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弗洛伊德到皮亞傑-人是什麼之二

個人覺得這個文章應當是相對比較好懂的, 不知為何沒幾個人看。 反省一下, 也許跑的太快了, 大家沒有跟上。 因此這次先不談超驗。 回來再看看心理學的另外一類研究, 從教育和發展的觀點來看一個人是怎麼成長起來的, 也許也會是一個有啟發的角度。

還是從弗羅伊德的人格結構, 本我,自我, 超我談起。 前面一篇文章說過, 馬斯洛在此基礎上, 做了擴展,變成了他自己的五層理論。 弗洛依德大夫是個悲觀主義者, 他看到的是本我和超我的各種衝突。 在他眼裡恐怕, 人之初,性本惡。而馬斯洛教授是個樂觀主義者,他覺得只要滿足了這些動物性的慾望, 人就可以追求更高的東西。因為能夠自然追求更高層面的東西, 所以是人之初,性本善。 以上的解釋有點牽強, 但是可以幫助大家理解。

回到弗大夫的理論,做為一個天才人物,他不光是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還同時提出了意識本身的層次結構。 他把整體意識分成了三層, 即意識, 前意識, 和潛意識。潛意識又叫無意識。 所謂意識, 是自己能主觀注意到的東西, 只是整體意識的很小一部分,類似與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大量與心理活動相關的內容,實際上是意識注意不到的,水面下的冰山。 而水面之下的隱藏意識, 又可以分為前意識和潛意識。 前意識是水下冰山裡可以進入意識的一部分, 一般人前意識都可以轉化為意識。而潛意識是真正看不到的東西, 也許來源於生物的進化和潛藏的記憶。

對一般人來說光憑意識是看不到的潛意識層面的。但是特殊的人不一樣, 有人能夠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且利用潛意識, 這就是所謂超驗體驗的基礎。 這個容我們以後專門再說,這裡就不展開了。 類似的整體意識層次理論, 也符合現代腦科學的研究和認識。 可見弗大夫的天才, 一下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質。

除了意識的分層,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 還外帶一套發展理論。 這就是大家可能早就聽說過的力比多驅動, 從口腔期, 肛門期, 生殖器期, 潛伏期,直至青春期真正成熟的發展過程。 弗大夫要治病救人,因此他的學說是用來看病的。他說如果在各個發展階段力比多被抑制了, 就會生病。 他並不研究正常人是怎麼一回事,從正面來看該如何引導這個發展過程。

要正面引導, 也就是所謂教育, 需要介紹另外一個天才人物, 皮亞傑皮老師, 他的一套人格發展理論, 是現代教育方法的基礎理論之一。 我們還是從他的生平說起。

皮亞傑比弗洛依德晚一代, 和斯金納一樣,都是在世紀交替時出生的。 他是瑞士人, 父親是個大學教授, 家境優越。 因此可以說有非常幸福的童年。他很早就接觸到了所謂科學研究的方法: 通過細緻的觀察實驗, 來研究事物,並在此基礎上,通過系統總結來提出理論。 10歲的時候, 他在公園裡玩耍時發現了一隻得了白化病的小麻雀。就把麻雀帶回了家。天才總是和常人不同,他並沒有把麻雀當個玩具, 而是通過觀察總結, 寫了一篇關於白化病麻雀的論文, 並且在當地的科研期刊上發表了!

這篇文章引起當地自然博物館館長的注意, 邀請他主動參與博物館對標本和生物的研究, 並隨後發布了一系列文章。 特別是有關軟體動物的文章, 在當時的歐洲動物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向。 這時,他還是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作為一個學霸, 皮亞傑19歲就大學畢業, 22歲拿到了生物學和哲學雙博士學位。 隨後去了巴黎遊學, 3年之後又拿到了法國科學博士學位。 相比胡適博士的名譽博士,人家皮亞傑拿的可都是真博士。博士拿到手軟之後, 皮亞傑又回到了瑞士, 在日內瓦大學獨擋一面, 開始創立自己的學說。 此年他25歲。

事業有成, 就當考慮家庭, 安定之後, 皮亞傑結了婚, 並隨後的6年間有了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因為皮亞傑有那麼多貨真價實的博士學位, 他也就同時跨學科擔任了好幾個學科包括心理學, 社會學, 哲學, 科學史等等的教授。 學霸中的學霸小時候靠觀察一隻麻雀就能寫出有影響力的文章。當他有了孩子之後, 通過對自己的三個孩子更細緻的觀察, 皮老師發布了一系列關於兒童心理學的論著。 成為了兒童心理學的世界級權威。特別是他本人的跨學科背景, 和自幼年就培養起來的的犀利視角, 讓他對從出生,到幼兒,直到成年的兒童發展過程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論思考。這比弗大夫的口腔期,肛門期可深度多了。

皮老師曾經擔任過國際心理學會主席。 各種心理學的最高獎勵拿到手軟, 有60多本專著, 500多篇論文, 多個國家的幾十個名譽博士,名譽教授, 名譽科學院士。 直到80多歲去世。走完了一個學霸應有的光輝燦爛的一生。 令人羨慕不已。

與弗大夫的學說不同,作為一個科學家, 皮老師的認知發展理論包含大量細節,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講清楚的。 這裡勉為其難說說一些基本的概念, 建議有機會還是要認真讀讀皮老師有關兒童心理發展和教育的專著。 才能體會到學霸的深刻思想。

從哲學的角度, 皮老師認為心理發展過程是一個主觀和客觀交互作用, 共同促進的過程。 其中的核心觀點是所謂圖示schema。 圖示是認知活動的基本單元, 是相對固定的, 在認知活動中會不斷重複; 另外又能隨之變化發展的模式和結構。以上這段話可能不太容易理解。 拿行為主義來做對比, 行為主義只注重可以觀察到的外部輸入和輸出,認為觀察不到的人的內部心理活動是一個黑箱。

而圖示的概念是試圖結合行為來表徵人的內部心理結構。 這樣人就不是黑箱,而是由一個一個相對固定的模式或者節點構成的網路。 人的心理活動, 就不單單是輸入到輸出,而是從輸入到圖示再到輸出的過程。

在人和外部環境互動的過程中, 圖示只是相對固定, 實際上是不斷調整變化的。可以把這個變化過程當作是適應和學習的過程。 圖示由少到多, 由簡單到複雜, 不斷發展。 皮老師把這個變換髮展過程分為兩類: 同化和順應。

所謂同化, 是一個量變的過程, 通過對外部環境的適應來調整已有的圖示, 讓圖示變的更豐富, 更複雜。 順應則是一個質變的過程, 在順應中舊有的圖示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或者產生了新的圖示。舉個例子,蓉蓉家裡養了一隻金毛狗, 她出門又看到了博美,京巴,松獅等等各種不同的狗,於是她認識的狗就越來越多,但還都是狗,這就是同化。 有一天她去了動物園, 看到了老虎獅子, 這就不能當狗了, 就要順應了。 從動物園回來, 蓉蓉就認識了狗, 老虎和 獅子。

同化和順應是並存的。在此之上, 還有一個平衡的概念。當一個人熟悉了周圍環境了, 可以說是平衡了。而環境中出現了新的刺激, 按照原有的認知不能處理, 就不平衡了。比如蓉蓉不認識老虎和獅子,就不平衡。而通過認知活動, 同化和順應的過程, 能夠處理這個新刺激了。 就又平衡了。蓉蓉終於還是學會了辨認老虎和獅子。 從平衡,到不平衡到再平衡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按照皮亞傑的理論, 智力並不是完全由基因決定的, 在教育學習的過程中, 可以不斷變化和成長。 從平衡到再平衡的過程中, 個體要採取動作,要take action, 這是心理發展特別是認知的來源。

人通過探索世界, 通過主動行動,收集反饋來建立自己的認知。 整個發展過程, 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 感知運算階段, 0-2歲。嬰幼兒從一出生就會的基本條件反射開始, 慢慢的通過一些動作行為去適應環境。這一階段,人會從一個僅僅具有反射行為的個體逐漸發展成為對其日常生活環境有初步了解的問題解決者,但是仍然只有基本的直觀感知。

  2. 前運算階段, 2-7歲。幼兒將感知動作內化為表象,建立了符號功能,可以憑藉心理符號來進行思維,從而使思維有了質的飛躍。所謂符號對應的就是語言, 會說話了就是不一樣。

  3. 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在本階段內,人的認知結構由前運算階段的表象圖式演化為運算圖式。人開始有了抽象概念,同時也就有了邏輯,但是思維活動還需要具體內容的支持。雖然能夠算算術,還是不能脫離數蘋果。

  4. 形式運算階段,從11歲開始一直發展。這個時期,人的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推理的水平。思維形式開始擺脫內容。於是人就能夠擺脫現實的影響,關注所謂假想的命題,可以對假想的世界作出基於邏輯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反映。人類發展出了自己想像中的世界。而一旦想像中的世界出現, 就比現實世界更豐富多彩。 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實際上是主要基於想像世界的。 人類活動的主要部分都是圍繞想像世界展開

皮老師的階段發展理論,可以為兒童教育不同階段需要注重的內容提供一些參考。 但是現代小孩遠比皮老師時代的小孩早熟。 所以相關的年齡階段劃分也僅供參考。 特別是天才,完全不在此列。 皮老師自己10歲就能發表文章, 一定已經進入了形式運算階段。

抓住皮老師思想的重點, 我們就知道學習是一個練習的過程, 特別是需要反覆的練習。而從平衡到再平衡的理論,又解釋了如果要有效學習新的東西, 一次不能學的太多。那就會引起混亂。 現代的所謂刻意學習理論,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 刻意學習, 一萬小時定律,是我們當下能夠掌握的最好的學習方法。因此不管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有關學習的心理學簡介到此結束, 下一篇我們要不要討論超驗呢? 也許要應當先說說無意識, 以及有關夢的心理學解釋。 謝謝觀賞!


推薦閱讀:

為什麼女人壞起來比男人更壞?
《水滸傳》有哪些無恥之人?
去他丫的他還只是個孩子,綾瀨水泥殺人事件中彰顯的未成年人性善與惡
人性可以有多自私?

TAG:心理学 | 人性 | 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