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聲」的女人n——從ACT心理治療角度看佟麗婭的「不想提這事兒」

文/沈薈馨

陳思誠婚內出軌了,佟麗婭通過友人表示「不想提這事兒」,佟爸爸微博點贊「練就一顆忍耐的心,幸福才會來」……

眼看劇情即將落下帷幕,但輿論卻愈發樂得議論紛紛:瞧瞧這一家子。

作為一名常年與女性打交道心理諮詢師,我對佟麗婭「不想提這事兒」背後的心理狀態格外關注。

通常,人們描述性別差異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認為,男性比女性更加不善於表達內心感受。然而有趣的是,對比剛剛過去沒幾個月的王寶強被出軌事件,身為男性的王寶強並沒有選擇在公眾面前「失語」,反而高調的將自己的傷心事寫成文章公佈於眾、接受採訪、甚至邀約媒體圍觀法律訴訟過程,將自己的無助、憤怒、委屈完全暴露在公眾的眼皮子底下。

同樣是面對愛人出軌,為什麼不善表達情感的男性會樂於表達,而以情感豐富著稱的美女明星卻選擇「不想提這事兒」?(之前的馬伊琍和謝杏芳在面對丈夫出軌時的輕描淡寫同樣讓人有類似的感覺:就這麼著吧,你們別提了……)

不可不說這其中有文化的因素。女人出軌是十惡不赦的,寶強知道自己的情緒能夠被環境接納,因此毫無掩飾壓抑的必要。而男人出軌似乎很「正常」,如果女人因為這種「正常」的事鬧情緒,很有可能被輿論(甚至自己的家人)貼上「不識大體」、「矯情」的標籤。

好在,當今社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這種「不公平」,於是我們有幸看到這樣的矛盾景象:

一批沒經歷過出軌、甚至沒結過婚、未來也不打算結婚的女孩們懷著著「恨鐵不成鋼」的「父母心」,痛心疾首的叫囂:「你怎麼能這麼輕易放過他!」而正在忍受或曾經經歷過出軌的婚內女性卻默契的選擇了群體性緘默。

我不認為任何一個人有權利替當事人做決定,撕逼也罷,容忍也罷,都是她自己的生活。但是至少,每個人都應該正視自己真實的內心體驗。

面對愛人出軌,女性沉默的背後或許存在幾種心態:

一、這是我的私生活,不想因此被關注;

二、男人出軌很正常,我能夠坦然面對;

三、太憤怒了,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四、我不能表達我的情緒,除非我決定離婚;

五、我爸說,寬容忍耐才能獲得幸福。

第一、 n二種狀況不在心理諮詢師關注範疇之內(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南丁格爾情結逼別人承認自己受到了傷害)。

第三種狀況要看當事人後面的反應。

這篇文章重點說說後兩種心態,因為存在這兩種心態的女性是最痛苦的。

首先,「我不能表達我的情緒,除非我決定離婚」。

這是典型的認知融合——正視自己的情緒和離婚是兩件事。這樣的認知融合會導致一個經驗性迴避策略:我不能離婚,所以我要把不好的情緒消滅掉!

很多女性(尤其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會傾向於鄙視情緒泛濫(理性是高於感性的存在,這也是性別歧視的體現),如果某些情緒對於事情進展沒有意義,這些情緒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就應該想辦法消滅它。換言之,鬧脾氣對關係是有損害的,如果我不想跟他一刀兩斷,我就必須不能把這件事放在心裡。然而,情緒並不理會你的這些「必須」,它會理直氣壯的盤踞在你的腦海中讓你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即便你在心中一萬次的說服自己,「有什麼意義呢?為什麼非這麼要跟自己過不去呢?」但「那件事」仍然會像一隻令人作嘔的蒼蠅般縈繞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另一種情況,「我爸說,寬容忍耐才能獲得幸福。

這又是一種認知融合——想要幸福,我就不能計較個人得失。於是這又導致了另一種經驗性迴避:想方設法逃避自己真實的內心體驗。當事人在這樣的迴避規則下,會有意識的不看、不聽、不想那些會引爆自己情緒的事件,不僅自己,甚至他們也要求身邊人都做到不看、不聽、不提。她們覺得這樣就能把自己與不良事件帶來的影響隔離開來,就能讓自己遠離痛苦,就能幫助自己做出「顧全大局」的選擇。然而她們忽視了一點,這種隔離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使自己遠離了真實的自我體驗。她們對自己心中的吶喊和要求充耳不聞,令自己成為了一具毫無生氣的行屍走肉。很多婚內女性用瑣碎嘮叨的形式表達自己對婚姻的不滿,但當你詢問她們「真正想要什麼」的時候,她們的反應是遲鈍且麻木的。不正視真實的內在體驗,也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於是只能永恆停留在這個不喜歡的現況里,這就是長期自我逃避帶來的惡果。

解決這兩種狀態的關鍵都是,我們願不願意相信,情緒會造成負面影響的同時也能起到積極意義。

情緒是溝通中的重要信號,也是非言語溝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情緒的溝通是缺乏情感鏈接的;情緒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喜愛、討厭、嚮往,幫助我們了解自己,也幫助我們理解自己與所處環境的關係;情緒本身就能保護我們,原始人類如果不信任自己的恐懼或厭惡,很有可能就活不到今天……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現代人開始對自己因本能產生的某種情緒感到羞愧和抗拒。面對出軌,你理應相信自己的憤怒、委屈、無助和任何可能產生的感受都是理所應當的(就像王寶強那樣),有情緒並不可恥。或許世俗文化給女性的情緒貼上了「不識大體」的標籤,但你自己不能。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心情都不能正視和接納,她又何談「愛自己」?又如何能與人維繫持續親密的關係?

套用一句老話,毀滅愛情的從來都不是第三者。

毀滅你自己的,也從來都不是糟糕的婚姻、可惡的男人、悲催的童年陰影……

面對傷痛,你有權利對所有人失語,但只要你願意對自己的真實感受時刻保持覺察與警醒,而不是一味掙扎或逃避,就沒有人能真正傷害得了你。

作者:沈薈馨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性與性別研究方向

中國首位獲諸多LGBT組織聯名推薦的肯定性諮詢師

中國首家專業孕產育心理管理機構「太太安心」創始人

weixin.qq.com/r/p0m6oj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結婚不到一年,孩子剛剛4個月發現老公出軌了……如何才能在婚後抓住老公的心,特別是懷孕期間?
你是如何看《晝顏》的結局的?
每個人都應該保持與這世界的距離

TAG:佟丽娅演员 | 心理 | 婚外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