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神論與宗教存在的矛盾?
在馬克思主義中提到無神論的說法,為什麼在當下共產黨執政時期,推廣馬克思主義,卻還會允許宗教的存在?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與宗教之間的矛盾我之前已經寫過了,現在我直接貼過來:如果有地獄,會住著什麽名人? - 索薩·希爾二號義體的回答 - 知乎
各大宗教雖然大不相同,但大抵都承認某些可以被「感受」但不可能被測量的存在。
不能被測量,是因為它直接作用於某些獨立於身體之外的「精神的(spiritual)」層面。有的認為這是「上帝/真主」(基督徒感受到聖靈是種什麼感覺? - 基督教 - 知乎),有的認為是「佛菩薩」「輪迴」(你親身經歷或者身邊的佛教感應是怎樣的? - 佛教 - 知乎),有的認為是「大道」(有沒有真正的道術或者巫術? - 宗教 - 知乎)。就我所知,其中立場最溫和、沒有侵略性的是巴哈伊教,不言神魔,只談「靈性」。
但是...這不唯物!!!
而至於我朝為什麼依然允許宗教存在,我是這麼想的:
中國人口眾多,各教教徒雖然佔比不大,但數量並不少,如果像阿爾巴尼亞的霍查那樣強行禁絕宗教,很可能引起規模較大的反彈。
雖然政府不至於應付不了,但這依然是一個大麻煩。
那就需要在不影響現有的教徒的宗教自由的情況下,使用世俗化政策減弱宗教勢力的影響力。
具體來說就是禁止傳教、禁止宗教進入教育體系、在經濟和文化領域加以限制等等。
這樣一來,雖然現有的教徒可以繼續信,但他們所信的宗教本身卻只剩下了兩條路。
一條路就是配合,就這麼不溫不火地維持著它的存在,然後隨著教徒數量的減少一天天爛下去,最後徹底消失,經書、法器、建築變成哲學家、史學家、藝術家的研究材料。
另一條路就是不配合、跳反,妄圖建立政教合一的宗教國家,然後被五對負重輪碾過去。
但是這些東西想得好,執行起來卻是一塌糊塗。
某教整天作死boom,某教的非法教會到處泛濫......
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有朋友問:現代科學這麼發達,為什麼還有人迷信宗教?
有朋友反問:科學並不能回答所有未知,為什麼人們卻迷信科學萬能?
科學探索未知,但科學不能回答所有未知。既然科學並非萬能,那些科學無法到達的空間和時間,就留下來交給宗教吧!也許它做得更好。
這就是科學與宗教的悖論。
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科學對於宗教,既無法證偽,也無力證明,所以有些大科學家對宗教採取開放態度。而宗教對於科學,既無力證偽,更不願證明。科學與宗教的僵持,恐怕還會長期持續下去。
人類的所有文化,都起源於神話。科學與宗教本來就有不解之緣,甚至可以說,科學是宗教土壤里長出的大樹。追根溯源,宗教與科學有著割捨不斷的血緣關係。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有三項與道教有關,火藥就是煉丹術的產物。
世界上最早的8所大學,全部有宗教背景,有的直接就是教會主辦。英國牛津、劍橋大學是從神學院發展起來的,即便是21世紀的今天,每個學院也都有自己的教堂,去過的人都會發現,這兩座大學城就像是教堂群。美國八所常青藤盟校,七所初創時是神學院,至今還頒發神學碩士、博士學位。
達爾文就讀於劍橋大學基督學院,最初志願是當神父,後來卻寫了《物種起源》。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搶救古希臘、古羅馬典籍,使文明得以薪火相傳,造就了中世紀伊斯蘭世界的科技繁榮,並為歐洲文藝復興提供了火種。
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信仰宗教,有兩個數據,一是自1901至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61人,明確有宗教信仰者116人,佔72%(Louise S. Sherby, "The Who』s Who of Nobel Prize Winners 1901–2000", Oryx Press, Westport, CT ? London 2002)。一是自1901年至1996年,全部639位諾貝爾獎得主,有宗教信仰的618人,佔96.7%(《諾貝爾獎得主信仰小考》,2002年6月29日《人民政協報》)。
上述數據曾引起爭議,方舟子發表文章予以質疑,但說服力不足,只是詰問佔比多少,卻不能否認多數獲獎者或至少有一部分科學家具有真誠的宗教信仰。
一神教的一大優點,是它契而不舍追求「唯一真理」的精神,塑造和凝練了刨根問底、精益求精、嚴謹認真的思維方式,促使他們不斷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之類問題。結果歪打正著,助推了科學探索。
這就是許多科學家、許多諾貝爾獎得主有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信仰背景的原因。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發達國家的世俗化進程越來越快,信教的人越來越少,科學家信教的比例更少。在牛頓時代,科學家幾乎100%信教,而據2006年的一項調查,英國皇家學院科學家中,相信上帝的只有4.9%。
科學與宗教漸行漸遠,宗教會最終消亡嗎?
我的判斷是,只要科學面前還有未知,宗教就還有用武之地;只要科學不能窮盡未知,宗教就不會消亡。
科學是對宗教的異化,二律背反、相反相成,既有鬥爭又在某種條件下以某種方式轉化,而不是絕對對立、絕對排斥。
宗教負責撫慰人類心靈,科學負責促進文明進步;宗教研究道德、價值、理想,科學研究自然世界規律,兩者分工不同,滿足社會的不同需要。人類既需要宗教,也需要科學。
所以,不要用自己的三觀攻擊、取代別人的三觀。如果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麼,就讓合理的存在,包括科學、宗教、唯物論、唯心論、形而上、辯證法、以及其它等等,繼續和而不同、和諧共存吧!
《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第1092頁:「人們的宗教感情是不能傷害的,稍微傷害一點也不好。除非他自己不信教,別人強迫他不信教是很危險的。這件事不可隨便對待。就是到了共產主義也還會有信仰宗教的」。
我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形而上的部分毫無矛盾,形而下的部分水火不容
兩者無任何矛盾。
認為有矛盾的都是半瓶子。
比方說大部分無神論都是信科學的(唯物主義)
追求一切物質為的是什麼呢?
還不是為了自己內心滿足與愉悅
而宗教主要說的是唯心。
唯心與唯物是2個好夥伴。
一個事物的優點也就是缺點。
唯心和唯物互為互補。
唯物的長處是唯心的短處
唯物的短處是唯心的長處
打個比方吧
神話里說天使、神、仙能飛的。
這就是人們早期的一種心愿(唯心)。
後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可以上天了(唯物)。
如果,所有的人類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那麼,會有人類飛上天空嗎?
眼高手低一般是貶義詞。
但也是客觀現象啊!
當然是先看(唯心),然後才能去做(唯物)。
《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言之道,在於有物。
物之道,在於心知。
心之道,在於知覺。
覺之道,在於心知物。
就人而言精神與物質從來都沒有分開過。
可以切割說,但精神與物質卻從來沒有分離過的。
但分有分的好處。
比方說科學方面,分的越細,人類的科技就越進步。
現代人類科學都納米技術了。
請通讀1984年中共中央《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這是關於此問題唯一權威解釋。
中共中央關於印發《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的通知
馬克思主義尊物質為神 怎麼能說無神論呢?
在你看,茄子,青椒,土豆,是矛盾的。彼此互不兼容。從什麼來講都不可統一。
大神告訴你。加點兒水,放點醬油,燉到一起。出鍋時候放點蒜末,特別好吃,叫地三鮮!
站高點兒,看的就遠點兒,自然也全面點兒……
麥當勞和肯德基是死對頭。誰看誰都不爽。
在我看就都挺好,麥當勞的漢堡大些,肯德基的冰淇凌多些。
讓每個人按照人家自己的意願各取所需,有什麼不對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