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閱讀體驗兒童的世界4——與「熊孩子」和諧相處的秘訣(案例分析)
沒有經歷過「恨」的磨損和侵蝕,就難以得到真正堅韌的「愛」。
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不是從不「找孩子麻煩」的父母,而是穿越了爭執和懲罰,與孩子仍然彼此深愛的父母。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坐標溫哥華的兒童教師,每周更新,與讀者分享工作中的趣事和北美幼教專業知識。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微信公眾號:「愛麗絲與奇妙豆」。文章配圖全部來自網路,侵刪。
如果您嫌文章太長,可以只讀重點的黑體加粗部分。
本周文章是「我們通過閱讀體驗兒童的世界」主題的第四部分。在前面的三篇文章,我們講到了和「熊孩子」的優點,和他們和諧相處的原則,以及家長老師們需要做到的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步:明確我們的目標是「無條件的愛」,並容忍彼此之間產生的恨意(Hatred);
第二步:接納兒童的天性,從他們的視角看世界;
第三步:用「公正」和「尊重」與「熊孩子」建立關係,贏得信任;
第四步:給予由衷的欣賞、激勵(Appreciation and Inspiration)和必要的引導,幫助他們繼續成長。
本篇文章是案例分析篇,我們一如既往以《湯姆索亞歷險記》中的「熊孩子」湯姆和「小混混」哈克的故事作為案例,分析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兒童時,應該怎麼做。
1.n我們的目標是「無條件的愛」
首先,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明確我們的目標——「無條件的愛」。想要付出「無條件的愛」,就必須理解和接納自身對於兒童產生的負面情緒,也需要容忍彼此之間產生的「恨」。
沒有經歷過「恨」的磨損和侵蝕,就難以得到真正堅韌的「愛」。
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不是從不「找孩子麻煩」的父母,而是穿越了爭執和懲罰,與孩子仍然彼此深愛的父母。
和父母關係良好親厚的孩子,內心往往更加有安全感。他們會從明事理的父母身上學會,如何溫和而堅定的面對外部世界,如何堅持自我,如何與他人共同解決問題,而不是面對爭端一味的選擇逃避。n
無論是給予還是接受到無條件的愛,都是很難得的事情。對於一些天生的幸運兒來說,他們由於有幸福的童年經驗,所以很容易就從上一輩那兒得到並學會了「無條件的愛」。他們認為自己是值得愛的,也懂得怎麼去對自己的下一代付出這樣的愛。
對於更多人而言,「無條件的愛」的存在似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自己從來沒有體驗過這樣的感受,要真的去勸服自己放下內心的不安,去百分之百信任和無條件接納另一個人,是很大的挑戰。如果能夠做到,會有一種「原來愛是這樣的啊」的重生一般的感覺。
孩子真正想聽到(或感受到)的,是來自家長的這樣的態度:
「我很關心你。無論你是什麼樣子,我都無條件愛你。只要是你真正需要的,我都會支持你和幫助你。如果是我錯了,我會向你誠懇的道歉,並且彌補我的錯誤。」
可惜很多家長都會誤以為,一旦自己認錯,就喪失了家長的「權威性」。因此他們明知自己錯了,還是會死不承認,因為覺得那樣不合規矩。
比如《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湯姆的波莉姨媽,在誤解湯姆偷糖後將他打了一頓,最後才發現原來打碎糖罐的不是湯姆,而是湯姆一向乖巧的弟弟希德。湯姆指望姨媽道歉並安慰他兩句,可是姨媽說:「你挨打也不冤,說不定在我剛才走開的當口,你又犯了別的什麼遭打的錯兒。」
[原文摘錄]
然後她就受到了良心的譴責,非常想講幾句愛撫體貼的話,可是她斷定這麼一來,就會被認為她是在認錯,這可是規矩所不容的。於是,她一聲不吭,忙這忙那,可心亂如麻。
湯姆坐在角落處生著氣,心裡越想越難受,他知道在姨媽心裡,她正向他下跪求得諒解,也就因為有這種感覺,雖然悶悶不樂但仍感到滿足。他不肯掛出求和的信號,對別的表示也不去理睬。他知道有兩道渴望的目光透過淚簾不時地落在他身上,可是他偏不肯表示他已經看出來。
[摘錄完畢]
姨媽和湯姆都明知道誰做錯了,但是姨媽就是不肯承認。這就會導致更壞的結果:湯姆知道姨媽愛他,可是他已經不再信任她的愛是無條件的了。他相信,唯有他表現得像弟弟希德一樣馴服聽話,姨媽才會像從前那樣愛他,否則會隨時將愛收回。
後來,一件意外的惡作劇,倒是讓湯姆發覺了波莉姨媽內心對自己真正的感受。由此他才相信,姨媽是無條件深深的愛著他的。湯姆離家出走,大家都以為這孩子淹死了,姨媽正在親友面前痛哭和懺悔,殊不知湯姆正躲在床底下偷聽:
[原文摘錄]
「就像我剛才說的,」波莉姨媽說,「他不壞,可以這麼說——他不過是淘氣罷了,有點浮躁冒冒失失的。他只不過還是個毛頭孩子。他可沒有一點壞心眼,我從來還沒見過像他那麼心地善良的孩子。嘿……」她開始哭了起來。
「我希望湯姆現在活得很快活,」希德說,「不過他以前有些事幹得不怎麼樣……」
「希德!」湯姆儘管看不清,但卻感覺到老太太是瞪著眼睛在跟希德講話。「湯姆已經走了,不許你再說他一句壞話!有老天爺照顧他——用不著您來操心,我的先生!哦,哈帕太太,我簡直不知道怎樣才能忘掉他!我簡直不知道怎樣才能忘掉他!雖然他從前常折磨我這顆衰老的心,但他畢竟也給了我極大的安慰啊。……就在昨天中午,我的湯姆逮住貓給它灌了很多止痛藥,當時我認為這下子它會把家給毀掉。真是對不起老天爺,我拿頂針敲了湯姆的頭,可憐的孩子,我那可憐的短命的孩子啊。不過,現在他總算從萬般煩惱中解脫出來。我最後聽見他說的話就是責備我……」
老太太說著說著,傷心得實在說不下去了,她一下子放聲哭起來。此時的湯姆鼻子也發起酸來——這倒不是他在同情別人,而是在可憐自己。他聽見瑪麗也在哭,還時不時為他說上一兩句好話。他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到自己是個不平凡的人。還有,姨媽傷心的樣子深深地打動湯姆,他真想從床下面衝出來,讓她驚喜欲狂……
[摘錄完畢]
然後湯姆才相信了姨媽對他無條件的愛,才開始對於自己任性所造成的後果感到內疚自責。他的心和姨媽更靠近了。
所以,我們何必要像波莉姨媽一樣,非要等到事情看似無可挽回了,才肯坦然流露內心深處無條件的愛。
孩子和父母最親近的,無非就是生命的前十年。我們何不更早一點讓他們明白,我們心中真摯的愛?
2.n從「熊孩子」的視角看世界
想和「熊孩子」好好相處的第二步,是我們要去接納兒童的天性,從他們的視角看世界。
我們需要明白,他們眼中的世界和我們眼中的世界是很不一樣的。有時候我們看到的破銅爛鐵,卻是他們眼中的稀世珍寶;而我們所看重的名聲、榮譽、財富……在他們眼裡,說不定一毛錢都不值。
即使是每一個孩子的世界,和同伴相比也會有些微的不同。
由此,我們就可以解釋兩個成年人常常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了:
(1)為什麼孩子非要做家長不許他們去做的事?——因為家長眼中的「壞」,說不定正是他們求之不得的「自由」和「有趣」。
(2)為什麼「熊孩子」總能讓同齡人羨慕?——因為他們敢於為「自由」而戰,挑戰家長的權威,去爭取自己所看重的東西。
在《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正好有著一段情節,解釋了孩子的視角下看到的世界——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最符合兒童天性的生活?
[原文摘錄]
不久湯姆遇到了村子裡壞孩子哈克貝利·費恩,他是本鎮一個酒鬼的兒子。
全鎮所有的母親們對哈克貝利都深惡痛絕而又十分畏懼:他遊手好閒、無法無天,而且既下流又沒教養——再加上所有的孩子卻又都非常羨慕他。雖然大人們都不允許他們和他接觸,他們卻樂於和他玩耍,還希望自己也敢學他那樣。
和其他許多體面的孩子們一樣,湯姆很羨慕哈克貝利那種逍遙自在的流浪兒生活,可是也被嚴厲地告知:不許和他玩。所以,他每每一有機會就和他混在一起。
……
哈克貝利來去很自由,全憑自己高興。天氣晴朗的時候,他就睡在門口台階上;下雨時,就睡到大空桶里。他不用去上學也不必去做禮拜,不必叫誰老師,也不用服從誰;他可以隨時隨地去釣魚,去游泳,而且想呆多長間就呆多長時間;也沒有人管住他打架;晚上他高興熬夜到什麼時候就熬到什麼時候;春天他總是第一個光著腳,到了秋天卻是最後一個穿上鞋;他從來不用洗臉,也不用穿乾淨衣服;他可以隨便罵人,而且特別會罵。
總而言之,一切充分享受生活的事情,這孩子都擁有了。聖彼德堡鎮的那些受折磨、受拘束的體面孩子們個個都是這麼想的。
[摘錄完畢]
兒童天生對於愛、自由和玩耍有著無盡的嚮往。只要滿足了這些,他們可不在乎成年人世界裡的名氣、財富和功利心。如果不能滿足自己的願望,處處受到大人的拘束,得來名聲和財富又有什麼意思呢?
了解了孩子眼中的世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給予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說,帶有適度監管的「放養」就比溫室里的「精心培育」要好得多。孩子不是一盆盆栽,按照園丁和顧客的喜好被隨意扭曲成古怪的形狀。如果給予他們足夠的愛、支持和自由,讓他們野蠻生長,他們能夠發展出更健全的人格。
3.n建立「公正」與「尊重」的家庭氛圍
與「熊孩子」和諧相處的第三步,是彼此遵循「公正」和「尊重」的原則;在這個大原則下,家庭成員是人人平等的。
在我們亞洲的文化體系下,父母的威嚴性要遠勝過家庭成員的平等性。我們經常不自覺的站到了兒童的對立面。然而,濫用慈愛之心一味寬縱,或者利用家長的權威一味壓制,都不是好方法。
這裡我們先來看一個失敗的反面案例,「刀子嘴豆腐心」的波莉姨媽是怎樣對待湯姆的。
整個吃晚飯期間,湯姆始終情緒高昂。他姨媽不禁感到有些納悶:「不知這孩子怎麼回事。」為了拿泥塊砸希德的事,他挨了一頓臭罵,不過,對此他滿不在乎。
說教多了就是這樣的結果,孩子忍受懲罰的「閾值」或者「耐受力」明顯提高了——「你說你的,我無所謂」。一旦孩子有了這種心態(很多人稱其為「厚臉皮」),你再怎麼訓斥他/她就都沒有用了。
但是,對於孩子本身而言,臉皮厚點卻未必是壞事。這樣的孩子,明顯抗挫折力(Resilience)的水平更高,遇到了打擊也能夠更快振作起來。
很明顯,波莉姨媽在教育湯姆的時候,「公平」和「尊重」這兩點都做得不夠好。下面是作者描述的關於湯姆被誣陷打碎糖罐、莫名挨打的情節:
[原文摘錄]
湯姆當著姨媽的面偷糖吃,結果被她用指關節敲了一頓。他說:「姨媽,希德拿糖吃,您怎麼不打他呀。」
「噢,希德可不像你這樣磨人。要不是我看得緊,你恨不得鑽到糖堆里不出來。」
過了一會,她走到廚房去了;希德因為得到了特權,非常高興,伸手去拿糖罐——這是故意對湯姆表示得意的一種舉動,令湯姆非常難受。可是,希德手一滑,糖罐子掉到地上摔碎了。
湯姆簡直高興得要命。但他閉著嘴,一言不發。他心裡想他還是什麼不說為好,就這麼靜靜地坐著,等他姨媽進來,問這是誰闖的禍,那時他再說出來。看那個模範「寵兒」吃苦頭,那真是最大快人心的事。
當老太太走進來,站在那兒望著地上的破碎的罐子,從眼鏡上面放射出憤怒的火花,湯姆真是高興到了極點,幾乎按捺不住了。他暗自想:「有好戲看了!」可是想不到自己反倒被打翻在地上!
那只有力的巴掌舉起來正要再打他時,湯姆忍不住大聲叫起來:「住手啊,你憑什麼這麼狠打我?——是希德打碎了糖罐!」
波莉姨媽住了手,愣了一會兒,湯姆指望她會講些好話哄他。可是,她開口只說了這麼幾句:
「唉!我覺得你挨這下子也不屈。剛才,我不在的時候,說不定你又幹了些別的膽大妄為的淘氣事。」
[摘錄完畢]
先放一個簡單粗暴的結論吧:無論是苦口婆心的說教,還是虛張聲勢的威脅,對於「熊孩子」來說根本沒用。就像文中的湯姆,他知道姨媽愛他,他也愛姨媽,但是他心裡想什麼,從來不告訴她。換言之,他並不信任她。
(配圖翻譯:「當他們開始連名帶姓的叫你的時候……你就知道你惹上麻煩了」)
他們太聰明了,能夠一眼看穿成年人的心理戰術。我們是不是真摯的對待他們,他們其實比誰都明白。像湯姆這一類有主見的小孩,是不可能聽並不信任之人的話的——通常他們在聽到說教的時候,心思早就飛到九霄雲外了,說不定正想著另一個惡作劇的點子,或者順手偷了一塊油餅(原文中有這個情節)。
對於這一類雖然「熊」但本質不壞的孩子,唯有始終維持公正並尊重的對待他們,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尊重。只有在「熊孩子」把我們當作自己人,我們對他們的教育才真的奏效,他們才有可能對我們袒露內心世界。
4.n「世界與你都好美麗」
與「熊孩子」和諧相處的第四步,是給予他們由衷的欣賞、激勵和必要的引導,幫助他們繼續成長。隨時隨地別忘記為孩子喝彩。成年人的接納和鼓勵,讓兒童對自己有自信,並建立起對外部世界的安全感。
說起來簡單,其實這一條最難做到。人對自己所擁有的,從來都熟視無睹,直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
馬克吐溫不愧是深諳人性的著名諷刺作家。在他的小說中,我們看到的「熊孩子」湯姆和「壞孩子」哈克平時小錯不斷、處處受人嫌棄,從沒有人給過他們好臉色看。然而,在他們憤而離家出走幾天後,大家以為他們淹死了,這下才開始後悔,人人都念起了他們的好來。湯姆他們為了和大家開個玩笑,躲在教堂中偷聽了自己葬禮的全過程,最後突然現身,結果眾人不僅不為這個明顯的惡作劇而譴責他們,反而交口稱讚,把這件事當做是「神帶給我們的奇蹟」。
[原文摘錄]
喪禮上,牧師描述了死者的美德和他們討人喜歡的行為,以及非凡的前途。在座的人個個都暗自承認他說得對,他們以前真是有眼無珠,居然對這些熟視無睹,反倒死盯著這些可憐孩子的過錯和毛病不放,心裡不免感到難過。牧師還講述了這幾個孩子生前的一些感人事迹,他們天真可愛,慷慨大方。人們現在一眼就看出他們那時的行為是多麼地高尚,令人讚美。可當時這些卻被認為是地道的流氓行為,人們恨不得用鞭子抽這些孩子。想到這一切,人們很難過。牧師越說越動情,在場的人也越聽越受感動,都嗚咽起來。牧師本人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佈道台上哭起來。
……
湯姆和哈克兩人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巴結他倆,有的表示羨慕,有的睜大眼睛觀看。兩個孩子記不得以前他們說話在人們心目中是否有份量,再現在大不一樣。他們無論說什麼,人們都看得很寶貴,到處重複他倆的話。就連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認為意義重大。顯然,他倆已失去了作為普通人的資格,更有甚者,有人收集了他倆過去的資料,說以前他倆就超凡不俗。村裡的報紙還刊登了兩個小孩的小傳。
[摘錄完畢]
《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結局,是孩子們站到了榮耀和冒險的頂峰,生活看起來一派光明,然後在最高潮戛然而止。通曉人性的作者馬克吐溫,很明白這才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結局。
然而生活和小說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從來不會迎來真正的結局。一個階段的落幕正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在我們取得短暫榮耀的時候,我們多麼希望所有燈光都聚集過來,我們向著黑暗深深鞠躬,然後時間靜止,大紅天鵝絨的幕布落下——從此我們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直到永遠。
如果湯姆的故事在現實中繼續下去,我很確信,此刻周圍對他稱讚不已的人們,在數月之後就會忘記孩子們的善良和榮譽,然後繼續嫌棄他們的小頑皮和小任性,就像很多現實中的父母正在做的一樣。
我們通過閱讀來體驗兒童的世界,也通過閱讀來洞悉人性。身為父母,或者身為教師,我們需要不斷的審視自己的人性,並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是不完美的個體,所以沒有理由用完美的標準要求別人」。
隨時做好先反省自己的準備。這麼一來,大抵就能和所有人相處愉快了(笑)。當然啦,和「熊孩子」相處也是一樣。
THE END
祝大家和孩子一樣,都擁有自己的美麗世界!?
推薦閱讀:
※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2歲的孩子喜歡掐人怎麼辦?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在公共場所大聲吵鬧?
※兒童的「情緒價值」:負面情緒怎樣幫孩子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