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閱讀體驗兒童的世界3——孩子「問題行為」的背後,隱藏著什麼?

「如果孩子來自一個健康、運作良好的幸福家庭,那會讓我們的工作變得輕鬆愉快。如果他們來自另一個不那麼健康幸福的家庭,則會讓我們的工作變得重要。」

-- Barbara Coloroso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坐標溫哥華的兒童教師,每周更新,與讀者分享工作中的趣事和北美幼教專業知識。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微信公眾號:「愛麗絲與奇妙豆」。文章配圖全部來自網路。

如果嫌文章太長,可以只讀重點的黑體加粗部分(身為文字話癆的作者就只能幫你到這裡了-_-#)。

在我們的教師休息室里,貼了這麼一段話:

「If kids come to us from strong, healthynfunctioning families, it makes our job easier. If they do not come to us fromnstrong, healthy, functioning families, it makes our job more important.」

翻譯過來就是前文的那段話:

「如果孩子來自一個健康、運作良好的幸福家庭,那會讓我們的工作變得輕鬆愉快。如果他們來自另一個不那麼健康幸福的家庭,則會讓我們的工作變得重要。」

作為專業的兒童教師,我們的工作正是為各式各樣的家庭和孩子提供幫助。對於幸福家庭的孩子,我們會引導和鼓勵他/她,讓他/她始終保持在身心發展的「正循環」之中。

對於其他一些帶著問題和內心傷痕而來的「熊孩子」,我們則應該先去了解,在他/她的成長環境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一些輕微的問題和不大愉快的童年經歷,是可以通過專業的兒童教師進行開解、糾正與緩和的

一旦我們發現問題過於嚴重,我們會立即通知兒童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社工),並幫助孩子獲取專業的醫學診斷和相關治療。

根據多年和兒童打交道的經驗來看,如果說一個孩子的性格或行為出了問題,那麼,幾乎可以肯定這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出了問題。他/她的生活中,一定是缺失了某些不該缺失的什麼。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極度渴求自己童年時期未曾得到或者已然失去的東西;然而,他們反而會因此陷入一個「魔咒」:愈是極度渴望,愈是求而不得。

例如,有一名叫Donald Winnicott的兒科醫生和心理學家,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進行了一些關於二戰時失去父母的孤兒的研究。他研究了他們的成長曆程,他們融入新環境和新家的情況,以及他們與養父母之間相處的模式和遇到的困難。

Winnicott在他發表的文章中寫道:「將領養兒帶入新家,並給他們足夠的愛,對於他們而言是遠遠不夠的。

這些領養兒,無一例外的都遭受了深深淺淺的心靈創傷。在失去父母后,又重新被人領養,這令他們飽受創傷的內心暗暗的滋生了新的希望。而希望又為他們帶來了新的恐懼:如果再度失去現有的一切,我該怎麼活下去?

為了避免再次被拋棄,為了不要再進一步失望,這些孩子反而會故意去把事情「搞砸」,例如對著養父母大吼大叫、表現出強烈的憎恨和敵意。

這樣的敵意當然也會引發養父母的負面情緒。有時候,他們會因此而進入一個「負面循環」:領養兒顯露情緒和行為問題——養父母給予消極反饋——領養兒無法建立安全感——領養兒展露更多的負面情緒——他們進一步引發養父母的困惑和憤怒——領養兒和養父母的關係破裂。

然而,還是有少數的養父母做得很好:他們承認了自己內心對於領養兒存在負面情緒,也明白自己對孩子的反感是正常的。他們深知自己不是完美的人,被領養的孩子更加不是。他們用默默包容的方式,接納了孩子對他們的攻擊。領養兒由此得知:「原來這個人能夠容忍我對他/她產生的恨意,能夠接納完整的我,和他/她在一起我是安全的」。

一旦這個「憎惡」的心結得以解開,這孩子就能更自然的融入新家庭,建立新的人生和親密關係。

這篇文章,我們主要來討論怎樣和「熊孩子」溝通的方法論部分。想和心靈受創的「熊孩子」達成有效溝通和建立互相信任關係,我們應該怎麼做?

首先,如上文案例所示,我們要了解的是,在「熊孩子」持續不斷的壞脾氣(Tantrum)和惡作劇背後隱藏的需求是什麼。他們的訴求很簡單,那就是人人都在渴望的「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nLove)」。

當「熊孩子」在耍性子鬧脾氣(Act Out)的時候,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們正在發送一種潛在的信號:

「我需要你(父母或者主要監護人)向我證明,即使在我不夠好、討人嫌、甚至攻擊你的時候,你也依然無條件的愛我。」

這樣的試探,從嬰兒出生起就本能的開始了。上個世紀有心理學家對此做過實驗(現在這一類實驗因為通不過道德審查,已經被禁止)。他們發現,在嬰兒需要被餵養和愛撫的時候,一旦母親沒有做出即時回應,餓著了嬰兒,嬰兒會在其後吃奶時,通過啃咬母親乳頭的方式釋放出自己的不滿。有的嬰兒甚至會通過大哭和吐奶的方式,對母親釋放出自己的攻擊性。

面對嬰兒的攻擊性,幾乎所有的母親都會對他們不由自主的產生恨意。

然而,如果嬰兒母親對嬰兒的「攻擊性」和恨意進行了溫柔的包容,無論孩子怎樣哭鬧和攻擊她,她都持續地給予充滿愛意的回應,那麼嬰兒的攻擊行為會很快的平息下來,並漸漸恢復正常

可惜,總會有一些母親由於嬰兒弄痛自己而產生強烈的恨意,並且無法剋制地對嬰兒施加懲罰。她們會使用暴力打罵,或者故意忽視嬰兒身心發展和情感的需求。

在一開始,受懲罰的嬰兒會不斷哭鬧,攻擊性會變得更強。過了一段時間後,如果母親持續那種對孩子的漠然態度,嬰兒會漸漸不再哭鬧,減少對外界反應。

有些無知的人會因此沾沾自喜:看,我的訓練讓寶寶乖巧聽話了。

nnnnnn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嬰兒停止了哭鬧,其實是因為他們已經對於外界(此時的母親)徹底失望,知道無論怎樣抗議,自己的需求都不會得到回應。為了避免這種失望的痛苦,他們開始選擇性忽略外界的信號,轉向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開始自我封閉。這種在冷漠的親子關係中成長的嬰兒,會形成不安全的依戀型。在這些嬰兒長大以後,幾乎百分之百會出現心理問題,例如自閉、冷漠,難以建立同理心,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遠低於平均水平,人際關係出問題,等等。

綜上所述,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健康明朗的長大,我們首先需要給予的,是「無條件的愛」。如果我們自己未曾得到過這樣的愛,我們需要努力去學習,怎樣去愛。

有能力付出「無條件的愛」,只是一名合格父母的基準線。除了給予愛之外,想做優秀的父母,我們還需要懂得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兒童心理學,和基本的心理諮詢的溝通技巧。除此之外,我們最好還懂一點的營養學、當個好廚師、開得一手好車(安全駕駛)、具備兒童教師的專業知識,以及擁有媲美兒童玩伴的童心……

聽起來很難搞,不是嗎?但是人際關係就是這麼一回事,想要得到就得先付出。

無論是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還是夫妻之間的伴侶關係,要負擔起另一個生命成長的責任,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傾向於相信,沒有天生的「靈魂契合」,而是大家真的非常努力的,去不斷改善自己的個性,不斷磨練溝通技巧,以建立一段「越來越趨向於完美」的關係。無論是和自己的孩子,還是與自己的伴侶,莫不是如此。

(配圖翻譯:「我不信什麼靈魂伴侶。我不信人會遇見所謂「命中注定的一個」。我認為我們是因為愛上了對方,而努力去維繫這一段感情。有的時候我們真的非常努力。」)

為了和「熊孩子」建立充滿信任和愛的關係,我們具體要做的是下面的幾步:

第一步:明確我們的目標「無條件的愛」,並容忍彼此之間產生的恨意(Hatred);

第二步:接納兒童的天性,從他們的視角看世界;

第三步:用「公正」和「尊重」建立關係,贏得信任;

第四步:由衷的欣賞和激勵(Appreciation and Inspiration)。

下一期的文章,我會用《湯姆索亞歷險記》中的具體事例,對這幾個步驟進行分析。敬請期待:)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如何教導一個性格暴戾的孩子?
已經絕版的經典玩具,玩過五個以上你就過不了兒童節了!
如何評價「公司年會因為熊孩子草草收場」這個段子下的評論?
「有本事沖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完這些孩子的詩,是我輸了!
如何整治自駕游途中在車內活蹦亂跳的熊孩子?

TAG:儿童教育 | 儿童心理 | 熊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