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地質筆記》中的詩和遠方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話是由高曉松的曉松奇談節目引爆的2016年的爆款名言,但是不可否認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人活一生不能只關注當下,需要一個遠大的理想指引著我們砥礪前行。就像我們初學開車,只有盯著遠方才能開出平穩的直線,如果緊盯著眼前的目標,必然會左拐右拐不斷走彎路;在還沒有GPS的時代,大海上航行的船隻需要緊盯著燈塔航行才能避開急流險灘、駭浪湍流,安全回到港灣。遠大的理想就是人生的燈塔,能夠指引我們少走彎路,免入歧途。

周恩來12歲就發出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誓言,這個誓言一直指引著他投身於驅除韃虜、抵抗日寇、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中去,而他也逐步成長為帶領人民建設新中國的偉大領袖之一。

王陽明少年讀書時代,老師問他,你為什麼讀聖賢書啊?王陽明說,當聖賢啊。此後無論經歷何種磨難,王陽明痴心不改,終在龍場悟道,譽滿天下,人稱「治學之名儒,治世之能臣」。成為中國歷史上兩個半完人中的一個,完全配得上他故居中的這幅楹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萬人師」。

可能有人會說,上面的故事是杜撰的吧,王陽明離我們那麼遙遠,以訛傳訛的可能性太大了;周恩來是我們敬愛的總理,他的故事也有可能是後人編出來美化領袖的高尚情操而已。對此我只能說「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最近我讀了《溫家寶地質筆記》一書,該書收錄了溫家寶同志1968至1985年在地質系統工作期間的160餘篇筆記、24篇回憶文章和50餘幅照片,並根據不同內容分為野外地質考察筆記、管理工作筆記、調研筆記、學習研究筆記四個部分。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全書1/3篇幅是筆記手跡影印件,或圖文對應,或以圖代文。這麼多手跡資料如果要造假既困難重重又毫無必要,因此該書內容真實性和準確性應該是確信無疑的。從這些原始資料中我們能看到青年時的溫家寶人生格局就很大,有著濃郁的家國情懷,即使像民工一樣窩在祁連山的山溝里,心中想著的也都是祖國和人民,這些就是他的詩和遠方。

1970年5月18日

昨天出發,夜宿張掖,今天到達祁連。

現在,同事們都在打撲克。我不願在那上面多費時間。我想,只有把別人玩耍的時間,都用於工作和學習,才能彌補我資質的不足,才能不空耗生命,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1970年5月27日

我身在深山,但胸懷卻像海一樣的寬廣。我把自己的工作,與人民的利益聯繫起來,就產生了無窮的力量,頑強地戰鬥。

28歲的溫家寶是地質調查隊中普通的一員,但是他對自己顯然有更高的要求,工作之餘如饑似渴的學習,有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心中想的是用有限的生命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事情。日記都是寫給自己看的東西,反映的應該是溫總理年輕時真實的想法,而且在不同時間的日記里多次提到為祖國和人民服務,就更能看出這不是一時所感,而是他內心一貫的追求。「為人民做有益的事」應該就是他人生的燈塔了。

1974年5月1日

今天是勞動節,照例休息。準備節日晚餐,忙了一天。下午6時許,晚餐結束。有的躺下休息,有的下象棋、打撲克。我和往日一樣,總是看書。手頭上的書不夠,就反覆讀幾遍。魯迅的《吶喊》已經讀三四遍了。有時為增進記憶,就抄書。昨晚和今早,看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文。

1974年7月17日

天完全黑了下來。晚風吹來,樹葉颯颯作響。乘涼的人們陸續歸屋了,整個林場又靜了下來。光陰荏苒,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看看自己,已經進入壯年了。在生命的長途上,我必須抓緊這每一天,每一年,刻苦地學習,努力地工作。一息尚存,我決不放棄為人民積累知識,再服務於人民。用了幾天功夫,製作了一張沙龍地區含鐵地層地球化學剖面圖,很想從地球化學方面總結一下鐵礦賦存的規律。每晚都在讀《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這篇恩格斯的光輝著作。生活很緊張,也很豐富。

1979年1月20日晴

我不做那種不學無術的領導者,也不做庸庸碌碌的事務主義者,而要做一個有學識、有頭腦、有遠見、有科學態度和求實精神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因此,從擔任領導工作的第一天開始,我便下決心繼續努力鑽研科學技術,決不能放鬆。

光有遠大理想還不夠,還要有堅強的意志、具體的行動來支撐自己不斷向理想邁進,32歲的溫家寶在孜孜不倦的讀著思想深刻的哲學著作,即使走上領導崗位後也不放鬆鑽研技術,時刻綳著勁往前沖,顯然有無官位對他影響不大,因為相對於他的理想,官位、待遇這些世俗的事情都太渺小了,他生而就是要干實事的人,並為此時刻豐富著自己的學識,無懼任何艱難險阻。他說「我深知,世間有些路非要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跋涉的。只要有目標,即使路再長再遠,山再艱再險,也得咬緊牙關走下去」;「我堅信,沒有翻不過去的山,也沒有到不了的嶺。山越高,意志越堅;嶺越遠,胸懷越寬。一個不畏艱難困苦的人,一定會到達光輝的頂點。」

1978年12月31日

我又想用文字來記載自己平凡的生活了。其所以這樣有兩個目的:一是不斷地激勵自己;二是留給孩子們,讓他們知道父親是怎樣生活的,或許從中有些教益。

要記載生活,就要使生活充實、有意義,讓它緊緊的同可愛的祖國和可愛的人民聯在一起。

1979年1月15日晴

人的價值不是用工資的多少作為尺度的,人對社會的貢獻也絕不是以掙錢多少可以衡量的。今晚我決定第二次放棄提級的機會。第一次是在77年底,那次隊上十四個單位有十三個半單位的同志提我,我寫出大字報堅決讓給那些工作多年、工資偏低的同志。這一次是在我被提升為副隊長之後,又有多數單位的同志同意我,由於我主持隊上的工作,不能先為自己打算,我又決定放棄這次機會。

我的孩子將來讀到這些記載,會知道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如何處理同黨和人民的關係的。我要教育他們從小就要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不靠天,不靠地,也不靠父母,自強自立。說實在的,做父親的除了在道德品質上能給孩子做個楷模外,別的不會給予什麼。

在中國歷史上,每一個偉大的人物都很在意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及自己身後的歷史評價,正所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溫家寶也不例外,他做事不在乎利益,而在意名聲和德行,努力做個頂天立地的人,不靠天,不靠地,但也無愧於天地,在道德品質上給孩子也給後人做個楷模。

直面眼前的苟且,不忘心中的詩和遠方,腳踏實地的向著自己的理想邁進,一步一步又一步,最後他走到了大國總理的高度,在我們看來妥妥的功成名就。但是他是否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到達心中的詩和遠方了呢?

他說「在我當總理以後,我心裡總默念著林則徐的兩句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2006年3月5日,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大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正式宣布全國全面徹底取消農業稅。這標誌著在中國實行了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從此退出歷史舞台。僅此一項以足以青史留名,我想溫家寶的詩和遠方應該也是實現了吧!

===========================

振曰發布的原創文章,遵守知識共享3.0協議(CC-BY-NC),可自由轉載,轉載請保留原作者署名和原文鏈接,禁止商業性使用。


推薦閱讀:

如何開展一份賺錢的副業?
從這本書開始,村上春樹陪跑諾貝爾獎7年
閱讀可以使人變得更美好。這裡讀的書是什麼類型的?
30 天寫出你的小說 | 章魚讀書群出品

TAG:阅读 | 理想 | 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