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才可為師|儒學辨義 論語 為政篇第二 11
原文: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釋義:先生說:「重溫舊知而能知曉新知,可以為人師了。」
「溫故知新」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成語,由溫故而能知新,講的就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只有具備了這個能力才能為人師。只會溫故而不能知新的話,就成了照本宣科的復讀機,做老師還有什麼價值?
需要澄清的是,「溫故知新」不是指重溫歷史而能知未來,重溫歷史並不一定能知未來,不是所有的歷史都會重演,新的時代必然會面臨新的情況,完全拿歷史數據來做推演,很可能會讓人大跌眼鏡。此一時,彼一時,還是要懂得與時俱進才好。
孔子這句話即是對學習方法的重要說明,也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溫故要能知新才行,也就是能從學到的知識中發展出新的想法、新的創意,不局限於書本、教條,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做到?要靠悟。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而後去領悟其中的內涵。如能對一本好書常看常新、一通百通,那絕對是人才,這才是中國需要的接班人。
學習只知道死記硬背,或者為追求高分不得不死記硬背,或者堅決執行題海戰術,那還哪裡有時間去悟?記考題、背答案,美其名曰「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等考完試可能連自己寫的是什麼都不知道了,我想這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吧。如此這般,還談什麼創新?這種學習方法和教育模式在現代化的今天竟然還能存在!假設孔老先生再臨,非得恨得捶胸頓足、氣死回去不可。
做老師的必須要具備溫故知新的能力,不僅自己要具備,還應該著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不要僅僅是搞一套把問題和答案都背下來的「記問之學」。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發揮想像力,或者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這叫作啟發式教育。如果我們的教育都是以此為著眼點,則中國的創新能力將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了。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
※徹悟 道德經 第12章 去彼取此
※《大學》中,「心不在焉,視而不見……」這一段應該怎麼理解?
※不得無禮|儒學辨義 論語 學而篇第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