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學說話,只看這篇應該足夠了(建議收藏)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孩子在12-13個月大左右開始說話、18個月大左右開始說短語、2歲左右可以說簡單句子、然後3歲左右就可以說語法比較複雜的句子,最後5歲左右就基本上掌握了全部語法,和大人的表達已經相差無幾。

雖然不同的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有早有晚,但是全世界幾乎所有孩子都會經歷上面同樣的語言發育過程:

先會說單個詞語、再會說短語、然後簡單句子、再然後複雜句子到最後掌握全部語法。

整個嬰幼兒期,尤其是開始說話之前,除了身體發育,父母最關注的應該就是孩子的說話了。孩子如果開口說話相對晚一些,相信大部分父母都會著急;當孩子第一次說出「mama」和「baba」,相信也會讓大部分父母覺得很甜蜜。

父母如此關注孩子說話確實是有道理的。語言是人類獨有的能力,甚至可以說學會說話才讓孩子真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學會說話不僅讓孩子的溝通能力達到全新的高度,而且語言發育和大腦發育也是相輔相成的,孩子說話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反映出孩子大腦發育的水平。

從出生到3歲左右可以說完整的句子,3年時間到底都發生了什麼?嬰幼兒到底是如何學會說話的?在這期間父母又可以做些什麼幫助自己孩子的語言發育?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從小學英語呢?關於孩子學說話的這些疑惑,或許你也有過。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內容:

一、嬰幼兒學會說話必須學會的語言五要素 ;

二、嬰幼兒到底如何學會說話的;

三、嬰幼兒學說話的四個階段以及注意事項;

四、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雙語以及如何讓孩子雙語?

相信會對所有關注孩子學說話的父母都能有所啟發。

一、嬰幼兒學會說話必須要學會的語言五要素

語言是大部分人一生獲得的最複雜和最抽象的知識之一,孩子到底需要學會什麼才能做到精通說話的呢?

經過許多年和成千上萬次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孩子必須過五關斬下五種知識才能做到:

01 音素知識

音素指的是一種語言中使用的聲音的最小單元,比方說[an],包含[a]和[n]兩個音素。和語音的區別是語音關注的是具體的發音,關注的是聲音的具體層面;而音素主要關注的發音之間的差異以及哪些發音組合起來會在一種語言中有意義,關注的是聲音的抽象層面。

每種語言都只使用了人類能夠發出聲音的一個子集,地球上6000多種語言,沒有兩種語言使用完全一樣的音素體系,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外語聽起來有時候非常奇怪。

很顯然,孩子要想聽懂別人說話和說話被別人明白,必須要學會如何區分、發出和組合這些他們母語中的聲音。

02 詞法知識

詞法關注的是詞語是如何由聲音組成的。比如嬰兒會知道自己每天吃的是「m-a-m-a」(不是」b-a-b-a」)喂的「n-ai」(不是「m-ai」或者「n-an」)。

在英語中,這些規則除了包含音素如何正確組合可以組成有意義的詞語之外還包含加「-ed」成為過去式和通過添加「-s」成為複數的規則,另外還包含其他給詞語添加前綴或者後綴的規則。

03 語義知識

語義指的是詞語和句子表達的含義。

語言中最小的有意義的單元是詞素,漢語有三種詞素,其中半自由詞素是從規範詞素裡面分出來相對自由一些的詞素。

  • 自由詞素:

    可以自己獨自成為詞語,比如「門」、「走」、「姨」。

  • 規範詞素:

    不能自己成為詞語,但是和自由詞素組合在一起可以改變意義,比如」阿「自己不能成為詞語,但是可以和「門」組合成阿門改變了「門」的意思或者和「姨」組合成阿姨改變「姨」的意思。

  • 半自由詞素:

    不能獨立成詞,但可以和其他語素自由地組合成新詞的詞素,比如人民和民主的「民」就是半自由詞素。

孩子也必須學會詞素的意思 - 他們代表的特定物品、動作和關係,包括詞素可以被組合成更複雜的意義(句子)。

04 語法知識

這個我們一般都很熟悉,指的是語言的結構 - 指定詞語和語法如何組合來生成有意義句子的規則。

比如下面三個句子:

  • 媽媽小明打了。

  • 小明打了媽媽。

  • 媽媽打了小明。

即使很小的說漢語孩子也能發現第一句違反了語法規則,雖然這個順序在別的語法不同的語言比如法語中可以被完美的接受。

後面兩句語法都對,包含同樣的詞語,但是傳遞的意思截然相反。詞語的含義和語法加在一起賦予了整個句子含義。

在孩子學會語法規則之前,父母會利用場景線索來理解孩子的簡單句子。一旦孩子開始理解和使用恰當的語法,他們的溝通技能會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

05 語用知識

語用知識指的在社會背景下有效和恰當使用語言的原則。

想像一個6歲的姐姐給2歲的弟弟解釋遊戲的規則,姐姐必須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使用弟弟可以理解的詞語和語法來做到有效溝通。

另外,語用知識也包含社會語言學知識 - 不同文化關於語言使用的特定規則。比如在一些文化中很常見的詞語,在另外一些文化中卻非常忌諱。

而且要做到最有效的溝通,孩子也必須學會考慮他們所處的環境、說話的對象和聽眾已經知道的、需求的和想聽的才能做到。

二、嬰幼兒到底如何學會說話的

上面我們提到了,語言是人類最複雜和最抽象的知識之一,然而很多嬰兒會走路之前就開始說話,2歲左右就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5歲就已經學會和使用母語中的大部分語法。最重要的是,所有這些都是在沒有正式上過一天語言課的情況下做到的。

他們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就和回答和孩子發育相關的所有問題一樣,也繞不開先天和後天的爭論。

後天論的支持者認為語言明顯是後天學會的,比如中國孩子都會漢語而日本孩子都會日語。

而先天論的支持者認為語言習得是一種預先設定好的生理進程,這套進程在兒童期運作的最為有效,比如全世界兒童的發育進程都差不多。

兩派各有各的道理,歷史上,兩派是水火不容,各領風騷數百年。不過兩派也各有各的局限,都有完全無法解釋的現象。

隨著人類對自身語言習得過程的了解越來越深,互動論也隨之成為目前的主流觀點。

互動論融合了前面兩派的觀點,認為語言是在兒童生理傾向、兒童認知發育和每個孩子面對的獨特的語言環境的共同作用下習得的。

01 生理傾向和認知發育的貢獻

上面已經提到過了,嬰幼兒習得截然不同語言過程中顯示出驚人的相似性,比如全世界的嬰兒都是在1歲左右開始說話,比如他們最開始會的一批詞語也非常類似,再比如他們都是在2歲左右可以說出短語和簡單的句子……這也意味著先天確實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

不過孩子天生的並不是任何特別的語言知識或者語言處理技能,發育相似是因為全世界的孩子的都屬於同一個物種 - 人類,所有孩子共同擁有的身上最複雜的器官-大腦,相比其他器官成熟的非常慢。

這讓孩子會在大概相同的年齡傾向於擁有類似的想法,比如他們在2歲之前,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 他們認為全世界的人都和他的想法一樣。

這些想法會在他們和大人的日常互動中積極的被表達出來,因此他們的語言發育進程也都類似。

很多證據顯示認知發育和語言發育之間有聯繫。比如,語言是一種象徵系統,我們可以用語言來指代物品和動作。嬰兒一般在12個月左右發出最初的有意義的詞語,他們也是在那個時間段開始明白語言的象徵作用。

而且,嬰兒最初會的詞語也都圍繞在他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物品或者他們已經做過的動作,也就是他們當時在認知發育上已經獲得的知識。

總之,孩子生理上確實做好了習得語言的準備。然而,準備的是強大的慢慢發育成熟的大腦,這讓孩子可以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也讓他們有更多可以說的話。

然而,這不意味著生理的成熟和認知發育可以完全解釋語言發育。比如符合語法的對話就來自於溝通必要,隨著兒童的辭彙量達到100-200之間,他們必須找到方式來組織這些辭彙才能讓別人理解自己的說話。

02 語言環境的貢獻

語言作為孩子溝通工具的一種,是在孩子和大人試圖互相明白對方的互動下逐漸發育成熟的。

a. 從共同活動中學習

遠在嬰兒開始說話之前,大人就會不停給他們演示對話是需要輪流的,即使輪到嬰兒的時候他們能做的還只是微笑或者呀呀學語。

隨著大人持續和嬰兒對話,他們共同創造了很好的學習環境來幫助嬰兒掌握語言的規則。比如,父母或許會在孩子睡前給孩子讀孩子喜歡的繪本並且問孩子:

這是什麼?

或者

小貓是怎麼說的呀?

這可以重複給孩子機會學習對話是需要輪流的、東西是有名字的、提問和給答案是有正確方式的。

b. 從嬰兒導向對話中學習

為了和孩子有效溝通,全球的父母都會使用「父母語」(或者嬰兒導向語言)對嬰兒說話,嬰兒會更關注這種說話方式,而且也能更多的處理其中包含的信息。

嬰兒最開始從父母的說話中學習語言的聲音,然後再學習詞語。其實,遠在嬰兒明白父母說的詞語的意思之前,嬰兒看上去也能通過父母說話的語調獲得一定的信息。比如:

不要吃這個!

或者

哇,真棒!

嬰兒能感受到上面那句表達的是不鼓勵,而下面那句表達的是鼓勵。

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父母也會不自覺的慢慢增加句子的長度和複雜性。最理想的語言學習環境是在任何時間,父母說的句子比起孩子的都略微更長和更複雜一些。

孩子在明白父母說話的過程中,尤其在父母重複表達他們的想法的時候,孩子會持續接觸新的語義關係和語法規則。

c. 從反饋中學習

語法規則並不是孩子通過直接模仿父母也不是通過大人有意識的教掌握的,而是從父母給予的反饋中學習的。

父母發現孩子的說話語法不對,肯定需要糾正,但是最理想的做法不是直接告訴他們說的不對,而是直接重新正確表達來延續對話,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說的應該是不對的。

比如,孩子想喝水的時候說:

水喝。

大人可以這樣回應:

哦,你渴了,你想喝水對吧。

孩子會從這樣的反饋得到快速提升,父母經常這樣做,發現孩子確實對語法規則學得更快。

父母可能對語法正確的句子會簡單的保持或者繼續對話。通過不修改孩子的表達,大人也給孩子一個很強的信號,孩子說的是語法正確的。

d. 對話的重要性

顯然,孩子只是聽別人說話是學不好語言的,孩子必須積極的使用語言才可能掌握語言。

比如父母失聰,孩子聽力正常,孩子只看電視是學不會語言的,但是這些孩子只要每周花5-10小時的時間和其他大人在一起,大人和他們經常說話,就會有正常的語言發育。

雖然有些文化(比如美屬薩摩亞),大人很少反饋孩子的語言或者使用嬰兒導向語言,兒童獲得語言也沒有明顯的延遲。

然而,即使這些兒童也經常參與社交互動,語言也會被經常使用。和人互動是掌握語言的關鍵。

03 總結

語言發育是先天和後天複雜互動下的結晶。

孩子出生就帶有人類獨有的強大的大腦,大腦慢慢發育,孩子也會提升認知,然後他們就有分享給別人的衝動,從而學習語言也成為必要。

然而,語言必須在對話中才能學會,和大人的對話可以促進孩子的認知和語言發育。

隨著孩子的神經元系統持續發育,和部分被他們接受的語言輸入刺激,兒童的智力逐步成長,因此他們可以逐漸學會複雜的表達,這樣隨之也讓父母提升了回答和表達的複雜性。

換句話說,孩子的語言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豐富的、響應及時的、越來越複雜的、他們本身也參與創造的語言環境習得的。

三、嬰幼兒學說話的四個階段以及注意事項

01 前語言期(出生到12-13個月)

為什麼應該用「父母語」?為什麼對嬰兒說話要用對話的方式?為什麼福建人成為「胡建棱」?……

想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要從孩子前10到13個月語言發育的「前語言期」說起,也就是他們還不能說出有含義的詞語的階段。

雖然大部分孩子在這個階段已經可以發出「mama」或者「baba」的聲音,父母經常以為他們已經會叫媽媽或者爸爸了。

然而,更大的可能是他們只是能夠發出這些聲音而已,他們並不知道他們說的「mama」或者「baba」可以用來表示自己的媽媽或者爸爸。

不過,即使很小的還不會說話的嬰兒,他們從出生的第一天就開始對大人的說話響應度非常高。

a. 從出生就積極響應大人的說話

新生兒就很關注和喜歡聽人說話,他們可以區分出說話和其他的聲音,比如吃奶的時候,如果聽的是說話的錄音比起器樂或者其他有節奏的聲音,他們會吮吸的更快。

當大人對著他們說話,他們經常會睜開眼睛,看著說話的人,有時候甚至會自己發出聲音。

3天大的嬰兒已經可以認出媽媽的聲音,相比其他陌生女人的聲音會明顯偏好媽媽的聲音,而且,他們也能開始區分不同語言裡面的聲音模式,比起外語他們也會更偏好媽媽說的語言(怪不得母語的名字是母語)裡面的聲音模式。

1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和大人一樣區分輔音比如ba、da和ta,到2個月大,他們甚至可以識別出一個特別的發音仍然是同一個聲音,即使被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語調或者強度說出來。

事實上,很小的嬰兒對語言中聲音的區分能力要遠遠強於大人,他們都天生是世界公民,可以區分世界上所有6000多種語言的所有聲音,但是大人早就永遠失去了區分母語中不重要聲音的能力。

比如福建的各個閩語分支裡面都沒有」f「這個音,所以他們在嬰兒期一直沒有聽到過這個音,因此從小就永遠失去了區分這個音的能力,他們口中的「福建」也就成為我們聽上去的「胡建」。

能夠區分說話的聲音和非說話的聲音以及區分不同語言聲音的能力,要麼是天生的,要麼是出生後的前幾天和前幾周獲得的。不管哪種情況,嬰兒都已經做好了解碼別人說話的充分準備。

b. 還能從語調中獲得線索

當大人嘗試和還不會說話的嬰兒溝通不同的「信息」時,嬰兒也能從大人說話的語調中獲得線索。

比如,如果嬰兒轉頭了,大人會升高語調來重新獲取嬰兒的注意力,

這裡,看媽媽。

再比如,如果孩子哭了,大人會降低語調來安慰孩子:

沒事沒事,媽媽在這裡。

這些不同的語調經常可以成功的影響嬰兒的心情或者行為,而且2-6個月大的嬰兒還會經常發出聲音來響應,匹配他們剛聽到的語調。這意味著他們不僅可以區分不同的語調而且也知道不同的語調有不同的意思。

在第一年的後面半年,嬰兒會變得對語言的「節奏」更感興趣,這幫助他們分割他們聽到的說話,首先分割到短語,然後在分割到詞語。

」父母語「的一個特點是是在拉長的韻母發音後面暫停,這可以給孩子清晰的一個短語結束和另一個短語開始的線索,比如」我們吃飯吧「這句話用「父母語」會被這樣說:

我們(wo meeeeen)/吃飯(chi faaaaan)/吧。

到7個月大,嬰兒能夠識別短語並且開始偏好聽到包含自然停頓的,而不是停頓插入到不自然位置比如一個短語中間的說話。

到9個月大,嬰兒對更小的說話單元開始更敏感,比如更關注大人說話裡面的聲音組合,也就是關注起詞語的邊界。

到第一年的最後3個月,嬰兒會越來越熟悉他們母語裡面的聲音,這也讓他們能夠越來越清楚的分辨出單個的詞語。

這提醒我們最好用「父母語」(嬰兒導向語言)來對嬰兒說話。

c. 不能說話並不能阻擋嬰兒表達的慾望

除了哭之外,第一個發聲的里程碑是在2個月左右,嬰兒開始可以發出類似韻母的聲音,這些「oooooh」和「aaaaaah」很可能在嬰兒處於清醒、警覺、乾燥或者滿足的時候發出來。

到4-6個月大,嬰兒已經在他們的發聲裡面增加了輔音,比如很可能已經可以發出母音/輔音組合的重複比如上面已經提到過的「mamama」或者」bababa」。

然後,10到12個月大的嬰兒經常可以對特定的狀況發出特定的聲音,比如嬰兒自己把玩玩具的時候開始發出「aaaaaah」的聲音,嬰兒能發出這些聲音意味著他們開始意識到特定的說話聲音表示特定的意思,他們也已經開始準備說話了。

d. 對話是要輪流的

在前6個月,當大人正在對嬰兒說話的時候,嬰兒也會開始自己發出聲音。這個階段的嬰兒還把說話看成是一種發聲的遊戲,他們以為發出聲音可以給大人伴奏。

但是到7、8個月大,大人說話的時候,嬰兒會開始保持安靜,他們開始知道對話的第一個規則:當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說話,很快會輪到自己說。

學會輪流或許是因為父母經常對嬰兒說一些話之後,等待嬰兒反應之後再繼續對嬰兒說,並且期待下一個回應,如此反覆。

因此,大人和嬰兒互動的方式可以幫助嬰兒明白對話是有一定的規則的。

這也提醒我們對還不會說話的嬰兒說話時,可以採用正常和其他大人對話的方式,比如說完一句話保持停頓,等待嬰兒的反應然後再繼續說下一句。

e. 還會手勢和非口頭溝通

到8-10個月大,還不會說話的嬰兒就開始使用手勢和其他的非口頭溝通方式(比如面部表情)來和父母溝通。

兩種最常見的是手勢分別是:

  • 嬰兒通過指向或者觸摸一個物品來引導別人對一個物品注意,比如指著天上的飛機邀請父母一起來看飛機;

  • 嬰兒指向他想要的東西來嘗試勸說別人做一件事情,比如通過指向糖果表示想吃或者拉父母的褲腿表示想讓抱抱。

當嬰兒開始說話,他們會繼續使用手勢或者語調來輔助他們1個詞或者兩個詞的說話來確保他們的消息被大人明白。

最終,一些這樣的手勢變成了和詞語一樣有用,比如一個1、2歲的孩子或許會舉起胳膊表示想被抱起來,再或者模仿小狗氣喘吁吁來表示家裡面的小狗。

實際上,利用手勢來輔助說話隨著說話變得更複雜反而會增加,不僅孩子如此,所有年齡的人都會大量使用手勢來輔助自己說話。

06 確實還不明白詞語的意思

雖然還不會說話的嬰兒就已經學會了這麼多,但是就像我們開頭就提到的一樣,大部分的嬰兒在1歲之前並不能發出有含義的詞語,儘管很多父母經常以為他們至少明白父母說的一些話。

一般到12-13個月左右,嬰兒才開始明白單個詞語的含義。

02 單個詞語期(12-13個月到18-24個月)

a. 不要急於糾正發音

大部分孩子會在12-13個月左右進入正式說話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孩子說話的一個典型特點是經常用一個詞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的意思,比如用「抱」來表示「抱抱我吧」。

因為受自己可以發出聲音的局限,大部分孩子最開始說的詞語只能被身邊親近的人理解。

不過發音發育發生的非常快,到第二年的中期,孩子可愛和創新的發音已經逐漸開始變得更符合規則,他們的發音雖然還經常是簡化版的,但是已經理解起來更容易了。

事實上,這些早期的發音錯誤在各種語言中一定程度上是類似的,而且都很難被大人糾正過來,這意味著發音不準的原因很可能源於生理的限制,也就是孩子的聲道還不成熟。

所以這個階段我們不要急於糾正孩子的發音,我們可以用正確的發音重複一遍孩子說的,確認沒有誤解孩子的意思即可。

隨著孩子長大,聲道發育會越來越成熟,他們也有更多的機會來解碼大人說話裡面的聲音組合,這些練習讓孩子的發音錯誤變得越來越少,大部分4、5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在大部分詞語上的發音上達到大人的水平。

b. 辭彙量增長的先慢後快

幼兒剛開始說話的前幾個月,辭彙量的增加會有些慢。大部分孩子辭彙量達到10個之前,或許3到4個月已經過去了。

不過之後學習詞語的速度會開始飆升,到18-24個月之間,孩子或許每個星期就可以學會10-24個新辭彙。

大部分父母都會發現,那個階段的孩子看上去充分理解了每件東西都有名字的事實,開始饒有興緻的學習起能學到的所有名字。

一般情況下,2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說出接近200個辭彙,能理解的辭彙應該還要遠遠更多。

這個階段的孩子都喜歡說什麼呢?

研究人員研究了18個幼兒會說的最初50個辭彙,發現接近2/3的早期辭彙指的是物品,包括熟悉的人。

這些物品幾乎都是要麼被孩子把玩過的,比如「球」,「車」,要麼是能移動的,比如動物或者交通工具。嬰兒很少會說類似盤子或者椅子這些不能拿來玩也不會移動的物品。

當然,幼兒最初的辭彙也有一些用來表達他們熟悉的動作,比如」吃」、「拍」。

c. 多感官體驗加速孩子的辭彙學習

近些年的研究發現,嬰兒明白和使用的詞語很多是通過大人用「父母語」告訴孩子物品名字並且利用其他動作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線索的情況下學會的。

比如父母用手指著孩子手中的皮球說:

這是一個皮(piiiii)球(qiiiiiu)。

利用這種方式,孩子對」皮球「的學習,除了很容易吸收的聽覺信息之外,還有視覺信息(因為父母的手勢和眼神,他們會去看皮球)和觸覺信息(手的觸摸),因此學起來也會容易的多。

同樣道理,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和狗狗一起玩過,學會」狗狗「的可能性比起只是在繪本上看過狗狗的孩子也要高的多。

這也是為什麼建議父母要經常指著物品用「父母語」告訴孩子物品的名字或者正在做的動作的原因,這樣至少保證了聽覺和視覺的輸入。

d. 會說的少但懂的多

幼兒如何明白詞語意思的呢?

在許多情況下,孩子會採用快速匹配的辦法,也就是他們只需要聽到一個新詞用來指代一個物品幾次之後,就會快速獲取和記住這個新詞代表的是這個物品。

即使13到15個月大的孩子也可以通過快速匹配學習新詞語的意思,相比動作的名字,物品的名字在這個階段會更容易被學會。

快速匹配能力隨著年齡會顯著提升,到24個月大,即使在別的事物正在競爭他們注意力的情況下,孩子在快速匹配新詞和事物上的表現也會更好。

既然13-15個月大的孩子就可以快速匹配詞語的意思,為什麼這個階段的孩子只能說如此少的詞語呢?

一個重要的理由是能說的的辭彙量或許遠遠落後於能懂的辭彙量,12-15個月大的孩子通過快速匹配可以知道許多新詞語的意思,但是說的時候還不能從記憶中把這些詞提取出來。

e. 指代清楚降低孩子學習困難

我們告訴孩子物品名字的時候應該盡量指代清楚,從而讓孩子更容易快速匹配。

雖然孩子有驚人的快速匹配能力,不過他們對詞語的理解還是經常會出錯。

  • 一個常見的錯誤是經常使用一個詞語來指代更廣範圍的事物,比如孩子會用「狗狗」來指代所有有毛的,四條腿的動物。

  • 另外一個常見的錯誤剛好相反,用一個詞語來指代更窄範圍的事物,比如,孩子認為只有巧克力曲奇餅乾是「餅乾」或者只有薄荷糖才是「糖」。

出現這兩種錯誤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快速匹配引起孩子的分類出現了問題。

孩子解碼新詞語的意思,有時候會因為不清楚新詞語到底指代的是什麼而變得非常困難,比如一隻貓經過一輛車,媽媽指向它們說:

看,那裡有隻貓。

孩子必須決定到底「貓」指的是四條腿的動物還是四個輪子的車,即使把車排除掉,仍然不清楚到底指的是四條腿的動物、動物的耳朵、動物走路的姿勢還是發出的「喵」聲。

f. 推導詞語意思的策略

如果詞語指代的到底是什麼不那麼明顯,比如媽媽指著一隻剛好在一輛車前面的貓對孩子說:

看,那兒有隻小貓。

孩子需要想辦法確定「小貓」到底指的是四條腿的動物還是四個輪子的車。

2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對上下文線索非常敏感,這可以幫助他們推導大人說話裡面提到新詞的意思,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媽媽繼續說:

小貓走遠了。

孩子如果知道「走」的意思就會推斷出正在走動的動物才是「小貓」。

除此之外,2歲的孩子還有大量其他的認知策略可以幫助他們推斷出一個新詞的意思:

  • 孩子會默認詞語(名詞)代表的是整個物品,而不是物品的一部分,比如上面例子中的「小貓」,孩子會默認說的是整隻動物而不是動物的耳朵或者腿;

    這提醒我們對剛開始說話的孩子暫時不要說物品具體部分的名字,比如先不要告訴孩子車上有輪子、車門。

  • 孩子會認為每個物品只有一個名字,不同詞語對應不同的物品;

    這提醒我們對剛開始說話的孩子盡量使用同一個詞來描述同一個物品,比如一個杯子,盡量不要今天說「茶杯」,明天說「水杯」。

  • 當大人使用多個詞語來描述一個物品,孩子會推斷不熟悉詞語意思;

    比如大人指著一條小狗說:


    看,那裡有隻大狗哈士奇

    如果孩子已經知道大狗的意思,他們就會推斷哈士奇指的是大狗的種類。

    這提醒我們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逐漸增加信息量,否則,如果孩子還不知道大狗什麼意思,大狗,哈士奇會讓孩子很迷惑到底指的是什麼。

g. 通過語法線索推導詞語意思

孩子還會通過詞語在句子中使用的方式來推導詞語的意思,比如根據一個詞語是名詞還是形容詞來推導詞語描述的是物品本身還是物品的特徵。

2歲的孩子就會用熟悉的動詞來推導新的詞語描述的是什麼物品。比如:

爸爸正在吃藕片

孩子知道的意思,就會推斷出藕片是爸爸正在吃的帶孔食物,而不是桌子上的其它食物比如白菜、豆腐或者牛肉。

到3歲大,孩子會精通於從語法線索中推導詞語的意思,因此當一個新辭彙描述的事物不清晰,相比通過上面提到的幾個策略推導出的意思,他們會更相信通過對句子結構的理解推導出來的意思。

h. 故意犯錯從而得到糾正

雖然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會犯一些語義錯誤,但是很多時候其實他們知道自己說的不對,比如2歲的孩子可能會把馬也說成,但其實他們很可能可以分清狗和馬。

只不過因為他們的辭彙表非常有限,他們暫時不知道比更好的詞語來描述,而且孩子知道自己說錯了會被大人糾正,比如媽媽可能會這樣糾正:

那是,你可以說么?來,和我一起說,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只能一個詞語一個詞語的說話,當他們想表達更複雜的意思時,也會用一個詞語來表達一個句子的意思。

比如下面三個湯分別表達了三句話:

  • 湯?好奇飯桌上的是不是湯:那是湯么?

  • 湯。確認端給自己的碗裡面是湯- 哦,真是湯哦。

  • 湯!請求再要一些 - 再給我一些湯吧。

這種一個詞句子的意思終歸非常局限,因此他們也知道一個詞的消息經常是含混不清的,如果想被明白還需要用手勢或者語調來作為補充。

從18-24個月左右開始,大部分孩子會進入了語言發育的下一個階段,開始說短語和簡單的句子。

03 「電報式說話期」

18個月-24個月左右是兒童語言發育的第一個爆炸期,這個階段的辭彙量會突飛猛漲,孩子也開始可以說簡單的「句子」,比如「爸爸吃」,「我喝」。

這些早期的「句子」也被稱為「電報式說話」,因為就像電報,這些「句子」只包含重要的實詞,比如名詞、動詞和形容詞,不那麼重要的部分比如介詞、語氣詞、連詞等等都被省略掉了。

孩子強調名詞和動詞,然後省掉其他部分並不是因為其他部分沒有作用。這個階段的孩子很明顯對別人說的語法完整的句子理解的更好。

他們這樣說話是因為受到自己處理和發出聲音的限制,只能發出很短的句子,因此省掉相對不重要的部分,留下那些重要的名字和動詞來做更有效的溝通。

a. 結合上下文才能明白的電報式說話

電報式說話方式雖然省掉了很多語法部分,不過也符合一定的語法規則,比如孩子會說「媽媽吃」,而不是「吃媽媽」。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意識到一些詞語順序比起其他的會更容易的傳遞信息。

因為表達的局限,孩子經常在不同的上下文使用同樣兩個詞的「句子」來表達不同的意思。

比如同樣一句「媽媽襪襪」,如果孩子手裡拿著媽媽的襪子,他的意思應該是「媽媽,這是你的襪子」;如果媽媽正在給他穿襪子,他的意思很可能是陳述媽媽在給自己穿襪子。

因此要想明白電報式句子的意思,除了考慮句子本身,還需要考慮這些說話的上下文。

b. 開始考慮語境

早期的句子因為不完整,意思經常含混不清,孩子也會加上手勢和利用語調線索來確保他們的消息被明白。比如同樣一句「爸爸水」,如果用的升調,很可能是在問「爸爸,你喝的是水么?」;如果用的平調,則很能是在向爸爸要水喝。

這些非口頭信息在實際溝通中其實非常重要,即使語言非常熟練的大人之間溝通也有大量的信息是通過這些非口頭信息表達的。

孩子也開始對其他可以幫助有效溝通的因素非常敏感,比如2歲的孩子已經非常清楚對話是要輪流的,他們對對方結束一輪表達的信號非常敏感,而且他們也會使用同樣的技巧告訴對方該對方說了。

2-2歲半大的孩子也知道應該靠近說話對象或者不得不距離比較遠的時候就提升音量,而且他們選擇對話主題或者發出一個請求,會開始考慮說話對象對主題和請求的了解程度。

他們會更喜歡聊說話對象還沒分享過的或者不知道的,他們發出請求比如要一個玩具,如果他們知道大人不知道玩具在哪,他們會用手勢幫助大人找到玩具。

實際上,2歲半的孩子甚至會觀察大人對他們說話的響應,如果發現大人誤解了,他們會澄清他們的表達。比如孩子要大人遞給他一個玩具車,如果發現大人在找別的玩具,他們會繼續澄清他們的意圖。

最後,孩子也開始學習禮貌的表達,比如需要禮貌的發出請求,他們也開始明白別人的對話裡面的禮貌和不禮貌部分。

雖然父母很少刻意的教孩子語法,但是一般都會很刻意的在社交禮儀上指導孩子,比如別人送孩子禮物或者幫助了孩子,孩子應該說謝謝。

總之,大部分2-2歲半的孩子已經學會了在很多不同的語境中應該如何恰當表達,而且通常已經可以做到讓大人明白自己的意思。

04 學齡前兒童的語言發育

大部分孩子從2歲半左右可以說簡單的句子,然後到5歲,他們可以說的句子已經非常複雜,基本接近大人水平了。

從28個月到35-38個月,短短的7-10個月,大部分孩子會經歷一個非常快速的語言迸發期,這期間他們開始使用基本詞法和語法,語言能力突飛猛進,讓他們能夠否定別人的提議並且問出組織很好的問題。

1. 掌握轉換句型的規則

每種語言都有從陳述句變成疑問句、祈使句的規則。在大概2歲到2歲半,大部分孩子就可以使用一些陳述句的變化形式。除了一步一步學會這些變化規則,孩子還學會提問、否定提議和說出更複雜的句子。

比如從會說基本的陳述句:

我在吃餃子。

然後學會說它的變化形式,比如:

  • 你吃的是什麼?

  • 我吃的不是餃子。

  • 吃餃子!

  • 我在吃餃子,媽媽在吃麵條。

a. 學會提問

是否問題和Wh問題在幾乎所有語言中是通用的:

  • 是否問題:

    這種形式簡單,一般掌握的也比較早。

  • Wh問題:

    比如誰(Who)、什麼(What)、哪裡(Where)、什麼時候(When)或者為什麼(Why),這種問題會相對晚一些。

孩子早期也會經常利用單字句(用一個詞語來表達一個句子)配合升調提問,比如:

狗?

來問那是狗么。

Wh詞也經常用在簡單句子裡面來表達簡單的wh-問題,比如

爸爸吃什麼?

然後會慢慢學會加上助動詞

爸爸在吃什麼?

b. 學會否定句

否定句也是一步步發展出來的。

全世界的孩子最開始表達否定都是簡單的把「不」放在他們希望否定的詞語和短句前面,比如:

不青菜。

如果不看上下文,這些也經常是表達不清楚的,之後他們會學會更加完整的表達:

不要吃青菜。

c. 學會複雜句子

到3歲左右,大部分孩子就開始說一些相對複雜的句子,比如用連詞來組合簡單的句子。

到學齡期結束,大概5、6歲,孩子學會語言的大部分規則,說話已經和大人差不多。

2. 學會根據說話對象調整表達

他們也會習得讓溝通更有效並且幫助完成溝通目標的大量對話技能,比如3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明白言外之意。

3到5歲的孩子也開始明白為了有效溝通,他們需要根據說話對象調整他們的說話方式。

比如4歲的孩子分別給2歲的孩子和大人介紹新玩具,對2歲的孩子,他們的句子更短,而且會使用2歲孩子更容易明白的詞語,比如「看這裡」;對大人,他們會使用更複雜的表達,而且也會更禮貌。

3. 學會澄清別人的表達

有效的溝通者不僅需要自己表達清晰的消息,而且也能識別別人說話裡面不清晰的信息並且加以澄清。

大部分3到5歲的孩子開始利用上下文線索幫助他們澄清模糊的消息,比如3歲的孩子也能識別不可能的要求:

把沙發給我拿過來。

他們也知道如何澄清,比如他們會說:

什麼?

或者問:

為什麼?那也太重了。

出生到學齡前兒童的整個語言發育過程,以及過程中父母可以做什麼幫助兒童的語言發育,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介紹完了。

四、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雙語以及如何讓孩子雙語?

很多人認為嬰兒出生之後如果接觸不止一種語言,開口說話會比只接觸一種語言的孩子晚。

其實上世紀60年代之前科學界的主流觀點更誇張,那時候的研究認為如果孩子從小就接觸兩種(或更多)的語言,那兩種(或更多)語言孩子說的都不會流利,不僅如此,孩子的智力發育都可能被耽誤。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01 雙語兒童的語言同樣流利

近些年的研究發現,儘管在3歲之前接觸兩種語言的孩子開始會經常把一種語言的發音和語法規則應用到另一種語言,不過到3歲,他們會很清楚兩種語言是獨立的系統,每種語言都有它適合的場合。

到4歲,他們不僅可以把母語說的非常流利,而且依賴於他們接觸的多不多,第二語言也可以非常流利。

不僅如此,即使嬰兒期沒有接觸第二語言也沒有關係,因為即使學齡前的孩子在3歲之後,也就是當他們已經熟悉母語之後再開始學第二語言,他們也可以做到不超過1年就能在第二語言上接近母語的水平。

02 雙語兒童還有認知優勢

雙語兒童不僅語言同樣流利,而且在認知能力上也有很多優勢,他們的IQ一般更高;他們對語言的敏感度更高,比如更容易識別發音、拼寫和語法錯誤;他們更容易保持注意力,所以在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務上表現也更好。

為什麼雙語兒童有認知優勢呢?

語言上有優勢或許因為他們從非常早就知道語言表達的多變性,比如同樣一種動物(狗)在兩種語言中是完全不一樣的,英語的「dog」和中文的「狗」看上去和聽上去都不一樣。

他們可以排除干擾應該是因為他們需要觀察並且使用被當時的說話對象明白的語言,因此他們需要抑制另外一種當時不適合的語言所練就的。

03 雙語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既然雙語不僅不會影響孩子的語言流利度,而且還可以促進孩子的認知能力,那應該如何學雙語效果最好呢?

因為不同的方案在有效性上差異很大,所以雙語教育的解決方案在過去20年有很多爭論。

不過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雙向雙語教育「(Two-way bilingual education)的效果非常好,所謂「雙向雙語教育」也就是在學校裡面實行雙語教學,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別使用一種語言,「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比如美國一項針對3歲半到5歲的墨西哥移民孩子的研究發現,如果在幼兒園裡面一半的時間使用英語,一半的時間使用西語,孩子不僅英語能力非常好,而且西語也和在墨西哥本土長大主要使用西語的孩子相差無幾。

不僅如此,即使英語流利的孩子參加這樣的「雙向雙語教育」也有很大好處,不僅成績會更好,而且第二語言還能獲得接近母語的水平。

04 可以從小就開始

現在西方國家除了雙語幼兒園,雙語託兒所也開始越來越多,其中不少第二語言還是中文。

剛出生的嬰兒是真正的世界公民,他們可以區分和模仿世界上6000多種語言裡面的所有聲音。不過到10個月左右,他們就會和大人一樣,只能區分自己母語(可以不止一種)裡面的聲音了。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擁有一口標準的外語口音,最好在孩子10個月大之前就讓孩子接觸到一定量的外語。視頻或者音頻是沒有用的,一定要是真人對孩子說話才可以。

國際化家庭非常方便,父母可以各自使用自己的第一母語對孩子說話。對大部分家庭,想在10個月大之前讓孩子接觸純正的外語基本上只能請老外來家裡了。

如果父母對發音沒有那麼看重,我一直推薦父母自己學外語,然後自己對孩子說外語。

如果10個月大之前沒接觸外語,可以等到2歲半-3歲左右等母語已經比較熟練了再讓孩子開始學習外語。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語言的接受能力還非常強,而且不容易混淆兩種語言,如果外語環境足夠好,他們的外語水平也能很快達到接近母語的水平。

05 上外語課

如果在家裡沒有機會學習外語,那就只能上外語課了。

孩子2歲半-3歲左右的時候可以給孩子選擇適合的外語課去上,選擇外語課,這2點要注意:

  • 老師說的要是地道外語;

    上面提到過了,這個階段的孩子語言學習能力還很強,發音還是有機會接近母語水平的,因此孩子一定跟講地道外語的老師學習。

    另外,課堂上應該只用外語。這個階段每天上課時間不會太長,應該保證上課時間對外語的充足接觸和使用。

  • 有趣和有參與感。

    兒童的課堂應該使用外語歌、藝術、手工、遊戲或者其它孩子喜歡的活動來教語言,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要玩開心。

06 課外學習

雖然在課堂上可以給外語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不過只靠課堂還是不夠的,在家也需要盡量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外語環境,比如:

  • 給孩子提供外語繪本、兒歌、視頻(篩選內容,而且要把控時間);

  • 逛超市的時候到進口食品區讓孩子念上面的內容;

  • 讓孩子用外語說家裡所有物品的名字;

  • 邀請外語流利的朋友到家中做客。

總之,和流行觀點相反,學習雙語或者更多的語言不僅不會阻礙孩子的語言流利,也不會影響智力發育,而且雙語還有認知能力的優勢。

當然,給孩子提供雙語教育的成本也確實非常高,但雙語教育給孩子帶來的認知和語言優勢也是不可估量的。

參考文獻: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David R. Shaffer, Katherine Kipp

  • 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 (P.S.) Steven Pinker

  • 《Bright from the Start: The Simple, Science-Backed Way to Nurture Your Child』s Developing Mindfrom Birth to Age 3》 Jill Stamm

題圖授權基於:CC0協議

開年福利大課:原價99現在1元錢聽1年的「9堂課讓嬰幼兒?生而聰明,笑對未來?」

End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支持風叔!


推薦閱讀:

七個月大的嬰兒坐飛機是否會對其耳膜產生影響?
五個月大的嬰兒受涼腹瀉怎麼辦?
嬰兒吃母親的奶要用多大的力氣?
1980年前嬰兒手術不打麻藥 不是因為不知道疼
怎麼能讓嬰兒睡的更久?

TAG:育儿 | 婴儿 | 早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