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經濟增速為何反超北京?

文|孫不熟

上海的速度又回來了。

就在評論者們沉醉於北京的新經濟盛宴,並驚呼帝都即將超越魔都成為中國經濟新中心的時候,2016年的上海交出了一副漂亮的答卷,以反超的實際行動捍衛了一哥的顏面:GDP增速達6.8%(按可比價格),比北京和全國都高出0.1個百分點,這也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上海經濟增速第一次超過全國。

如果計算更具信息量的名義增長率,上海還要贏得漂亮,2016年上海GDP27466.15億元,相比上一年的增量為2501.16億元,高居全國第一,增幅10.02%——這一增幅(以下均為名義增幅)在一線城市中僅次於深圳(11.37%),超過了北京(8.41%)、廣州(8.35%),甚至還超過了天津(8.15%)、杭州(9.92%)、南京(8.05%)、武漢(9.12%)等以速度著稱的城市。

要知道,2015年的上海GDP名義增速僅為5.96%,而同一年的北京是7.68%,廣州是8.34%,深圳是9.38%。從5.96%躍升到10.02%,幾乎翻了一倍,除了有統計演算法更改的因素,更重要的還是上海經濟的確回暖了,未來還可能繼續拉大與追兵城市的距離。

2016年主要城市GDP增速:

編者註:「實際增速」是按照可比價格計算,剔除了價格因素。「名義增速」是用這一年數據直接與上一年數據比較所得,在比較單年的城市GDP時,很多論者更喜歡用名義增速。另外,成都名義增速之所以如此之高,可能與新代管了簡陽市有關係。

如果看真金白銀的財政收入增速,上海更是氣勢如虹,2016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6406.13億元,穩居全國第一,同比上年大增16.1%,吊打包括深圳(15%)在內的全國所有大城市。總量第一,增量第一,增速第一,這就是上海財政在2016年的吸金力。

上海是怎麼做到的?讓評論家們感到焦慮的「上海製造」回暖了嗎?有,但老實說,不太明顯。

2015年,上海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0.8%,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下降1.1%,六個主要工業門類中有4個是負增長,包括上海工業體系中最耀眼的汽車與鋼鐵。2016年,上海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上年增長0.8%,戰略新興產業增長了1.5%,均小幅扭轉了上一年的下降態勢,但工業出口貨值下降幅度更大了,六大工業門類中,只有汽車與生物醫藥產業為正增長,其他仍然沒有爬出負增長的泥淖。

工業持續萎靡,GDP與稅收卻光鮮亮麗,只能說明,讓評論家們焦慮的「上海製造」對上海來說已經無足輕重了。2016年,上海的第二產業佔比是29.1%,而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已經達到70.5%,比上年提高了2.7個百分點,一舉超過另一座以服務業見長的中心城市廣州(68.56%),成為僅次於北京的第二大服務業中心城市。

2016年,上海第二產業增加值為7145.02億遠,同比上一年只增長了0.5%(名義增速),而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了19362.34億遠,接近前者的三倍,且名義增速高達14.5%。而第三產業中,批發與零售業、住宿與餐飲業、交通運輸與郵政業等傳統服務業表現平平,其名義增速均低於GDP增速,真正的擔當頂樑柱的是金融、房地產與信息技術三駕馬車——金融業的份額最大,其增加值達到4762.5億元,名義增速達18%;其次是房地產,其增加值為2124.78億元,名義增速為25.3%;然後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其增加值為1618.58,名義增速為17.8%。

這可能就是上海經濟2016年逆勢高增長的真相,製造業勉力維持,服務業烈火烹油,其中流砥柱又數金融、房地產、信息技術三駕馬車。考慮到信息產業的體量相對不大,上海服務業的肱骨之臣仍然是金融與房地產,而金融與房地產本為表兄弟,可見上海經濟在2016年的微妙,這裡面既有也有樓市火爆推動的繁榮,也有經濟結構快速三產化帶來的紅利。

三產比重從50%倒60%,上海花了11年,而從60%都70%,上海只花了4年時間,顯示上海這座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正在卸下工業時代的勳章,而以狂飆突進的態勢開始了全盤三產化的節奏。如果從稅收貢獻來看,上海經濟的三產化只會更加明顯。數據顯示,服務業對上海財力的貢獻在2015年就已超過80%。

城市經濟全盤三產化,可以說是很多金融中心城市的共性,紐約、倫敦、香港的三產佔比無不超過90%,這是一個國家的金融中心城市發展到高級階段後的必然體現。不過,全盤三產化並非沒有弊端,香港就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反例,不過,香港是一個獨立經濟體,而上海是一個超級大國的經濟中心城市,擁有廣袤的直接的經濟腹地,二者在這方面不具備直接的可比性。

對上海來說,快速三產化的真正弊端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座城市的地租、物價等運營成本會越來越高,只有從事高收入行業的勞動力才能夠繼續在這座城市生存,廣大中低收入行業的中間階層則越來越面臨被擠出的壓力。從事金融、房地產、信息技術等高收入行業的人群還能夠淡定從容,但諾大一個上海,不可能人人都去干這三個行業。事實上,這些高收入行業雖然對GDP和稅收的貢獻很大,但對就業的貢獻可謂十分有限。我們沒有找到上海的數據,僅以香港為例,2015年,香港的金融與保險業佔GDP比重為17%,地產的比重為5%,但兩個行業的就業人群只佔全部勞動力的5%與3%,遠少於汽車、鋼鐵、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行業。

上海金融業等高端服務業蓬勃發展的這幾年,正好也是中國經濟換檔減速的幾年,這裡面既有產業升級的推動,也有經濟「脫實就虛」的隱憂,正如美國《財富》雜誌所言:金融業的大繁榮,一方面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體現,另一方面,如果金融業的發展與實體經濟脫鉤,那麼資金空轉引發的經濟泡沫化則對一國的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就是教訓。

總體來說,作為我國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上海在服務長三角以及全國經濟的方面是稱職的,上海高大上的總部經濟以及蓬勃發展的金融業發揮的就是這個功能。但在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元化、更新潮的就業機會方面,上海與北京相比仍有差距,也不像深圳、杭州那樣可以給草根人群提供如此多的創業機會,這可能會讓這座城市龐大的中間階層多一份焦慮,正如今日的香港。

也許正是對城市經濟快速三產化的擔憂,上海在2016年初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製造業佔GDP比重保持在25%左右,這一比例與新加坡基本相當。25%也可以看成是上海經濟結構升級的底線,與那些正努力提高第三產佔比的城市不同,上海擔心的不是服務業做不上去,而是擔心在製造業的繼續邊緣化。與其把這個「底線」說成是構築上海的競爭力,不如說是為這座城市2000多萬市民未來的就業保留更多的迴旋餘地。畢竟,適當的公平也是效率之保證,二者需要一個微妙的平衡。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台灣 2016 年一季度 GDP 同比萎縮 0.84%?
如何理解李克強總理說未來5年每年GDP增長6.53%才能實現小康?
GDP總量與人均GDP的關係——GDP指標的意義與局限?
印度的GDP水分究竟有多大?

TAG:上海 | 北京 | 国内生产总值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