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你自己,建構你自己

第一次看到「know thyself」時,我並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隨即查了詞典,才知道「thyself」是「yourself」的古體。那麼「know thyself」其實就是「認識你自己」的意思。

認識你自己,傳言是刻在德爾斐阿波羅神廟中的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也是每一個人類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為之努力的一項任務。同時,它也是人類集體的一項智力挑戰,是認知科學的目標口號。

我是什麼樣的呢?從物理的角度看,我有特定的身高和體重。還可以計算出我的體脂比,測量我的肺活量和握力,以此和某個常模進行參照對比,判斷我的身體是否健康,判斷我是弱不禁風的人,還是孔武有力的人。

每個人都有無數的方式來認識自己。最主要的方式,恐怕就是依據從小到大,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這些評價是多維度的,有外貌上的評價,有能力上的評價,有為人處世上的評價等等。一個人從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中,對自己的美貌程度,自己各個領域的水平,自己的性格和行事模式上,有了大致的判斷。

比如,小美也許認為自己是一個美麗的少女,自己擅長法語和編程,不擅長圍棋和游泳,自己內向害羞,但是真誠善良。而小明則認為自己的外貌屬於中等偏下,自己擅長體育和演說,不擅長寫作和數學,自己外向大膽,同時也狡猾機智。

認識你自己,這是每個人都部分完成但沒有最終完成的任務。每個人對自己都有一些認識,每個人也會發現,他人對自己的認識都會有一些差異。我的父母對我有這樣的認識,我的親密好友對我有那樣的認識,陌生人則對我又有著完全不同的認識。當差異出現時,我們忍不住問,哪一種認識時真的?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究竟該如何認識自己?

按我慣常的分析法,我會把人分為一般人和特殊人,作為一般人的我,也就是作為人類的我,他繼承了人類的普遍特性。作為一個一般人類,我在進行概率判斷時,會使用可得性啟發法(一種不太可靠的概率判斷方式)。但作為一個特殊人類,我對認知科學的知識有所了解,所以我會在進行概率判斷時,刻意放慢速度,警惕自己是否僅僅只用了可得性啟發法就得出了概率判斷。同樣的,作為一個異性戀男性,我對年輕漂亮的女性自然有會持有好感,所以當一位年輕漂亮的女性和一位不那麼漂亮的女性在一起時,我可能會對那位年輕漂亮的女性有所優待。但作為一個具體的個人,一個遵守公平道德原則的個人,我必須警惕自己的這種行為傾向,儘可能不以外貌為區分標準,不要做出不合理的差別對待。

如此,認識你自己就分成了兩種,一種是認識一般人類,另一種是認識作為獨特個體的你自己。前者就需要我們學習大量的知識,人類學的、社會學的、心理學的、經濟學的等等知識。後者則需要在各種參照體系中,找出自己獨特的位置。比如在正態分布的身高、體重、智商、外向程度等等維度中,找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如果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那麼這篇文章其實也沒必要寫了。因為我以前就寫過類似的文章,而同樣主題的文章,我一般不會寫第二篇。不過,這篇文章的標題已經對文章的後半部分進行了劇透。除了認識你自己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叫做建構你自己。

什麼是建構?我大部分人小時候都玩過建造東西的遊戲。無論是用泥巴、沙子、樹葉、花瓣等材料,還是用積木、電線、馬達、輪子等材料。我曾試圖用沙子搭建城堡,結果只做出了一個帶有孔洞的立體拓撲結構,沒有我的解說,我的小夥伴們都無法知道那是一個城堡。不過我搭建積木的水平要高很多,原因在於積木玩具有說明書。

就像搭建積木一樣,建構就是造東西,就是讓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存在。在我搭建一個積木小車之前,這個積木小車是不存在的,雖然它的零件存在,但那些零件並不是積木小車。而且,建構其實也是創造性的,我不一定要按照說明書上的範例來搭建,我可以按照我的想像,隨意搭建積木,它最終可以是小車,可以是小船,也可以是任何我希望它是的東西。

對於人來說,建構也是如此。我們的父母在我們小時候就對我們有所建構了。他們也許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給我們買一些所謂能開發智力的玩具,希望我們變得更加聰明。他們會付出更多的錢,讓我們上更好的學校。這些都是他們對我們做出建構的一些努力。

不過,當一個年幼的不成熟人變成年長的成熟人時,除了來自他人的建構之外,自己對自己的建構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的老師或父母甚至同伴,都會問我們,長大後,自己想成為什麼人?而我們給出的回答,就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期待,一種建構的方向。我想要成為一個畫家,那我從小就要去學習畫畫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技能。我想要成為一名教師,那我也要去學習關於教書育人的知識。

我們對自己的建構,無時無刻都在發生,無時無刻都在調整。因為我們對自己的建構,是基於我們對自己的認識的。而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也是時刻進行著,時刻調整著。我還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期待環球冒險。不過這個建構我現在已經不打算實現了,一方面是我認識到了,自己又怕冷又怕熱,又非常挑食,不適合進行環球冒險。另一方面,我可以看電影,在互聯網上看到全世界各地的景象和人物,也算是部分滿足了我當初想要環球冒險的目的,所以也沒必要花大價錢真的去環球冒險了。

在建構自己的過程中,我會特彆強調兩個特性,一個是穩定性,一個是可能性。抽象地說,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自我結構,類比建築特徵,這種自我結構需要穩定性才能保障自我的安全。如果一個人的自我結構建立在超自然現象的必然成立之上,那麼當他發現這個世界其實沒有任何超自然現象時,他的自我結構就會經歷完全的摧毀,而重建過程不僅僅很痛苦,還不一定能成功。每個人的自我結構都在不斷的調整,一個穩定的自我結構,其調整速度是適中的。它不會固執於保持原狀,也不會面對某個新刺激時突然崩塌。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的健康,都要求我們有一個穩定的自我結構。這個結構不要求每個人都對自己充滿了自信,都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前途一片光明。穩定的結構,僅僅只是要求它不容易垮塌而已。如果認識自己是一個逼近真相的過程,那麼只要在建構自己時,基於相對正確的自我認識,那麼如此建立起來的自我結構就是相對穩定的。因為未來所發生的調整都是小規模的。比如,小明的真實游泳水平是60(最大值100),他對自己游泳水平的認識是70,這算是一個不嚴重的高估。當他後來發現自己的真實游泳水平是60時,他不會面臨自我結構的崩塌。但如果小明對自己游泳水平的認識時99,他認為自己是能取得游泳世界冠軍的人物,並且已經為此付出了許多代價,那麼當他發現真相時,自我結構就有可能面臨崩塌。

另一個需要強調的自我結構的特性,就是可能性。這是指,自我結構的調整是充滿了可能的。一個人理論上,是擁有無限種可能未來的。我們理應去放大這種未來的可能性,或者至少降低這種可能性縮小的速度。當我還是一個嬰孩時,我的未來的確充滿了無限可能,但我現在已經不是的。我的英語還學得不夠好,所以我不大可能再花時間去學習其他語言了。我已經花了很多時間放在心理學和哲學上,我的經濟學和社會學也許永遠都無法學得像我的心理學和哲學那樣好了。在我這個年齡,要重新練成一個鋼琴世界大師,恐怕也沒有多少可能性了。不過,自我結構得調整依然是充滿希望的。我們不應該認為「我這輩子就是這樣了」,而應該認為「我還有無數的變化可能性」。這種自我結構的可能性,算是主觀幸福感的一個來源。每當我們想起無數種美好的未來時,我們總是會感到開心的。

近期看完了美劇《西部世界》的第一季,劇中的人說,西部世界是一個讓人們能讓人們認真認識自己的地方。其實,用我的話說,西部世界是一個讓人們建構起穩定自我結構的地方。那個穩定的自我結構,很多時候被誤以為是真正的自己,躲在迷宮中央,等待人們歷經萬難地發現。其實,迷宮中央什麼都沒有,而在迷宮中探尋的過程,我們對迷宮中央對真切的期待,其實就是迷宮能給我們最大的價值。當我們一直試圖去認識自己時,我們是找不到真正的自己的。而當我們一直努力去建構自己時,我們或許能收穫一段有趣的過程,和一個可能滿意的結果。

推薦閱讀:

鏡子中的自己和照片里的自己,哪一個更貼近別人眼中看到的自己?
接納自己和安於現狀是什麼關係?
如何克服自卑?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作為INFP,你覺得你自己真的善良嗎?
為什麼自己老是過於遷就別人?

TAG:心理学 | 哲学 | 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