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單身戰爭》的精妙在於,每一個環節其實都對應著一個愛情場景

冷眼君想先說一下節目總編劇岑俊義在14日發的一條長微博,標題為《這個節目,你看懂了么?》。這條微博很重要,因為文中最核心的一個觀點就是,他決定將節目的定位描述,從先前的「大型生存式戀愛交友節目」改成「大型生存式社交實驗真人秀」。

雖然看起來只是幾個字的差別,卻將一檔看起來只有戀愛交友屬性的真人秀,變成了一場藉由戀愛交友而進行的具有社會性意義的社交實驗。即人在愛情與生存的選擇上,人性的部分究竟會如何體現?把100位男女嘉賓類型化之後,就會明白這個所謂的實驗的意義所在。對這個方向的探討,也讓節目具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與價值。

就像岑俊義在微博里提到的:

之所以有100人,這是為了保證實驗結論能盡量正確而抽取的樣本容量(其實我們錄了七次,有700個單身男女,這700個人對於中國兩億單身男女來說可能代表性還不夠);之所以會有魅力展示和淘汰,這是我們的實驗方法;之所以要用那麼大的場地,這是模擬一個戰爭化的主題派對;之所以會有存包和安檢,因為我們不想讓無關因素影響我們的實驗結果。

所謂的實驗不就是控制定量,增加變數,觀察實驗樣本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的變化,從而去認識一些現象、一些性質和一些規律么?

其實在冷眼君看來,不管節目最終定位是單純的戀愛交友,還是社交實驗,其過程都是在通過一個個具體的「人」去實現的,藉助戀愛交友這件事去刻畫一個個真實的人物。通過這些人物,讓網友不僅看到故事的結局,同時也能從中找到與自己有共鳴的愛情樣本。

每一個環節都對應一個愛情場景

通過前兩期的節目,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生存式遊戲一共有六個環節。從100個人開始,一直到最後的配對,節目用各種方式儘可能的讓男女嘉賓之間有更多的了解,從而實現配對。有趣的是,其實每一個環節都是對戀愛交友的一種場景還原,而這就正是冷眼君覺得《單身戰爭》的精妙之處。

  • 第一環節:看不見的危險

這是50位男嘉賓與50位女嘉賓的第一次見面,100個人需要在30分鐘內儘可能與更多的異性進行交流,並在30分鐘後,選出自己喜歡的3位異性和不喜歡的3位異性。最終男女嘉賓排名後20位的立即淘汰,即第一環節後要淘汰掉40人。

這種第一次見面便展開的自由交談狀態,就正好對應著愛情最初產生時的場景,可能就是在人海之中的一次擦肩而過。愛情的產生有時候沒什麼道理可言,可能就是那一刻的眼緣。

比如在這個環節,59號女嘉賓就一眼看中了15號男嘉賓,也就是從那一刻起,埋下了倆人的感情線索。

冷眼君發現,如果從先前提到的社交實驗的角度來看的話,在這個環節里,其實也能看到不同人的個性,100個陌生人的社交樣本也在初步形成。23號的直接表白讓70號猝不及防,而85號和94號卻明顯不適應,不敢主動找異性交流。

但是不難發現,無論是在節目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初次見面時,人的顏值往往會成為主要的考慮因素,在那一次眼神交接的瞬間,顏值的高低真的會起到巨大的作用。

比如中德混血的38號就成為了女嘉賓們爭相交流的對象,甜美的59號也成了眾多男嘉賓心儀的對象。所以,《單身戰爭》將這場社交實驗的第一環節定為100人的自由交談,還是非常準確的。

當然,至於為什麼叫「看不見的危險」,冷眼君認為可能是由於之後會涉及到投票和大面積淘汰的原因吧。當你與一位異性交流時的樣子正好被另一個人看到,結果不巧,你的顏值和說話時的狀態剛好不是他喜歡的,於是你就進了他的黑名單。

  • 第二環節:女生狙擊

這個環節是男嘉賓間的兩兩PK,一名男嘉賓先主動上台,然後由他挑選一位他自認為可以戰勝的男嘉賓與他比拼,選定後各自有1分鐘的魅力展示,最後由對面30位女嘉賓投票決定,票數高者留下,另一位則立即淘汰。

其實這個環節對應的愛情場景,就特別像在社群群落里,雄性在爭奪異性時,必須通過一次雄性內部的決鬥,勝者才有那個繼續追求異性的資格。而在這個爭鬥的過程中,女性全程觀看,是女性集體審美的角度對男性的評價。

所以取名「女生狙擊」也就是說明,在這個愛情場景里,女嘉賓享有巨大的選擇優勢,男嘉賓必須儘可能展現自己的魅力,才有可能吸引女嘉賓們的喜歡。雖說決鬥並不太可能發生,但是多位男性同時去追求一名女性的情況還是很常見的。同時,女性的集體審美的展示也能看出大多數的女性在擇偶時的標準。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有的男嘉賓願意先上來主動去挑選對手,也有的男嘉賓選擇被動。另外在挑選上,有的男嘉賓願意選擇與自己反差很大的競爭對手,也有的會選擇看起來勝算很大的。其實這裡面都透露著真實的人性,愛情里的「腹黑」其實是中性的,雖然看起來並沒有善意,但也沒有明顯的惡意,

比如8號就選擇了各方面看起來都要勝過自己的30號,因為8號覺得只有戰勝更優秀的人才能覺得這樣的PK是公平的。另外38號選擇34號,其實多少有些以強欺弱的感覺。而11號選擇39號,11號看似有高學歷等優勢,39號則有舞蹈加分,但11號還是輸在了「媽寶型」男生這個巨大的軟肋上。

這個環節的設計其實預示著這場社交實驗才剛剛開始,因為從這個環節開始,男嘉賓有了更多時間的自我展示,女嘉賓也能對男嘉賓有更多的了解。

  • 第三環節:男生反擊

這個環節其實是與第二環節對應的,即權利反轉,從先前的女生主場變成了男生主場。而規則是一位男嘉賓上台,只要對這位男嘉賓有好感的女嘉賓就可以衝上台,但只有兩個名額,通過面對面交流,最終男嘉賓選擇淘汰掉一位女嘉賓,另一位則暫時安全。

這個環節其實也是一個我們常見的愛情場景,它證明了在愛情里,如果遇到心儀的男性,女性之間也是可以為此短兵相接,展開奮力一搏的。同時,男性在這個環節的任何選擇,都具有著強烈的個人標籤,是有別於大眾審美的。

雖然根據規則,上來的這兩位女嘉賓是需要對這位男嘉賓有好感的,但實際上,為了能夠讓自己繼續存活,也不排除有女性內部角力的可能,因為在愛情面前,她們首先需要活下來。

比如70號最後對38號男嘉賓說,「我想留住,想讓你們更加了解我」。這是一句不那麼讓男嘉賓舒服的大實話,但也說明了當男性在愛情里佔據主導之後,其實女性也會奮不顧身的去為自己爭取。

  • 第四環節:三分鐘約會

經過了前三輪大逃殺,最終只剩下15名男嘉賓和15名女嘉賓,而這個「三分鐘約會」環節也算是大家最常見的一個約會場景了。規則很簡單,男女嘉賓面對面進行交流3分鐘,然後車輪移位,最終保證每一人都能跟對方有三分鐘的交流。

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各懷鬼胎,有的人幾乎向所有異性都示好,因為他(她)希望能夠一直存活。也有的通過近距離的交流,更加確定了彼此的目標。

但是這個環節的看點遠遠不止這些,而是在之後的淘汰規則上。通過5種不同顏色的球,將男女嘉賓各自分成5組,同一個顏色的兩組男女嘉賓為一組,然後同組的三位男嘉賓商議決定淘汰掉同組的一位女嘉賓,同樣的,三位女嘉賓也要選擇淘汰掉一位同組的男嘉賓。

用節目中的一個詞來總結就是「互相傷害」,剛剛通過三分鐘約會讓男女嘉賓之間有了比較明確的目標和關係,馬上就要面臨淘汰。這的確是一場殘酷的社交實驗,為了活下來,就必須面對同伴的傷害。

所以這個環節對應的愛情場景,冷眼君認為是,當愛情已經產生時,你很有可能會面臨自己心愛的人被迫離你而去,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的時刻,是一種。

冷眼君覺得這個淘汰環節,是整場生存遊戲的一個小高潮,因為你會第一次看到有確定性的分別。這種分別也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那種情感一旦形成,分別時的那種失落是非常真實而揪心的,戲劇化的情節也逐漸顯現。

  • 第五環節:電話號碼的追擊

每個人各有兩真四假的電話號碼卡片,在三十分鐘內自由交換,每獲得一個真號碼加一分,假號碼減一分,交換如果不足三張即刻淘汰。最終票數前十名的為生存者,後十名的為非生存者。

這個電話號碼的交換環節其實對應的愛情場景就是,當男性與女性進行初步試探後的一個結果呈現,如果有好感,留下真的電話號碼,如果沒有,那就用假號碼進行婉拒。

因為每個人的得分會對後續的結果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在這個自由交換的過程中,套路與反套路立刻體現,當然,確定的愛情雙方也逐漸明朗化。39號用毒誓證明自己給出的一定是真票,8號胡翔快速完成交換,36號也在給出了明確的真票之後陷入了迷茫,而38號則玩起了小心機,以假換真,希望自己有確定的真票。

當然,這個環節的精彩之處還在後面,同性牽制的環節設定讓整個社交實驗蒙上了一層「腹黑」的陰影。在兩個秘密投票區,每個人最多可以投兩票,假票減一分,真票加一分。當整個遊戲進入到最後關鍵階段時,為了繼續生存下去,每個人都必須被迫作出「腹黑」的選擇。

而精彩的地方也就在這裡,可能上一秒鐘才達成共識互相不投票。

可是下一秒鐘,每個人真實的想法又暴露無遺。

人性在這一刻的自私變得非常真實,在那一刻,你不能指責誰,只能說通過實驗,我們看到了人性在愛情面前時最真實的樣。一邊是待定的愛情,一邊是遊戲環境里的生存考驗,如果想讓待定的愛情變成肯定,就必須逼迫自己主動出擊,打壓競爭對手。比如5號為了生存,就分別投了勝算很大的15號和38號分別一張假票,實現牽制。

接下來,是驗證電話號碼的環節。通過之前的自由交換和同性牽制之後,大家心中其實會有一個預判結果,如果你覺得自己在後十名,可以選擇停止,一旦停止即刻揭示身份,如果是生存者,將獲得1萬元約會禮包,如果是非生存者,將一無所獲。

其實在這裡也對應著一個愛情場景,那就是錯過。你錯過了對方,對方錯過了你,但可能都不是彼此的初衷。

比如5號和90號,彼此都是對方心儀的對象,雖然都默契的選擇了放棄,但是恰恰兩人都是生存者,如果兩人都選擇繼續,可能這會是配對成功的一對。

  • 第六環節:最後的戰役

其實這個環節就是一個配對結果的公布,通過前五輪之後,還剩下來的男嘉賓和女嘉賓現場投票選擇自己願意配對的異性。如果配對成功且都是生存者狀態,即刻分享10萬約會禮包,如果有任意一方不是生存者,雖然配對成功,但是不能分享10萬約會禮包。

其實這個環節是對前面所有實驗的一次總結,如果之前只是待定的愛情,那麼這一刻就是通過明確的選擇,將待定變成確定。

當然有一些遺憾,從理論上來說,應該要在這一環節有反轉情節出現的,從第一場實驗來看,大家基本都是配對成功狀態,不知道在後面的幾次愛情實驗里會不會出現最後時刻的大反轉。

自此,通過兩期節目的時長完成了包括6個環節的社交實驗,愛情的場景也逐一呈現出來。實驗就應該有理有據,可能就像岑俊義所說,100個樣本可能對於所有的單身男女來說還不足以成為有價值的取樣,但是通過一檔節目,讓戀愛這件事變得可視和具象,並且能從中看到人性真實的那一面,已經很難得了。

如何在群像里塑造重點人物

在梳理完《單身戰爭》整個的環節流程以及所對應的愛情場景之後,接下來冷眼君想說的點就是人物塑造的問題,尤其是在這檔擁有100位男女嘉賓的節目里,如何塑造重點人物。

人物靠性格支撐,越鮮明就越容易被觀眾記住,就越符合這場實驗的人物要求。在看完了第一場社交實驗之後,不知道大家記住的是哪幾位男女嘉賓,反正冷眼君對這幾位算是印象深刻吧。

首先是8號胡翔。這是一位以賣萌為生的小男生形象,雖然外表屬萌系,但是行為處事都很正派,無法接受自己變成內心腹黑的樣子。所以從一開始,他就像一個異類式的存在,從來不主動攻擊對方,也從來不願參與複雜的人性考驗的環節,總是速戰速決,讓自己遠離其他人的複雜世界。

其次是15號劉靖宇和59號陳恬。這是從第一環節就埋下情感線的一對重點人物,應該說這兩人的塑造非常成功,通過剪輯敘事,反覆突出59號的一往情深,讓懸念也貫穿始終。當然有一往情深、努力去愛的女生,也就有慢慢試探、逐漸確定的男生。15號劉靖宇其實在一開始並不起眼,後來在得到59號陳恬的確定態度之後,才慢慢確定了自己的目標。

再就是38號,中德混血盧海。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有心機的男嘉賓,需要隨大流的時候會一臉無辜,需要爭取自己利益的時候也會用假票換取別人的真票,為了活下來,幾乎向所有人都表示好感。雖然有爭議,但是在這場實驗里,38號盧海其實也沒什麼錯,只不過他在合理的運用規則讓自己存活。

最後就是70號謝憶青。因為身材出眾,她成為了全場的焦點女嘉賓,她超級自信,也非常懂得運用規則跟儘可能多的男嘉賓保持「曖昧關係」。謝憶青的性格很突出,不討喜,但記憶深刻。至於她的淘汰,冷眼君認為38號盧海的一句話點破了原因,他說「如果70號還繼續留著,會讓接下來大家的選擇很麻煩」。所以70號就像一個攪局者,攻擊性很強,所以自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所以總的來說,通過有時長保證的剪輯突顯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同時通過預設懸念的方法,讓觀看者對這個人物或者幾個人物之間產生主動好奇,是有層次和結構邏輯的。當然一切的大前提還是需要這個人物的性格本身就很突出,這樣後期才有剪輯的空間。

戀愛交友為什麼要用社會實驗的方法去驗證

毫無疑問,具有社會實驗性的真人秀之所以好看,絕對是因為它的真實和不可預見性。

《我們15個》,是對人類生存極限的一種實驗,因為我們不知道一年後,這15個人會在平頂之上變成什麼樣;

《三時三餐》是對人類已經習慣於都市生活後的一種返璞歸真的實驗,因為我們不知道兩個男人會不會為了一日三餐而仔細研究;

《巴別250》是對人類語言交流的一種實驗,因為我們不知道幾位語言不通的年輕人最終會用一種什麼樣的語言去進行交流;

同樣的,《單身戰爭》是將愛情與生存結合後進行的一種人類社交實驗,因為我們不知道愛情究竟會如何發生。

那為什麼《單身戰爭》要將戀愛交友用社會實驗的方法去驗證呢?冷眼君通過觀看第一場完整的實驗過程發現,這可能是在過往的所有戀愛交友類節目里都不曾出現的一種極致情況。

當我們習慣了《Take Me Out》的戀愛模式之後,我們開始質疑男女嘉賓的真實訴求;

當我們又慢慢習慣了戶外旅行交友時,因為有太多的干擾項,我們又開始找不到戀愛最初的感覺;

當我們又習慣了明星假想戀愛時,我們又在思考,這跟我有什麼關係?

所以,讓戀愛交友變一種姿勢,回歸於愛情各個階段時的場景,儘可能去掉愛情的干擾選項,讓有關戀愛的這場社交實驗變得更加純粹和簡單。

最後冷眼君想說一個畫面。那就是在第一環節時,59號第一次看到15號的那個眼神,那個眼神是這場實驗的起點,也是記憶最為深刻的畫面。

因為在那一刻,愛情便已發生。


推薦閱讀:

真人秀這麼火,到底誰掙到了錢?
《極速前進4》有哪些值得期待?
中國真人秀髮揚價值觀與情懷的現狀?
為什麼浙江衛視的綜藝性價比這麼低?
「套路」與「反套路」,這期《熟悉的味道》的敘事有亮點

TAG:真人秀 | 综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