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與選票
實驗初始有100單元資源和5名參與者,持續20輪。每一輪,參與者要決定拿走多少資源。決策機制有兩種:自行其是和投票。前者,5人各決定自己拿多少,加起來就是這一輪攫取總數;後者,5人各定一數字,取中位數乘5為攫取總數,然後平分所獲資源。無論那種情況,每一實驗者選擇數字不可超過20。另有兩設定十分重要。如果一輪中攫取資源大於50,實驗立即結束;如果小於等於50,資源在下一輪恢復至100。每一輪結束後,實驗都有20%可能立即結束。這意味著貼現率是0.8。最大化期望收益取法是每輪每人取10。
結果區別很明顯。18組實驗,自行其是只有4組撐到第二輪,無一撐到第4輪。投票組全部撐到最後一輪。此外,整個實驗進行期間,投票組資源總數維持在接近100高位。作者還研究了貼現率或攫取限制變化的影響,發現增加實驗立即結束概率,即降低貼現率會提高平均攫取資源數量,但影響不明顯。上圖顯示,即使結束概率高達40%,貼現率低至0.6,資源總數仍可維持在80左右。18個組中只有一個沒有撐到最後一輪。強化資源約束效果大得多。 如果限制每輪攫取資源不得超過30,中途超限導致實驗結束的組增加到三個。資源平均保有量也下降了。
作者還嘗試引入部分投票制。此時5人中有3人受投票制度約束,他們各給一個數,然後將中位數乘三作為三人攫取總數,再平分所得資源。剩下二人則自己決定攫取數量。其餘設定與之前相同,貼現率0.8,總限制50,個體限制20。結果很糟糕,幾乎所有組都沒有堅持到第15輪。上圖顯示一典型投票結果:在自行其是情景中,總有少數竭澤而漁取20。實際上大部分人都選擇10,甚至有少數會主動壓倒10以下。類似情況在部分投票制中也存在,少數人破壞了平衡。投票制中,因取中位數為結果,少數極端觀點不影響決策,平衡得以維持。
作者最後放了一張很有意思的回歸圖,其中橫軸代表民主指數,縱軸代表可持續性指數,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政體,數據均來自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其中顯示非常好的正相關。這不代表因果關係,兩個指數肯定也有很多爭議處,但研究實驗本身在討論涉及代際分配問題時可以參考。有關代際分配問題另一筆記可參見 知乎專欄。
參考文獻:
Hauser O P, Rand D G, Peysakhovich A, et al. "Cooperating with the future."[J]. Nature, 2014, 511(7508):220-223.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