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0
這幾天為保健食品運營啟動的事忙得夠嗆,加之九維度練字板的推廣急需突破,也要費不少心思,所以公眾號這邊就偷了一天懶。
昨天沒更新,早早上床,讓自己美美地睡了一覺。
累了,就休息。餓了,就吃飯。挺好的。
越是年紀大,越認識到做人做事並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順勢而為即可。
順勢,乃是順應自然規律。
很多東西不是你給自己越大的壓力或者你越是用力地去攫取,就能獲得越多的。
有時候,甚至會適得其反。
1
一大早起來,就看到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被批捕的新聞。
行賄受賄,貪污腐化,最後事情敗露,一地雞毛甚至鋃鐺入獄,被千夫所指,萬夫所唾,這樣的例子看得太多。
我在以前的推文里,也或多或少地提過身邊發生的事。
因果是存在的。只要你把時間軸拉得足夠長,你會發現這是宇宙運行的規律。
它自有它的主張,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
據媒體報道,美國德州大學與英國加德夫大學聯合研究顯示「惡有惡報」有科學根據:統計發現,少年罪犯的身體雖然大多比同齡守法少年強壯,但當他們步入中年之後,健康狀況就急速下降,住院和殘障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好多倍——據說很可能跟犯人的不良生活習慣與心理狀態有關係。
美國雜誌發表過一篇題為《壞心情產生毒素》的研究報告,報告中稱:「在心理實驗室中的試驗顯示,我們人類的惡念,能引起生理上的化學物質變化,在血液中產生一種毒素。
再有: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生命倫理學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說家吉爾奈馬克從現代科學和醫學的角度出發,對人的種種善行在「付出」與「回報」之間產生的關係進行了深度研究——
研究人員制定了詳細的測量表,並長期追蹤一些樂於付出的人,分門別類地對每一種「付出」帶來的「回報」進行物理統計和生理分析。揭示了「付出」產生的「醫療作用」和「快樂指數」:
宅心仁厚,樂善好施,諸如此類的善行確實對人自身的心理和身體健康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其社會能力、判斷能力、正面情緒以及心態等都會全面提升——哪怕對別人一個會心的微笑,傳遞一個友好的幽默的表情,這些簡單的行為,都會引起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濃度增加。
他們綜合了四十多所美國主要大學的一百多項研究成果後,顯示:
「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秘密,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只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己渾然不知……」
更有人作出結論:從這些科學研究來看,善惡有報已經超越了有神論所宣導的生命價值取向,而是整個人類在此基礎上發展和生存的規律。
如果你仍然認為這都是封建迷信,那請想一想,為什麼醫生會叫罹患重病的人要保持身心愉快?
因為意識對物質的影響,比我們學到的那一句「反映物質」要更究竟、深刻得多,只是被有意或無意地淡化了而已。
2
這兩天很多知乎的讀者過來關注我的號,是因為我把那篇《讓人觸目驚心的空虛寂寞冷……》發到那邊的專欄,引起了很多作者的共鳴。
這是好事。因為多一個作者體悟到這一點,就多一個人有責任感,而在考量輸出信息的時候就會有所斟酌,給社會帶來更多的正向思考。
當然,說出這樣的話,定會被人質疑:裝。
說實在的,真不是裝。也沒必要裝。
我也承認,大多數人都是自私的,都是為了獲得。我也是其中之一。
只不過有的人踐行的獲得,是因為無明所以成了握緊拳頭,你死我活的攫取,甚至急功近利的求,偷,搶,蠅營狗苟,私相授受……
而有的人理解的「獲得」,則是通過付出,奉獻,投身社會,服務他人,最後在客觀上利益自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而哪一種人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哪一個才是真相,不同年紀,有著不同知識結構的人,會有著不同的答案。或者基於不同的體悟,而作出的不同的選擇。
如此而已。
當然,往更層次講,最大的利益,乃是無利益。
當已無逐利之心,純粹是付出,那就到了「空」的階段。而此時的空與有,已經成了一體。如果此時仍然要用世俗的「利益大小」來衡量,那到了這個階段,利益是最大的。
問題是,你信嗎?
我信。只是我還做不到,所以在修。
3
剛開公眾號的時候,一位師兄曾經在微信上勸過我,叫我篤定念佛,意即不要太涉及一些世事。
我懂得他的意思:要解脫,首先就要放下一切,當中自然包括身語意業。而寫作從某一個角度講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寫多了,說多了,自然就多了犯口業的機會。
然而,我想,既然是放下,那但凡執著/貪著都不能稱之為放下。
同理,執著於放下,也就是放不下。
況且,一切唯心造。對與錯的甄別只看發心,如果我發心是好的,多結一點善緣,多幫一個人悟到一點什麼,何嘗不是好事一樁?
作為一名在家居士,本來就難免要入世,倘連世事都堪不破,那如何見到「真實義」?
曾與一發小聊過學佛的事,就涉及到這個問題。
既然要解脫,就不能有絲毫執著,那執著於解脫,本身不就是執著嗎?
這話說得一點不錯。
真正的解脫,確實是不著相的。正如《金剛經》所述: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又有: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倘只為了給自己一個」正名「,怕影響自己的形象,影響自己的修行而不去做一些自己本應該做且能做到的事,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且為一己成佛之願,而置世事於不顧,也有墮入自私自利之囹圄的危險。
在我看來,真正的解脫,並非是刻意規避甚至是自我封鎖,而是隨緣而行:善緣到來時,不喜,淡然若素;惡緣抵達時,不惱,欣然承受;
以一己之力,能做多少做多少,且能做到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這般如如不動,才是大自在。
學佛的人不應該只有一身佛氣,讓人敬而遠之,反倒應該比一般人更溫潤柔軟,隨緣自在才是。
我是悟恩居士(公眾號kokyo98),一個會寫字的修行人。祝諸位愉快。
推薦閱讀:
※如何看出一個人的善根深淺?
※魔王波旬去哪兒了,還在他化自在天么?
※未皈依的初學者如何才不算盜法?
※無餘涅槃是否存在第八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