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千里馬而非獨角獸」,對中國體育產業的6個認知和5種情緒

1月11日上午,由懶熊體育主辦的中國體育產業嘉年華在上海1933老場坊開幕。懶熊體育創始人兼CEO韓牧帶來了《趕路的人》主題演講,重點解讀了懶熊體育對中國體育產業2016年發展的6個認知。

以下是核心內容分享:

大家好,我是懶熊體育創始人韓牧。過去一年懶熊體育在東奔西走,我們一開始起「趕路的人」這個名字的時候,其實是我們自己的感受。我們一直在奔跑,一直在趕路,作為體育產業的新軍,這個名字讓我一下子有了雞皮疙瘩的感覺,感覺非常好。

4萬公里大約是環繞地球一圈的距離,我們過去一年去了很多的地方,包括美國、法國、德國等等,一直到國內我們的體育產業集市走過北京、杭州、廈門、深圳、廣州、哈爾濱,最後來到了上海。上海對我們意義重大,我們剛創建懶熊體育的時候,在上海辦了一場路演活動,其中有兩位創業者一直在堅持,他們的公司在2016年都獲得了融資,今天他們當中也有人來到了現場。我們相信產業里的人,不管是年輕的、成熟的、勇猛的,還是什麼樣的,我們一直在一起,趕路的人也是體育產業最好的一個寫照。

其實到了年底,或者新年階段,我們希望聊些不一樣的,因為過去懶熊體育給人的感覺是冷酷、冷靜的,我們都在說商業邏輯,說數據,今天希望聊一些柔軟的,我們既然做體育就要展現真實的一面,我相信真實比什麼都有力量。

過去一年,體育產業人都活出了一個高密度的人生,我之前跑房地產財經,那幾年感覺房地產也是活高密度的人生。我覺得2016年體育產業也是高密度的,這個密度很難用語言表達,但是可以用5種情緒來表達:興奮、焦慮、疑惑、冷靜、希望。我相信每個體育產業人,這5種情緒或多或少引起你們的感慨,也貫穿我的人生之中。

首先講一下「興奮」,2016大家都說體育政策紅利來了,政策在推動這個產業的發展;第二消費升級來了,大家都在說跑步的人多了,我也在每天跑步;第三說大資本來了,很多資本在投資和收購,都表現對體育產業的熱情。2015年1月1日—2016年3月31日,懶熊體育創業白皮書統計了257起體育創投事件,涉及融資金額約174億元。這個數字挺了不起,體育產業從來沒有這麼多錢,既然有這麼多錢,大家說不如進來試一試。有了錢以後,很多人有了一些想法,但是有了錢之後,體育產業是一帆風順嗎?

實際上就是第二種情緒「焦慮」。各種各樣的問題:怎麼樣找合伙人?商業模式怎麼搭建?市場怎麼開發?投資人不懂我……實際上懶熊體育也有自己的焦慮,為什麼?我們作為內容生產商進入到體育產業,但我們不僅做內容提供商,我們發現體育人口很少,而且體育產業是初級階段,所以我們要重新審視自己。這個就是焦慮,我和體育產業一樣,說好政策紅利哪裡去,說好資本紅利哪裡去,消費升級呢?和大家想像不一樣。

這個時候開始「懷疑」,懷疑自己,懷疑人生。懷疑自己到底是哪一盤菜?這盤菜到底是什麼樣的味道?開始懷疑自己這個模式靠不靠譜?公司的實力夠不夠?我們都在懷疑,包括懷疑商業模式,是不是太淡薄,是不是該看長遠?我們都在思考,我們關在辦公室裡面,我相信體育產業也需要有冷靜的思考。

懶熊體育創始人韓牧。

做這個活動之前,我們採訪了一部分嘉賓,他們也有一部分冷靜的聲音,比如說老朋友姚明先生提到一個觀點,體育產業創業公司遇到危機,包括很多項目死掉是一個正常的過程,最後形成寡頭和壟斷,是一個經濟規律。很多創業公司遇到自己的危機很正常,95%的創業公司最終都可能要死掉,剩下5%存活下來。

還有我們的投資方,華人文化董事長黎瑞剛提到泡沫對體育產業有一定的幫助,這裡面有一個東西,泡沫有一個正確的估值,為什麼說估值?因為2014年到現在,很多人說IP為什麼這麼貴?版權為什麼這麼貴?俱樂部為什麼這麼貴?大家說資本是不是失去了理性?很多人說貴了。實際上這裡有來自IDG中國合伙人李建光的一個觀點:對他們來說掌握中上游的資源,同時獲得資本的助力是他們採取的戰略,我們一定了解其合理性。不管怎麼樣,是一個正確的估值,還是戰略,我們終究要回歸商業邏輯。

體育產業的付費要起來,就是線上和線下的付費,好的用戶消費習慣要通過培養養成,未來體育產業一定是這樣的。虎撲體育創始人程杭有一個觀點:下一個真正決定體育IP行業的前景的數字,將是騰訊的NBA會員付費業績。今年7月,本賽季NBA結束之後,騰訊體育敢不敢把這個數據公布,我們希望拿到真實的數字,讓我們對體育產業有一個真實的了解和分析判斷。

這個是我們採訪的情況,懶熊體育也有自己的冷靜思考。如果把體育產業比作一場足球比賽,我們現在進入到了什麼階段?我的觀點就是20分鐘。進行到20分鐘往往進入到一個體力小極限,容易出現體力不支,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要開始調整,這個是體育產業目前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意識到體育產業絕對不是20分鐘的比賽,而是一場90分鐘,甚至是120分鐘的比賽,這個時候我們調整戰術、戰略,我們根據生理機能來調整,分配資源,包括野心也要慢慢分配,只有這樣才能在體育產業長久活著。

我和團隊一共總結了6個認知:

第一個認知:體育產業需要的是千里馬,而不是獨角獸。

獨角獸是互聯網的概念,通過兩三年的時間成長為龐大無比的怪獸,但是體育產業希望有跑得更久,耐心更強的千里馬。我舉一個例子,WTC世界鐵人三項公司是在1977年開始創建,2015年被萬達收購,價格是6.5億美元,跑了將近40年的公司。一些公司一兩年就估值10億美元,WTC跑得沒那麼快。但是它對用戶的貢獻和養成習慣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體育產業需要的是千里馬而不是獨角獸。

第二個認知:體育產業的投資熱情並沒有減弱。

大家不要認為都有資本寒冬,都在說什麼都不行了,都搞的很緊張,實際上我們對體育產業要有信心,體育投資的熱情沒有減弱。2016年我們統計到了235起體育創投事件,涉及投資金額約196億元。

第三個認知:傳統體育公司開始發力。

傳統體育公司發力,像安踏公司做了幾起併購,匹克從港股回歸,貴人鳥在籌劃收購威爾士。我相信2017年還會有一些併購,也可以期待。大家也注意到了很多過去傳統體育人才也開始動起來,這些專業人才動起來,體育的水才開始涌動,進入第二個階段。

第四個認知:「產品」將成為體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總歸要回到一個核心,就是產品。過去體育產業是屬於計劃經濟的時代,進入體育產業產品才是體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因為產品怎麼樣讓用戶為之信仰,並為之付費,這個是非常重要的。能不能打造一個好的產品是非常重要。

第五個認知:體育行業人才將比資源和資本更重要。

體育還是需要人才,人才比資源和資本更加重要,因為沒有人才怎麼辦?我特別羨慕樂視體育,短短時間聚攏那麼多的人才,也是保證他們蒙眼狂奔的基礎。暴風體育CEO馮鑫的一個觀點:未來體育重要崗位60%要替換成產品人才,這個行業才能創造價值。我過去說體育產業的三個商業模式是:熟、很熟、特別熟。很多人說我跟大公司領導熟,CEO熟,但是所謂的熟是經不起任何考驗的,只有產品穿越關係網以及任何東西,因為我們都是人,都是消費者,都是用戶。

在人才培養方面,懶熊體育也做了一些嘗試,包括創業培訓課程,2017年這塊會加大力度,在北上廣深巡迴做大量的培訓,在座很多都是我們的導師或者是學員。另外今年3月,清華大學體育產業高管課程班將開設,懶熊體育拿出實操的案例參與部分課程的研發和授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入。

第六個認知:少談遠景與規模,多聊聊方法論。

說到方法論我們也有對體育產業的理解,大家看一下是四個象限,是服務、產品、IP、X變數。

大家覺得什麼是X變數?就是從其他行業跨界到體育,金融和娛樂跨界到體育,如果想成為一個X變數,首先在原有領域要是佼佼者,才可能成為X變數。

另一個是服務,服務這塊很多人說是簡單的培訓,但服務講究是一個體驗,好的體驗用戶願意為你買單,或者服務更多。

第三塊產品就是專業,垂直,精品,過去這些體育用品品牌非常優秀,支撐整個體育產業大半壁江山。未來需要品牌抓住中產階級,推動一部分潮流,在三五年從小眾走向大眾。

具體到IP,我們分為三塊,第一塊參與的人數,觀看的人數一定比參與人數的多,一般馬拉松不算是特別優秀的IP,因為參與人數2萬人,但觀看的人數沒有多少。但是像英超的比賽參與者就幾十個人,但是觀看的由很多人,這個就是好的IP。過去強調賽事IP執行能力,還不能忽視賽事營銷傳播能力,體育很多部分跟傳媒有關係,很多人忽視這塊,就是做了很久,但是別人不知道,用戶不知道好的東西,怎麼挖掘好的用戶跟營銷傳播能力很重要。

聲明:本文為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註明來自:懶熊體育—在這裡讀懂體育產業


推薦閱讀:

在足壇,說起現役最強壯的球員,你最先想到的是誰?
武林風的擂台允許用中國點穴功夫嗎?
100米跑得快的關鍵是什麼?
3天3夜,相聚只因熱愛與夢想!
業餘踢足球假草足球鞋什麼釘比較適合?

TAG:体育产业 | 体育 | 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