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家庭教育觀察與背後的文化基因

教育觀點和方式方法每年都在更迭,每天都有各種新的觀點在誕生和消弭。在2016年當中,在我工作中仍然發現著一些有意思問題,也就是一些錯誤的、低效的等教育的「坑」在2016年了,仍舊有很多家長在樂此不疲地往裡跳。今天這一期,我先來說2016年家庭教育觀察,在下一期當中再挑選其中經典的項目談談背後支持的文化基因。(其實想說的還有很多,不過內容篇幅太長會影響閱讀。)同時本篇也為我參與的「社會青年」系列撰稿之一。

l 「我要是不看著他,還指望他自己學?」面對自主能力的困惑

這一年當中很多關於學生學習能力的諮詢當中,這句話是出場率最高的一句話。每每這句話都帶有一種無奈的口氣在裡面,而當詢問到「為什麼不試試讓他們自己學習呢?」的時候,家長往往第一次就會跳出來說「這可不行,看現在都學成這樣了,不看就徹底不學了!」並且煞有介事地給我介紹一些相關的事迹等等。

我通常把這種行為會給家長解釋為,孩子不是自己學不好,而是因為家長自我認為良好的「監督」與「幫助」實際上對孩子學習能力本身的一種剝奪,而這種「學習能力被剝奪」會導致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無法得到培養。

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學業難度與壓力不斷增長後,家長又會認為孩子這時應該已經學會自主學習,便主動、立即撤出孩子的學習,要求孩子要能夠自主學習。就在這時,不完善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對學習能力過高的期望之間形成了第一重矛盾。而學業難度的增加導致的學習成績出現了下滑,一方面讓家長認為孩子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又讓孩子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問題,這便形成了第二重矛盾。最後,家長認為這個時候一定要干預,要讓成績像從前一樣,發現前後的改變就是自己管的更鬆了,所以選擇退回到原有模式(或類似)或者變本加厲,而孩子則會發現一旦退回到原有模式後,自己似乎壓力感與恥辱感變低了,家長與孩子的「不謀而合」便形成了第三重矛盾。

三重矛盾中,最容易被察覺到的是第三重,通常都以「我一管就好,不管就滑」作為一般家長諮詢的表徵問題出現。而最值得注意的是,其實「能力的被剝奪」通常更多發生在所謂的「乖孩子」身上,因為他們很少對家長提出意見、也很少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並且習慣向內歸因,這時他們可能會更堅定自己是需要「監督」「干預」的人,並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他們也就是我們常見到的那些學習刻苦認真,成績卻不起色那一批人,因為正真讓他們焦慮的並不是成績的高低,而是「為什麼我的能力不夠/為什麼我這麼差?」也有孩子會被困於「我的父母為什麼一點不了解我,不關注我,不心疼我」情緒困擾中,還有的孩子會把精力消耗在「我無法控制我自己」的無力感當中,甚至可能會日後陷入到遊戲當中無法自拔。

一般面對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建議家長先能夠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不要考慮可以考多少分,而是肯定他們在過程的努力是值得被尊重的,給予他們信任,讓一份信任可以逐漸被內化為自己的自信。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經過兩個人商量過的學習計劃、讓孩子自己來決定學習的時間分配、允許他們可以自己調整學習任務安排、家長只是提出建議並不是命令等等。並且要能夠從「拐杖」的角色逐漸走向「路燈」的模式,從全幫全扶的控制到指導點撥的參與陪伴發生轉變。

l 「孩子不聽話,是不是孩子出什麼問題了?」對控制的困惑

讓自己的孩子要聽話,讓自己的孩子要乖幾乎是來我這裡大多數家長最直接也是最早說出的一個訴求。這一類家長的主要訴求並不是成績(即便孩子的成績已經很糟糕)也不是孩子其他的一些素質要求,就是希望孩子可以聽話,聽從他們的意見,按照他們的設想來進行學習與生活,而這些家長中仍舊分為了三種不同的類型。

1.萬能鑰匙一樣的「聽話」

有的家長會認為「聽話」是像萬能鑰匙一樣的東西,不好好學習,聽話就能學好了;不愛聽課,就是不聽老師的話;愛玩遊戲,就是不聽話所以管不住自己,等等。這一類的家長來我這裡往往會開門見山地問我「怎麼讓孩子能聽話一點?」「孩子原來挺乖的,怎麼才能讓他像原來一樣乖?」「怎麼可以讓孩子變得懂事,聽話呢?」

而這一類家長往往面對的問題通常是這樣的。一個原來在低年級階段聽話、懂事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到了高年級後就突然「變了」,開始叛逆、不聽話、和家長犟嘴、對抗,當然還同時伴隨著成績的下滑和老師評價的降低等等。家長則是一臉迷茫地認為自己什麼都沒變呀,怎麼就這樣了。並且還一直希望著把自己的孩子拉回到「聽話」的正軌上去。

然而,隱藏在訴求問題背後的矛盾是家長方法上的固著和孩子追求自我之間的矛盾。其實,孩子這時只是單純地想去開始嘗試自己控制自己,而家長卻一直把孩子當作成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子,繼續享受並且扮演著一個被需求、被全能化的家長形象。忘卻了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不再是全能式的代勞,而是能夠有屬於自己的能力造成的一些後果。

2.無「話」可「聽」的「聽話」

這個是在訴求孩子聽話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一般來說就是「邊界不清晰」導致的一系列問題。

什麼是「無話可聽」的「聽話」呢?舉一個例子,有一個軍人父親要求自己6歲孩子要能夠每天打掃自己的房間。可是父親給我說他就是不聽話,一個房間都打掃不好,亂七八糟的,往往是這裡乾淨了,那裡就亂了,就是達不到他的標準和要求,他有時就會打孩子或者是責備孩子為什麼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好,並在孩子想辯解的時候打斷說「做不好,還有什麼理由!我的孩子就會去做好,然後用結果給我看」當然結果就比較有意思了,孩子直接放棄了打掃房間這個事情,從此打掃房間成為了一個橫亘在父子之間的一道小牆。

然而大家可能已經發現這其中的問題了,就是打掃房間的標準問題。這名父親其實是沒有告知孩子自己的標準,他大以為孩子肯定會按照自己的標準去把房間打掃好,而所謂的「好」卻是一個模糊到不行的一種標準,彈性太大,孩子實際面臨的打掃房間的任務是一個無法被執行的任務,因為孩子不論自己怎麼努力就是到不了標準,自己認為每一次都比上次要好,可卻總得不到認可,而當解釋(詢問規則)時總會被打斷,自己只能不斷在失敗的情緒體驗當中,最後選擇了放棄這個事情不再完成,用來逃避後續所有的失敗也就變得理所應當起來。

沒有邊界標準的聽話,其實是家長對孩子抱有一種不可能實現的期望——我的孩子最明白我,而這個背後如果深究則是架站對於孩子獨立人格的不尊重與不認同,這裡面的事情或許以後我們可以單獨說說看到底是如何形成又怎麼解決。

3.為了滿足控制的「聽話」

類型1當中的家長表面看起來像是「控制」,可實際被後是一種「討好」式的與孩子交流的模式。而類型3的家長則完全不一樣,他可能表面看上去民主、公平然而實際卻是對孩子的一種深植的控制感。

在我現有的工作經驗當中,我把這一類的家長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1. n精明的策劃者;

2. n痛苦的焦慮者;

3. n親情的殉道者。

但是我們今天只說第一種家長。

第一種類型的人在剛剛成為家長時候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因為在這個時候家長正在體驗一種「我是無所不能」、「我可以/需要掌控局面中的一切,我可以的」/「我一定要為他找到最省力的一條路/不行,這樣太危險/我一定要讓他幸福」很有意思的是,與「剝奪者」身份的家長那種無意識地強制相比,他們更為強勢,甚至更願意花費時間學習更多的教育心理理論或在相關內容上產生更多學習行為,有些人看上去更像是一個諳熟教育心理、前衛教育理論的「專家」,他們可以和你對某些教育觀念侃侃而談,並且很清晰地闡述著自己的教育理念源自何處,案例幾何等等。其實在我看來,他們和那些優秀的「權威性家長」(家庭教育分為大四類)很接近,可惜的是他們最終還是會把選擇與自主的權柄牢牢握在手裡,並且這種牢固的掌握比「剝奪者」更為明確、清晰、有力、有計劃。

這一類家長,我往往會讓他們考慮自己教育的「容錯性」到底有多大,和他們一起去推演他們教育模式下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通常我都會問一句「如果在不遠的將來,孩子最終失敗了,你認為最有可能發生的原因是什麼?」這個答案就相當精彩了,有很多非常細微的細節都會被牽扯進來,說完之後我再將這些會導致失敗的細節一一挪列出來,開始討論這樣的要求下一個正常的孩子會有什麼心理壓力,而允許他犯錯的機會又有多少?我還會邀請他們和我一起玩多米諾骨牌,從幾塊到最後的幾十塊,要求是只要這期間有一次失敗就返回重來,直到所有環節均順利通過宣告遊戲結束,期間可以隨時自己選擇退出遊戲,但是不提供任何幫助,並在鋪滿沙子的地面上完成。

nn最後我們會得出幾個結論,諸如「其實,策劃未來是因為比起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更願意根據自己的經歷為他們篩選掉一些冤枉路」、「可以更好地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願望」、「自己當年要是選擇了這條道路(為孩子選擇的路)現在的生活會更好」、「這個是未來自己認為最可能就業的專業」、「就是因為自己現在在單位里吃了沒多個技能的虧,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我的孩子總不能連我的xx同學/朋友的孩子都比不過吧,太丟面子」等等,至於其中感受,各位看官,是家長的,是孩子的,是父母的,想必再讀讀看看真是滋味別番。
推薦閱讀:

駕考怎麼才能不緊張呢?
敏感的人適合什麼職業?
宿舍一哥們鬧鈴響了卻不關,把其他人都吵醒了自己還在睡好像完全沒聽到,這是什麼心理?
為什麼越有錢的親戚越摳門?

TAG:教育 | 心理 | 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