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知未來|儒學辨義 論語 為政篇第二 23
原文: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釋義:子張問:「十世以後的事可以預知嗎?」先生說:「殷商因襲於夏禮,有所損益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因襲於殷禮,有所損益也是可以知道的。將來有繼承周朝的,就算百世也可以預知呀。」
子張向孔子請教預測學,主要是想預知未來的世道興衰。古代稱三十年為一世,十世即三百年,子張問孔子三百年以後的事能否預知。孔子由於生的早,只知道有夏商周三朝,約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不過這對於孔子來說也算是很漫長了,他覺得用過去的一千五百年推測未來的三百年不在話下,於是信心滿滿的說:「莫說三百年,就是三千年,也能預知啊!」
他怎麼個預知法呢?做大趨勢的推演。用歷史數據推演未來的發展,告諸往而知來者。他的理論是用「禮」來作為每個時代社會發展演變的準繩,以禮的變化為依據來推知世界的變化。
這個禮其實就是社會的規則和制度。孔子重禮,主張德治和禮治,他把制度變化視為社會環境變化的根本所在。夏商周三朝的禮樂一路沿襲下來,其間雖有損益變化,確是一脈相承。那我們就先看看夏商周的禮樂有何不同,再看看夏商周以來世界的變化,如此能得出什麼結論呢?
我們知道,夏商周三朝的禮樂制度是由原始到文明、由簡單到繁雜、從奴隸制到分封制演變過來的。而夏商周的社會狀態也是由原始到文明、由貧乏到豐足、從落後到先進發展過來的。由此看來,孔子心目中未來的社會制度應該是越來越文明、越來越完善的,世界也必定會走向文明與繁榮。雖然他想像不到從封建社會到民主社會與共和政體的蛻變,但社會的不斷進步肯定是大勢所趨。孔子雖處於禮崩樂壞的時代,但其畢生追求恢復禮樂制度、建立大同世界,想必正是他對美好未來抱有堅定的信念使然。
從大趨勢來看,孔子此論的確頗有見地,不論朝代如何更替,世道如何變遷,人類社會的遊戲規則一定會不斷的改進完善,以利於人類自身的進化。雖然中間會有治有亂、有旺有衰,但整體上必然是螺旋上升的過程。
一葉知秋、以史為鑒,若想預見未來,只可從宏觀著眼,才有參考價值。如就事論事、生搬硬套,則成了一葉障目、刻舟求劍了。歷史一再的重演,但從來不會重複。如果只依據西周到東周的禮崩樂壞來作推測,誰又能預料兩百多年後的秦漢一統天下呢?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
※《禮記.檀弓》中「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這句話何解?
※如何從陽明心學的角度看待徐階對嚴嵩的阿諛奉承?
※喜怒哀樂是人的情態,那愛惡欲是什麼?有何區別?《中庸》講,駕馭喜怒哀樂,致中和。那麼如何應對愛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