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貴子——志村貴子與她的漫畫情感世界

本文原載於《二次元狂熱》

清晨,我還在被窩裡補覺,突然接到了志村小姐的電話,「早安,我想給一種植物畫寫生,我們去找找看吧,我現在在計程車上,馬上就到你家了。」於是我只好馬上爬起來,上網查找該植物的生長地點和行車路線……翻山涉水,好不容易到了鄉下開始寫生,志村小姐卻開始煩躁不安起來,「這種半吊子的鄉下,好討厭!趕快回家吧!」硬是把我拉回家了。之後她不僅沒覺得慚愧,還找了一堆理由掩飾。

這個超級麻煩的大媽,我卻迷上她了。

因為我是M。

——石出電,女性漫畫家,志村貴子的好友兼助手,「志村貴子受害者互助會」元老級會員

志村貴子有一套名為《順其自然的生活》的短篇作品集,內容與標題完全一致,講述了一群任性到死的傢伙們的故事,充滿了青年漫畫各種壓箱底級別的段子,NTR啊,不倫啊,當然同性戀話題更不會少。這部作品不僅可以作為志村所有漫畫的註解,也可以作為志村本人生活的註解。漫畫風格與作者本人的人生作風相似的作者也不少,但是作品與生活同步到志村這種程度的還是不多見。「對不起,我果然畫不下去了。」「對不起,果然第一話連載40頁是不可能的。」類似這樣的話,很多漫畫家都對編輯說過,但由志村這樣坦然地說出來,總是給人一種「不愧是志村」的感覺。不必像木城雪戶一樣用「對不起,我的生活遭遇了很大變故,人都有是有極限的,(以下省略3000字)」這樣令人唏噓的話語來解釋,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與洒脫的生活態度相反,志村其實是個相當高產的漫畫家(不,我說的「高產」不是和洒脫之王富堅比),不僅有一大把中短篇漫畫和一部7卷出道作品做底,而且還堅持同時連載兩部長篇漫畫(一般是一個月刊,一個雙月刊,但是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變成三部同時連載了),戰鬥力比起同為女性漫畫家卻講究慢工出細活的船戶明裡、森薰、伊藤悠不知道要高多少級。

然而,高產歸高產,說到人氣,就是另一回事了。志村至今人氣最高的兩個作品,《藍花》與《放浪男孩》,都屬於題材比較偏門的寫實向生活漫畫,而這種類型在漫畫史就上少有熱門作品。一般來說,後宮類的寫實作品(比如少年漫畫雜誌上的感情類民工漫畫),或者純愛向但是帶有幻想色彩的作品(《水星領航員》),都比較容易炒熱。實在不行,只要你有賣點,是正常BG故事,也可以吸引普通讀者的關注(搞成《夏之前日》那樣)。但是如果走寫實路線,題材還很偏門,就無法可想了。志村的作品再熱,也只能是冷門中的熱門,即使動畫版當季熱播,討論帖照樣門可羅雀,至於藍光熟肉就更不用想,想看的人請去AMAZON.JP或是自行前往英文GOOGLE搜索關鍵字……

好在志村FANS都比較狂熱,可以靠熱情彌補人數上的差距。中國志村fans是死扛著在各論壇蓋《放浪息子》專樓,從GL大本營「山百合會」(「300」)一路開到S1(「愛撕衣」),自己搭台自己唱戲;歐美百合黨是自購《manga erotics f》雜誌追《藍花》,自掃自翻自流出;日本動畫業內的fans最帶種,JCSTAFF賠本製作了TV版《藍花》後,AIC接著再燒一筆錢完成了青出於藍的TV版《放浪男孩》,雖然銷量都砸穿地板掉到寬叔的大作下面去了,但是製作水準極高,儼然一副為藝術獻身死得光榮的派頭。這恰巧應了石出電的話——喜歡志村的人必然是M。

生為一個偉大的S,有這樣一群M死心塌地的追隨,這是多麼光輝壯麗的王道人生。而志村的漫畫,自然也是散發出遮掩不住的霸王之氣。

叛逆思春期

——————————————————————————————

「求求你,喜歡我。」

有個中二男生,把頭髮染成了綠色,人送外號小青青。有個中二女生,因為家庭問題拒絕上學,眼看家裡蹲生涯就要步入第4個年頭。有個冷無缺的中學老師,天天以調戲搗蛋的學生為樂。帥得驚天動地的綠髮高中生本田千曉遇上了美得閉月羞花的家裡蹲菊池奈奈子,加上同樣帥得日月無光的中二教師兼田謙太郎,《叛逆思春期》就是關於這3個問題兒童的故事。

筆者把這部漫畫翻來複去看了幾遍,看的不能說不認真,理論準備不能說不充分,KINDLE的顯示屏不能說不LIFE STYLE,結果看得滿臉黑線。一開始以為是沒看懂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後來進一步懷疑自己沒看懂劇情,還感慨志村的大師範兒如何張揚,居然從劇情開始就不懂了。最後終於看懂了,發現書里寫的密密麻麻都是「坑爹」二字。

《叛逆思春期》作為志村的出道作,把她S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因此成為她所有作品裡最適合讀者自虐的一部。其實本作的編劇技巧和繪畫技法之類硬指標在日本漫畫中屬於上乘,真正要命的地方就是故事本身。以至於有人言簡意賅地將本作評價為「反映了作者志村的人生觀有那麼點扭曲,可能對某些讀者來說還不止一點的程度」。

志村本人的說法是:「這是一部只有少男少女因為心情鬱悶而終日嘮嘮叨叨的漫畫」,實在是概括得相當精準,不過其實應該再加上一句「鬱悶都是他們自找的」。漫畫中的角色,雖然足夠任性,但是卻沒有任性的資本和運氣,以致在生活中處處碰壁,不斷吃癟。小青青想要去當偶像,覺得太辛苦,放棄了。小青青想當布偶製作師,覺得太辛苦,放棄了。小青青想當自由職業者打零工生活,覺得太辛苦,放棄了。奈奈子想要改變家裡蹲的現狀,卻拿不出勇氣來。奈奈子想要改善和家裡人的關係,卻總是變成任性的胡鬧。奈奈子想勾引兼田,總是失敗,最後還是回到小青青身邊。不光是兩個主角,包括被小青青NTR的哥們,被小青青始亂終棄的女友,都難逃志村的魔爪。即使是大人,也過得並不輕鬆,一直像個大孩子一樣生活的小青青父親,與兒子相認後,既當不成正經的上班族,也當不成合格的父親,活脫脫一個失敗的榜樣。在這部所有人都一直吃癟的漫畫中,真正遊刃有餘的大概也就只有兼田,與其說是他特別爭氣,不如說是志村對這個角色特別偏愛。

一般的生活漫畫中,無論主角是怎樣的個性,作者都會幫主角解決問題,要麼主角自己發生改變,要麼因為各種因緣際會走出困境。熱血中二能拯救人類,平凡處男能大開後宮,正是所謂的造夢。而志村的漫畫走的是字面意義上的「寫實派路線」——生活中的事情該是怎樣就是怎樣,既然平時任性妄為,又怎能期望逆轉困境,收穫成功?角色境遇如此,讀者的心情自然不會好,在每卷漫畫的最後,志村都會在後記中細數本捲髮生的悲劇,然後任性地提出要求,「請大家多陪陪這些任性的小鬼頭。」看來她也感到讀者對這些問題兒童已經忍無可忍了。如果說其他的青春漫畫給讀者的感覺是「那時我確實是這麼想的啊!」「我要是也有這樣的青春時光就好了!」,那麼《叛逆思春期》就是充滿了悔恨的青春塗鴉,很真實,但也很殘忍。

與苦逼劇情相對應,《叛逆思春期》在技法層面上也是非常前衛的。後來成為志村貴子招牌技巧的超長倒敘在這部漫畫里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其長度和坑爹程度令人印象深刻,筆者印象中能與之相比的大概只有《IS》中的「一貴的妄想」。而到了第7卷,技法日漸精熟的志村更是擺脫了單純的倒敘和插敘,敘事開始帶有了意識流的味道。

志村做為一個以細膩聞名的作者,感情戲的表現方式真是細膩到不能再細了,有時畫面上連暗示都沒有,全靠讀者與角色的「心有靈犀一點通」,很多讀者在第一次閱讀時完全把握不住各段的感情發展方向,直到第N次閱讀才做恍然大悟狀。更恐怖的是,與細膩的表現方式完全錯位,《叛逆思春期》中的感情發展絕對可以用「愛情龍捲風」來形容,這一頁某段感情的暗示剛剛出現,下一頁男女主角的對象就換人了,真正是「這樣的節奏,誰都無可奈何」,與《好想急死(告訴)你》之類民工少女漫處於完全相反的另一極端。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志村和大部分女漫畫家一樣,對貞操這種男性沙文主義的工具嗤之以鼻,她的漫畫中是沒有處男處女這回事的,請有相關心理疾病的男性讀者做好心理準備,否則看到關鍵情節的時候你一定會被震驚到上網通宵發帖的。

在故事最後,兼田得知已經成為社會人的小青青又把頭髮染回了綠色,不由得放聲大笑。如果說通常的青春漫畫描寫的是成長,那麼《叛逆思春期》描寫的就是不成長。在志村看來,無法成長也是一種成長,不追求成熟本身就是一種成熟,這也就是本作的日文原名《敷居的住人》所指的狀態。世上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無可奈何花落去」本身就是悲劇,而無所謂花落誰家,因何而落。人們在藝術中追求合理性,但生活卻並不遵循這種人為的規劃。志村通過這種方式實踐她的藝術理念:不是講述故事,而是表現角色的所感所想,最大限度還原每個人在青春時代的困惑與迷茫。拜這種理念所賜,大部分讀者在看漫畫時一直保持著痛苦萬分又不想放棄的狀態,等看到結局的時候,才猛然發現自己的心境已經變得和小青青一樣失落了。

《Love Buzz》

——————————————————————————————————

「你真的是不管到哪裡都是一個笨蛋呢。」

如果在志村fans中舉行題為「志村貴子最不適合的題材」的評選,運動漫畫絕對會名列前茅。這個「不適合」當然不是指不會畫人體,不會畫運動場面分鏡這類初級的理由,而是志村所宣揚的東西完全處在體育拼搏精神的反面。怕什麼來什麼,志村在《叛逆思春期》之後,緊接著創作了以女子摔角為題材的《Love Buzz》。至於結果,當然是不出所料的坑爹,如果說《叛逆思春期》還能帶著懷念的心情進行回顧的話,表現社會人迷茫的《Love Buzz》對筆者這樣的「敗犬進行時」來說未免就太沉重了一些。這部實際上帶有一定百合要素的作品,在百合論壇一直受到冷遇,可見絕對不是筆者的偏見所致。

曾經的女子摔角界新星藤薰在神秘失蹤5年後突然出現在事務所里,還是像以前一樣幼稚,還是像以前一樣任性,不同的是,身邊多了一個女兒。為了女兒繪里香,她決定重返擂台,重新開始人生。然而在曾經被她背叛的好搭檔町屋百合看來,她的話根本和放屁沒兩樣……

凡是看過《叛逆思春期》的讀者,看到這樣的開場,很容易就會猜出下面會發生什麼。整個故事就是一連串的人生失敗樣板,一般運動漫畫里必備的要素,什麼熱血啊、青春啊、同伴間的信任與羈絆啊,早都飛到半人馬星座去了。至於體育漫畫中常見的奇蹟般的大逆轉,倒還真的有,只不過變成了完全相反的樣子,在故事的最高潮——藤復出的比賽上,她徹底的背叛了所有人的期待,逃離了人生這個戰場。志村大媽再次將她強而有力的五指山,結結實實地抽在了每一個讀者的臉上。

如果把世界上的作者分成兩類,一種是把角色創作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形象,另一種則是把現實中的自己投射在角色身上,大概每個和志村搭檔的助手與編輯都會毫不猶豫地認定志村屬於後者。任性、軟弱、永遠在給別人添麻煩——這就是志村塑造的自己的形象。在志村所創作的眾多短篇中,《沒用的兒子》(收錄於短篇集《可愛惡魔》)這個不起眼的故事在fans當中擁有特殊的人氣,不少fans認為本作有很強烈的自傳氛圍,反映了志村不入流漫畫家時代的心態。當然,《沒用的兒子》主角單戀老師結果被老爸NTR這種橋段無法照搬到女性作者身上,但志村的真實的情況恐怕比那位男主角更慘。志村在短篇集《我是女生》中的編讀漫畫里提過這段往事——她在人生最低潮時,蹭著別人的房子,花著家裡人的錢,欠著編輯的人情,畫著不能說的漫畫,悲慘程度能與之相比的大概只有若木民喜的「自宅警備員」生涯。而志村的懊悔之情,大概也可以參照《Love Buzz》中藤向町屋道歉的段落,「對不起,都是我的錯,真的,都是我的錯……」,「廢話!不是你的錯難道還能是我的錯嗎!」

不過,志村畢竟不是真正的敗犬,最終還是挺過來了。所以《Love Buzz》中的藤在被教練和隊友結結實實地修理了一頓後,總算是實現了自己對身邊人們的諾言,重新開始了摔角選手生涯,再也不是永遠徘徊在人生門檻(敷居)上的LOSER了。

《Love Buzz》與《叛逆思春期》不同,沒有中文版,仔細想想倒也合情合理。其實,筆者一直很奇怪《叛逆思春期》這樣的作品怎麼會連載7卷還沒被出版社掐死,而且居然被斷頭鴻(長鴻出版社)完整引進而沒爛尾,難道這世界上有這麼多M?之後的《放浪男孩》台版4卷就斷頭,《藍花》台版比動畫遲了整整2年才出現,顯而易見是報應。

藍花

————————————————————————————————

「但是,我的喜歡和你的喜歡,是不一樣的。」

「藍花」一詞典出德國詩人的同名作品,後來逐漸擴展為文學界的一個專有名詞,代表人們所渴望的美好事物,隱含有「雖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的意思。用「藍花」來形容百合之戀,無論是實際含義還是字面上的意義,都顯得恰到好處。像很多女漫畫家一樣,志村從新人時期就對百合情有獨鍾,無論是《我是女生》還是《順其自然的日子》,都有相關的短篇。在自己藝術創作的成熟期選擇百合題材,又以「藍花」為題,可以看出她對本作抱有的期望。而漫畫出版後,也是意料之中的大成功。

(關於GL,LES,百合的定義眾說紛紜,筆者從來就沒搞懂過,所以本文就隨意亂用了——實話說,雖然使用中的差異很明顯,但筆者感覺並不需要人為製造這麼多概念上的差異……)

如果說2002年開始的《放浪男孩》的畫風還只是「夠用」的話,那麼《藍花》的畫風一下就達到了「蕩漾」的境界。由於開始連載的時間最晚,藍花的繪畫技法明顯要比志村的其他作品成熟得多(只有同期的《可愛惡魔》與之相似),雖然背景按照少女漫畫的標準以簡潔為主,省略背景的留白畫面也比較多,但表現效果卻出奇的好,無論是藤之谷還是鎌倉的旅遊勝地,都讓讀者有「一定要親自去現場看看」的衝動。角色的美型程度也遠勝以往,《叛逆思春期》中引得嬰兒都色心大發的絕世美女奈奈子,漫畫中的實際造型只不過相當於秋山澪的水平,而《藍花》中則是真正的美女雲集,不說京子大人和恭己王子這樣的萬人迷,就是相貌平平的文學少女上田,魅力和氣質也遠遠超過其原型「吃書的妖怪」。畫風好的一個意外的副產品是顏藝,《放浪男孩》中只有貓目安那才有的特技,在《藍花》中幾乎人人都玩得起,小明的顏藝更是成了漫畫的招牌,被人做成了專題。

編劇技法的進步與繪畫技法的進步一樣大。《叛逆思春期》受到的最大的批評就是讀者找不到情節線索,這其實不是因為「意識流」,而是敘事失當造成的,主線和支線混在一起,又沒有合適的節奏,讀起來難免讓人心煩意亂。《藍花》則完全不同,漫畫是以校慶為中心安排每年度的劇情,啟承轉結都以藤之谷戲劇節為中心進行。雖然是個技術含量很低的做法,但是給讀者的感覺相當不錯。戲劇節做為每段故事的核心事件,各個角色都以最符合自己本質的形象出場,而每一段故事的主角,正好就是當年戲劇節的主演。至於志村流的倒敘,在《藍花》中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如果說《叛逆思春期》時期敘述方式還只是控制敘事重點和交代事件因果的工具,那麼到了《藍花》中,插敘和倒敘的頻繁使用已經開始帶有意識流色彩。志村常常將一個完整的事件分割成不同的片段,依據角色的感情變化,逐漸展開在讀者面前,使得讀者的感情起伏與角色同步。雖然部分新讀者在剛開始可能對志村的敘事方法稍有不適應,但很快就會感到如魚得水,順暢無比。

日本漫畫界並不缺少百合作品,但像《藍花》這樣題材寫實,又能夠同時在青年男女讀者之中得到好評和關注的並不多。市場上能夠吸引男性讀者目光的,往往都是《強襲魔女》這樣男性向的YY作品,而《聖母在上》這樣的女性向百合作品,其缺乏社會性的特點又使其很難得到男性的理解。現在市場上的百合新作,要麼從世界觀層面下手,「本作品沒有雄性生物」,製造一個遊離於主流社會外的二次元空間,角色得以不受干擾地發展感情。要麼世界觀還算寫實,但是一上來所有角色就開了「百合腦」,妻非妾不娶,她非她不嫁。這類作品的泛濫,還使得男性讀者群體(「百合男子」)頗為尷尬,既然作品的世界裡都沒有你們這些臭男人生存的空間,那你們還看什麼百合呢?

志村貴子當然不可能選擇那些低水平的模式,《藍花》最大的特點就是賦予百合故事以真實感。有人可能會抗議,「現在走真實路線的百合作品並不少啊」,但很多所謂的「真實路線」,只是以現實生活為背景罷了,作品內容與現實世界中發生的事情有相當的距離。這個「真實感」的表現分兩個方面,一個是故事涉及的生活是否足夠全面,一個是故事中社會的氣氛是否正常。不說那種純寄宿式的女校生活,即使是校外生活比較多的作品,比如《輕聲密語》,也嚴格限制了故事涉及的範圍。像《藍花》這樣私人生活佔大頭的校園漫畫,是非常罕見的。而社會的氣氛就更難拿捏了,要體現百合在現實世界中的真實處境,就必須讓故事裡的角色深切感受到百合之戀的困難,至少不能讓讀者感到「故事的世界裡只有百合一種合法戀情」,「女孩子之間搞搞百合是正常的」。換言之,真正的百合故事,是因為主角是百合女才成為百合故事,而不是因為故事發生在一個只有百合的世界裡。因為兩人相愛就可以永遠在一起,那樣美好的世界並不存在於現實中——富美在公開自己與恭己的戀情時說「請不要因此看不起我」,而被別人問起時也要猶豫再三才能苦笑著承認「因為我就是那一系的人嘛」。雖然只是通過一些細節來表現,但卻足夠說服讀者把故事當作現實世界來看待。

富美與小明的戀情是《藍花》真實性的最好體現。富美最初與小明重逢時,兩人間並沒有存在什麼特殊關係。雖然「這一句話,讓我們兩人輕易越過了10年的歲月」,但當中又有多少是富美在失戀後想要抓住救命稻草的成分呢?直到被恭己拋棄後,富美才認真地把戀愛的目光放到矮個子的閨蜜身上。這樣的分析很殘忍,但卻是戀愛中不容迴避的現實,何況,志村把富美對小明的愛也表現得相當到位。富美的獨佔欲和妒忌心非常強烈,即使面對自己仰慕的恭己,也會赤裸裸地表達出不滿。但她為了不傷害到小明,一直竭盡全力壓抑自己的負面感情,甚至因為害怕嚇到小明而不敢表現出自己的愛意,「我果然還是喜歡小明」這句話,富美猶豫再三才說出口。對於把小明拉入LES陣營,富美實際上是有負罪感的,「我總是帶著自私的想法,抱著小明的溫柔不放」,對於這個被廣大讀者罵作「鬼畜眼鏡」的陰沉少女,能夠這樣為對方著想,難道不是她愛意之深的最好表現嗎?

反過來,小明這邊一開始確實只是抱著做閨蜜的想法,因為不想破壞自己與富美的朋友關係而草率應對,下意識地拉開距離,不把自己牽涉進去。後來,逐漸感受到富美熱情的她,也開始為兩人的關係尋找出路,「就像是回應富美的期待,那種感覺」。小明如同情竇初開的少女般,在期待與猶豫間徘徊,兩人的關係也是進兩步退一步。到了最後,小明終於鼓起勇氣,主動表達自己的感情,「你想要吻我的話,隨時可以。」 其實, BG也好,GL也好,「我只是,對於富美的事情,想要採取一些行動」,不是因為天生喜歡女生,而是因為那個女生是她。

富美與小明的戀情,雖然看似平淡,但其中的尺度非常難以把握,一旦搞得太「甜」,就會變成單純的LOVE LOVE物語,如果過於苦逼,又會給女主角招罵。也正因為志村很好地把握了現實性與理想化間的平衡,《藍花》才會像現在這樣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作為一個真實系的girl meets girl的故事,《藍花》中真正的百合系女子,只有萬城目富美這個花瓶型女主角,剩下的女生,每個人都代表了女生的一個類型,而且都在不同角度與富美形成了對比。最正常的角色當然是小明,即所謂「不是我喜歡女生,而是我喜歡上的人是女生而已」。相對的,京子喜歡的是特定的人,與男女無關,但她因為實際接觸過男人,拋不開的東西更多一些。恭己是典型的漫畫主角,她與富美分手時說的借口「在你被甩的時候,我出現了,你和我只不過是一時衝動罷了」,說的正是她自己——她將GL作為BG的代替。千津則是現實色彩最強的一個角色,「我果然還是去不了那邊」,LES在現實世界中遭遇的辛酸表露無遺。

幾種完全不同類型的女人發展出的情感故事,精彩的程度絲毫不遜色於任何其他題材的生活劇,而女生感情特有的細膩與複雜也被志村完整地表現了出來。相對於衫本大魔王和鬼畜眼鏡富美這種魅力四射的人物,給筆者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外表平凡無奇的上田同學。第二年才出場的這個角色,總是固執地站在故事的邊緣,與其他人保持著淑女之交淡如水的關係。但戲劇節時上田的激情表演,又能讓人感受到她內心的炙熱。直到《淡島百景》中公開了上田的過去,讀者才知道她一直經受著與戀人天各一方的痛苦煎熬,而她在圖書館中獨自朗讀劇本和暑假拒絕好友邀約這些伏筆,初看時只覺得別有味道,重看時則令人無限感慨。

如果拋開「百合漫畫」這個標籤來看,《藍花》的定位其實有些類似日本百合文藝的始祖《花物語》,從女校生活的角度切入,進而擴展到家族與社會生活,表現女性的思想與感情。漫畫的主題是女生間的感情,但京子家族的豪門恩怨,杉本四姐妹的戀愛與人生,都佔據了相當的篇幅。很明顯,志村沒有刻意把故事限制在百合的範圍內,她關注的始終是女性和青春,而不僅僅是性別意識與性取向。同理,《叛逆思春期》並不是3個人生贏家如何墮落成LOSER的故事,《放浪男孩》也不是男孩與女孩交換性別的故事。在《青藍圓舞曲》和《少女革命》等名作都已成為古董的現在,《藍花》的流行可謂正當其時。

漫畫爭議比較大的一點,是志村對於京子線的安排。京子除了前期爭奪過杉本外,基本不再參與到百合線中,而是與康哥發展男女之情。很多百合黨對這一點頗有微辭,認為有喧賓奪主之嫌。客觀地說,漫畫後期京子線的比例確實過大,不排除志村因為想不出富美X小明的感情發展,於是就拉京子來演8點檔填時段。但是,這仍然是編劇技術上的問題,情節本身並沒有錯誤,「GL劇幹嘛要BG來攪局」不能構成指責志村的理由。事實上,正因為《藍花》中有了大量其他感情的存在,百合之戀才顯得更為可信,更為可貴。對藍花中的女性來說,百合不是遊戲,不是逃避,更不是溫室中的幻想。富美的姐姐面對現實的壓力,選擇了結婚,大野的姐姐卻頂住了家庭和社會的壓力,與心上人共同生活。京子愛上康哥是因為青梅竹馬的感情積累,而她能夠愛上杉本,也證明了一見鍾情並非文學家的嬌柔造作。作為四姐妹的對比,杉本千惠最終還是作為一個普通的婦女度過了一生,女校時代的情竇初開,最終只是一段對死者的淡淡回憶,而姿子卻與同學成就了因緣。時代,個性,機會,太多的因素影響著戀情的發展,只有能夠衝破一切阻力,令兩人真心相見的,才稱得上「藍花般的感情」。或許,這就是志村選定「藍花」為題的原因吧。

放浪男孩

——————————————————————————————

「我的夢想……現在還不是很清楚,真的很抱歉。」

志村早年曾經以加藤マサイチ、東京堂えるえる等名義進行過創作,但是都變成了純粹的黑歷史,也沒有被單行本收錄過,真正的出道作品就是廣為人知的《我是女生》(1997年創作,收錄在同名短篇集中),這部有著神奇世界觀的作品,通篇以變性男孩與嫂子(姐夫)之間的對話為主,感情真實而細膩,表現出志村強大的故事駕馭能力和獨特的視角。以此為起點,性別意識是志村始終關注的題材,而《放浪男孩》就是她對這一問題思考的集大成之作。面對自己心愛的主題,志村終於痛改前非,再也不敢像《叛逆思春期》一樣玩意識流,想到哪兒滑到哪兒了。而且志村已經到了藝術家的黃金年齡,她可能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創作這樣一部完整的長篇,因此,《放浪男孩》將是志村的全力一搏。

然而,《放浪男孩》卻是志村貴子作品中爭議最大的一部。

說是爭議,其實非議都來自於新人動漫迷——很多人都是被動畫的靚麗畫面和勁爆聲優陣容吸引過來的,不是當成萌片就是當成下限片來期待,結果看完了第一集就爆了,然後就刪除視頻上論壇開噴。新番播出時,網上志村fans的推薦和炒作是一波一波又一波,更新不能說不及時,帖子不能說不泛濫,但是在跟帖觀眾的左一句「變態」、右一句「噁心」面前,統統敗下陣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古怪,「畫個女的說她是男人」沒問題,「每月拜濕吹老師」沒問題,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連BL也不分讀者性別了,但嚴肅討論性別意識的作品就是不行,沒人買帳。

當然,這些對於志村fans來說完全不成問題,還有很多骨灰級讀者因為接觸了本作才跳志村貴子這個坑的。毫不誇張的說,志村通過《放浪男孩》這部作品,真正地邁入了大師級漫畫家的行列。

《放浪男孩》故事的時間跨度和連載的時間長度是志村從來沒有過的,稱得上是一部與作者同步成長的作品。對比2002年的第一卷和現在的第12卷,最明顯的就是畫面的進步。早期幾個主角的樣子完全不美型,據說因為動畫而跑去看漫畫的讀者中,第一卷扔書的不在少數。但是從初中篇開始,角色就突然變得靚眼起來,千葉沙織這個原本「只存在於設定上的美少女」,在第7集中魅力爆棚,成了宅男讀者的大眾情人。而從10卷往後,志村還有意識地將《藍花》與《放浪男孩》的畫風做了區別。後者比較接近現在的少年漫畫風格,而前者的線條更細,明暗對比更少,更類似少女漫畫。

為了控制漫畫的敘事節奏,志村改變了過去寫故事不分段落的做法,《放浪男孩》的故事以學年為單位,每學年都有一兩件獨立的中心事件,比如小六時修一告白事件造成的沙織與眾人關係的破裂,而初二時修一與安那的交往,又引發了沙織與佳乃關係的轉折。另外,與《藍花》一樣,校慶也是《放浪男孩》中的重要組成,區別在於前者藉由戲劇節的表演使角色達到戲內戲外感情的統一,後者的校慶只是單純的標誌事件。

為了強化故事感染力,志村還不斷改進描寫心理活動的手法。在漫畫前期,兩個主人公都有大量心理描寫,雖然不會像瀨戶一貴那樣自己開腦內劇場,但連續好幾格的內心獨白並不少見。到了初中以後,志村就開始有意識地豐富心理細節的表現方式,即使是在安那家裡換裝這麼重要的時刻,修一也只有淡淡的一句「可是我也不能去女子高中啊……」,與之相配的畫面則是修一寂寞的背影,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有時,僅僅是別人的一句話引出的修一的某個表情,就能讓讀者完全了解修一現在的心情,感染力和說服力遠超過去的大段獨白。

志村流的標誌手法——在敘事中大量使用倒敘和插敘——在《放浪男孩》中進一步發揚光大,而且其技巧已經達到了捨我其誰的境界。「在事件展開的時候直接跳到事後,再用回憶還原現場」是其中的經典用法,往往是一件事已經結束了,後遺症都處理得差不多了,志村才倒回去敘述事件的高潮,曝出一個又一個黑歷史,整得讀者措手不及。這當中大部分都是出於強化表現力的需要,但是也難免混雜有「作者的惡意」。

作品間的關聯性是志村的另一大趣味,往往看似隨意的NETA,背後卻另有曲折。最廣為人知的客串是兼田老師,在《叛逆思春期》和《放浪男孩》中都做為女主角的暗戀對象而存在,雖然出場頗多,但是和前作卻沒有任何互動。作為喚醒佳乃少女意識的重要角色,兼田的位置其實可以由任何一個帥哥老師代替,而志村讓兼田上場的最大原因,恐怕還是廣告。君不見一堆新人志村信者跑去考古,然後被《叛逆思春期》折磨得嗷嗷亂叫,甚至最近《叛逆思春期》還出了新裝版,廣告效果之好無庸置疑。

從設定來看,《放浪男孩》是4部長篇中最寫實的,故事的舞台設定在普通人家與普通學校,角色無論出身,能力,相貌,都屬中流(大概只有千葉突出一點),與重點加貴族的松崗和藤之谷完全不能比。在這種樸素的背景下,既要保證情節的合理性,又要製造足夠的戲劇衝突,而且還不能像《叛逆思春期》那樣情節發展隨心所欲不分重點,這對志村的編劇能力是一個考驗。志村經過權衡,採取了感情戲和成長故事各佔一半的模式,成長構成主幹,感情充實故事。

二鳥修一作為漫畫的主人公,他的成長經歷承載了志村對性別問題的思考。相比現在流行的偽娘漫主角,二鳥修一的性格更平和,更少張揚,感情邏輯也更接近常人。志村在不破壞漫畫原本生活化氛圍的前提下,給修一的女裝話題投入了足夠的筆墨,尤其是修一的心理表現得恰到好處,「我覺得我更適合女裝,難道這樣的想法只是我的一廂情願嗎?」

修一雖然從內到外都是女人,但他的性格可是相當有男子氣概。修一對變性這件事的堅定程度,是其他漫畫主人公望塵莫及的,初二時的女裝事件震驚全校,也讓一直對他冷嘲熱諷的姐姐沒了脾氣。安娜也是潛意識中感受到修一的男子氣概,才死心塌地地跟著修一。

但女裝事件造成的衝擊,仍然完全出乎修一的意料。比起周圍人們的嘲笑和責備,佳乃沒有受到指責這點給他的打擊更大,「只有我被嘲笑了」。之前不願認真面對的社會現實,一下子擺在修一的面前,當朋友們被暗戀、告白、單戀這些正常人的煩惱所困擾時,修一卻要直面對社會的壓力。幸好,修一還有親人和朋友可以幫助他走出困境,而對他支持最大的則是作為長輩的父親和小雪。父親只是輕輕地說「是不是神搞錯了呢,修一和姐姐的性別」,就化解了家庭的危機。小雪雖然一開始只是玩笑似的接近顛倒情侶,後來卻一直是修一的精神支柱,「那我姑且先收下你這句話」。最可貴的是,小雪並沒有濫用修一的信任,在修一要求去店裡打工的時候,她堅決拒絕了,就算因此被他所怨恨也無所謂。

靠著大家的支持,修一從初二的低潮爬了上來,也開始仔細審視自己的人生。無論是女裝應徵打工,還是要求去夜店工作,都說明了修一仍然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希望女裝的自己可以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存在。對於社會常識壓力與自己感情衝動間的矛盾,修一是深有體會的,他既不像小千一樣把別人的看法當作空氣,也不像沙織一樣否定周圍的一切,而是有坦然面對現實的勇氣。

修一能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前進多遠,既是志村此作的最大懸念,也是讀者追番的動力所在。無論是小美爸爸的變裝生活,還是小雪在遇到阿椎之前的人生,都向我們暗示了修一此後的道路絕對不會平坦。而修一友人們的平凡生活,又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讀者們,修一所付出的代價有多麼沉重。

修一堅持自己的選擇,與小雪一樣走上變性的道路,固然是悲劇,反過來,如果修一隨著年齡增長,屈服於社會的壓力,成為周圍人眼中的「正常」男生,這就不是悲劇了嗎?對修一來說,無論他作何選擇,人生都還有太長的路要走。

主題之外,在故事中面對成長煩惱的不只修一一人。小千因為愛熱鬧的性格成為了朋友圈的中心,但卻疏遠了她最好的朋友桃桃。土居雖然對修一有好感,但又總是採取惡意捉弄這樣的表達方式,導致兩人關係惡化。安那作為一個情感無能的少女明星,始終無法掌握修一在自己心中的定位,她這種模稜兩可的態度,險些在修一困難時把他推進深淵。而真穗也一直為自己惡劣的性格而苦惱,雖然她對弟弟的愛並不輸給父母,卻從來無法恰當地表達出來。

同樣是自我中心主義,與周圍人關係緊張的沙織,不僅在自己周圍掀起風暴,還經常害修一碰得頭破血流。在沙織心中,修一是自己人生夢想的投影,永遠是與眾不同的,但拉開距離後,她終於發現修一「雖然很可愛,但就像個普通的男孩子」。於是,沙織選擇了與世界和解,從一個看上去像是要搞師生戀的危險美少女,變成了精英學校里的萬人迷。而她選定的中介,則是佳乃。

「沙織X佳乃」是《放浪男孩》中最精彩的一段感情關係。這段神來之筆既是志村藝術靈感的總爆發,也是她編劇能力的巔峰。最早,兩人還僅僅是圍繞修一的情敵關係,但在修一移情安那之後,兩人的關係卻迅速解凍。過去橫在沙織和佳乃間的敵對關係,反而成了兩人脫不開的羈絆,雖然嘴上說著「我討厭你」,但內心卻總是忍不住去關注對方。在校園的青澀故事中,這種經典的「由恨生愛」橋段並不鮮見,但能夠像志村這樣將感情變化安排得細緻合理的則屈指可數。

在百合黨眼裡,沙織與佳乃感情的重要性是如何抬高也不為過的,如果這樣發展下去,當然就是皆大歡喜。但志村筆鋒一轉,把教堂少爺扶正了,徹底攪亂了百合黨人的夢想。而且志村的S人格也藉機爆發,沙織被教堂少爺追到手這種令人哭天搶地的悲劇,居然藏了將近一單行本才曝出來, FANS們簡直搞不清自己看的是《放浪男孩》還是《叛逆思春期》了。

其實,換到沙織的立場上看,這樣的結果是很自然的。對於沙織來說,愛是不需要理由的,喜歡一個人,可以脫離性別,可以不顧身份。但沙織的愛並不是無償的,從小把自己孤立在人群之外的她,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自己的愛得不到回應,既然修一一心要趕她走,佳乃堅持LJBF,那她只能投向少爺的懷抱。

不過,無疾而終也好,轟轟烈烈的分手也好,堅強的沙織應該都能自己走過吧。反倒是漫畫的原定CP,從一開始就讓人揪心不止。

作為《放浪男孩》的第一情侶,修一與佳乃,一個男扮女裝,一個女扮男裝,才子佳人,俊男靚女,似乎是不可拆散的完美組合,但這對眾人眼中的天做之合,卻在人生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最終形同陌路,

修一對佳乃的迷戀當然無可懷疑,可以說,佳乃是他除了女裝之外,在這個世界上唯一重視的東西。因此他對於迷戀他的其他女人,會毫不猶豫地潑冷水出去,如果說對沙織的諷刺還屬於年紀小不懂事,諷刺安娜時就有故意的成分了。對他來說,維持一段自己不感興趣的感情,就跟假裝自己不想女裝一樣,都是虛偽的和沒有必要的,至於沙織如何哭得雨打梨花,跟他有一毛錢關係嗎?

作為對應,佳乃對於修一的熱忱則是毫不領情,而且對他非常殘忍。修一家裡蹲時,沙織是第一個來找他的,之後朋友們陸續來鼓勵他,佳乃卻只寫了封推卸責任的信。修一在學校受排擠的時候,佳乃也只在想自己被男生告白的事情。修一直到最後才明白,佳乃除了和他一樣想變成異性外,兩人根本毫無共通之處,之前找到命中注定伴侶的那種興奮,只是他一廂情願的誤會罷了。

修一與佳乃的分手,折射出的是兩人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某種程度上,志村將做為女主角的佳乃設定為男主角修一的反面。同樣面對外界的壓力,修一有膽量穿著女裝去應聘,佳乃卻寧願退守自己的衣櫃。她會為男生的第一次告白而臉紅心跳,會因為小雪表現出男人的一面而害怕,就如同沙織所批評的,「只不過是看起來像男生的女生而已」。她反抗社會規範,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僅僅是不在校服上系領結而已,卑微得不可言語。而當兼田老師喚醒了佳乃的女性意識後,連她自己也放棄了對男性身份的追求,因此,佳乃與沙織之間的關係,永遠止步於閨蜜,而修一在結交安娜之後,卻從來沒有質疑過自己的選擇。

得知修一向佳乃告白失敗,小雪說「果然還是太早了一點」。其實,有些戀情縱有再多時日也不會成功。沙織可以從一而終地支持修一的女裝,但佳乃卻不會容許自己有一個另類男友。佳乃尋求的不過是平凡女人的幸福,她無法也不願分擔修一沉重的人生,既然無法在人生道路上並肩前行,那麼分手對兩人來說是最好的選擇。最終,修一對佳乃曾經的愛意,與佳乃送給他的戒指一起被收藏到了首飾盒中。錢鍾書在《談藝錄》中論及《紅樓夢》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木石因緣,僥倖成就,喜將變憂,佳耦始者或以怨耦終,遙聞聲而相思相慕,習進前而漸疏漸厭,花紅初無幾日,月滿不得連宵,好事徒成虛話,含飴還同嚼蠟。寶黛良緣雖就,而好逑漸至寇讎,冤家終為怨耦,方是悲劇之悲劇。

這樣的故事,令人不禁想起王家衛的《春光乍泄》——張國榮只會凝視燈罩上的瀑布照片,而梁朝偉卻毅然前往真正的瀑布。「兜兜轉轉行了很多冤枉路,我終於來到伊瓜蘇瀑布,但我好難過,因為我始終都覺得,在這瀑布下面,應該有兩個人。」

動畫版

————————————————————————————

「哎呀,真是稀罕的組合。」

對於如何評價現在的日本動畫市場,動漫迷的意見從來就沒有統一過。從作品平均藝術水平看,與90年代所謂的低潮期相比進步有限,很多懷古廚可能還覺得垃圾更多了。從市場規模和作品數量看,市場又處於前所未有的活躍期。但是,必須指出,如果不是動畫市場極度膨脹,業界對原作的需求非常強烈,志村貴子這種作者的作品無論如何是不可能改編成TV動畫的。過去所謂的動畫黃金期,改編基本不會考慮藝術水平高作品風格正常的作者,被動畫化的都是風格極端小眾的高水平漫畫(OVA化)和廣大民工漫畫(TV化)。所以,志村貴子和志村的FANS們,都是這個奇怪時代的受惠者。

《藍花》能夠搬上熒屏,動畫製作方J.C.STAFF是付出了相當勇氣的,而他們的認真也在動畫版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清淡的美術風格與題材非常符合,製作質量也很穩定,劇情高度忠實原作,很多漫畫的小細節都得到了再現,原創的細節也很合理。雖然由於後期劇情安排問題對事件做了一定的刪減,但基本不會刺激到原作粉。最終動畫版以其極高的製作水準在業界廣受好評,也斬獲了不少獎項,對當時廢萌和肉片亂飛的TV市場來說如同一陣清風。

不過,動畫版還是留下了一些遺憾。最明顯的兩點,一是節奏較慢,明顯有拖時間的情況,二是小明和富美確定戀人關係的劇情有些草率。坊間一般都認為J.C.STAFF有亂改原作劇情的習慣,但是《藍花》出現問題的原因並不在此,真正的原因是動畫化的時機過早。原作中富美和小明關係的發展方向雖然早就被志村定下,但是在動畫製作時漫畫只連載到富美和學姐分手,富美和小明的部分還沒有連載到。當時的漫畫劇情大約能支撐8集動畫,硬要撐到一季長度的結果就是拉長時間。而為了給動畫的劇情收尾,又把兩人確定關係的過程做了一定了壓縮,導致感情發展過程不如原作自然。

如果動畫晚出一年,完全可以照抄漫畫中富美和小明間的感情發展過程,故事內容會充實很多,結尾也不會顯得生硬。而由於二年生的出現,可寫的故事會一下子多很多,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加入大量細節撐時間。換一個角度看,動畫的遺憾也可以從反面證明藍花的魅力之大——動畫人甚至都不能再多等一年,而一定要儘快把故事搬上電視。

對有志於改變志村作品的其他動畫人來說,《藍花》的失誤是一個很及時的教訓,所以之後的《放浪男孩》,無論FANS如何熱情,AIC堅持要等到漫畫連載到第10卷,劇情告一段落才開始製作動畫。

相比J.C.STAFF中規中矩的改編思路,AIC製作的《放浪男孩》動畫版可是盡顯志村貴子「真飯」風采。對這部市場不被看好的冷門作品,AIC簡直是拼盡了全力。除了百搭編劇岡田麿里,還招來了《食靈零》的導演青木榮(大概是覺得百合動畫的導演適合百合漫畫家的作品吧),岡田的情況不知道,但是從動畫的表現來看,青木肯定已經變成志村FAN了。《放浪男孩》動畫版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與原作風格極為相似的水彩畫風,為了實現這樣的美麗畫面,製作組花了整整一年進行技術研究,最後的成功超過所有人的想像。與《藍花》時清淡的賽璐珞對比,《放浪男孩》TV版的水彩風格絕對稱得上是革命性的進步,不僅效果前所未見,而且工藝也並不複雜,具有大範圍推廣的潛力。作為對比,志村還專門為動畫版繪製了新封面,手繪封面與數碼封面放在一起,難分伯仲。動畫版在配音也是下了大本錢,除了兩位主角因為年齡對應的關係採用了新人聲優,其他角色均是一線聲優,效果非常理想。(實際上《藍花》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主角啟用偶像藝人,配角則是一線聲優)

因為集數的關係,《放浪男孩》動畫版只截取了原作初一到初二這個時間段中的情節,作為人際關係起點的小學部分被割愛了,只是通過插敘在前兩話回溯了小學時期眾人的關係。志村在製作會議上曾經很強烈地反對這個方案(因為小學有千葉推倒修一等幾個高潮大戲,對塑造角色形象非常重要),最後被青木說的沒辦法了,「順其自然吧」。但是當志村看到岡田的劇本後,態度又有了180度的轉變,「哎呀,當時要是我也採用這個方式的話……」。

除了時間範圍變窄外,放浪的動畫還刪除了大量與主要角色無關的支線情節,甚至有的配角的戲份基本被刪乾淨了,節省出來的時間被用於完善原作的細節和豐富主要角色形象。採取這樣的處理方法是有原因的。志村習慣於在情節中大量留白,讓讀者自己靠常識和後續情節的輕微暗示去完善,這樣的方法在漫畫中很常見,但是放到動畫中就難說合理了。於是,編劇特意補充了大量細節,以保證事件邏輯的連貫。比如安娜送給修一的手機掛鏈,在漫畫里雖然有前因,卻沒有後果,而在動畫中,岡田特意設計了兩人去卡拉OK店了解掛鏈來歷這個細節,相比原作就更為自然一些。

另外,志村招牌式的倒敘與插敘也頗令改編者頭疼,動畫畢竟不是漫畫,觀眾在連不上情節的時候,不可能倒回幾分鐘去看前面的情節。因此編劇對於分散在幾段情節中的一段連續的感情變化,都集中到一段情節來表現,穿插的次要情節果斷刪掉,如此一來,情節的合理性和完整性都要超過原作,人際關係的變化在邏輯上也相對合理。總的來說,漫畫的表現手法給讀者更多的想像空間,動畫版的處理方式則適合更多觀眾,同時也不乏亮點。當然也有的地方是用力過度了,比如第3集,刪除稅所老師的妄想後空出了大段的情節,岡田把這些空檔全用來描寫修一和佳乃之間的關係,甚至原本沙織的戲份都讓給佳乃了,令fans頗為不爽。

說起來,沙織是動畫版最大的受害者。這個角色在動畫中給觀眾的印象是有點中二的憤怒少女,尤其以第二集為甚,雖然後期沙織的形象慢慢豐滿起來,但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影響了動畫觀眾對沙織的評價。而在原作中,沙織的角色是有一個變化路線的:神秘美少女——中二少女——冷感美人。志村在小學篇著重表現了沙織對修一的痴情,使她博得了很多讀者的喜愛,而動畫完全刪了個乾淨,動畫觀眾覺得這個角色難以親近純屬多餘,漫畫觀眾覺得動畫毀掉了沙織的形象,兩頭不討好。做為補償,動畫給沙織增加了幾場重量級原創戲,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4集末尾沙織的祈禱,少女的憂傷慢慢融化在ED的鋼琴伴奏中,演出效果完美得令人難以置信,絕對稱得上是超越原作的神來之筆。

正是因為放浪動畫水準如此之高,它在商業上的失敗才顯得格外觸目驚心。做為FANS,完全想不到理由能夠解釋這樣一部畫面精美,製作用心,劇情改編毫無破綻的傑作為何會落得這個下場,雖然《藍花》和《放浪男孩》這種「藝術向」作品在業界能夠引起轟動,但志村貴子作品在市場上的連續兩次失敗,不能不讓人為日本動畫業未來的走向擔心。這種時候,《IS》那個「名作之壁」的綽號,就顯得格外殘忍了——一個要什麼沒什麼的三流純水肉片,銷量超過放浪十倍以上!

千言萬語,化為一句話——「動畫只要能夠突破下限就不會死,你們為什麼就是不明白!」


推薦閱讀:

賞味 | 魔法少女動畫史話(二)——櫻花月光協奏曲
《銀魂》里提倡的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態度?
如何看待《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成為2016年上半年魚頭?
《蠟筆小新》哪一集最感動你?
水樹奈奈作為聲優來說音質如何?

TAG:漫画 | 日本动漫 | LGBTQ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