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捂緊「錢袋子」,這些節前騙局套路須明晰
春節將至,大家的心情似乎「飛」了起來,防範意識也隨之下降。與此同時,一些不法分子本著年前撈一筆回家的心理,也開始「馬不停蹄」地籌劃騙局。從往年一些地方公安機關發布的預警看,春節前夕,是各類騙局的多發期。
今年春節前,大家要提防哪些騙局?記者為你一一盤點。
電信網路詐騙易發多發
養成良好習慣可避風險不久前,湖北省武漢市反電信網路詐騙中心發出預警,指出春節前可能出現的「九大騙局」,具體包括:虛假紅包詐騙;二維碼詐騙;釣魚網站詐騙;虛假客服詐騙;預購詐騙;中獎詐騙;朋友圈詐騙;快遞詐騙;退款詐騙。
記者從360手機衛士了解到的電信詐騙大數據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春節期間,騷擾電話在靠近大年三十期間逐漸減少,春節期間出現波谷。2016年,手機端主要安全威脅為釣魚網站、騷擾電話、垃圾簡訊以及手機惡意程序,在2月份均呈現小幅下降的趨勢。
據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預測,隨著移動支付不斷普及發展,2017年春節前後,針對手機端的詐騙反而會呈現活躍的趨勢,主要存在以下五大趨勢:假冒熟人詐騙高發;年底出行需求大改簽騙局多;年底集中購物網購騙局頻發;積分兌換偽基站簡訊再來襲;線上紅包熱搶紅包須謹慎。
在反詐騙舉報平台「獵網平台」近日發布的《2016年網路詐騙趨勢研究報告》中提出,2016年以來,網路詐騙主要呈現幾個明顯的特點:手機卡成為新的盜竊目標;利用短網址、微雲分享鏈接跳轉到釣魚網站;知名招聘網站、語音平台進行公開招聘;真假難分的釣魚網站;精準詐騙的實施;詐騙專業度越來越高;利用新業務和冷門業務漏洞實施詐騙;利用雲盤、同步軟體進行信息竊取。
實際上,不少地方有關部門在節前都發出相關預警。據相關媒體報道,合肥警方近日表示,市民手機、電話接到,或者在網上看到各種通知類、廣告類信息時,應通過正規渠道向有關部門、單位核實具體情況,不要輕易回撥所留聯繫電話;上網時請注意識別假冒的銀行或證券公司網站,慎重選擇購物網站,不要輕易點擊自己不了解的鏈接或彈出窗口、懸浮窗口,應在電腦上安裝並及時更新安全軟體。
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提出建議,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陌生鏈接勿點,不在安全性未知的網址界面中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定期修改社交賬號密碼,避免手機聯繫方式等信息遭到泄露;提高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避免遭受手機病毒;面對來路不明的二維碼,勿隨意掃碼。
節前理財騙局陸續崩盤
理性投資多問「為什麼」除了電信網路詐騙,金融理財詐騙同樣是春節前比較活躍的一種詐騙形式。
《2016年網路詐騙趨勢研究報告》指出,金融理財是受害者損失資金最多的詐騙類型,去年涉案金額達7411.4萬元。其次是賭博博彩詐騙,虛假兼職、身份冒充詐騙的涉案金額分列第三和第四位。
「為什麼一些金融理財騙局都在春節前陸續崩盤,暴露出來?」金元寶理財創始人祝偉明分析認為,核心原因就是兌付出現困難,即騙局裡面的資金(包括在裡面的和新流入的資金),無法滿足資金提現的需要。
「這可以從資金流入和流出兩個方面來分析。從資金流入因素方面看,過年了,對家庭來說,通常是用錢的高峰時期,比如人情往來、孝敬父母、添置電器,這時的投資意願是比較弱的。所以有多餘的錢,都留著;騙局中到期的錢,也不再續投。自然,新流入的資金就減少了。從資金流出因素方面看,過年了,也到了收益兌現的時候。在一些金融互助或者以做任務拿收益的騙局中,投資者平時拿到的都是紙上收益,賺了多少錢,僅僅是一個虛擬的數字。賺的收益,大部分都捨不得提現,試圖讓錢生錢。很多騙局挨不過年關,就是因為參與者都在年底兌現收益。流出的資金要比平時高出2倍甚至10倍。兩相結合,就導致了年底騙局高發。」祝偉明說。
《2016年網路詐騙趨勢研究報告》指出,騙子開設虛假的金融網站、投資理財網站,通過超高收益誘騙投資者進行投資。而投資者一旦投資,往往根本無法取回本金。常見的投資理財欺詐形式包括天天分紅、網上傳銷和P2P貸款欺詐等。
「參加這些騙局的人,有一部分是被高收益和高大上的偽裝蒙蔽了的人。這類人群,通常分析能力、辨識能力較弱,容易輕信,再加上收益可人,一旦入局,就會深信不疑,誰勸都沒用。很多老年人就屬於這種類型。對於這類人群,首要的防範措施是事前加強科學理財的教育,樹立正確的理財觀,保持合理的懷疑,知曉通常的理財騙局會有哪些特徵。例如,凡是保本保息,還承諾20%以上年化收益的,就要非常警惕;又比如,收益的來源是什麼,能否說清楚、解釋得通?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驗證方法。凡是騙局,這點是最難掩飾的。比如看廣告拿收益,可以想想,這個事情說得通嗎?廣告主真會出錢讓一個專門看廣告的人來看他的廣告?有哪個知名品牌確認在上面做了?又比如金融互助,你出一份錢,他出一份錢,然後就每天拿日化3%的收益了?誰給出個這個收益?有能夠產生收益的項目嗎?」祝偉明說。
不久前,在平安洛陽微博上發布了一幅圖片提醒人們年底投資須謹慎,「蜀黍提醒/年底案件高發/投資項目要多留個心眼/畢竟還得準備錢給小孩們發紅包」。
祝偉明建議,家庭成員也要做好協商和協同。尤其對老年人,子女平時要做好關懷,了解父母平時的動向。發現捲入明顯的騙局,要及時阻止,必要時,控制其資金賬戶,以免損失繼續擴大。
祝偉明還認為,在支付、400電話申請、廣告宣傳、信息披露、工商註冊等方面,都應該有嚴格的標準和責任界定,事後也要追責。此外,還要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建立權威的「黑名單」發布平台,發揮群眾力量,將此類騙局扼殺於萌芽狀態。騙局崩盤之後,對於投資者的救濟機制也需要進一步完善。
遏制詐騙需強化源頭治理社會公眾應提高防範意識針對春節前詐騙現象多發的問題,連日來,各有關部門和相關媒體都發出了預警。
儘管如此,不法分子依然未收斂,依然有人上當。春節前為何詐騙現象多發,又該如何防治?記者對此採訪業內專家。
除了電信網路詐騙和金融理財詐騙之外,近年來,媒體曝光的春節前形形色色的其他騙局也為數不少。比如發生在人們回家途中的,一種以接老鄉為名的騙局。
「不法分子也要過年,所以比較活躍。況且通常情況下,一般到了過年的時候,很多單位、公司都會發年終獎,包括很多農民工也是在過年的時候能拿到錢。不法分子就瞅准了這個機會,到處行騙。還有一點就是過年的時候,人們之間交往比較密切,包括借錢還錢之類的行為比較頻繁,也容易讓不法分子趁虛而入、渾水摸魚。」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執行院長傅蔚岡說。
「節前騙局高發的原因,首先是不法分子也得過年,覺得年前得騙點什麼,這是一個作案規律。從受害人的角度來看,節前經濟活動比較多,有很多人要麼去銀行取現金,要麼刷卡消費,臨近過年人們沉浸在喜悅的氣氛中往往又會放鬆警惕,不法分子就覺得機會來了。此外,現在電信網路詐騙手段比較多,也加大了監管執法的難度。」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
面對春節前各類騙局,人們又該如何防範?
「普通公眾要相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很多人之所以被騙,就是因為盲目相信有利可圖、佔一些便宜。春節期間,對一些陌生人的電話簡訊要加倍警惕,提高甄別能力。」傅蔚岡說。
劉俊海認為,防範的關鍵在於看好「錢袋子」。「因為是詐騙,不是搶劫,所以很多公眾確實對此防範心理有待提高。這些騙局可能出現在微博、微信上,也可能出現在大街上發的小廣告,還有詐騙電話,甚至還有熟人介紹的騙局。面對各種複雜的情況,人們一定要淡定從容,看好『錢袋子』,千萬不要為了佔小便宜而吃大虧,特別是老年人要重點防範。如果真的被騙,要及時報案,這不僅是自身維權的途徑,也可以避免更多人上當受騙」。
在《2016年網路詐騙趨勢研究報告》中,還提到了虛假票務:騙子開設虛假的票務網站(包括飛機機票、火車票、輪船票等)實施欺詐,並提示,辦理機票退、改簽業務要找航空、鐵路公司或購票商辦理,不可輕信陌生簡訊、電話告知的方式辦理。此外還有微信紅包:主要是通過微信或微信群以返還紅包、借錢、充話費、進群必須發紅包等為借口,騙取受害者錢財,並提示,不要隨意給陌生人發紅包,需要交錢才能進入的群大部分是從事詐騙、賭博、色情等違法活動,此種群請不要進。
為了有效應對春節前詐騙現象多發的問題,該採取哪些措施?
「功夫還是在平時,要把相關工作做好。還要強化源頭治理,比如保護好個人信息。」傅蔚岡說。
劉俊海認為,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形式,如報紙、電台、電視台、微信、手機簡訊、公共場所公益廣告等各種方式,宣傳預防詐騙的法律常識,多用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小漫畫、動畫,效果可能更好。有關部門的打擊工作要做到穩、准、狠,收到「處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不斷提升詐騙的違法成本,降低詐騙的違法收益,讓詐騙分子付出應有的代價。還要降低維權成本,提高維權收益,在追究刑事責任同時,不忘民事賠償,提高執法機關公信力和公眾對法律的認同度。
「電信、工商等部門,也要與執法機關之間形成無縫對接、信息共享、快捷高效、跨地域、跨部門、跨產業、24小時全天候打擊詐騙的合作機制。還要推動群防群治,充分發揮基層群眾的作用。」劉俊海認為,真正有效的長效機制就是協同共治。各個單位、企業都要加大防騙、識騙、反騙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力度。包括很多高校放假之前,也要給學生講清楚,春節期間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電話、微信、簡訊,不要輕易給人匯錢。在目前的形勢下,要進一步加大對於現代科技的運用,如雲計算、大數據等,對各類詐騙進行數據搜集和分析,排查出詐騙案件的蛛絲馬跡線索。比如騙子來自哪個地區、慣用手段是什麼。
推薦閱讀:
※紅嶺創投可靠嗎?
※「菜鳥」欲做理財平台「大眾點評」
※40%的驚艷收益木有了
※P2P投資精華攻略:看完這篇文章可以規避95%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