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琉璃球小傳

  英國議會史上還沒有哪個時間段得到過1964-70年威爾遜執政時期那樣翔實的記述。當時兩位最重要大臣羅伊.金肯斯與丹尼斯.希利的自傳在同類作品中堪稱佼佼者。此外政府里還有三位既有文采又能秉筆直書的日記作者。理查德.克勞斯曼(1)掀開了內閣保密制度的蓋子,芭芭拉.卡斯特成為了工黨歷史上最有能力的女性政客,而托尼.本的日記對大時代的描述更是出乎其類。威爾遜本人算不上了不起的作家,但是他也留下了一部關於政府的長篇巨著,充滿了繁雜的細節。卡拉漢也如法炮製。當代政治史上最優秀的兩名傳記作家本.皮姆洛特(2)與菲利普.齊格勒(3)都曾以威爾遜為題材。當時的所有重要政治人物都有質量上乘的傳記,至於曾與他們打過交道的助理、文宣人員、律師、報業人員、外交官與后座議員們的回憶錄更可以擺滿一個書架。此外還有大量理論書籍,內容大多是討論威爾遜是不是蘇聯間諜,以及包括軍情五處在內的形形色色的極端團體為了逼他下台都做了哪些圖謀與嘗試。所以與之前任何一屆政府相比,我們對單個大臣們的所思所想以及他們彼此的矛盾糾葛有著更細緻的了解。而在那之後的各屆政府當中,只有撒切爾政府曾得到過如此詳盡的記錄,儘管當時的日記作家遠遠算不得一流。

  但是在這片言語之海的潮漲潮落中,起伏不定的主人公們看上去依然十分模糊。人們常說斯大林在蘇聯權力鬥爭中上位的軌跡是一片灰色的空白。這句話也可以用來形容威爾遜。他出身於哈德斯菲爾德一個古板的底層中產階級家庭,少年時的主要精力都投入了學習與童子軍活動,在牛津不聲不響地做了幾年紮實學問,獲得了獎學金但是一直與光彩照人的政治圈子保持著足夠的距離,後來他成了一名學術派經濟學家以及戰時政府的公務員。信件與同代人描述中的他面色蒼白,小心翼翼,一本正經——很有能力同時很不招人待見。職業生涯的早期他曾為許多人當過私人文秘,包括貝弗里奇,克里普斯與道爾頓,收集數據,整理論據,每晚負責給辦公室鎖門。他作風老成,二十幾歲就留起了八字鬍,希望能看上去成熟一點。但是正如我們所見,他很少得到信任。他早年曾吹牛說自己小時候上的學校里孩子們窮的連鞋都買不起,這也為他帶來了滑頭的美譽。

  當他與比萬於1951年一起辭職的時候,許多人都認為他不過是在投機而已——他已經看清了艾德禮大勢已去,並認為工黨要向左轉。人們貶損他為「比萬的小狗」,但是他在自己的辭職演說中足夠精明地為自己留下了日後重返內閣的後門。在惹惱了右翼之後,他又因為時隔不久就施施然地重返政府而遭到了比萬一派的記恨。後來左派逼他與休.蓋斯克作對,這下他完全被恐懼淹沒了。克勞斯曼在日記中寫道,「他們對威爾遜極盡威脅,連推帶拉,這個可憐的琉璃球只得在原地滴溜溜的打轉……」。六十年代早期他在威斯敏斯特形單影隻,右翼厭惡他,左翼鄙視他。但是他天生的數字能力以及不斷提高的語言能力使他一直保有競爭力。蓋斯克突然死亡之後,沒有了比萬的左派也只得將威爾遜推出來。

  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之所以能當上首相是因為哈洛德.麥克米倫疾病纏身並且滿腹心機。哈洛德.威爾遜之所以能當上首相是因為喬治.布朗(4)是個酒鬼而且全無心機。布朗滿心以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他是個極有才華的工人階級子弟,出身於倫敦南部一個卡車司機的家庭,通過工會運動嶄露頭角,趁著1945年艾德禮選戰大勝的勢頭進入了內閣。兩道黑粗眉,一張紅圓臉,雙眼冒殺氣,他很快就成功奠定了自己少壯派大臣以及傑出演說家的形象。他有時十分粗魯,但也可以展現富有魅力的一面。在蓋斯克去世之後他看上去成為了黨內中右派眼中理所當然的繼任者。根據托尼.克洛斯蘭(5)的說法,問題在於布朗同時也是個「神經質的酒鬼」。換句話說工黨現在不得不在「惡棍與酒鬼之間」做出選擇。布朗不光飲酒無度而且還性情多變,日後他自顧自憐的咆哮,愛玩突然消失的習慣,可歌可泣的壞脾氣以及頻繁到令人瞠目的辭職威脅都令他獲得了傳奇式的名聲。有一則關於他酒後出醜的故事(很可能是編的)稱他有一次在秘魯參加招待會,已然不勝酒力的他走向一個全身紅裝的修長身影要求與其共舞。他的要求遭到了當場回絕。於是他義正詞嚴地抗議道,自己是大英帝國及英聯邦事務國務秘書,憑什麼不能有幸與您共舞一曲?紅衣人答曰原因有三:其一,你喝得不省人事,酒氣令人作嘔;其二,此刻播放的音樂不是舞曲而是秘魯國歌;其三,我是利馬的紅衣主教。類似這樣的故事很好地說明了布朗在威斯敏斯特那邊是個什麼形象。但是酒鬼本來很可能戰勝惡棍,要不是卡拉漢也決定參選的話。他參選主要是受了威爾遜一派的鼓動,結果則是分散了反對威爾遜的選票並遏制了布朗的勢頭。最終威爾遜以144票對103票輕鬆戰勝布朗——此時工會與黨內活動家在這種問題上還沒有發言權。

  獲勝之後,威爾遜的聲譽以今天難以理解的方式迅速攀升。之前所有的軟弱動搖,兩邊下注,機會主義與欺騙偽裝此刻都得到了原諒或者至少是遺忘。報紙高呼他是政治新星,專業領域的年輕專家,機智超群的演講師,趁勢而起的英才。這些年來威爾遜的演講能力的確有了很大進步,他應對倒彩的手段尤其為人稱道,這門本事在公開會議與倒彩橫行的年代很有用武之地。他編排了一整套攻擊麥克米倫與休姆之類低難度目標的刻薄演講詞,而且隨便一張嘴就是一段模稜兩可但卻振奮人心的語錄。「工黨運動要麼是一場聖戰要麼就什麼都不是。」「我們需要腹中有烈火、心中有人性的人。」但是他的政治理念以及策略依然因循守舊地堅持著傳統路線。他相信英國管理不善,落後於時代,但是也相信中央計劃可以解決問題,最好是由他這樣語法學校出身的技術官僚制定的計劃。56歲的他此時已經算不得年輕了,因此他經常擺出一副有道長者的做派。他一直聲稱自己偏愛啤酒而非香檳,三文魚罐頭而非熏三文魚,HP牌調味醬而非其他任何品牌(6),而且為人也比較安靜內向。他在性問題上似乎很拘謹,內心裡依然是個衛理會童子軍,在很多方面都與這個時尚的、樂於冒險的年輕英國扯不上關係。那麼他究竟為什麼如此受歡迎呢?

  一部分原因可以簡單歸結於階級。他的孩子上的是私立學校,他們家也的確住在漢普斯特。但是威爾遜的外在形象是個普通人,伊頓子弟長期掌權之後他的出現無異於一股清新的空氣。他就是那些在社會其他領域出人頭地之輩的政治代表——例如那些穿著粗呢夾克,講解金斯萊.艾米斯(7)小說的講師,在銀屏上擠著鼻音講笑話的大衛.弗羅斯特,還有在「查特萊夫人」聽證會上慷慨陳詞的講師理查德.霍格特(8)。他沒有架子。他冷靜的無理作風令無數人為之解頤。在一個依然由老一批人掌權的世界裡,他是個聰明的新人,而且打心眼裡相信自己比老一輩要強。自然,威爾遜不是政治圈子的局外人。他也是白廳里的一把老手,當年還陪同貝弗里奇一起前往莫斯科與華盛頓進行貿易談判。到了上位的時候他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成為了另一路局內人。但是他甚至把這一點都轉化成了自己的優勢。英國之前經歷過一段自我懷疑的時期,部分原因是因為腌臢不堪的普羅富莫醜聞以及人們對於舊統治階級道德水準的不信任,但更重要的還是因為經濟衰退。威爾遜在宣傳方面的高招在於將這兩者結合起來。這個國家需要將剪不斷理還亂的特權階級一掃而清,並以堅決而「目的明確」的現代化統籌取而代之。威爾遜面前擺著兩條路,一邊是極左社會主義者,另一邊是上游社會的資本家。如同30年後的布萊爾一樣,他走上了第三條道路,一條聽上去無可辯駁,振奮人心但同時也有些含糊不清的的道路。這條路的名字叫科學。

  威爾遜在1963年工黨黨代會上進行了自己最著名的一次演講。在演講中他承諾要發動一場科學革命,要達成這一點首先要進行徹底的社會變革。「即將在這場革命的白熱烈火中鍛造而成的英國將不再是過時方法與束縛原則的容身之地……那些一心想要控制我們生活的人們將不得不學習與使用科學時代的新語言。」當時蘇聯的旅伴一號衛星剛剛升空,共產主義俄國展現出來的科學實力令西方世界既著迷又戒懼。威爾遜說他認真研究了「蘇聯在科學家與技術人員教育方面,尤其是科技的工業應用方面對我們提出的嚴峻挑戰。」身為民主的追隨者他拒絕接受蘇聯人的具體做法,但是「我們必須將民主制度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調動英國人民所有尚未發掘的潛能與未經利用過的能力,來確保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如果把針對蘇聯的過時恐懼替換成針對中國或印度經濟發展的當代恐懼,那麼威爾遜的這番說辭,以及其中對於荒廢而缺乏教育的勞動力的強調,與二十一世紀新工黨政府的口徑驚人地相似。

  對於威爾遜來說,問題的答案早在艾德禮政府時期就得到了嘗試。國有制與國家統籌可以終結私有制的效率低下。大學將會得到擴建,國家主導下的研發項目將在規模上大為提升,甚至還出現了一家國家扶持的化工財團。他對托利執政時期停停走走的需求管理政策做出了自己的回應。工黨將要對供應端進行改革,包括提升教育質量與增加科研投資。威爾遜在戰時加入過煤炭部,為煤炭業設計過一整套合理化方案,四十年代末他還是英國商會的主席。這是一位老式公務員的願景,但是這套設想與工黨內部曠日持久的左右之爭不乏暗合之處,而且聽上去十分現代化。自十七世紀晚期以來,「科學」二字總能馬到成功。

  威爾遜不久即將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一個資本主義社會成功實現計劃經濟。儘管他對托利黨一貫口誅筆伐,但是托利黨在這方面早已進行了自己的嘗試。1962年,鄧祿普(9)、費倫蒂(10)之類現代化、科學化的企業與工會代表和白廳官僚們坐到了同一張桌子邊上,召開了第一屆國家經濟發展理事會(又被人戲稱為「蠢驢會」)。工黨很快就會發現,樂觀言論與預測本身一點用處也沒有。六十年代初托利黨在工業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值得研究學習的經驗,例如他們曾試圖達成價格與收入方面的自願協議並失敗,還為了解決地區性失業問題而對整個行業進行調控。但是對於威爾遜來說,將托利政權嘲諷至死的戰術樂趣要比仔細研究唐寧街上的制勝之道更為重要。

  威爾遜在工黨內部夾縫中左右逢源的身段看來算不上什麼英雄事迹,但是他的確因此養成了下手無情的作風。他把這一作風毫無保留地用在了保守黨頭上,編排了許多不甚公道但十分搞笑的段子來攻擊休姆,說他理解不了經濟問題,除非用火柴棒擺著看,還說他家是過氣的貴族,休姆本人是家裡的第十四代侯爵(不過首相大人當場溫和地回擊道,他認為——要是仔細想想的話——威爾遜先生也是威爾遜家族的第十四代威爾遜)。威爾遜膽大妄為與越發自信的風格被許多人歸因於他的秘書瑪莎.威廉姆斯(11),日後她的名字會成為派系與醜聞的代名詞,但是在威爾遜的團隊里她是一位忠誠且才華橫溢的手下,儘管有時有點難以捉摸。團隊里的另一位成員新聞秘書喬.海因斯(12)認為她擁有「極其優異的政治頭腦——同一代婦女中找不到比她在這方面更出色的人。」她經常對威爾遜大吼大叫,好像他只是個淘氣的小學生。許多人都相信她與威爾遜有染。「威爾遜這人真逗,」麥克米倫有一次評論道,「居然把二奶養在唐寧街十號裡面,我的二奶都安頓在聖喬治森林那邊。」還有人說她有一次見到威爾遜的夫人瑪麗,並直言不諱地告訴第一夫人自己多年以前和首相大人上過床,「而且我很不盡興。」她本人一直否認這種說法並且多次聘請反誹謗律師(成功地)起訴重複這些故事的記者。(13)儘管如此,自從威爾遜去世後許多人依然變本加厲,斷言俄國人用他與瑪莎的婚外情來勒索他提俄國辦事。這一點很不可能。米特羅欣檔案(14)似乎還了他一個清白。可以確信的是,正是瑪莎為他鼓舞士氣,鞭策他再接再厲,在他欺負人的脾氣惡化到無法忍受之前,很可能正是她使威爾遜成為了一個比沒有她的情況下更優秀的政客。

  (1)tRichard Crossman

  (2)tBen Pimlott - Wikipedia

  (3)tPhilip Ziegler - Wikipedia

  (4)tGeorge Brown, Baron George-Brown

  (5)tAnthony Crosland

  (6)tHP Sauce - Wikipedia

  (7)t王眾 金斯萊·艾米斯《幸運的吉姆》_長篇小說_名作鑒賞_中國網路文學聯盟

  (8)tRichard Hoggart - Wikipedia

  (9)t鄧祿普輪胎_百度百科

  (10)tFerranti - Wikipedia

  (11)tMarcia Falkender, Baroness Falkender

  (12)tJoe Haines (journalist)

  (13)t最近一次是在2006年,瑪莎奶奶起訴BBC並勝訴,獲得賠償金75000英鎊。Wilson aide wins BBC libel payout 此外據說《是,大臣》當中有一集就是根據她的真人真事改編的。(自己猜是哪一集)

  (14)tdzs.cc/c146662--5


推薦閱讀:

來自大英帝國人氣口碑爆好的本土美妝品,怎麼拒絕得了
帶韓國女友回國後的一些遭遇「素質低的同胞」讓我難為情,甚至有點焦慮,是我心態不正么?
去帝國理工念碩士還是浙大直博念Computer Science?

TAG:英国 |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