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扯速讀等奇技淫巧,如何一周閱讀完一本書?
02-03
美國電影導演、編劇伍迪·艾倫老師說過一句幽默的話,「我上了一門速讀課,在20分鐘內讀完了《戰爭與和平》。然後我知道這本書與俄國有關。」《戰爭與和平》非常厚,中譯本127萬7千字,按照正常人每分鐘200-400字的閱讀速度,小說快一點,按400字一分鐘、一小時24000字,看完需要57個小時。速讀法在它面前沒啥用,不如看一篇千字的梗概介紹。如果你在放假,花幾天時間也是能看完這本巨著的。不過我們這裡說的是上班、上學,正常人的情況,在一周里怎樣利用業餘時間看完一本正常的書,《戰爭與和平》太變態,字多且時代離我們久遠。
什麼時間來看?自己有多少時間資源呢?不能是一抹黑的瞎子。有些朋友只是許願式訂計劃,但是並沒有評估自己手頭上每周有多少時間資源。連自己有多少條命都不知道,就敢闖關了,也是年少心大。每天除去工作、睡覺、日常事務的時間,如果有2小時下來已經不錯了。在此說一下,如果你有多個目標,這些目標還會彼此爭搶有限時間。其實,只訂一個目標,先實現最好。一天2小時,一周工作日就10個小時,理論上是可以讀完的。還不算周末的大量時間。如果加上周末和平時利用好的碎片時間。不僅能讀完,還能把筆記做了。有些相對大塊的碎片時間可以利用,比如上下班路上,是否能利用上,地鐵里可以讀,如果晃動厲害,那麼是否有有聲書來聽呢?路上啃完,回家做筆記。電子書存在閱讀器或手機里,那麼等車等人的超過15分鐘的時間是否可以用來讀呢?刷手機的時間可否替換來學習呢?
推薦閱讀:
有的人說一周一本這不可能,那我們看看它的可能性。
一本書這目標本身接受嗎?只是想讓自己花一些時間來讀書學習,我們並不想陷入到每周非要讀一本書,不好看也要硬著頭皮看完的境地。我們不是神仙,不可能每周選的書都能有用有趣,能吸引看完。一周一本、一年52本書的目標嚴格說沒有太大意義,比這更有意義的目標是每周保證多少時間來看能解決自己問題的書籍。
當然,一周一本還是容易講述,我們就以此來說說方法。看哪一本書?並不是隨手拿起一本之前買過的書就看,如果希望能高效讀書學習,還是要在看書之前先想想自己有什麼問題,訂個小目標,就是通過讀書來解決這個問題。最近在研究習慣養成,看《微習慣》、《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等都是為了了解習慣這事,為了能提煉萃取自己需要的習慣養成法而讀。目標正是來自於內心深處的渴望,所以才有動力。不要看你根本就不渴望看的書。那些現在先積累著,將來也許用得上的東西到將來早就忘記了,趕緊在當下學到,用上,鞏固住印象,放進腦海中的經驗池裡。馬上能用得上,能試一試,這事也能增加讀書的動力。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不要為了這個目標而選擇那些容易看的,或者手頭上剛好有的。選好書,看了有收穫才是最重要的。
花費多少時間?正常人閱讀速度如上所說,200-400字每分鐘,你也可以自己測一下,找一篇文章貼到Word文檔里,統計字數,然後掐表看完算一下。一本書大概字數,書上可能會寫。由此可以算出書看完一遍要花多少時間。這裡的讀不是速讀,而是基本上每句都過一遍腦子的讀。20萬字的書算下來要8個小時。與之匹配,8個小時看完這本書,要好好消化吸收,做讀書筆記的時間起碼1:1,讀完後才能有好的輸出效果,保證不會快速遺忘。
也就是說,一本20萬字的書,讀需要8個小時出頭,讀和筆記需要16個小時。小說不做筆記,可以中間略一點沒關係,會減少很多。這樣,在專門時間之外,還有更多的碎片時間可以利用。
破除形式一周讀完一本書還是很現實的,每個人個人情況不同,每本書個體情況不同,實在不合實際,也可以修改成每2周讀完一本書。在一句句讀完和速讀中間,確實有很多不同的過度狀態。比如,可以一部分非常需要的詳細讀,反覆讀,而背景交代的跳讀。所以,我就說,其實更有意義的是投入的讀書時間計時來作為目標。知識並不是以「本」來衡量的,而我們吸收知識卻是可以用學習時間來衡量。最後,當你讀完書,投入實踐之後,實踐有了正向的反饋,你讀書的激情就會被點燃。這個正向循環就形成,滾動起來了。再往後,就不一定會那麼關注每周非要一本書了,可能好幾本都是讀其中部分,可能兩三周一本,但也都是精讀吸收。最後,就只重目標,不拘形式了。這就不是你最初的那個目標了,境界改變了。*********************************
這個專欄由周昶帆撰寫和編輯,研究閱讀與個人成長方法論。微信公眾號:北極光閱讀(微信搜索 kanbeijiguang,也可掃描下圖二維碼)。記得關注這個專欄以及作者周昶帆的知乎,第一時間接收閱讀與成長話題的更新。推薦閱讀:
※你是什麼時候才突然意識到時間過得太快?
※大哉問01 - 什麼樣的時間觀值得擁有?
※大家都有什麼時間管理的工具和技巧?
※老J專欄(101)拒絕瞎忙,學會時間管理散點圖
※OmniFocus中,定期重複,完成後再次推遲,完成後再次到期,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