏·增支部·九集·第三十六經》記載了佛陀對禪定的陳述:「比庫們,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初禪;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二禪;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三禪;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四禪;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空無邊處定;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識無邊處定;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無所有處定;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非想非非想處定。」
很明顯的,已然證悟後的佛陀和尚未證悟時的菩薩,對待禪定有著不同的觀點。菩薩的智慧有其局限性,且又因過去生的不善口業帶來障礙,使得在關鍵時刻產生錯誤的觀點。
我們應當知道,佛陀教導的解脫方法,即是「八聖道」,而八聖道中的八個成分又能夠歸為三類,稱為「戒定慧」。其中,戒是:正語、正業、正命;定是:正念、正精進、正定;慧是:正見、正思維。在實踐「戒定慧」三學(即三種訓練)的過程中,「定」是不應當被人為地忽視的。
佛陀教導了四十種培育定力的業處。其中較為大家所知的業處叫做「入出息念」(Anapanasati)。禪修者通過練習「持續地專註呼吸的入和出」而培育定力。簡言之,禪修者要嘗試連續不間斷地識別出自己當下呼吸的狀態是「入息」還是「出息」。「入出息念」入門的方法聽起來非常簡單,幾句話便說完了。但是人們會發現,自己閉起眼,坐正身體,嘗試專註於呼吸的入出,只在專註了幾下呼吸或是幾分鐘後,便難以繼續專註。他們普遍會說,自己走神了,忘失了呼吸的入出。
人們的心已經習慣了在無數不同的所緣之間來回跳躍,而難以穩定地安住在一個單一目標上。不論你是否是一個禪修者,你只需要稍微嘗試一樣練習「入出息念」,就會發現自己的心頗為不安分。通過不斷地練習引導自己的心專註在指定的目標上,慢慢地,心將變得馴服,從而產生穩定的專註力——定力。
當定力被漸次培育起來後,禪修者將體驗到光芒。這種光芒隨著定力的提升,會變得越來越明亮,直到最後璀璨如星。這光芒是由強而有力的心產生的。當光芒穩定,達到一系列標準後,被稱之為禪相。通過專註禪相,將能夠證得初禪。從初禪,一直可以證得四禪。
在這四禪深厚的定力基礎上,禪修者將能夠進一步修習觀禪的業處,像菩薩修習觀智時那樣,漸次成就諸多觀智,以期最終使得道智和果智的成熟,斷除煩惱,證得涅槃。
推薦閱讀:
※三種類型的解脫者
※修行很難嗎?
※讀經過程中如何確認自己的理解符合經義?
※阿含經說的涅槃是常還是無常?
※佛教僧尼圓寂之後,屍體如何處理?
TAG: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