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壽山印石,壽山石歷史傳說,壽山石特性與保養

福州的民間工藝久負盛名,尤其是壽山石雕,與脫胎漆器、軟木畫名揚中外,被譽為「榕城三絕」。壽山石雕,因選材於福州市北郊壽山鄉的壽山石而得名。壽山石,以其質地脂潤、色彩斑斕、溫潤如玉、晶瑩剔透、天雕神化、意境深遂、妙境入禪,在中國石文化歷史上的分量和重要性是無須多言的,她是中國博大精深石文化寶庫中一顆無比神奇的明珠。

一、美麗的傳說

在長達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長河中,各朝代的民間傳說中都有著一些動人的壽山石傳奇神話故事。

「媧皇混沌補青冥,遺石瑰琦映紫庭」。女媧鍊石補天是我國最絢麗、最扣人心弦的古代神話之一。相傳在混沌初開、乾坤始奠的時候,女媧駕著祥雲遨遊在蒼穹之東,見到蒼蒼三山峰,泱泱壽溪水,竟打動了這位仙子之心,將補天用的斑斕彩石,飄灑在壽山的田野山戀之間。這天上的彩石,灑在壽山溪一帶,就變成了金光閃閃的石中之王——田黃石;飄灑在水澗、溪底的就化成百年稀珍的水坑石;更多的彩石飄灑在連綿不斷的山崗上,便成了千年采之不絕的山坑石。這就成了「天遣瑰寶生閩中」之佳話傳奇故事。

關於「女媧遺石在人間」另有一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時代天塌地陷,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女媧,為了拯救人類,曾經鍊石補天,女媧補天之後,還剩下許多大小不一的靈石,於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視,最後發現福州壽山細林清幽,景緻絕美,就把這些曾經用於補天的靈石撒向了壽山的大地,這就是壽山水田中的田黃石。壽山石田黃石傳說更令人神往,因為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甚至在整個地球上,為什麼只有壽山的水田裡才會有這種珍貴寶石的存在呢?這是女媧對壽山特別眷顧的結果。

二、壽山石的歷史

民間相傳壽山石始於兩漢,未有足證,現存的福建省博物館,由福州閩江南岸桃花山南朝墓葬出土的老嶺石「卧豬」(圓雕)刻工簡樸,形態逼真,證明遠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壽山石雕就已問世。唐代,經濟繁榮,佛教興盛,壽山大興寺院建築,壽山石雕也得以發展,據傳當時僧侶利用壽山石刻制佛象、香爐、念珠等,供寺院使用,也作為禮品饋贈香客。宋朝,重文輕武,經濟文化中心南移,福州成了東南沿海重要城市,推動了壽山石雕的發展,從福州地區出土的宋墓壽山石俑來看,不僅數量多,且品類豐富,造型各異,生動多姿的各式人物禽獸,刀法簡練,風格嚴謹,可以看出,壽山石雕已進入成熟階段。元代之前,印章多以銅、鐵、玉為材。元明之間,民間流行用「花乳石」刻制印章,壽山石章以潔凈如玉、柔而易攻而應運而生,倍受書畫家、篆刻家的賞識,自此,篆刻家自行奏刀,追奏仿漢、斑駁淋漓,中國獨特的篆刻藝術得以風行和發展,「萬朵雲霞幾度攀,珠光寶氣絕人寰,風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壇是壽山」,現代著名金石家錢君陶先生對壽山石在篆刻藝術史上的功績作了很高的評價。明代,壽山石的鈕飾藝術得到長足發展,雕刻藝人在繼承古代玉璽、銅印等鈕飾基礎上,造詣很高,風格獨特的印鈕藝術,壽山石章成了文人墨客們的心愛之物、珍藏之寶。由於石章鈕飾的出現,壽山石雕技法有了很大的變革與發展,刀具,握刀與運刀的方法都有了改變,過去的石俑、主要以肩膀頂著木柄長刀具雕刻,刀向多顯直線,對於細小的印章鈕頭來說這種方法顯然不適用了,刀具演變成為手鑿與修刀,完全用手掌握,運刀如筆,刀法剛柔相濟,婉轉流暢,所表現的形象婀娜多姿,更臻完美,同時,受中國畫的影響,出現了高浮雕技法、皺法雅潔,實有畫意,從此,壽山石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

清代是壽山石雕的昌盛時期,史籍記載,雍正時壽山石雕已納入官府的徵稅範圍,雕刻藝術因材施藝,分別雕刻印章、文具、人物、動物及玉鑲嵌各種器皿,印章的鈕飾更加精緻多樣,表現技法上出現了陰刻和鏈條技法,乾隆皇帝用過的一套「寶印」,就是用一塊田黃刻制並由兩根鏈條連接起來的三顆印章,技藝高超,堪稱國之瑰寶。

新中國成立後,五十年代,壽山石雕開始復甦,七十年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東西派融匯交流,取長補短,同時吸收了古代與西方藝術之長,促使雕刻技法日新月異,出現了以薄意、浮雕、高浮雕相結合的表現手法,發展了透雕、鏤空雕和銀嵌等新技法。壽山石珍品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恬靜而生動,抒情而優雅,精美而珍貴,收藏家競相爭購,壽山石為人們帶來了高雅的藝術享受。

三、壽山石的分布與形成

「福地鍾靈藏異寶,壽山優美隱奇珍」。壽山石礦床分布於壽山村周圍群密、溪野之間。地質學家勘探結果表明,壽山石主要分布在福州北部與連江、羅源交界的「金三角」地帶,以壽山為中心,東至連江縣隔界,西至旗山,南達月洋,北至黨洋,約有十幾公里方圓。

在地質的中生代(距今兩三億年至6700萬年),在今天福建東部的範圍內,曾出現過一次地質大變動,大量岩漿突破地核衝出地表形成了烈焰衝天、濃霧騰騰的火山大爆發。伴隨火山噴髮帶來大量的酸性氣體、液體,交替分解了周圍岩層中的長石類礦物,將其原先含有的比較活躍的鉀、鈣、鎂和鐵等元素分化,而保留下較為穩定的鋁、硅等元素。這些含鋁、硅元素的溶液,後來重新冷卻結晶成礦,成為葉蠟石礦。葉蠟石並非只產於壽山,但是像壽山石這樣靈純、剔透、晶瑩、斑斕的葉蠟石,世間罕見。

四、壽山石的種類

礦石的礦物成份以葉臘石為主,其次為石英,水鋁石和高嶺石,少量黃鐵礦。壽山石分布以壽山村為中心方圓二三十里,可劃為壽山、月洋兩大產區。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湧現的品種以達百數十種之多。品種的名稱,有的是文人起的,有的是採掘者自號的,雖繁雜雅俗並存,但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可循,即從一個品名中,可以知其出產地,或可以說出其採掘洞,或可知起礦石色相等.壽山石根據礦石的走勢,可分為三大系:高山系、旗山系、月洋系,根據礦石的品類,又可分為五大類: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旗山石、月洋石。

五、壽山石的特性

1、光澤:葉蠟石型壽山石多具油脂光澤、臘狀光澤。當其他礦物較多地雜於其間時,則是土狀光澤。

2、硬度:硬度主要根據各組成礦物的含量及特性而定。葉蠟石為主時,其硬度、密度特點多近於葉臘石礦物質;以地開石為主時,則近於地開石。葉蠟石解理完全,薄片能彎曲,但無彈性,斷口參差不齊或呈片狀,具滑感。硬度2.32―3.05,多密度<2.5。密度2.7―2.84,以2.75―2.83者居多。層內結構較強。層間較弱,容易形成薄片。這就是為什麼其「軟而易攻」的原因。地開石硬度多在2.6左右,密度在2.5―2.7間,以2.6為多。壽山石當含伊利石較多時,密度可達2.9-3.1。

3、顏色:以黃色、灰色為基調。隨著其他礦物的摻入,顏色便豐富多彩。如「月尾綠」以黃綠色為主。「月尾紫」以紫色為主。芙蓉石則有灰白、白色、紅色、黃色、綠色。色黃者,多質地純凈,具有油蠟光澤或蠟狀光澤。

4、熱能性:具有較低膨脹係數,所以有熱穩定性。熱處理後仍能保持強度;經過煅燒,還具有特別潔白和高光亮度。優質高嶺石的耐火度高達18000C。

5、放射性:經70多個鑽孔和大量槽探內系統放射性伽瑪(γ)檢測,壽山葉臘石礦25-30γ;峨嵋葉蠟石礦為20—30γ。放射性γ值均低於30。一般只有大於40γ時,才需要進一步檢查,是否對人體有害。

壽山葉蠟石還具有化學穩定性和物理絕緣性,以及吸水性、懸浮性和可塑性等等。我們相信,隨著科學不斷地發展,對壽山石的研究和利用也會進一步地深入。

六、壽山石的收藏與保養

隨著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也隨著壽山石雕藝術的不斷提高,收藏壽山石雕成了欣賞、保值、考古、交流、珍藏等的重要內容。不但各地的博物館爭收藏,社會上更湧現出許許多多壽山石雕收藏家,掀起一陣又一陣的壽山石收藏熱潮。

壽山石質地細膩,脂潤柔軟,經過雕琢加工之後,外表光滑明亮,色彩斑斕,紋理自然,既屬名貴彩石,又是珍貴藝術品,可供觀賞,亦宜收藏。

壽山石最忌於乾燥高溫,應避免陽光暴晒和高溫環境。壽山石雕適宜室內陳列,如石表灰塵,污物污染,只要用細軟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切忌用金屬或其他硬物修刮,以免破壞明亮光滑的表層。

一般而言,壽山石宜用油保養,以白茶油最為理想。石表吸透油質,不讓乾燥,以養其性,反覆如此,石質更加溫潤瑩澈。值得注意的是,花生油、沙拉油、芝麻油均會使石色泛黃,所以不能採用。此外,動物性油脂與化學合成油脂均不適用於壽山石。但並非每個石種都適宜油養,需根據不同的石質採取保養措施。

田坑石石性穩定,濕潤可愛,無須過多抹油,只要時常摩娑把玩。水坑石冰心潔質,精細磨光後,把玩在手晶瑩通靈,也不必油養。山坑石中的高山石,質細而通靈,石色豐富,鮮艷多彩,但質地較松,表面易枯燥,甚至出現裂紋,色澤也會變得黝暗無光,若經常為其上油保養,則流光溢彩,容光煥發。

壽山石性偏軟,應注意小心輕放,不慎掉落地上,容易破裂,追悔莫及。藏石如藏酒,酒愈陳味愈香,石愈久質愈潤,藏而生愛。

七、壽山石的藝術價值

通過觀石觀已以類情德,因為「品有清濁厚薄,格有高低雅俗」,賞石者的情性、人格修養、歸而為一,壽山石生命的節奏和性情反映的一種「微妙玄通」的境界,給賞石者的心靈一種致遠感悟,產生難得的靈氣,使壽山石節奏的生命和賞石者精神處於一種諧震之中,發現壽山石文化之超越性,理解壽山石文化這一表達宇宙真理文章的深刻涵意。

壽山石之意境,一是客觀物象成為中心的意象,二是反映石之旨意,三是令人遐想無限,賞石者經過一定的努力,克服了「氣質之情的表現」變成自然流露的「率真感悟」達到一種超越物質世界之外的「視而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而又能夠與你心靈相通,只要用心體會就能感悟到的東西。賞石者將自己投入壽山石中還人之天性、達「天人合一」、「物我為一」、「石我為一」的藝術之最高境界,從壽山石中體驗到具有豐富內涵無限深奧的象外之意、景外之情、領悟樸素、自然、豁達、飄逸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明白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陰陽變幻的微妙及處世的方略。

壽山石之意境,一是客觀物象成為中心的意象,二是反映石之旨意,三是令人遐想無限,賞石者經過一定的努力,克服了「氣質之情的表現」變成自然流露的「率真感悟」達到一種超越物質世界之外的「視而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而又能夠與你心靈相通,只要用心體會就能感悟到的東西。賞石者將自己投入壽山石中還人之天性、達「天人合一」、「物我為一」、「石我為一」的藝術之最高境界,從壽山石中體驗到具有豐富內涵無限深奧的象外之意、景外之情、領悟樸素、自然、豁達、飄逸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明白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陰陽變幻的微妙及處世的方略。

壽山石文化從物之情理達妙通之悟境,反映了壽山石文化品格的表現力、感染力,使賞石文化走向更高層次,為當代賞石文化增添了意味,提高了品格(篆刻小站)。


推薦閱讀:

好印章標準之三:石質以純為好,如浴清亮泉水
遼寧丹東墨綠凍,適合篆刻入門的最佳練習章料
印石集萃,有圖有真相,中國十大名名印石欣賞

TAG:印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