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思考
儘管我關於社交網路的疑慮存在已久,然而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今年的聖誕/新年算是一個契機,也許那是終於到了一個時刻我發覺沒有任何東西好發布的。待在阿姆的城郊,沒有什麼趴體,也沒有好看的食物,儘管如此,我在散步途中特地拍了一些自以為有趣的圖片準備發票圈,但一個想法隨之而來,這一切都是為啥?
我知道人們有表達的需求,但是我們有朋友,甚至有家人這樣可以無條件傾聽我們的人。人們有炫耀的需求,但是在手機屏幕這樣一個小小空間里每個人都想要拚命擠進去一點東西,真正又能炫耀多少呢。有的時候我覺得是因為分享,但很多情況下, 一個有趣的,美好的東西,我們幾乎可以知道哪些朋友會對這些感興趣,直接發給他們不就好了?而且分享是一個容易模糊的概念,自己覺得有趣/有意義的事,可能會是很個人的,在別人看來就是日常的啰嗦,那麼對於其他參與者來說它又變得無意義了。我又想到,哦,或許人們需要被關注,但是請你回憶下,你真正記得兩天前你贊過的東西是什麼嗎?當付出關注變得如此廉價時,獲得這樣的關注是否還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為什麼要訴諸這些需求去社交網路呢?僅僅因為它能承載這些所有種類的訴求?儘管它對於每一種訴求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它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那是一個新的空間,你參與其中,總歸會有新的收穫,有意思/有幫助的內容也好,久不聯繫的朋友的狀態也好,甚至交新的朋友也好,等等。但這些收穫,比起參與它付出的時間,總是顯得太稀少。畢竟那就像一個擠滿人的小房間里,每個人都試圖吼出一些聲音,大部分都是自己的碎碎念,你能從中獲得多少「有益」的東西呢?
總之,我覺得這東西總的來說是一個殺時間的玩意兒,它的其他意義則顯得微不足道。全世界大部分人都在參與這個事實,是一個了不得的大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蘊含著巨大的可能性。然而每一個參與者都是可有可無的,正如我們大部分人之於地球,如果有一天,我和我所有的朋友們都消失了,地球照樣轉,社交網路依舊熱鬧。因此,既然我沒有多少時間可殺,暫時減少參與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Doing business or being friends
我自認為是不善與人相處的。如果人與人的交流缺乏吐槽和講段子的氛圍,我會比較寡言少語。最近於朋友共事這一點更加確定了我對自己的判斷。在這個過程中我總是感到有莫名的壓力。今天終於有時間冷靜下來思考偏科,我覺得是這樣的,儘管我們的個性、做事方式, 甚至對電影音樂的理解都存在諸多差異,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無法同時和一個人共事和做朋友。儘管早已不是羞澀的小年輕,我對做朋友的理解潛意識上還是僅僅停留在being nice,讓他/她高興的膚淺層面,說溺愛有點過,但是哪怕一件事他/她很喜歡,而我不甚贊同,我也會表示支持或者假裝喜歡,以便取悅朋友,換句話說,我總是機械的把優先順序給予取悅朋友,而非表達自我,哪怕有些情況下表達自我帶來的臨時的不愉快,實際上在更宏觀的時間/空間裡帶來更多友誼。做不到或者意識不到這一點,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共事對我來說則簡單多了,一切都是以這個「事」為中心,怎樣讓這個事更好更快的完成是壓倒所有其他目標的,這種情況下,他人開心與否倒不是什麼值得擔心的事,完不成做不好事情,關係再好也高興不起來,反之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了事情,過程中鬧過的小矛盾完全不算個事了,至少對我如此。
過於龐雜的社會
也許正是因為不了解,我以為每個看似普通,或者自以為普通的人,背後都有許許多多有趣的故事。有點嚇人的是,這個世界可能有數十億這樣的人,有點可悲的是,我可能連這個世界的百萬分之一都沒有遇見到。更加可悲的是,這輩子遇見過這麼多的人,大部分人都是見面打打招呼的交情,真正能聽到故事的人或許百分之一不到吧。此時此刻不得不羨慕那些善於觀察、交友、讓人願意暢談的人。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黃毅清幫助賈乃亮?
※一個在北京應該怎麼擴大交際圈?
※你在知乎上碰到過最酷的人是誰,有著怎樣的經歷或者怎樣的生活態度?
※在過去的 2016 年,你有什麼遺憾的事情?
※夜班時血糖變化大,該如何飲食?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