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要為個人品牌負責——讀《深度學習的藝術》有感
2016年年末,我看完了采銅的《深度學習的藝術》。
看這本書之前,我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本書,能提升自己閱讀的理解力和找到提升學習成效的方法,第一遍看完,確實收穫匪淺,第二遍看完,又覺得這本書略有膚淺之感。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讀書感悟。
先呈上本書的思維導圖。
接下來我要通過以下幾個問題,解讀我對本書的領悟:
第一:這本書為什麼讓我受益匪淺
第二:這本書為什麼讓我感覺略有膚淺
第三:寫作的境界有幾種?
第四:時下寫作,應該向誰負責?
第一,這本書為什麼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提出了關於深度學習的四個理論: 提問→解碼→操練→融合,四個環節循環往複,方能達到深度學習的意境。
首先說到提問這一環節,這個篇章最讓我感受震撼。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一篇章其實就是講了一個道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這裡的「預」,是計劃,是有目的性。記得剛工作寫東西的時候,接到工作單,客戶的要求很明白的寫在上面,我卻不能讀懂要求背後的要求,寫起稿子來總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或者說自己肚子裡面有什麼就寫什麼。但總是寫不到客戶的心裡,來回改稿子。現在想來,就是自己沒有帶著腦子寫,客戶讓寫開盤軟文,就寫一個開盤軟文,卻沒有讀懂,他們希望通過這篇開盤軟文傳遞給消費者的信息是快來買房吧!我們的房子大家都認可!
凡事皆是如此,比如我以往讀書,總是想一出是一出,什麼書都看,當然作為一個策劃,這是好事,但卻沒有計劃性,這一陣覺得開淘寶店的很掙錢,就開始看各種關於電商的書,那一陣喜歡上了博弈論,就各種博弈論大全全上來了。
但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我花費了很多時間挖了很多淺淺的小井,卻總也沒有挖出一口可以冒出甘泉的深井。
采銅在《深度學習的藝術》裡面就講到,計劃也需要有問題導向,圍繞一個專題,擬定學習計劃,而不是傳統式的【傳遞——接受】模式。
傳統的【傳遞-接受】模式其實是我一直以來學習的模式,單純的購買書籍,閱讀,然後回顧整理,讓知識點只是一個知識點,而沒有由點變線,由線成面。更不用說形成一個體系。
而問題導向的學習方法,在我的理解當中就是把你的進修計劃、你需要補充的短板、你的學習目標進行勾連,形成系統,然後在進行擴展、提升、持之以恆的研究。
另外這一篇章還給到我一個提示,就是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以往我讀書,喜歡標註書中的概念和定義,並加以記憶就算完事,但真的深入學習就需要在原有的定義和作者的觀點之上再提問,為什麼要如此定義?為什麼針對這件事是這種觀點,你的想法是怎麼樣的?如果是你,你又如何提出一個觀點?
作為策劃,在寫一個方案的時候,一個觀點的提出是最難的,也是一個報告裡面的點睛之筆。很多客戶往往因為你的一個觀點而愛上你連篇累牘的報告,但如果你的報告沒有一個鮮明的觀點,就和他們早上吃飯看到的報紙內容沒有任何吸引力。
但觀點的提出,需要不斷的思考和日以繼夜的學習功底的鋪墊。觀點,就像做事情的「定心骨」,是萬事執行的方向標,是定位,是精氣神,是靈魂。透過一個觀點,可以看透一棟建築,一件作品,一個人的行事風格。
想要提出一個鮮明、令人印象深刻的觀點,就需要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在不斷的凝練,思考中,帶著懷疑和不破不立的精神,去審視周邊萬物。
另外在《深入學習的藝術》當中,把解碼當做一種思考的過程,把操練作為學以致用的手段,把融合成為反芻思考的利器。
作者在這本書同時也把讀書和問題研究分為深讀和淺讀,我覺得這很有必要,還是那句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有了問題就去寫一篇論文,進行論證,要知道好的論文是有可能享譽世界,獲得諾貝爾獎的,而淺嘗輒止的論文又沒有任何用途,徒增困擾罷了。
綜上所述,這本書,與其說是方法論,對我來說倒不如說是醍醐灌頂的一個警醒,即:建構你的知識體系,站在高處審視自己,而不是一日復一日的埋頭瞎干。
第二:這本書為什麼讓我感覺略有膚淺
當我為了寫讀書筆記,在重新梳理自己的閱讀思維導圖時,我再看這個提問-解碼-操練-融合,又覺得好像自己貌似也是這麼做的,只是自己的提問,是片面的,而不是成為體系的。
一本書不能讓人百分之百的受益,我也認同只需要一個好的觀點就能讓人受益無窮。但為什麼又感覺這本書略有膚淺呢。
作為策劃,我比較注重日常邏輯思維的建立,作者圍繞深度學習,提出了四個環節,然後又針對每一個環節提出了相應的方法論。
再次看來,作者其實就是提出了一個規律,這個規律也可能是大家日常做事中都在無意識執行的,比如想開個小店(網店),你一定要提問:我賣什麼掙錢?然後你也會圍繞這個問題的答案,進行解碼:哪裡進貨?如何裝修?如何盤活?操練就是一種預算推演,用賬目直觀的算算,一年賣多少貨能回本,能掙錢,然後進行實質落地的執行,最後一步融合,就是把自己的暢銷貨如何再挖掘新利潤點,等等,這一規律,其實深埋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按照大白話講:很多農民可能不識字,但他也知道按照24節氣這一規律種莊稼收成會更好。我們可能也按照這一科學規律規劃著自己生活,卻從來沒有進行提煉和總結。
這樣說來,《深度學習的藝術》其實就是生活中的藝術,不算是一個嶄新的觀點。但這不代表這本書就是膚淺,我之所以覺得這本書略帶膚淺,真正原因與第三點問題有關:n
第三:寫作的境界有幾種?
就像王國維寫的人生有三種境界一樣,寫作的人也分三六九等。寫作,我覺得分拼湊,完整和傳神三種。
拼湊最為初級,屬於速成班那種;完整屬於能夠通順流暢的講清楚一個故事,一件事,一個觀點的作品,讓讀者閱讀的時候不會覺得不舒服,有生搬硬套的感覺,也感受不到一絲的不流暢,如同行雲流水。而傳神,就如金庸筆下的阿朱,曹雪芹塑造的林黛玉,讓人一讀便能與書中人物同呼吸共患難,感受其一顰一笑,患得患失之間的情緒流轉,諸如這種學習方法論題材的書,又如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等文章,一氣呵成,讓人醍醐灌頂。
所以碼字的也分為文案、作家,作家也分暢銷作家,網路作家,名著流傳百世的大師。
在現在這個注重功效利益的時代,人們更關注短暫受益而疏於細細品讀,形式大於靈魂,方法論大於內容質量。所以很有可能特朗普剛上台就會出現《特朗普傳》,《誰動了我的乳酪》剛暢銷,就會有《我動了誰的乳酪》緊跟隨後,大家都懂的時間就是金錢,所以緊趕慢趕出來的東西質量就會大大折扣。
而且現在有很多寫作助力工具,讓人不用通過自身積澱,東拼西湊就可以成為一篇文章,我在這裡沒有炮轟誰的意思,但《深度學習的藝術》這本書,具有典型的拼湊印記,這種拼湊不是抄襲,而是沒有融合,消化吸收,就直接為了證明論點,強行植入論據的痕迹。
通讀《深度學習的藝術》你會發現作者很多都在引論某大師觀點,某大師的生平事迹。這種寫法很速成,一個印象筆記軟體建立成的資料庫,找到一個規律,然後搜索論據,拼湊即成。這種寫作方式,就像現代的工藝品,流水線生產,卻缺乏靈魂內涵。
第四:時下寫作,應該向誰負責?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問,你寫東西,是為誰負責?在我看來,說到底還是要為自己負責,其次是為讀者負責。
這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和做生意一樣,你只有自身品牌過硬,才會有回頭客,而一時的消費者蜂擁而至,不過是過往雲煙,當消費者發現自己時間或金錢的付出遠遠低於受益時,消費者終究會棄你而去。
文字變現,內容為王的今天,很多人都摩拳擦掌,開個微信公眾號或者微博,通過轉載、拼湊文章,進行吸粉,又用這些人氣進行變現操作,有時候為了增加曝光率,就不嚴控質量關,冒個泡,隨便寫兩句就算完事。我覺得這樣不是長遠根基的辦法,最終會自毀長城。
對自己的文字負責,就是對自己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對消費者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負責,尤其又以出書的作者更需時刻警醒這點,畢竟消費者出於尊重買了正版書,結果味同嚼蠟,豈不是浪費大家的感情?
推薦閱讀:
※amazon picking challenge(APC)2016中識別和運動規劃的主流演算法是什麼?
※能不能給神經網路計算一個「學習進度」的指標?
※用c++實現神經網路一般用什麼庫?
※對於一個可以窮舉的問題,比如五子棋,深度學習得到的模型和窮舉的演算法有啥異同?
※CNN那麼多的網路有什麼區別嗎?如何對CNN網路進行修改?
TAG:写作 | 读书笔记 | 深度学习DeepLear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