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一份賽課課件做到高大上(2)
下面開始正式內容: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析和講解《火車開啦》賽課課件的2-4頁,因為這幾頁用到的技巧相對比較容易掌握,所以合到一起作為一期推送。雖然各位不一定是小學音樂老師,甚至說根本就不是教師,但製作一套PPT所需要的整體構思,以及對素材的利用和修改都是相通的,相信只要你能整個案例完整看下來也會很有收穫。
1.理清思路
第一頁製作好點擊iPod播放音樂之後,對第2頁應該是什麼內容,我和S的看法有一些分歧。S的意思是,從火車的汽笛聲直接引入發聲練習——讓學生模仿火車的汽笛聲,一起用「WU」音來唱節奏……
而我則認為既然第一頁是讓學生來猜:
那麼接下來理所應當對是由教師來宣布答案。
在S的教案設計中,因為問大家「這是什麼聲音」這個問題比較簡單,所以她並沒有正面回應學生的回答是否正確,只是將學生的答案進行了進一步的引導——火車可能會發出各種聲音,但現在我們聽到的是鳴笛聲:
這樣處理當然可以,但難免會給人缺一環的感覺。如果考慮到問題的確是很容易回答,不用專門回應學生的回答是否正確的話,使用PPT來展示答案就是一種不錯的折中選擇。答案一展示出來,正確與否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有了上面的考慮,第二頁PPT的定位就很明顯了——結合剛才的音頻,展示答案。到了第三頁,再來製作發聲練習的內容;第四頁,則引入老師和學生的共同發聲練習。
後面這兩頁,都是按照S教案上的設計往後走,並沒有太多需要我發揮的餘地,反倒是S自己要求在第四頁插兩張小圖,一張老師的頭像一張學生的頭像,通過這樣的形式,把老師和學生唱的內容區分開——其實這和我的想法基本一致,能和陳老師想到一塊兒,孺子可教也!
2.準備素材
既然第2頁是要展示答案「火車」,自然就需要一張火車的卡通圖片啦,於是我立馬開始著手搜索火車的卡通圖。
更換了無數和卡通相關的關鍵詞:cartoon、animated、vector、game、clipart……甚至還想到了搜索《極地特快》Polar Express(用和目標關鍵詞相關的遊戲、影片名來搜索,而不直接搜索目標關鍵詞,也是一種常用的聯想搜圖手段):
但很花了一些時間,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圖片。曾經想要使用下面這張圖片,S說水印不是太大問題,但我自己還是忍不了,最終放棄:
那天在這裡卡了很久,晚上睡覺之前,我又繼續在白天曾經試過的關鍵詞基礎上,進行發散思維,從《極地特快》是一部電影這個角度獲得了突破,用「train cartoon movie」三個關鍵詞搜索出來了滿意的圖片(下圖左下角):
更加讓我驚喜的是這幅圖的圖源正是YouTube上一部小小的Movie,也就是說,我很有可能從這一個小影片中的不同時間位置,截取到各種各樣鏡頭角度的火車造型圖片,這樣就可以同時保證課件用圖的連續性和多樣性,而不是要麼這一頁的火車和那一頁的火車完全不同根本不是同一輛,要麼就是同一張圖,讓人感到死板無趣了。
於是,我在下載了這張圖片的同時,也順便從YouTube上下載了這部3分鐘的小短片(當時我萬萬沒想到,除了顏色艷麗、造型可愛的火車圖片,這部影片還有另外的驚喜要給我,這個賣個關子,我們下次再說)。
從這部影片里,我還截取到了火車的側面造型圖一張,用到了第3頁:
再來看第4頁需要的老師和學生的卡通頭像——說到卡通頭像這個詞,如果我再送大家一個關鍵詞「手機APP」,把這兩個關鍵片語合到一起,你們有沒有想到什麼特定的搜圖方向呢?
答案在下面,老規矩,先動腦子想想再看哦~
|
|
|
|
|
|
↓
噠噠噠~公布答案!
應該有不少朋友猜對吧?
曾經一夜爆火的臉萌不就是製作卡通頭像的利器嗎?要是你願意,甚至還可以按著自己的形象製作一個老師的頭像,用到PPT里,上課就更有代入感了!如果遇到有跟不上時代完全不知道年輕人這些玩意兒的領導聽課,看到你課件里出現了你自己的卡通形象,想想看他會有多驚訝呢?
不過我由於手機上沒有裝這款APP,就直接百度了兩張臉萌的圖片,一張看起來像老師的,一張小朋友的:
OK,到這裡呢,我們所需要的素材就準備得差不多,可以開始著手製作咯!3.著手製作
圖片素材已經有了,就可以開始動手製作了。第2頁不難,直接大圖填充為背景,然後插入第1頁時用過的火車鳴笛聲,就可以了。
不過為了更加生動,我還給鳴笛聲配上了文字:「嗚」、「嗚嗚」。既然是聲音配字,那麼就得注意同步,大家都沒少唱K沒少看國外的影視劇,如果字幕和聲音出來時間點對不上,就顯得太粗糙了。
具體來說呢,就是把「嗚」和「嗚嗚」各寫到一個文本框,加上動畫,結合聲音效果,各自設置一定的延遲時間,使得文字和聲音的出現時間吻合即可。
至於加什麼動畫,簡單一點可以單獨加一個縮放就好,但為了效果更理想,我還加了一點點旋轉以及最後略微縮小10%:
這樣文字的出現就不會很乾癟,而是有一個蹦出來並略帶回彈的感覺(大家不妨想像一下果凍的質感),看了下面鏈接里的GIF圖你就懂我在說啥了:
文字回彈的效果動圖
接下來是第3頁。第3頁本來應該是最簡單的,因為內容很少——只需要布置好背景,然後寫上要求學生模仿火車鳴笛的發聲練習 5 5 | 5 - || 就可以了。
可是如果我們直接把剛剛找好的火車側面造型圖填充為背景,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火車幾乎把整個畫面都佔滿了,根本沒有合適的地方讓我來寫簡譜。
要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鋪譜子寫上去,效果就會是這樣——最後那個WU壓在火車駕駛室的上邊緣上,黑乎乎的一團,完全看不到……
所以這一頁我們必須把素材做一些處理,讓畫面留出足夠的空間來寫譜子。具體的操作是這樣:
首先把圖片往下移,把沒用的黃色地面部分全部移出PPT頁面範圍,這樣頂部的空間就流出來了:
但這樣做之後,頁面頂部就空了,顯然還得處理——我們可以採取填補法來補足這一部分缺失的畫面。
通過對圖片頂部進行水平方向的多點取色,我們可以得到與其大致吻合的漸變方案,運用到PPT頁面的漸變中去,就可以得到下面的效果:
但是僅僅是這樣還不夠,因為一些雲彩以及火車煙囪冒出的煙在圖片邊緣處被「砍斷」,所以圖片邊緣還是很明顯,無法很好的和背景融合到一起去。結合圖片的內容,在圖片邊緣處使用曲線和橢圓工具,仿製著畫上一些雲彩和煙霧,取色、加上一定程度的柔滑邊緣效果(下左圖),看起來就好多了(下右圖):
有了足夠的頂部空間,再把曲譜放上去,當大家注意力都在曲譜上的時候,很難注意到或者說很難想到背景是這樣處理過的,自然也就不那麼容易穿幫了:
這種對圖片素材有目的性的修改,在製作PPT的過程中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一份PPT是專註於我要表達什麼效果,並以此為依據去尋找和修改素材;還是立足於素材,圖片上哪裡有空位置我就把字寫到哪兒,做出來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在第4頁的製作中,我就出於同樣的考慮對小朋友的頭像造型做了修改。因為教學環節在這裡需要學生跟著老師,把剛剛發聲練習里學會唱的嗚嗚嗚繼續做一個練習,也就是說,是一個演唱環節。可是我們再來看我們找到的小朋友頭像,他的嘴巴是閉起來微笑狀的:
這就不利於學生產生「跟唱」的代入感——如果看到PPT上的小朋友也在唱歌,學生們就自然而然有一種角色轉換的心理了。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將小朋友的嘴巴改為開口唱歌的口型。
操作起來也是相當的容易,只需要先繪製一個和他的臉同色的形狀將原來的嘴擋住,然後再繪製一個小圓當嘴巴就OK了——注意這個圓一定要小,如果太大就像是在發「啊」的聲音,而不是在發「嗚」音了(大家不妨現在就試試看,發「嗚」音是不是撅起嘴,嘴小小的呢?)
如果要求嚴格一點,老師的口型也應該更改一下的,但考慮到老師塗有口紅,不能直接改成一個圓,還得自己畫一個嘟起來但又看得出唇形的形狀,有點過於麻煩了,投入(的精力)大過產出(的效果),就算了。
這一頁最終效果是這樣:
沒錯,因為這頁的曲譜內容比較多,無論怎麼樣都不可能再在底圖上「見縫插針」的找地方放了。而把底圖虛化並加上半透明的白色(或黑色)矩形作為蒙版降低干擾之後,大大方方地把文字內容擺在頁面正中央,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頁面構建手段哦~
最後的效果視頻在公眾號那邊有,當時傳這個視頻的時候腦子卡了,沒傳QQ視頻,直接傳了公眾號素材庫,結果現在就沒辦法給大家PO視頻頁面地址了。如果要看視頻效果的話,就跳轉到公號那邊看吧!
點此鏈接跳轉到公號原文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眾號Jesse1981,了解更多PPT的技巧和組合以及獲得神器、插件下載。
推薦閱讀:
※策劃邏輯怎麼構思?
※什麼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PPT檔案館08期】合作夥伴頁怎麼做?
※乾貨 | 如何做出屬於自己的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