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GoPro 裁員,Fitbit 股價創新低,Jawbone 求競購,但可穿戴設備還死不了
對於 GoPro 裁員的消息,很多人已經見怪不怪。 2016 年,GoPro 在一月和十一月裁員分別裁員 100 人和 200 人,佔總員工的 7% 和 15%。
如今,為了縮減成本,扭轉公司江河日下的頹勢,GoPro 決定再次裁員 270 人。根據福布斯透露的消息,此次裁員主要針對 GoPro 的虛擬現實部門和媒體部門。GoPro 的 CEO Nick Woodman 在 CES 上帶有歉意的演講似乎間接暗示了本次裁員,他說:「我們把手伸得太遠,卻沒有獲得成功,我們應該像從前那樣專註於幾件核心的事情上,而不是廣泛撒網。」
去年第四季度,由於受 Hero5 相機生產滯後以及 Karma 無人機召回事件的影響,GoPro 損失了1.16 億美元。實際上,作為曾經運動相機的龍頭老大,GoPro 在該領域的勢頭已經顯露出疲態,在已經趨於飽和的運動相機市場,GoPro 還需要面對來自類似小米這樣的競爭對手,而後者一直通過走低價格路線切入各種硬體市場。在無人機領域,生存環境則更加艱難,面對降一次價就能讓競爭對手被迫裁員的大疆,GoPro 的 Karma 很難從無人機里分一塊蛋糕,再加上「炸機」事件的影響,Karma 基本上沒有生還的可能。
無獨有偶,同樣身處可穿戴領域,同樣難以逆轉的頹敗勢頭,GoPro 常被人們拿來與可穿戴設備廠商 Fitbit 進行類比。本周二,Firbit 股價下跌 3%,迄今為止,2017 年已經累計下跌 25%。
去年 12 月,Pebble 以 2300 萬美元的低價「賤賣」給 Fitbit,就讓吃瓜群眾們一片唏噓。雖然去年第四季度 Fitbit 先後收購 Pebble 和 Vector Watch,並且出貨量達到了 650 萬台,但是比 2015 年同期下降了 22.7%。其主要原因還是主打高價手環的 Fitbit 仍專註於美國這個基本上飽和的市場,拓展到其他國家時,難免會碰到產品價格更低的競爭對手的打壓。
作為 Fitbit 的競爭對手以及「難兄難弟」,Jawbone 如今也在苦苦掙扎。過去的兩年,Jawbone 遭遇了一系列的融資問題,Fitbit 也曾向 Jawbone 表達了收購的意願,但由於 Fitbit 報價太低,與 Jawbone 曾經 15 億美元的估值相去甚遠,導致談判破裂。為了解決資金上的壓力,Jawbone 不得不再次尋求競購。
從這幾家可穿戴設備的代表企業經營現狀來看,可穿戴設備領域似乎是哀鴻遍野, 宣傳推廣時吹鼓的高新科技元素,和實物到手後性能平平帶來的心裡落差也逐漸讓用戶漸漸消磨掉了耐心。可穿戴市場真的要完嗎?
兩周前,國際數據公司 IDC 發布了全球可穿戴市場研究報告,全球可穿戴設備在 2016 年第四季度出貨量為 3390 萬台,同比增長 16.9%。雖然 Fitbit 出貨量同比下滑,但是小米的可穿戴設備業績卻大幅增長,出貨量為 520 萬台,同期增長率高達 96.2%。
可穿戴設備的主要功能是運動檢測,但是可穿戴產品無論從形態上還是功能上,都在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步步高、李寧以及時尚品牌 Fossil 在去年可穿戴市場上的表現尚佳,他們的增長主要源於對利基市場的深挖,步步高專註於兒童智能手錶,李寧的計步鞋,Fossil 則推出了一款定位於奢侈品的智能手錶。
另外,2016 年,佩戴在耳朵上的智能設備在第四季度的出貨量首次超過了總出貨量的 1%,智能衣服佔全年整個市場的 1%。儘管這些數字有些微不足道,部分技術上還存在著限制,但新的產品形態的出現,漸漸模糊了可穿戴設備的邊界,同時也為今年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期待。
可穿戴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很多可穿戴設備都擁有獨立應用程序以及通信功能,這些產品能將用戶從手機上釋放出來,營造獨立於智能手機的用戶體驗,比如三星的 Gear S3,以及華為第二代智能手錶,都內置了 LTE 模塊。而且,內置 LTE 模塊的智能設備開拓了移動運營商的渠道,推廣時方便不少。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可穿戴設備的增長確實顯露出了疲態,IDC Mobile 的高級分析師 Jitesh Ubrani 也說,這些增長主要來自於供應商的推動,而不是消費者的需求,但可穿戴設備向多元化和更垂直的行業發展,為其提供了增長的驅動力。伴隨著大數據、雲計算、感測器以及電池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加可穿戴設備的價值以及用戶的粘性。所以,可穿戴設備雖然風光不再,但仍有再次回春的機會。(本文作者:雙雙)
● ● ●
深圳灣(微信公眾號 ID:shenzhenware)長期挖掘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機、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新銳產品和初創團隊,歡迎聯繫我們。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
版權聲明:本文系深圳灣編輯創作發布,轉載請註明來自深圳灣,並標明網站地址 shenzhenware.com
轉載、約稿、投稿、團隊報道請聯繫微信公眾號:shenzhenware(回復關鍵字)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fitbit charge 2代?是否值得購買?
※Fitbit Surge的使用感受?
※Fitbit 正在研發血氧監測技術,可穿戴轉戰醫療之路也不好走
※看中個fitbit hr 和surge,不知道哪個更合適我?
※蘋果手錶iwatch好用嗎?值得購買嗎?還是等第二代發布再買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