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說中國是最有趣的國家

之前兩篇寫了本人去日本的遊記,在文末提了下日本其實很多地方和美國都很相似的觀點,留言里看到軒神留言說到中西文化環境差異的分析很有意思。

其實這引申出一個我個人認為一個有意思的觀點,就是我們的國家是最有趣的國家(很有可能是沒有之一,當然縮小到對比歐美日韓這些西方國家我覺得也可以)

有趣其實廣義上來說是變化多,未知性更多。有意思的是「有趣」曾經是日本圍棋的用語。

其實日本和美國這兩個國家是我去過最多的國家,我甚至在美國普通人的家裡(當然是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呆過1周時間,我有個個人興趣,就是無論我去哪個國家我都會蠻認真的稍微研究了解下這個國家的人民是怎樣的,該如何好好的交流溝通,畢竟出門在外,尊重對方的習俗就是不給自己添麻煩。

民以食為天,從吃開始。

這個問題也是我在日本某天晚上吃烤肉的時候想到的,突然發覺日本吃的東西特別好吃,特別適合我的口味,但深入來看(這裡我們不提食品安全等其他問題),無非是拉麵,壽司,海鮮,味增湯,烤肉等這樣的。

當然基於這些有限的食物,日本人還是很用心的去做好的,這點比較好,基本晚上吃飯不用看日本的「大眾點評」,直接看到任何一個餐廳里人還比較多就行了,八九不離十,不會差。

所以日本的朋友和我說,日本人其實對中華料理很感興趣,因為變化多,他們覺得很有趣,畢竟同樣的食物他們國家的人吃不出變化出來。當然這樣的中華料理只是針對外國人的口味。

美國也一樣,我記得我和朋友去社區吃飯的時候,路過一兩個標牌上寫的中文或者亞洲字樣的餐廳,朋友直接拉我走,和我說,不用去,裡面都是老墨(墨西哥人)炒的菜,都是給老美吃的。

還有這個套路啊,我反問朋友。他說,難道你沒吃出來他們炒的宮保雞丁全美都一個口味嗎?我突然恍悟,一想是這麼回事啊,除了紐約,舊金山洛杉磯之外,其他地區吃的中餐好像都一個味道啊,好神奇好神奇,這是怎麼做到的?

這就是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差異,我們適合創新,一個魚全國上下就可以給你燒出來幾百種口味,別說跨省了,跨小區兩個不同的餐廳燒出來的味道都不一樣。

西方國家,包括日韓在內(個人猜測是深受美國影響)對於吃的幾乎都是標準化了,日韓稍微還好點,至少符合國人的口味,比如壽司,烤肉這些還是很容易風靡國內的,當然也稍微改良了一下。

歐美就真的純模式化流程化了,這個是和我美國朋友吃飯聊天的時候他提到的,美國人搬家是最簡單的,換的地方可能除了氣候有變化你會很容易覺察,其他的可以做到很快的無縫對接,出門去購物中心,發現和之前的一樣,買來買去就是bestbuy,costco,Target,walmart等,連建築都長的一模一樣,毫無變化。

吃的就更不用說了,麥當勞,肯德基,Taco Bell,必勝客,漢堡王,applebees(這家東西還蠻好吃的)都流程化,標準化。你在紐約的街頭吃的什麼口味,保證你到了中部某個荒蕪人煙的小鎮上吃還是什麼口味。

更厲害的是,有中餐啊---Panda Express,熊貓快餐也做成了標準化,麻婆豆腐是一個味道,宮爆雞丁是一個味道,總之你找不出變化,我懷疑這中餐已經把每天怎麼炒菜,放多少味精已經格式化了,少了你廚師我無所謂,換個人來立馬OK。

當然這樣也是有好處的,也正是歐美日韓人我覺得挺聰明的一點,我把精力放在我的生意上,品質上,做好份內的事情就行了,我們國家的餐廳不一樣,壓力大廚師三天兩頭換,換廚師換不好整個餐廳就垮了。

說了這麼多關於吃的,是想告訴大家,中國還是在吃這個點上最有趣最有趣的國家,這點我相信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沒有之一了。

再說住

高收入高房價逼得大部分的人不得不租房,這些發達國家租房是常態,國民已經完全接受這個概念,事實上我自己也十分接受這個概念,甚至在群里和大家閑聊過這個話題。

我自己的概念是自己住的房子,如果你現在讓我掏出500萬,1000萬買下它,或者貸款買下它,不好意思,買不起。但即便假設我能買的下,我可能還是會偏向於租房,畢竟這些錢的投資回報(可偏向穩定的回報)可以讓你舒適的住上比你原計劃買的房子更優的房子。

這裡不和大家討論是否買房子的問題,這個各人的觀點都不一樣,沒必要爭。

回到說歐美日韓的人對於租房概念的接受,這就有了一個好處,搬家可以隨時,去到東京工作和去到大阪工作好像也沒什麼多大的區別,吃的都可以一樣,住的也大多一樣。

而對於這樣的買房租房觀念有個特殊案例:香港。西方教育的思維那麼多年租房觀念接受並不是他們真正的接受而是被逼無奈,結果還是中國人的深入到根的觀念--要買一個房子,結果反倒成一輩子都為一個房子奮鬥的畸形畫面。所以,根的東西是改變不了的,那些整天窩裡反的極少數的港人還是安心的做一個驕傲的中國人吧。(依然不談房子的問題,只說觀念和歐美日韓人的對比),可能香港這樣子的,韓國人可能接近點,日本人要偏歐美一點。

而一個細節更直接說明他們不「有趣」,大多數的房子即便買下,都是裝修好的,毫無毛坯房這個概念。要麼你就接受那樣的裝修,自己拎包入住,買點畫買點沙發回來東搬搬西搬搬給點看似的變化,要麼就花超級大的代價敲掉重新裝修,設計--裝修在國外這一折騰我估計是你國內勞神的幾倍。

最後說人

中國人尊重父母,善於交友。歐美日韓的人可能韓國人好點,其他的對於成年和非成年的界限劃得非常的清楚。所以,成人後父母的感情會被朋友的感情給取代掉一些。

日本人就更明顯了,日本的朋友和我說,日本人對父母的感情一般,但是對朋友的感情會很好,甚至超於父母。

美國的朋友概念就更有趣了,比如A和B是朋友,B和C又是朋友,在中國可能這樣的組合,吃個飯或者是某個場合碰到,A和C天一聊酒一喝就稱兄道弟了,但在美帝,A和C成為朋友的概率要小的多,甚至小到沒有任何交集。

可能,這就是日本從小就教育的--「不給別人添麻煩」吧

說中國「有趣」,並不是借吃喝的題來說我們的不好。

是的,我們國家對於這幾點最重要的部分確實有些地方做的不好,但我們可以慢慢改進,總會好起來的,試想可以今天吃酸菜魚,明天是豆花魚,大後天吃肥腸魚。今天裝修房子可以看中式的樣板房,明天看歐式的,後天看法式的這樣的場景真的很難在國外實現的。

所以,有趣這個來自日本圍棋的用語,居然被我們發揚到最大化,小日本要知道可能想想也蠻氣的。

之所以說這麼多,還是因為發現無論怎樣內心深處最愛的國家還是自己出生的這個地方,可能現在的我們抱怨出生在我們的國家從一出生就是hard模式了,對抗空氣,對抗食品,對抗這個那個的觀念。

說句不好聽但是很實際的話,發達國家的人確實富裕到可以不工作就能很好的生存,甚至不工作拿的比工作的錢還要多,人各有志,我不會說這樣的方式不好也不會去羨慕,可能如果我在那樣的環境一樣會接受。

但反之,正是因為如此,人生才會更加的未知。充滿困難的路途總比站在巔峰要更加的有趣,可能有人會反駁。但你沒有思聰的命那隻能認清不得不努力的命了,更何況思聰的努力我覺得等質來說不見得比你少。

又不得不,再次,引申出我最喜歡的那句電影台詞: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這句話無時不刻的提醒著我,敲打著我。

我們喜歡旅行,愛好探索世界,發現新大陸,接觸每一個新鮮事物,對於我個人而言這樣的行為有的時候是在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國內有趣慣了,需要一個無趣點的地方玩兩天。

但一旦結束這樣的旅行,回到自己的國家,怎麼樣都覺得還是這裡最有趣最好玩!

推薦閱讀:

歐美國家陪審團的真實情況是?
如果離開你現在留學或者工作的國家回國,你最不舍的會是什麼?
人在海外,為什麼應該與當地人多交流,或多或少地融入當地社會?
中國鐵建國際集團到底是怎樣的一家公司?

TAG:中国 | 海外 | 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