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辦婚禮,因為我不願意演一場戲給別人看

本文 首發於微信公眾賬號「別處World」(ID: else-world)。 一群世界的異鄉人,浪遊在「別處」,談論生活、人類以及美。

文 ︳李子

我的一名印度裔朋友最近舉行了婚禮。身著紅色和銀色沙麗、手臂上繪著精美紋飾的她出落得美麗動人,身著傳統服飾的親友熱熱鬧鬧地歡聚一堂,所有的一切看起來都美好極了。我自然也遠程送上祝福。

「婚禮一定很棒。」我順便恭維道。

「哎……別提了……It』s like a war.」她回應說。

她的父母定居美國已久,她出生在美國,除了家裡習慣食素以外,一切已與我們別無二致。但他們的婚禮依然要按照傳統舉行,不同的種姓還必須有不同的規模與儀式,有的甚至要持續三四天。對她來說,這一切繁瑣而勞頓,同時又令人有些困惑。

我很有共鳴。和伴侶在一起七年之久,被人問到最多的問題,莫過於「你什麼時候『辦事兒』」?每當此時,我都會非常誠懇地回應道,「我們已經結婚了,但是不辦婚禮……我們都不想弄得太複雜。」

其實我的內心是「婚禮蠢極了,婚紗照比婚禮更蠢。呵呵。」

誠然,在家人和朋友的「祝福」中舉行儀式,能算得上人生中的一個里程碑或者美好記憶。但讓我很難受的是,現在大部分的婚禮,就是一個摻雜著權力結構的、「中西合璧」的怪胎,將每一對新人搞得疲憊不堪,不得不用「真愛」來為自己催眠。

? 把我們的婚姻,塞進社會規則里

一提到婚禮二字,年輕人眼中一定會有「盛大」「浪漫」「夢幻」乃至「奢華」等幻想,但實際上,這些對於所謂「西式婚禮」的刻板印象,都源於近幾十年來媒體與社會中消費主義的渲染。

傳統的西式婚禮,指的是基督教婚禮,通常在教堂中舉行,強調的是宗教上「以上帝之名」的承諾。婚禮的儀式由神職人員(一般是神父或者牧師)主持,也與教堂里舉行的彌撒(Mass)有相通之處。我也曾有幸參與過一名朋友在真正的教堂里舉行的儀式,整體氣氛與其說是「浪漫」,不如說是「莊重」——在過去,宗教在家庭與社會中的地位不可忽視,接受洗禮、參與宗教儀式和宗教組織都是社會化的一部分,而婚姻,自然也需要「上帝的見證」才能合理合法。

實際上,「浪漫愛情」在婚姻中的地位,在西方一直要到維多利亞時期才被普遍強調起來。當時的新興中產階級逐漸脫離了宗教和家庭傳統,注重個人生活,所謂「羅曼蒂克」的意向開始走入婚姻與關係中。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和丈夫阿爾伯特的婚禮上,選擇了一襲象徵「純潔」和「獨特」的白色婚紗,一時成為上流社會推崇的標杆,「White Wedding」一時風行。白紗象徵的「純潔」,作為一種傳統被保留下來,並被賦予了浪漫的意象,究其根源,是當時對於性別角色和婚姻的認知。

後來,婚禮的消費主義之風隨著改革開放刮進了國內,其中影樓和酒樓可謂是其中的急先鋒。對浪漫婚姻的想像,取代了過去的「為革命而結合」的敘述。

在沒有教堂、缺乏公眾空間的中國大小城市,酒店和酒樓成為了為數不多能夠「聚眾」的場所,由婚慶公司安排主持的流程成為了流水線產品,嫁接了「宣誓」「交換戒指」「親友見證」甚至「父親把女兒交給丈夫」等在西方影視作品中頻頻出現的浪漫橋段,並配備了服裝、道具、音響乃至攝影等一切必備的要素,生產出了一整個套路。

其中也有令人哭笑不得的「本地化」。鋪張的中式酒席,自然而然地代替了西式的冷餐,而西式婚禮中的「第一支舞」,因為大部分人群並不擅長在類似場合進行「過分的肢體表達」而被拿掉;在城市中無法實現的「花轎接親」,通過租用酒店房間和車隊代替;向父母敬茶的環節,也會安插在所謂交換誓言和戒指之後突兀地進入,讓人不知道信上帝還是信祖宗——而且,一些地方還會穿著婚紗去酒店裡「鬧洞房」,真的不違和嗎?

婚禮就彷彿一場設計好的表演,是一種拼貼了各種元素的自我發明,一切的目的都在於宣告:我們已經把我們的婚姻,按照世人的想像,塞進默許的社會規則里,並接受人們的承認

? 演一場符合「性別想像」的戲

所謂「中西合璧」的婚禮上對於性別角色的演繹,無不充斥著流水線的簡單粗暴,這種對於「傳統」的淺薄詮釋每每被穿上「愛情」「責任」「浪漫」的外衣,簡直是在侮辱這些美好的辭彙。

之前不知道哪個男明星娶女明星的時候說過一句,「在辦婚禮這事兒上,我沒有預算,必須全心全意給她最好的」。多少少女心爆棚的女生紛紛點贊,並暗示自己男友,需要用一場「盛大而浪漫」的婚禮滿足自己對於城堡和教堂的想像。但是這背後的隱喻是危險的:男性用物質的投入來體現對女性「佔有」和「收買」

即使不能一擲千金,人們也會用其它的形式,給予這種秩序一種讓人不快的隱喻。

我曾經在一場密友的婚禮上,見證了「伴郎團」為了幫新郎闖進新娘的房間「接親」,而受盡了「伴娘」們的折磨——狼狽的撞門,詢問尷尬問題,被灌下不知道什麼的飲料,然後一身筆挺西裝的新郎,被迫趴在地上尋找新娘被藏起來的婚鞋。我在旁邊看得好不尷尬,但每個人看起來都十分入戲——「不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怎麼能夠把新娘抱回家呢?」

我在一旁和一名朋友說,如果有婚禮,我倒寧願帶著姑娘們,騎著自行車去接新郎。朋友說,「你老公肯定不願意,哪有老婆接老公的,太尷尬了。」可趴在地上找新娘的鞋就不尷尬么?!為什麼必須有這種將折磨合理化為「英雄救美」的劇情?

婚禮上對於性別秩序的想像,多到難以忍受;願新娘做個賢妻良母早生貴子,願新郎事業有成撐起家庭云云,尚且不提;甚至有時候並不僅僅是新郎新娘,這種性別秩序也投射到了伴郎伴娘之上。傳統上擔任伴娘的都是未婚的年輕女性,她們堂而皇之地以「陪嫁」之名(即從前的媵或者女眷),被男賓灌酒、戲耍甚至是猥褻,頂著「傳統」行粗鄙而驚悚之事,演成了帶著物化女性色彩的下三濫戲碼。

所有這些,與其說是給新人的「儀式」,不如說是新人通過做這些在常人看來是傳統的事情,演給賓客一場帶有社會秩序隱喻的戲。所有的參與者都在這場表演中看到了心理預期中的橋段,甚至參與其中、成為現有秩序的一部分,從而找到一分融入的安心感。

於我而言,我和伴侶之間從來不存在英雄救美,也不存在夫唱婦隨,我沒辦法違心地將我和伴侶之間並不存在的關係,演給我的朋友和家人們看

但是,「他們要看」,卻是許多年輕人們需要面對的難題——包括我自己。

?「終身大事」的家庭和社會權力

其實,決定不辦婚禮,我和伴侶也並不是沒有遇到阻力。特別是男方的母親堅持要辦,不然「沒法跟親戚朋友交代,我兒子怎麼能這麼『不聽話』,隨隨便便就把婚結了呢?」

即使現在父母無法插手子女具體選誰結婚,但遵循父母之命辦一場事兒,依舊是家庭內部權力的體現。父母需要子女在儀式上的敬茶答謝,需要在表演中向親戚朋友確認自己在家中的地位。誠然,在傳統社會的視角中,婚姻更像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子女在婚姻中從屬父母和家族,而這種關係必須在儀式上得到確認。

在一些地方,婚禮更是家庭間權力和關係的體現。「辦事兒」是親屬和有社會關係的人之間進行聯絡甚至物質交換的場所,更是社會地位的直接體現。在哪兒辦,辦多少,無不是這個家庭的經濟實力、慷慨程度和社會網路的具體體現。把自己的孩子終身大事給解決了,更是父母在社會壓力下的任務之一。

物質方面——表達心意的結婚禮品,在西方是由新人在百貨公司開列「禮品清單」,由參與婚禮的親友購買;而在國內,理所當然地變成了「份子錢」,用於 cover 婚禮的開銷,甚至變成了流通於社交圈的物質媒介。在這個社會網路中撒出去的「份子錢」,對收入一般的家庭來說,不得不說是巨大的開銷,也必然要靠自己辦事兒「回收」。這當然是一個問題,但這種秩序已經將人裹挾進去,投入的沉沒成本,也只有靠屈從才能收回。

恐怕,這才是某些婚禮即使 low 到不忍直視,也一直存在並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 期望脫離原生家庭的我們,怎麼辦?

我和伴侶來自不同的省市,在北京上大學的時候相遇;與我們相同情況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即使他們在北京、按自己的心意舉辦了溫馨走心的儀式,但也不得不各自回到老家,按各自的路數演一套俗不可耐的戲碼。每一場儀式都是長達數周甚至數月的折磨與應付,以及時間與金錢的極大消耗。

我們與原生家庭的羈絆依舊存在,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對抗秩序的精力和決心。有的時候,我們選擇妥協,或者尋找一種折中。即使婚禮是充滿糟糕隱喻的粗陋戲碼,是家庭和社會權力的殘酷體現,但最後,也是我們「逃離」原生家庭的困難、與無法真正逃離的無奈。

我們當然希望一個只屬於我們的「儀式」、留下美好回憶,但又不願裹挾進原生家庭和親情社會中。這就像我們希望婚姻為浪漫關係樹上里程碑、肯定對彼此的承諾,但又不得不忍受「婚姻並不是個人的事情」的現實,以及前現代社會加諸於個人身上的倫理枷鎖。

許多發達國家的年輕人選擇了逃避婚姻本身。這種裹挾著傳統的 commitment,或許太沉重——即使有,他們也會在婚禮前夜的 Bachelor Party(單身派對)中盡情放縱、不醉不休。或許,這也是一種極盡個人精神的表達方式吧。

? 而我和伴侶呢?

我們很幸運——離家很遠的我們至少不必忍受催婚禮、催娃、催二胎的耳邊風,但我們也清楚地知道,我們的叛逆讓他們接受的詫異目光,可能多多少少對父母是一種傷害。但我們相信,會有其它方式去彌補、去體現對他們的關愛,比如幫他們買他們捨不得買的東西,帶他們旅遊,或者在他們轉發養生雞湯和謠言的時候、忍住吐槽的衝動,耐心多解釋幾句。

不辦婚禮,也並不代表沒有家人和朋友祝福——除非你把祝福定義為湊成吉祥數的現金。我們依然相信,不要婚禮的叛逆是對於我們的關係最正確的選擇,也是對這個我們並不喜歡的秩序的一種力所能及的對抗。或許等到我們的兒女結婚的時候,無論他們怎樣結婚、同誰結婚,我們都能真正不帶任何目的地送上美好的祝福。

浪遊者 | 李子 現居倫敦,博物館重度沉迷者,科學和人文觀察者體育文化愛好者,非資深球迷。

一群浪遊在「 別處 」的人,行走列國,洗滌三觀,捍衛開放社會,熱愛並嘲諷人類。

歡迎搜索「else-world」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賬號。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煩請留言獲取授權。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女木水專欄文章《男權社會的存在並不是因為男人更擅於創造》?
男性和女性的行為差異有哪些?
伊斯蘭政黨上位對女性的影響,我們了解多少?
為什麼宿舍不能男女混寢?如果是為了保護女生,在同性戀存在的情況下如何保護男生?

TAG:婚姻 | 婚礼 | 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