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為什麼老人愛給人錢?
有些老人,到年紀非常大、腦子不太清楚、不怎麼認人的時候,喜歡到處給人錢、給人東西。兒女買的滋補品,拿給別人吃。自己的錢、首飾也拿出給別人,見到誰,就給誰。子女常常不高興,覺得老人老糊塗了。
不過,在佛教看,這不是壞事,是好事。人活到這個時候,壽命在呼吸之間,錢的意義已經不大了。錢這種東西,到命終時,是一點也帶不走的。看起來屬於自己,實際上只是替別人保管。老得不行了,還得替別人保管錢,保管得不好,分配得不妥,別人還有意見。
把錢施捨給別人,就不一樣。那是布施。布施也是造業,是造善業。這個善業是隨身帶走,帶到下一輩子的。給別人的越多,下輩子越富貴。或者說,子孫後代、親近的人越富貴。
一個人壽限將盡,看起來幾乎沒有任何行為能力了,四攝六度也都是可以照行不輟的,照樣可以為後世積累福德善根資糧。
一個人年邁到連人都認不清的地步,還願意施予別人,說明他有宿世的善根和福報,也就是過去世里積攢的福德智慧資糧,它是作為種子埋藏在人身上的。此生此世,由於現行的作用太強大,種子的力量常常隱微不顯。但是並不會消失,而會在適當的時候,被熏發出來。
有人平常彬彬有禮,一旦喝醉了酒,就破口大罵,面目可憎。有人平常疾言正色,喝醉了酒,又輕佻放蕩、浮浪不堪。人身上的宿業習氣是甚深難知的。
老人年紀非常大之後,還容易嗜睡。這和剛剛步入年邁時的覺輕覺少是不同的。這時候,可能一天有一半時間都在睡覺。尤其是有病的老人,嗜睡的情況更明顯。經常有子女,擔心老人睡得太多,活動太少,身體變差,常常把老人喚醒喂東西,或者說話。這並不好。年紀太大的人,嗜睡是好事。
嗜睡表示對這個世界慢慢生起出離心。以前眷戀不舍的種種東西,可以慢慢地,一點一點地放下了。對此世的留戀執著越少,走得時候就可以越安寧,越沒有痛苦和怖畏。身體衰朽之後的嗜睡是福報,和「財色名食睡」的「睡」是不一樣的,後者說的是健康人。
此外,睡覺還可以赦免痛苦。因為身體的壞朽,清醒的時候容易覺受到疼痛,睡眠中,覺受會減輕。修行人也常常通過入定來休息,以暫時解除身體的疲勞和痛苦。當然,睡覺不是入定,睡覺只能減弱疼痛,而有些定,比如滅受想定,可以完全不感受痛苦。
人到了年邁,會耳朵變聾、眼睛變花、牙齒鬆動脫落,慢慢地,腦子也不清楚。一方面,這是色身壞朽的自然過程,是不可避免的,哪怕修成阿羅漢,色身依舊有漏。另一方面,這種壞朽其實是好事——通過身體機能的衰退,讓普通人也漸漸捨棄對世間的貪著。普通人如果有福報,衰老離世的過程,多半不會有太大的痛苦和不舍。
修行人則不同,修行人可以示現自在,也可以示現慈悲。示現自在的修行人,可以坐脫立亡,去來無礙。示現自在的修行人每每不長壽,他不想等身體壞朽之後再拋掉它。而示現慈悲的修行人,則可能活很長時間,並忍受衰老病痛的無盡折磨,以開示「老死憂悲苦惱」的純大苦聚。並不是所有的修行人都有定功夫。慧解脫的阿羅漢,雖然已經是阿羅漢了,但定力只處於欲界的「未到定」,有病時仍然是要疼的。而定慧俱解脫的阿羅漢,雖然可以入滅受想定來暫免痛苦,出定後也一樣要承受痛苦。不過,有福報的老年人嗜睡和修行者入定,在緩解痛苦的意義上有類似之處。
修行人進入初禪,首先捨棄鼻、舌二識,進入更深禪定,再漸漸捨棄眼識、耳識、身識,乃至意識。一個人年邁之後,眼睛花了,慢慢看什麼東西都不清了,大千世界的花花綠綠就會喪失掉吸引力,對著外面再好看的東西,也不如閉起眼睛舒服。耳朵漸漸聽不見,耳識就一點點謝滅掉了。牙齒鬆動脫落之後,骨頭不能啃了,只能吃柔軟的東西,乃至只能吃流食,連食慾這種最基本的慾望也會減弱到最低。
如果腦子還清楚,由於眼耳鼻舌身識已經越來越微弱黯淡,而意識尚未衰減,老人就會一遍又一遍回憶起往昔歲月,尤其是早年經歷,反覆咀嚼,乃至不厭其煩地對別人講。等到意識也漸漸衰微黯淡,就開始嗜睡,不再想與人講話了。
進入嗜睡期後,此生造作的業力習氣作用會漸漸潛藏,而宿世業力習氣——上輩子、上上輩子、乃至無量劫來造作的善惡業的作用就會伺機萌發。
有些人會在這時候表現出迥異於生平的性格。平生很摳門的人,也願意給別人錢了;平生很急躁的人,也變得慢條斯理了。這些都是宿世福報。像嚴監生那樣,到臨死還極端慳吝的,也並不是說斷了善根,很可能表示他不是壽終正寢,而是在色身尚未衰朽之前,由於災難或疾病斷了命根。
面對老人,尤其是和自己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從他們身上,是容易看清自身業力習氣的。有人窮了一輩子;有人掙了不少錢,後來又散了;有人身體不好;有人婚姻不利;有人愛跟人發生口角…… 種種這些,當事人很少明白原因,反而相信算命占卜,以為有命中注定這回事。
在佛教看來,那些差別,是宿業所致,是今生和過去生中造作的種種身口意業形成的。只是,「業」這個東西,很多人感到虛無縹緲,沒有憑據。但從很多事情上,比如對待老人的態度上、和老人的關係上,就能大致鑒照出。
對老人慷慨的人,一般比較寬裕;對老人慳吝的人,一般比較拮据。常人往往反過來理解,認為寬裕了,自然對老人慷慨,拮据了,自然對老人慳吝,這就搞反了。實際上,慷慨的人,因為有布施的習慣,願意事事上都為別人考慮著想,就容易積聚善法,別人就希望和他共事,給他資源,慳吝的人,沒有布施的習慣,事事都考慮自己,不顧別人,和別人共事都是出於想利用別人的發心,利用不上,他就觸惱,別人就想避開他,他就沒有機會和福報。一個人越沒有福報,就越容易慳吝,更慳吝,就更沒有福報。順著習氣下去,只會越走越差,要扭轉習氣,才會越來越好。
上面那些習氣,由於在自己身上已經被熏發成現行,是顯露易見的。還有一些習氣,由於未曾被熏發,在自己身上是潛藏狀態,不容易知道。比如有人等到自己五六十歲,得了糖尿病,才了解到家族有糖尿病史。
從老人身上,可以窺見自己尚未被熏發,或者業已熏發但自己沒留意到的習氣。尤其是和自己親緣關係近的人,他有什麼性格,自己就容易有什麼性格。他急躁,自己就容易急躁;他小氣,自己就容易小氣。也許自己現在表現得很慢條斯理、很慷慨,那隻不過是因為自己的成長環境和因緣不一樣,以至於有些習氣被覆藏住了,到了特定的環境下,有了特定的時節因緣,也很有可能捲入重來的。
人不容易看見自身習氣,就好像,東北人如果整天聽到的都是東北腔,他就永遠搞不懂東北腔的特點到底是什麼。只有聽了很多其他腔調之後,再和東北腔對比,就容易發現東北腔的特點。一個人看見別人的毛病,要知道別人的毛病就是自身的習氣,才容易對自身有更清楚的認知和了解。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乘電梯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喜歡仰頭看著顯示的樓層數?
※馬未都家的西瓜是怎麼回事?
※別不屑於記賬,你可能連記賬都不會
※新人推介:瓜掉了你撿不撿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