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乾貨】3分鐘了解關於信念的心理學研究:你認為人的本質是可塑的還是不變的?

關鍵字:心理學,信念,成長,育兒育己

作者 Saniya

你認為人的本質(比如能力、性格)是可塑的,還是不變的?對這個問題,不同的哲學流派有不同的解釋,每個人也有不同的看法。然而你的看法會對你的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今天三丫想跟大家聊聊社會心理學家關於這方面的研究。

Dweck等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從小在潛意識裡就形成了對於品質、智商、能力、性格的可塑性的信念。一種信念認為人是不可塑的,無能的人會一直無能,努力也沒用。另一種信念認為人是可塑的,可以隨著時間成長和發展。他們發現,學生對於能力和性格的可塑性的信念預測了他們在面對課業和社交挑戰的適應能力。下面我們介紹兩個心理學研究,分別從能力和性格兩個角度研究關於人的可塑性的信念對他們的行為的影響。

1 關於能力可塑性的信念

Blackwell 等心理學家在2007年的試驗中,將一群七年級的小孩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小孩同時接受「智商和能力的可塑性」的信念和學習技巧的培訓,另一組小孩只接受學習技巧的培訓。結果發現,沒有接受「可塑性」信念培訓的小孩在轉入中學後數學成績繼續下降,而接受「可塑性」信念培訓的小孩在轉入中學後,數學成績不但沒有下降還有所提升。這個研究說明,受到了關於「智商和能力的可塑性」信念教育的小孩能更好的應對學習中的挑戰。

2 關於性格可塑性的信念

Yeager等科學家將230個高中生 (來自衝突行為多發的高中)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接受「性格可塑性」培訓,另一組學習處理同學關係的社交和情感技巧。接受「性格可塑性」培訓的高中生學習了關於大腦神經的知識以及「性格可塑性」的信念。「性格可塑性」信念的核心:決定人的行為的,並不是他們的性格或品質,而是他們腦中思維和感覺,這些思維或感覺是可以改變的。 「性格可塑性」培訓並不是讓這些高中生去改變別人,而是告訴他們人是有改變的潛能的

研究發現,一個月後,學習「性格可塑性」信念的高中生在被捉弄和孤立後,比另一組高中生有較少的報復行為。三個月後,老師(老師並不知道學生分到哪一組)也反饋,學習「性格可塑性」信念的學生,比另一組學生更少出現上課打擾課堂或負面的社交行為。

3 總結

一個學生如果相信人的智商或能力是可塑的,就更容易在面臨新的學習挑戰的時候努力付出,相對成績也會更穩定。相反,沒有這種信念的學生的成績會更容易受到新挑戰的衝擊。同樣,一個學生如果相信人的性格是可塑的,那麼在面臨社交挑戰 (被孤立)的時候,會更少的用野蠻的報復來應對,他們的社交和課堂行為表現也會更好。

4 應用

介紹這兩個心理學研究,不是為了讓大家都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而是想給大家提供一個社會心理學的視角,去看待和解釋人的本質的可塑性問題,以及信念對於行為的影響。不管是你自己,還是別人,都是有變化和發展的可能性的。

從育兒的角度來說,三丫認為作為家長或老師,要改變自己的觀念,相信孩子的可塑性,並且給孩子傳達這個理念。告訴孩子,要相信自己的潛力,很多不足是可以通過聰明的努力來改變的。舉個例子,孩子考試成績很好,表揚孩子的時候應該強調是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聰明使得他得到好成績。如果一味誇獎孩子聰明,一種可能是使得孩子認為自己不用努力就能得到好成績,另一種可能是使得孩子逃避有挑戰的任務,因為孩子認為一旦失敗了就說明自己笨,而聰明和笨是無法改變的。

家長在關於孩子社交的問題上,也應該注意告訴孩子,他人的行為是受到他們大腦中的思維和情感的影響的,因為這些思維和情感是可以改變的,所以他人的行為也是可以改變的。有時候,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家長們在孩子面前,解釋他人的行為的時候,也要給孩子傳遞這個理念。

Reference:

Yeager, D. S., & Dweck, C. S. (2012). Mindsets that promote resilience: When students believe that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can be developed.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7(4), 302-314. doi:10.1080/00461520.2012.722805

Blackwell, L. A., Trzesniewski, K. H., & Dweck, C. S. (2007).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and achievement acros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ransi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and an intervention. Child Development, 78, 246–263.

Yeager, D. S., Trzesniewski, K., & Dweck, C. S. (in press). An implicit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intervention reduces adolescent aggression in response to victimization and exclusion. Child Development.

大話心理科學n微信:dahuaxinlixuen微博/知乎/頭條號:大話心理科學n加入微信群請添加好友hebebai或者saniyawun並註明「大話心理科學」n

拒絕無趣,拒絕偽科學。美國心理學博士幫你幾分鐘讀完一篇科學論文,n做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父母。n跟兩個美國心理學博士妹子體驗心理學家們的腦洞,秒懂心理科學論文。n

推薦閱讀:

【認真想】《認知成見》——對於認知偏誤的哲學反思
一位躁鬱症來訪者的致電
如何消除對未來不確定事物的恐懼感?
如何評價日本紀錄片「女性貧困」?
如何評價2017新美劇《好醫生/仁醫 第一季》(the Good Doctor)?

TAG:心理学 | 育儿 | 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