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丨藝術中國:古人如何跳舞?
文 | 東風子(歷史研習社社員)
中國舞蹈史的研究離不開中國史研究,又與考古學、古代文學等學科發生著必然的聯繫。因此,中國舞蹈史研究的成果既可以為舞蹈研究者所使用,亦可以為相鄰學科或交叉學科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本文所列5本(部/套)圖書為中國舞蹈史研究領域較有代表性的,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圖書。就這些書的作者來看,王克芬、袁禾既是師承關係,又是新中國舞蹈史學研究兩代人中的代表。馮雙白是新中國第一批舞蹈學碩士之一,同樣是新中國以來第二代舞蹈史學研究者中的翹楚。就著作來看,《中國舞蹈通史》、《中國樂舞史料大典》是舞蹈史學界近年的重大研究成果。
《中國舞蹈發展史》
收入周谷城主編的《中國文化史叢書》
作者:王克芬
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專題史著作。初版由舞蹈史研究「四大史家」之一的王克芬於1989年出版,2014年再版。書中梳理出了中國舞蹈在歷史中的發展軌跡和形態,並分別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書寫。她指出舞蹈從群眾性自娛活動向表演藝術發展,是奴隸制時代舞蹈發展的重要進程。在這一時期,舞蹈開始步入表演藝術領域,拓展了舞蹈的社會功能。對兩周舞蹈的論述,運用政治史的成果,把「禮崩樂壞」與「民間舞蹈的興盛」結合起來,揭示民間舞蹈所形成的蔚為大觀的狀況。
書中尤其強調了漢代、唐代、宋代為中國古代舞蹈發展的三個重要時期:漢代舞蹈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此詩舞蹈技藝水平的提高;唐代舞蹈的輝煌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彆強調域外舞蹈與中原舞蹈交流而形成的唐舞輝煌氣派的舞風;宋代是中國古代舞蹈發展的轉折點,一方面純舞表演的衰落,另一方面舞蹈開始融入戲曲,成為戲曲唱演故事的組成部分。
這本書清晰地梳理了中國古代舞蹈發展的歷史,對古籍中的記載進行了細緻的考證和引用,同時結合考古學的成果進行互證,一方面體現出第一代舞蹈史家「史料性」的研究特徵,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中國舞蹈史的研究離不開對古籍、考古成果的借鑒和運用。
《中國古代舞蹈史教程》
「九五」國家級教材規劃之一
作者:袁禾
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舞蹈史教程》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是一部教材類型的學術專著。稱這本「教材」為「專著」是因為書中力求站在文化史和藝術史發展的角度,尊重歷史,深度探索藝術規律,綜合史學和藝術學科的科研成果,全面展現舞蹈在歷史進程中的狀貌。
對於每個朝代舞蹈史的研究,書中將歷史中的舞蹈置放於時代的文化背景和藝術思潮中進行觀照,對史料進行思辨式的邏輯分析,並立足歷史的高度作哲學規律的把握,在藝術規律的秩序中抽離出舞蹈自身發展的「這一個」規律。同時,也在提醒我們舞蹈的發展與時代的文藝思潮密不可分,脫離中國文化研究中國舞蹈,就如隔靴搔癢。
如在談到魏晉南北朝舞蹈時她提出「當時舞蹈已經體現出對自身藝術規律的把握……它們在本質上反映著與魏晉南北朝時代整個文學藝術的自覺相一致的特徵和變革之風。」正是魏晉時期社會的大變革才催生了當時人們「任性恣情」的生活態度。書中引用李澤厚《美的歷程》「一種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純文藝產生了」來說明魏晉時期中國藝術精神由「理」轉「情」的傾向,從而證明魏晉時期舞蹈主情觀念的興起在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史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更帶來了舞蹈最重要的本質功能的復歸。這樣的視野與以往單純整合分析史料的最大不同在於以文化變革的人文基因闡釋藝術發展規律的必然性,同時描摹出舞蹈的時代狀貌。
「唐代是中國古代舞蹈發展史上的高峰」的的觀點已經成為舞蹈史學研究的共識,而宋元舞蹈歷來被舞蹈史學研究者們所忽略,書中『勇敢突破舞蹈研究的史學慣性,對新的史料作了有意義的開掘』,提出「宋代『隊舞』程式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舞蹈符號體系的確立」的觀點。她認為「藝術的歷史也就意味著藝術程式不斷創造、演變的歷史,程式的出現,正是藝術形式充分成熟與定型的標誌……而且是自原始社會以來古代舞蹈高度規範化的象徵。
這部書可以看做是中國舞蹈史研究從「史料研究」走向「學理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可以為進行各朝代藝術史、文學藝術史的研究者借鑒和參考。
《百年中國舞蹈史(1900-2000)》
《百年中國藝術史》之一
作者:馮雙白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嶽麓書社
>>>>內容簡介
該書從宏觀角度描述1900—2000年新中國舞蹈藝術發展軌跡的著作。在大量的史料基礎上,以具體的、重大的舞蹈歷史事件為線索,分析了1900—2000年間中國舞蹈藝術的歷史發展軌跡,串聯起新中國舞蹈曲折、起伏的歷史發展進程,為1900年以來的中國舞蹈發展勾勒出一個基本面貌。
內容以重大的舞蹈歷史事件作為歷史分期的依據,分九章梳理了清末民國時期舞蹈藝術的啟蒙、中華人民共和國之舞蹈藝術的事業概貌、創作收穫、舞種沿革、傑出人物、重大組織活動等等方面的基本歷史現象,並且以整個中國原始舞蹈和封建社會舞蹈的發展為參照坐標,提出了新中國舞蹈是對中國女樂舞蹈文化和民間自娛歌舞文化的革命性轉變,其歷史本質是建立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創作藝術,其發展方向是建立21世紀的獨立自主的藝術美學表現體系。
與早前的版本《新中國舞蹈史1949—2000》不同的是,通過對中國舞蹈藝術發展情況的敘述,深入探討了這一百年藝術發展與社會、經濟、思想及文化變遷的深層互動關係。為客觀、準確地呈現這一百年的藝術史,作者馮雙白藉助20世紀的中國藝術解讀20世紀的中國歷史,用20世紀的中國歷史闡釋這一時期藝術的特徵、意義和價值,從而形成本叢書的基本學術立場。本書可以給進行近現代中國史、新中國文藝思潮等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借鑒。
《中國舞蹈通史》
作者:孫璟琛 彭松 董錫玖 王克芬 劉恩伯 劉青弋
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
>>>>內容簡介
清代史學家章學誠認為通史有「六便」和「二長」八個優點。「六便」是:免重複,均類列,便銓配,平是非,去抵牾,詳鄰事。「二長」是:具翦裁,立家法。但也有「三弊」,就是:無短長,仍原題,忘標目。歷史學家楊奎松也以為,寫通史「其難度之大,對寫史者各方面的知識、訓練,特別是對其掌握資料要求之高,卻未必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所以通史的撰寫,首先要求敘述的內容廣泛,歷史研究的各方面(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藝術等)均有涉及。其次,要求著重體現歷史發展脈絡和各方面線索的清晰完整,注重對歷史整體性認識。
2010年,由劉青弋任主編,集結了孫景琛(先秦卷)、彭松(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王克芬(隋唐五代卷)、董錫玖(遼宋西夏金元卷)、王克芬(明清卷)、劉青弋(中華民國卷)、劉恩伯(古代文物圖錄卷),共同完成的一套八卷九本《中國舞蹈通史》出版。這套「通史」的前身即1962年完成初稿(《中國古代舞蹈史長編》)、1983—1987年陸續出版的一套五卷本《中國舞蹈史》。
此次出版又陸續經過2007年、2008年兩次修訂。這部舞蹈史著作的古代史部分脈絡清晰完整,近代史部分截止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它是孫景琛、董錫玖、彭松、王克芬等我國第一代舞蹈史研究專家半個多世紀的辛勤耕耘的成果。這也是我國第一部「舞蹈通史著作」。
《中國樂舞史料大典》
作者:孫景琛 吳曼英 茅慧 周元 朱梅
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
>>>>內容簡介
這是中國第一部樂舞史料典,一部百萬字的史料巨著,收入文物圖、臨摹圖近兩千幅,可稱得上是舞蹈史料精華的薈萃。全書分為三卷:「二十五史編」、「雜錄編」、「圖錄編」。作者對史料的搜集囊括了古代和近代數千年間的經、史、子、集四部及譜牒、方誌中有關舞蹈的部分,縱向以朝代歷史為脈絡,橫向以二十五史中的「樂志」為基礎,查閱了上千部史籍,搜集近兩千幅文物實物、臨摹拓片,以「實物+史料」互證的方式呈現各個時期的樂舞狀貌,為舞蹈史學研究提供精確、詳實的文獻資料,為中國舞蹈學科發展提供了準確、翔實的文獻基礎,對中國舞蹈文化的傳承與歷史的展示大有裨益。這套叢書也能為中國古代史、古代文學(詩、詞)、中國美學等的研究者提供可供參考的資料。
中國舞蹈史研究起步晚,但成果還是比較可觀的。這5本書從不同研究角度展示目前研究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拋磚引玉,若能引起看客研究興趣,當屬美事一樁。文章限於篇幅,掛一漏萬。
http://weixin.qq.com/r/gEMFHdbEeosFrZJ_9xaS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為什麼芭蕾舞和一些其它舞蹈有把底褲刻意暴露給觀眾看的一些動作?
※女34歲國企工作10年,有舞蹈天賦無基礎,想學舞蹈從事舞蹈教學,是否可行?
※女生是否大都喜歡跳舞?
※Taylor Swift 新歌 Shake it off 的 MV 里都有哪些舞蹈(音樂)形式(風格)?
※2017年藝術公益行———SJ 芭蕾藝術中心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