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小鎮

1n

第一次感覺到,媽媽真的慢慢在變老了。

在我一貫的印象里,父母似乎永遠都是那麼年輕。儘管他們也許已然是四五十歲的年齡了,在我看來依舊沒有慢慢變老的跡象。

直到這一次。

我偶然同父母聯繫,才得知老媽生了一場大病。我知道的時候,手術已經做完了。老媽一直在強調:這個手術不過就是像當初我做的闌尾炎手術一樣而已。

那一瞬間,我一下子覺得老媽真的在慢慢變老了。聽聽她微弱的聲音,我既生氣又悲傷。我為她瞞著我生病做手術而生氣,為媽媽慢慢變老和自己遠在他鄉這個事實而感到悲傷。

我不覺得闌尾炎的手術不恐怖。

有趣的是,我當時是在自己鎮上醫院做的手術。那個醫院糊塗到讓即將手術的我直接穿著病房就這樣走著進去了。

我就光著腳走在通往手術室的冰冷的石板上,左右兩邊有無數個手術室的門。我忍不住去看每個手術室的門裡面都有什麼人,他們經歷著什麼,他們都有一些什麼樣的故事。

我躺在手術台上,看著頭頂上的那盞明亮的手術燈,大抵一輩子都忘不了這種如此刺眼的感覺。

醫師的麻醉針的刺痛感深入骨髓,酸酸的。自己還意外的在手術過程中蘇醒,順便了解到了腸子受到拉扯的感覺。

老媽大抵只是不想我擔心而已吧。手術哪裡有不害怕,哪裡有不痛的,哪裡有不令人悲傷的。我經歷過,多少有點感同身受的。

她騙不了我的。她只是假裝騙我,我只是假裝被騙到了。

n2n

父母在,不遠遊,現在還是一句真理嗎?

我同朋友認真的討論過這個問題,我也非常認真的考慮過這個問題。有趣的是,即使是處於同一個原因,不同的思維方式往往導致最後的選擇有所不同。

朋友的家庭是在海南的一個偏遠小鎮,家庭不可避免了受到了欺負。她的母親一直希望她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這樣就可以保護家裡人,保護年幼的弟弟。

我的父母同樣希望我回到家鄉,他們千方百計的,使出渾身解數也不過是為了證明:外面的世界很混亂,只有家裡才最安穩。

基於同一個原因。我們都糾結了。

朋友想離開海南。總感覺一輩子不離開這個小島,似乎不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但是每當想起母親的訴求,她又總是不由自主的糾結。

我在得知老媽生病的一瞬間,也短暫的有一種想要回家的衝動。但是,與此相比我更加清楚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

離家並不是為了拋棄家,而是為了更好的建立家庭。

我和朋友都非常清楚:一旦回家,回到小鎮上,就會無可避免的被小鎮的人同化,慢慢的就此變的越來越不像自己。

小鎮的生活並非錯誤,我們的選擇也並非正確。只是我們更願意,也更像這麼選擇罷了。說到底,選擇是一個人的事情。中國的模糊家庭觀念太容易吞噬這種權利了。

既然面臨著被同化的危險,為什麼還要為了父母的願望回去呢?那樣做的話,真的能保護家庭嗎?

不能吧。那樣做只會讓自己越來越淪陷在小鎮的世界裡面,不如選擇賭一把。小鎮有小鎮的規矩,大城市有大城市的活法。

為什麼我們不能選擇在一個新的地方試圖玩一把新規則的新遊戲呢?也許,自己有幸在大城市的遊戲里取得些許成績,就可以順利的完成家庭的轉型。

反之,不成立。小鎮也許會提供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與此同時它也許永遠無法提供一個新的遊戲規則,你永遠無法在一個舊規則裡面尋求新勝利。

這就是命吧。我選擇賭一把,玩一把大遊戲。輸光了,也在所不惜。

n3n

回家不是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最好的選擇。

這意味著,你可以選,我只是不建議早早選擇回家。我更篤信:只有加速自己的財務自由速度,才有可能最終更好的照顧家庭。

貧窮本身就是一種專制。

身為成年人的我,更願意父母把我看待成企業和投資人的關係。人家都說,只有傻子和朋友才會選擇給一家初出茅廬的企業天使輪投資。

父母大抵是每個孩子最好的天使投資人。他們盡自己的義務撫養孩子,同時也理所應當收穫點什麼。

也許,自己的同事會成為自己的A輪融資人。也許,自己的老闆會成為自己的B輪融資人。嗯,人也可以上市。

這個時候的自己,已然不同於選擇回家的孩子。自己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又有足夠的能力得以幫助父母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這個時候回報父母不是更好嗎?

有時候,選擇不是只有A和B兩項,也許它會是一道多選題也不一樣。人生的大題卷上從來沒有告訴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單選題。答對一分,答錯不得分,多選不得分。


推薦閱讀:

你是什麼時候決定還是選擇回到家鄉的?
中國是人情社會還是可以靠個人努力獲得收穫的社會!人情是普遍出現在三四線城市還是一二線的大城市?
第一次來到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大城市是什麼感覺?

TAG:回到家乡 | 大城市 | 大城市情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