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而時習之」漫談兒童教育
《論語》的編者們開篇就把孔子談論學習的一句語錄放在了第一句,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想必是有其用心的,正如孔子自己所言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一句的道理一樣,人類的知識學問大都是從後天學習中獲得的,因此,學習也就成了人生第一等大事。《論語》開篇為什麼從學習談起,其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而學習的最主要動力源自於興趣,唯有足夠的學習興趣,才會真正有「不亦說乎」的感受,而孔子的學習興趣之一是「好古」,對古聖先賢的思想、文化、禮儀、制度的喜好。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裡的「說」通「悅」,喜悅於心,沒有流露出來的意思。這句話想必我們耳熟能詳了,一般讀過幾年書的人都能說出個大概意思來,但若細究下去,其實可以擴展出很多新東西來。我們首先從這句話里提煉出幾個問題,拋磚引玉,供大家思考:
1. 誰來學?
2. 為什麼要學?
3. 學什麼?
4. 怎麼學?
5. 為什麼不說「學」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兒,而說「學而實習之」是愉快的事兒呢? 或者說「學」和「學習」的區別在哪裡?
第一個問題:誰來學?這看似是一個非常傻瓜的問題,好像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但若是站在究竟人生的哲學角度去思考,它實在是一個難上加難的問題,是這世界上大多數人一輩子也搞不明白的問題。回答這個問題,一般人通常想到的是「人來學」、「學生來學」、「我來學」等等諸如此類的答案。那麼,我們若跳出孔子這句話對人的教育範疇,試問一句:動物可以學嗎?動物就沒有學習的能力了嗎?動物有沒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動物學習後,會不會有欣喜高興地情緒呢?若是再回歸到「人」的屬性的「我」來學的話題,那麼試問自己這個「我」又是誰?這就如我們禪宗中「念佛是誰」參話頭的功夫一樣,讓自己心上生起來一個大大的問號,禪宗稱之為疑情,通俗的解釋就是疑惑的情緒,因為這個問題而讓自己這顆心生起了強烈的好奇心,進而引發求知的慾望。注意,我們若論到學生教育的方法上來,可以說,這個「疑情」就是對事物問題的好奇心、求知慾,這是學習的最重要的動力。一個老師如果不能讓學生生起「疑情」,或者說不能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只是一味進行知識灌輸,相信這個學生一輩子也不會有大的出息,因為他的好奇心、求知慾望,更進一步說是愛思考、主動思考的習慣沒有培養起來,大家可以反省下自己接受教育的過程及自己的現狀是不是這樣,有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思考能力非常薄弱?甚至連發現問題的興趣都沒有了?大腦很多時候是一片空白、麻木、茫然的狀態,更不要說面對問題時如何思考與解決它了。如果你覺察到了,可以順著這個「疑情」繼續深究追問自己,看能得到點什麼答案。當然,於孩子的教育來說,我們順著這個「疑情」應該進一步反省、意識到自己應該從哪一方面去培養孩子、教育學生了。
人為什麼很難養成好奇心、求知慾望或主動思考的習慣呢?除了從小家庭及老師的教育方法不當之外,還有一個自身的原因,在柏拉圖的對話《美諾篇》里,蘇格拉底曾經分析過「學習的悖論」:「一個人不可能去尋求他所知道的東西,也不可能去尋求他不知道的東西。他不能尋求他知道的東西,是因為他已經知道了,用不著再去尋求了;他也不能尋求他不知道的,是因為他也不知道他應該尋求什麼。」 因此,人總是習慣安於現狀,這可能因為懶惰或者一種心理上潛在的對未知世界的不安甚至畏懼感引起的。「好奇心、求知慾、主動思考」這種習慣更多是需要後天培養的。一個好習慣的養成,總不是那麼簡單的,而一旦養成了,則又很難去除,甚至會伴隨你一生,就如我們習慣了抽煙、喝酒、刷牙、洗臉一樣,對煙民來說,一天沒有煙抽,手指間不夾根煙棍兒,心理就沒抓沒撓,就不知該如何是好了。大腦的好奇心、求知慾、主動思考習慣的訓練也是一樣,對孩子來說,老師和家長要趁著他們幼年及在學校學習的黃金時期,堅持進行反覆長期的訓練,一是因為孩子幼年時好奇心和求知慾望是最強烈的,二是這段時期大部分時間是花在學習上面。不要指望孩子走上社會後再去培養這種思考的習慣。這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通常情況下年齡越大想像力和好奇心越來越弱,二是因為在生活及工作的各種壓力下,已經沒有這麼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容得他去思考了,大部分人通常會隨波逐流,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潭漩渦中。
再同一些讀經家長和老師接觸與交流中,我聽到不少家長反應出來的困擾,其問題大概歸為兩類:
1.孩子一開始愛讀經,讀著讀著就厭倦了,家長不知該怎麼辦?
2.孩子讀經時會指著書上一句經典,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而家長也因不知道而陷入困境。或者是家長知道大概意思,但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孩子。
第一個問題若是追朔到根本上來,其原因是沒有培養起孩子的讀經興趣來,而這個興趣的建立不能完全歸咎於孩子性格方面,首先我不否認少數孩子天生愛靜的,但對大多數孩子來說,他們天性是愛動的,愛玩的、活潑的,如果一個孩子少年老成,我想那並不是件什麼好事,回憶自己的成長過程,那時並沒上過幼兒園,8歲就直接讀1年級,身邊的玩具也很少,8歲之前基本上就是在跑野馬、捉迷藏、摔泥巴、摺紙飛機、摔紙寶、彈玻璃球等活動玩耍中長大的。相比之下,現在孩子真的優越多了,身邊的玩具不僅多的數不過來,還都是高大上,多是些科技化、智能化、電子化的玩具,即便是一本兒童讀物,也被商家設計成三維立體、五顏六色、各種聲音、香臭氣味等很多花樣出來,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了,很多母親甚至在懷胎時就開始進行胎兒教育了,家庭條件富裕的父母,孩子沒出生甚至剛沒過滿月就抱到早教中心去參加各種情商、智商的陶冶訓練了。這些年,在讀經思潮的影響下,一些孩子剛出生就教識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2歲不到就教讀四書五經了,且不用和我們做父母的這一輩比,就是和古人比,這種教育方法已經超前很多了,要知道古人的教育是孩子六歲方開始學認字,七八歲教以日常簡單禮節,十歲教書寫計算,十三歲教歌詩舞蹈。現在兒童教育的超前性做法,很難說是好是壞,但也不用著急,靜待花開,不會用太久,最多20年光景就能見到結果了。
但是,我還是想提醒一下各位家長們,即便各位真讀不懂中國古聖先賢的深奧思想,那麼也至少要明白這兩句話,一句叫物極必反,一句叫順其自然。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應如此,我曾經把這兩句話思想總結為10個字送給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和老師們,這10個字是「順其自然而不任其自然」,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啟示。
言歸正傳,我們再回到論語的解讀上來,看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學?相信大家的回答也不只有一個答案,對家長們,可能會說是為了教育孩子而學;對老師們,可能會說是為了教育學生而學。但,這裡我們仍然要回歸學習根本上來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在第一期論語課上曾就這個問題展開過討論,一位身在美國的媽媽做了非常好的解答,現在把這句話再送給大家,她說:「學習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學習是自己的事,自己要為自己的事負責。」是的,學習最根本的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為孩子,為學生,為父母而學,這些理由都是外在的,我們要通過學習重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找回自己!把自己的大腦變得更加充實飽滿,辯證的想一想,這是不是也是對孩子的教育呢?
我們再看第三個問題:學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會更加寬泛,可能會得到無數答案,諸如學文化、學數學、學物理、學醫學、學化學、學地理、學天文、學計算機、學機械、學廚師等等,但總體歸納起來,不外乎道和術兩個方面,技藝方面的屬於術的範疇,而指導術的是道的範疇,所謂「道」可以簡單理解成靠我們大腦的思考、感悟出的一些自然規律,通常稱之為大智慧,它不再僅停留在知識學習的層面,更是一種知識的感悟與升華。具體到學習與教育來說,更多要通過知識的學習以及對大腦思維方式的反覆訓練方能達到這個境界,禪宗稱之為「漸修」的參悟功夫,或者說是由漸修而達到頓悟境界的過程。畢竟天生就能悟道的人是少之又少的,連孔子這樣的人物他自己都說自己是非生而知之者。
當然,受自己興趣愛好及家庭環境等不同因素的影響,我們大多數人都能掌握一些謀生技術,但別忘了若要使自己的技術更加精湛,更上一個台階,那就要靠「道」來指導了。「庖丁解牛」的故事我們語文課本上都學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就不再贅述了。站在孔子育人的角度來說,他更多是立足於「道」(或者說中庸之道)的基礎上去培養和教育學生的。因此,我們不僅要學知識、學技術,還要有更高的人生追求,要不斷精進自己的道行。
第四個問題:怎麼學?這個問題,其實不必我們去外求,孔子「學而時習之」這句話本身就是最理想的答案了,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我們用掃帚掃地一樣,只掃一遍通常做不到把地完全掃乾淨,於是再掃一遍,兩遍不行,再來第三遍、第四遍。學而時習之,就是如此,知識學過了,若記不住,就再記一次;若無法運用,就再試一次。「習」在這裡就是反覆練習、複習、實踐的意思。「學」與「習」並不是脫節的,是有機聯繫在一起的過程。禪門的神秀大師有一句詩偈可以很形象的表達這個過程,他說:「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學習也是這個道理,學而不習,不去鞏固,不去實踐。大腦儲存的知識如灰塵般越積越多,大腦就會生鏽,運轉就會越來越遲鈍。因此,學習一個需要不斷積累、打磨、修鍊、感悟的過程。
另外,還可以這樣來理解「怎麼學」的問題:學習是一個「知道」的過程(這裡的道可以理解為「道路」),是讓人能從已知的東西里去發現未知的東西,是在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知道與不知道之間探索道路的過程。這道路找到了就是知「道」了。知道了就意味著找到了一條道路,沿著它走下去。所以說,知道更要行道,學習就是一個人生路上不斷實踐的過程。
同時,學而時習之的「時」字,也有兩種不同解釋,一個是時間解,表示經常、常常;一個是按時解,按照我們學生的學習規律,我們通常是按時複習。我們在進一步從學習知識的角度來拓展下,到底如何按時複習,才最有利於記憶和鞏固呢?對此,生理學家們已經做過比較細緻的研究,我們不妨再摘錄下來供參考:
生理學家研究認為,一天之內有四個學習的高效期,如果使用得當,可以輕鬆自如地掌握、消化和鞏固知識。
第一個學習高效期:清晨起床後,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勞,腦神經處於活動狀態,沒有新的記憶干擾。此刻無論認還是記印象都會很清晰,學習一些難記憶但必須記憶的東西較為適宜,如外語、定律、歷史事件等。有時即使強記不住,大聲念上幾遍,也會有利於記憶。所以清晨是一個學習記憶高效期。
第二個學習高效期:上午8點至10點,人的精力充沛,大腦易興奮,嚴謹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認知能力和處理能力較強,此刻是攻克難題的大好時機,應充分利用。
第三個學習高效期:下午6點至8點,也是用腦的最佳時刻,不少人利用這段時間來回顧、複習全天學過的東西,加深印象,分門別類歸納整理,也是整理筆記的黃金時機。
第四個學習高效期:入睡前一小時。利用這段時間來加深印象,特別對一些難於記憶的東西加以複習,則不易遺忘。
也就是說,若抓住以上幾個時間段,去學習或複習新知識是最有效的。同時,我們從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所試驗研究出來的遺忘曲線上也可以知道記憶遺忘的時間規律,這個規律也提醒我們要按時去複習學過的知識。同時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還告訴我們兩件很重要的事:一是凡是理解了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記硬背,那也是費力不討好的。這對我們孩子學習或讀經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啟示,若一味強調讓孩子去讀和記憶經典,反而有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的記憶和學習興趣,這不論是從艾賓浩斯發現的這個記憶規律來講,還是按照我們國學經典中「物極必反」的辯證思想來講,都是值得家長和老師思考的,因此,讀經也要講究方法的。二是:艾賓浩斯發現詩歌等一些有規律、有韻律的材料是最容易被記憶的。這也啟示我們孩子的學習或讀經的教育,在所讀經典材料內容的選擇方面,應該先選擇一些富有規律、韻律的詩歌、經典來學習。如《唐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啟蒙》、《道德經》、《大學》(建議先讀前2章),《中庸》(前2章)、《易經》卦序歌等,總之,初期應該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和閱讀習慣為主,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盡量避免一些無規律、無韻律的經典把孩子的讀經興趣給埋沒。
當然,若按照古人的學習規律,「學而時習之」之「時」字的解釋,除了上述按照當天晨夕分段外,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我們上面曾提及到的,以年齡為時,古人六歲方開始學認字,七八歲教以日常簡單禮節,十歲教書寫計算,十三歲教歌詩舞蹈。另外一種就是以季節為時:古人春夏學詩樂弦歌,秋冬學書禮射獵。「習」字的象形字好像一隻小鳥兒在窩上學飛翔一樣,拍動翅膀屢次反覆的動作。進而告訴我們人的學習也當日復日、時復時、年復年的反覆不已的學,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第五個問題:為什麼不說「學」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兒,而說「學而實習之」是愉快的事兒呢? 或者說「學」和「學習」的區別在哪裡?這個問題也是不言而喻的,從上面一些文字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我們現在很多孩子會把學習當成一個負擔,學校和家長也在拚命的喊要為學生減負。為什麼要減負?大家有沒有想過背後的原因?我認為其中一個根本原因是老師和家長們把學習重心簡單粗暴的壓在孩子身上了,而忽略了對其學習興趣與習慣的培養, 用「學而實習之」來解釋,就是家長和老師沒有培養起讓孩子通過從「習」中挖掘出「學」的興趣來,沒有讓孩子切身感到學習所帶來的收穫!學生怎麼可能會「不亦悅乎」呢?這種狀態下,我看只能是讓學生「不亦哭乎」才怪!當今社會,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越來越多,學的東西越來越多,而學本身又是枯燥的事兒,若不能從中發現樂趣,不能從中有所收穫,學習就成了令學生頭疼和討厭的事兒。我們現在的教育系統是9年義務教育,3年高中,4年本科,甚至還要考研、讀博,全算下來要花費近20年時間,古人說:十年寒窗,板凳要坐十年冷,若不能培養起學習的興趣,請問這份耐心和堅持從哪裡來?讀書若成了苦差事,無疑就是浪費生命。反思下當下的讀書人即便讀到碩士、博士,很多人也沒有培養起讀書的樂趣來,拿到畢業文憑了,知識就還給學校了,把書本一扔,長長的舒一口氣,心想總算熬到頭了。這種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讀書而讀書,為一紙文憑而讀書,為了父母而讀書、為將來找個好營生而讀書。而這些都是外求之法,終不合孔子之意。孔子已經告訴我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於兒童的教育來說,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如何幫助孩子發現這個樂趣、並培養一種興趣閱讀的習慣。若僅從記憶的角度來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也已經提示我們,若不按照記憶規律,不按時去複習學過的舊知識、舊內容,學了新的忘了舊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樣的學習也是很累的,學習收穫也就很少,這怎麼會讓孩子快樂起來呢?
其實,我們這次課的真正用意並不僅在於讓各位老師和家長學習「學而時習之」的意思是什麼,而是想告訴大家一句話:不要為了學論語而學論語,要透過論語去領悟道孔子的教學方法以及如何通過學論語達到鍛煉孩子好奇心、求職慾望及發散思維的能力,如果學了半天《論語》反而讓自己的思維僵化住,或者說被它所束縛住了,也完全沒必要學它。當然, 初期的學習可能會有被束縛之感,這也是正常且必要的過程,當感覺被束縛時,你要進一步想,我要用什麼更理想且不極端的思想擺脫這個束縛呢?當你這麼想的時候,祝賀你,你已經進入了更高級的思維模式中,只需堅持,努力讓那個東西在頭腦里清晰起來,並儘可能用語言把它描述出來,當你完成這些步驟後,恭喜你,你的思維已經進入了創造模式,繼續堅持直至養成習慣,你一定會發現其中的樂趣所在。其實,不僅讀《論語》要如此,讀任何一本書都要如此。如果大家能認識到這一點,那麼這堂課的真正目的也就達到了。
最後,大家不要執著於本文的言論觀點,任何人的學說與觀點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與體悟去整理學習筆記,只要堅持下去,用心思考與總結,相信全部課程學完後,大家的收穫一定是巨大的,一定會有「不亦說乎」的感覺出來!(譚清風)
推薦閱讀:
※弟子規到底是文化精華還是糟粕?
※在大學學國學專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漫談漢字智慧、國學與兒童家庭教育
※《論語解構》從「繪事後素」 體認樸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