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聖誕、元旦和混蛋

前幾天,愛國人士們又在朋友圈愛國了。就在25日前後,愛了至少三天。

由於抵制的是聖誕這個洋節,呼籲的是保護傳統文化,便不止愛國那麼單薄,更有了文化意味,當被譽為愛國文化運動。

其格調之高遠,意義之深長,歷史上大抵只有五四運動可與比擬。晚生的我輩錯過五四,而能於此次躬逢其盛,與有榮焉,確乎時代之不負我了。

崇洋媚外的傳統由來已久,尤自五四以降,西風更漸,好的壞的都來了不少,擠走了不少傳統,丟失了很多美德。今人言必稱美帝,用必贊日貨,年輕人連洋節也過了起來。有年齡、有文化且又愛國的人士們的痛心,其情可嘉可贊。

聖誕之後的洋節第一個是元旦,緊接著是2月份的情人節。本以為愛國者們深知愛國固非一日之功,當一鼓作氣,再接再厲為好,偏偏於元旦的前日,提前地兀自慶祝起來。畫風之突變,大出意料。

大概愛國者們的年齡確實夠高,愛國的熱情也確實夠真,但於文化這一項,或許大概確實有些欠缺,因而把「元旦」這個地地道道的洋節,當成既符合華夏傳統又與洋人毫無瓜葛的中國節了。

否則,那「抵制聖誕節,只過中國節」、「中國人不過外國節」的愛國口號,如何突然地就啞了?

元旦一詞,固然中國早已有之,甚而可遠溯至三皇五帝時。《晉書》有載:「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然則實與今日之「元旦」毫無關係。

上古及夏朝時,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殷商時以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兩周時又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到了秦代,元旦為十月初一。直到漢武帝時才恢復夏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延續至清末。前趕後錯,都與西曆1月1日無關,倒與「春節」相近。

宋王安石《元日》詩中有「爆竹聲中一歲除」,又有「總把新桃換舊符」。清孔尚任《甲午元旦》詩有「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看這習俗,傳統而愛國的元旦便是今天的「春節」了。

西曆1月1日作為節日,是辛亥革命以後的新鮮事。孫中山提倡「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故民國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以「西曆」1月1日為「新年」,均不以「元旦」稱之。我黨建政之初,才沿用民國舊例,稱「新年」為「元旦」,仍以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就習俗看,民國時「新年」即元旦這日,僅政府機關有所慶祝,民間不以為然。1949年後,元旦的慶祝也是機關掛個「元旦快樂」字樣的條幅,再搞個茶話會、聯歡會。民間則以放假休息為實際意義,兼有電視里跨年的元旦晚會可觀看而已。

是故今天「元旦」作為節日,不僅毫無傳統的美意,更是西方那一套。

尤其要提醒以杜防洋教為理由抵制聖誕節的愛國人士注意的是,元旦與聖誕節大有淵源,且與洋教密不可分。

元旦依從的是西曆,而西曆舊稱基督紀年,於1582年由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頒布實施。西曆以耶穌誕生之年為紀年之始。稱公元前為主前,稱公元後為主後。

嗚呼壞了大事哉!愛國者以基督紀年慶祝元旦,卻去大張旗鼓抵制一個小小的聖誕節,不正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蠢事么?

嗚呼壞了大事哉!連我們過的星期天,居然正是基督教的禮拜之日。不僅是洋教的,還是西方那一套的,更是毫無華夏傳統的美意的。

嗚呼壞了大事哉!問幾月幾號,過星期天,怎麼好意思說抵制西方那一套?怎麼好意思說愛傳統?怎麼好意思說愛國?

前一段在知乎看過一個提問:「學語文有什麼用?」又看過一個題目:「沒文化到底有多可怕?」

聖誕和元旦,都帶一個「DAN」。殊不知,這兩個「DAN」,根源其實是一個「DAN」。大張旗鼓抵制聖誕,卻心安理得慶祝元旦,弄不清楚這兩個「DAN」, 這叫什麼?

這叫「混蛋」。

推薦閱讀:

薩德事件,為什麼不直接抵制美國?
畫畫不是耍流氓
「麻雀學校」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
部門利益不除 百姓利益難得

TAG:时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