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的故事—世尊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善現啟請分)

在《金剛經》中,對佛陀的稱謂有「佛」、「世尊」、「如來」等多種,臨機而有所區別。

因為佛陀的功德無量,其名號亦無量。取其中稱呼最多、流傳最廣的十種名號,稱之為「如來十號」。

「如來十號」雖然號稱十個,但有的經典中列舉了不止十個,比如《文殊師利問經》中就列舉了「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十一種名號。

有部分經典列舉了十號:

《法華經》中把「善逝」和「世間解」合併。

《成實論》中把「佛」和「世尊」合併。

《佛說十號經》中把「世間解」和「無上士」合併。

《大乘義章》中把「無上士」和「調御丈夫」合併。

下表是各個經典中的「如來十號」。

比較有意思的是,《法華經》、《成實論》、《大智度論》均為鳩摩羅什翻譯,但三部經典中「如來十號」的名稱也不相同。

對於如來十號,各個經典也都有自己的解釋。

(1)如來

《成實論》中解釋:「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

《佛說十號經》中解釋:「如過去正等正覺,調伏息心得至涅槃,故名如來。」

《大乘義章》中解釋:「如三世佛所說不變,故名為如,佛如而來,故名如來。……涅槃宣說,乘六波羅密十一空來,故曰如來。」

《大智度論》中解釋:「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如諸佛安隱道來,佛亦如是來,更不去至後有中。」

《金剛經》中亦有解釋:「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2)應供

《成實論》中解釋:「以煩惱盡故得此法,貪恚痴等是妄語根本,滅此諸結,是故應供。」

《佛說十號經》中解釋:「令彼世間所有衣服卧具飲食湯藥幢幡寶蓋香花燈果,及天上人間最上之物供養於佛,獲得最上富貴吉祥之福,是名應供之號。」

《大乘義章》中解釋:「如來諸過悉已斷盡,福田清凈,應受物供故名應供。……如涅槃釋,一切人天,以種種香花等事而供養佛,故名應供。」

《大智度論》中解釋:「佛諸結使除盡,得一切智慧故,應受一切天地眾生供養。」

(3)正遍知

《成實論》中解釋:「如來說應供法,是滅結法,由正智生。以無常等慧正觀法,故諸煩惱盡,故因正智生應供法。」

《佛說十號經》中為「正等覺」,解釋:「如來具一切智,於一切處無不了知。……復於大乘作意思求歷修諸地,斷盡結習成無上覺,此名正等正覺。」

《大乘義章》中解釋:「理無漏助故名為正,……於理窮解,故曰遍知。」

《大智度論》中解釋:「知苦如苦相,知集如集相,知滅如滅相,知道如道相。」

(4)明行足

《成實論》中解釋:「是正智法從明行生,前際後際及不相續善通達,故得名正智,盡行施等波羅密故諸明行足。」

《佛說十號經》中解釋:「明謂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行足者,為如來身口意業,善修滿足正真清凈。如有大衣缽等自在觀照而無愛著,於自願力一切之行,修令滿足,號明行足。」

《大乘義章》中解釋:「一唯就因解明行足,明是證行證法顯了無闇曰明;行是教行六波羅密戒定慧等修起名行;是二圓備,稱之為足。二唯就果解明行足,如涅槃說,明謂解脫,以離無明之闇縛故;行謂菩提,道行滿故;足謂涅槃,果窮極故。三據果尋因解明行足,如涅槃說,明者所謂阿耨菩提,此舉果也;行謂戒慧;此腳足故,云何足?此出其因。四從因趣果解明行足,如涅槃說,明者所謂不放逸心,離痴濁故說為明;行者所謂六波羅密;足者所謂阿耨菩提,果極名足。五隨義泛論,明謂三明,……彼非智慧照明之性,故曰無明,是智境界能生智明,故複名明;所言行者,如龍樹說,戒定慧等,名之為行;涅槃宣說,為眾生故修諸善業,說之為行;足者如彼地持中釋,止觀具足,故名為足;涅槃宣說,明見佛性,所見窮極,故名為足。」

《大智度論》中解釋:「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行名身業、口業,唯佛身、口業具足,余皆有失,是故名明行足。」

(5)善逝

《成實論》中解釋:「餘人亦於無始生死行施等法無正行,故不名善逝,佛有正道行施等行,故名善逝。」

《佛說十號經》中解釋:「如來正智能斷諸惑,妙出世間能往佛果,故名善逝。」

《大乘義章》中解釋:「善者名好,逝者名去,如來好去,故名善逝。」

《大智度論》中為「好去、好說」,解釋:「佛一切智為大車,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如是等種種知弟子智力而為說法,是名好說。」

(6)世間解

《成實論》中解釋:「如來自已功德具足,得正智故能知世間一切心念。」

《佛說十號經》中為「世間解無上士」,解釋:「正覺正知名世間解;……唯佛第一最上無等,名無上士。」

《大乘義章》中解釋:「依如花嚴,世間有三。……依涅槃經,世間有五。……如來能知,名世間解。」

《大智度論》中為「知世間」,解釋:「知世間非有常非無常、非有邊非無邊、非去非不去,如是相亦不著,清凈常不壞相如虛空,是名知世間。」

(7)無上士

《成實論》中為「無上」,解釋:「知所念已而為說法,故名無上。」

《佛說十號經》中與「世間解」合併。

《大乘義章》中為「無上士調御丈夫」,解釋:「人中最勝,余不能加,名無上士。……佛是丈夫,能調丈夫,是故號佛調御丈夫。」

《大智度論》中為「無上」,解釋:「如諸法中涅槃無上,眾生中佛亦無上。」

(8)調御丈夫

《成實論》中為「調御」,解釋:「調御所當調者無不調伏,已調伏者永不敗壞。」

《佛說十號經》中解釋:「佛是大丈夫,而能調御善惡二類。……佛以第一義善涅槃之法,顯示調御令離垢染,獲得最上寂滅涅槃,是故得名調御丈夫。」

《大乘義章》中與「無上士」合併。

《大智度論》中為「可化丈夫調御師」,解釋:「佛令人得善法,亦如是至死不舍。以是故,佛名可化丈夫調御師。」

(9)天人師

《成實論》中解釋:「所調伏者天人是也,故名天人師。」

《佛說十號經》中解釋:「所有苾芻、苾芻尼、烏波塞、烏波夷、及天上人間、沙門婆羅門、魔王外道、釋梵龍天,悉皆歸命,依教奉行,俱作佛子,故名天人師。」

《大乘義章》中解釋:「如來實是六道之師,天之與人能入聖道,受益最多,是故偏名天人師矣。」

《大智度論》中解釋:「佛示導是應作、是不應作,是善、是不善。是人隨教行,不舍道法,得煩惱解脫報,是名天人師。」

(10)佛

《成實論》中為「佛世尊」,解釋:「若過去未來現在諸法,有為無為、有盡無盡、若粗若細等一切諸法,坐道場時,除無明睡,得一切智,朗然大悟,故名覺者。如是九種功德具足,於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

《佛說十號經》中解釋:「智慧具足三覺圓明,是故名佛。」

《大乘義章》中解釋:「能覺無量諸煩惱已,令諸煩惱無所能為,故名為佛。……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

《大智度論》中解釋:「知過去、未來、現在,眾生數、非眾生數,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為佛陀。」

(11)世尊

《成實論》中與「佛」合併。

《佛說十號經》中解釋:「天人凡聖,世出世間,咸皆尊重,故曰世尊。」

《大乘義章》中解釋:「佛備眾德,為世欽重,故號世尊。」

《大智度論》中為「路迦那他(世尊)/婆伽婆(有德)/阿娑摩(無等)/阿娑摩娑摩(無等等)/波羅伽(度彼岸)/婆檀陀(大德)/屍梨伽那(厚德)」,解釋:「如是種種,隨德立名。」

參考資料

1.《妙法蓮華經》7卷,姚秦 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9冊。

2.《文殊師利問經》2卷,梁 僧伽婆羅譯,《大正藏》第14冊。

3.《佛說十號經》1卷,宋 天息災譯,《大正藏》第17冊。

4.《大智度論》100卷,後秦 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5冊。

5.《成實論》16卷,姚秦 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32冊。

6.《大乘義章》26卷,隋 慧遠撰,《大正藏》第44冊。

推薦閱讀:

隱僧連載——60
母親強迫自己讀經書信佛教怎麼辦?
為什麼帝釋天不明確告知人類是否存在轉世輪迴?
惟賢長老談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的傳承

TAG:佛教 | 禅宗 | 金刚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