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宋男性服裝在當代漢服運動之下存在感很低?
沒參加過漢服社團,以下是在這幾年網上的觀察,有誤敬請指出
好像現在漢服圈大部分人走出了「漢服=漢朝服裝」這一誤區,卻全部陷在了明朝士人階級服飾一個坑裡比如拿個人比較喜歡的(似乎改良一下甚至可以直接和現代服裝混搭的)襆頭為例:唐宋時幾乎所有階級都很流行的各式襆頭,在淘寶搜的結果只有五六家有賣(還沒多少人買),在微博和谷歌上搜圖,也全是劇照和示意圖(劇照里襆頭也很少,不知道為什麼),關注的一些漢服社團公眾號,也只見過西安的那個發過幾次。圓領衫也大多是明代的款式。直接搜唐朝漢服的話,照片里的首服(如果有首服的話)也大部分是那種李家人作為正式場合的仿周禮(還是秦漢?這點不太清楚)的冠,基本上不會見到襆頭。於是造成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呢?現在漢服圈主流看法是希望從明末的漢服開始「斷點續傳」嗎?漢服圈男女失衡→首服絕大部分情況下只和男裝搭配→需求較小→研究的人少→存在感低?
謝邀。唐朝的文化是建立在北朝,主要是北周、隋基礎之上的,因此北周、隋的文化對唐朝影響比較大。服飾方面亦是如此。中華傳統服飾為上衣下裳。裳,即裙子。所以在古代,跽坐(跪坐)是一個標準有教養的坐姿。荊軻刺秦失敗以後,荊軻的表現「箕踞而罵」(雙膝放平,兩腳分開),所以這樣是一個很無禮的坐姿。雖然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引進胡服騎射,但社會主流仍是上衣下裳。到南北朝時期,北族南下,中原服飾開始發生較大變化。影響較大的為袴褶。褶為短上衣,袴為合襠褲「為袴者直幅,為口無殺」。當時南北皆著袴褶。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全面漢化,服飾也是全面漢化的一個點又回到了傳統褒衣博帶的士人著裝。孝文帝改革是成功的。改革緩和了鮮卑和漢族之間的矛盾,但卻激化了鮮卑士族和鎮守北境的六鎮軍士之間的矛盾。六鎮起義後,北魏分為東西兩魏,後分別被出身六鎮的高齊和宇文周篡立。高齊和宇文周都是反對漢化的,北齊比較明顯,鮮卑語、鮮卑裝等鮮卑文化重新興,強調鮮卑文化,反對漢化;而宇文周採用的是胡漢並舉措施。但無論北周北齊無論如何反對漢化,他們並沒有廢止孝文帝之法。而圓領缺骻袍則是鮮卑系的服裝。如婁睿墓、高潤墓中的人物著裝皆是圓領缺骻袍。宇文周當時胡漢並舉,一方面維護鮮卑舊俗,一方面又模仿《周禮》,用六官制改組政府,標榜自己是西周的正統繼承人。在朝會時採用周禮、漢魏舊衣冠,而私下則是著簡潔方便的圓領缺骻袍。北周實行府兵制,對從軍百姓採取免租庸調措施。這一時期很多漢族農民加入行伍,而鮮卑化的服飾也在漢族百姓中普及開來。與圓領缺骻袍配套使用的就是襆頭。襆頭來源按史料記載產生於北周武帝時期。《北周書·武帝記》載宣政元年三月
初服常冠,以皂紗為之,加簪而不施纓導,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
又《中華古今注》卷中襆頭詞條下載:
本名上巾,亦名折上巾,但以三尺皂羅後裹發,蓋庶人之常服。沿至後周武帝,裁為四腳,名曰襆頭。以至唐侍中馬洲更與羅代絹,又令重系前後,以象二儀,兩邊各位三撮,取法三才,百官及士庶為常服
襆頭產生於北周基本可以確定。北周統一北方,後又被隋唐代之。因此唐代則對北周隋的文化承襲較多。因此隋唐士庶也都穿缺骻袍和襆頭。但是唐之襆頭又比隋之襆頭高。原因在於唐之襆頭內裹有巾子。《中華古今注》卷中巾子詞條載
關於巾子的起源,有隋大業、唐初、武德等說法,但其不晚於初唐是可以肯定的。在有唐一代,其服飾基本延續了周隋傳統:朝會等正式場合著褒衣博帶的傳統樣式,而平時則著具有明顯鮮卑特徵的襆頭和圓領缺骻袍,可以說這是當時社會的共識。換句話說:在唐代,至少正式場合,不合周禮傳統的圓領缺骻袍是不能登上正式場合的,襆頭亦是士庶常服。------------------------------------------------------------------------------------------以下私貨:漢服復興運動其實是一筆糊塗賬。漢民族傳統服飾雖然一直遵循著「交領右祍」的傳統,期間服飾變化還是比較大的。漢服復興運動,最早始自對傳統的關注、對傳統文化的復興。因此在漢服復興運動中,經常存在著「正統論」:到底哪個朝代的才是正統,應該作為復興漢服的領導者?有人也覺得沒必要,只要出了蒙元和滿清之外的漢民族政權服飾都應該復興。這個問題不解決,漢服圈的逼就永遠撕不完。今天大家所復興的漢服,其實多為古代士人階層的服飾。士人階層的服飾,往往會延續一定的傳統。所謂傳統,既是周禮儒家等傳統。而自蒙元以來,明代的服飾很好的延續了傳統儒家思維的漢族本位的設計,且明朝距今也近,存下來的實物和文字圖像史料比較齊全。其服飾形制(特別是女裝)也較為容易接受,至少在外人看起來不那麼「古」。而唐宋,甚至更久遠的漢魏,無論圖像、實物還是文字都遠不如明朝,加上造型比較「古」所以接受的人會少一些。這是客觀原因。近年來《萬曆十五年》、《大明王朝1566》等書和影視作品的熱播,讓一些人覺得他儼然看透了一切,他已看透了明朝的歷史,對於大明這麼多年來被黑鳴不平;近百年中國的屈辱史,讓一部分愛國憤青回望歷史,就容易拿明清對比,繼而上升到滿漢對立,繼而覺得我大明很偉大,出於民族情緒的發泄,明朝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成為了一個「完美」的烏托邦,這是個人情緒原因。這些都是明制興起的一些因素。隋大業十年,禮官上疏,裹頭者皆裹巾子,與桐木為之,內外皆漆,在外及樹人常服,沿至證聖二年,則天賜群臣然葛巾子,呼未武家高巾子,亦曰武式內樣。
而目前來說,漢服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很漂亮,穿著美美噠,我要去拍照。對於很多人來說穿漢服於他而言就是一場cosplay,而且這個cosplay冠以民族大義,不知道比一般的cosplay高明到哪裡去了。雖然很多人不同意,但很多人就是以漢服之名干cosplay之實。這些人,可以划出同袍範圍。
目前,至少我看到的漢服圈,就是三天一小撕五天一大撕,秀衣的一大堆。當然秀衣沒錯,也是一種宣傳,然而很多人也就止於秀衣了。漢服的存在感,目前是很強的。至少路轉粉、粉轉黑、路轉黑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而漢服圈,目前就像是一個中二少年一般的存在。以上。謝邀。
估計題主依然還分不太清楚漢服和影樓裝。
題主說的第一點根本不存在,唐圓領的銷量和出現概率遠超明圓領。現在銷量最大的漢服男裝除了所謂的「直裾」(這是個大問題,遺毒不淺)外就是唐圓領了,幾乎所有漢服商家都在做,如果不特別說明,基本上賣的圓領都是唐圓領。明圓領反倒只有子衣明堂等等少數幾家在做。影樓裝則反之,另外,你不會是直接用「漢服」做關鍵詞在淘寶搜的吧,搜「漢服」搜「唐朝漢服」基本搜出一堆徹底的影樓裝……明制漢服呼聲很高只在一些較為深入了解的人群之中,因其離現在近,體系完整,資料和實物多服飾考據準確合理,簡單說就是靠譜多腦洞少。唐制漢服是靠譜一半腦洞一半,基本是做到外觀一致,但內部結構全靠猜測。而更久遠的形制比如遺毒甚廣的直裾和小短曲就是完全腦洞開出來的玩意,包括了各種周制婚服,以及搭配短褙子的奇葩衣裳。
但各種明制漢服現在的實際出現概率遠比所謂「直裾」和唐圓領低得多。
去年第三季度銷量最高男裝款式。明制無一上榜。前三名被唐圓領袍包攬。
謝邀。可能和當代審美有關?好比我個人偏愛的制式是唐襦,宋褲褙子,還有明交領襖裙,而且市面上這種款也很常見,可以很容易判斷制式正確與否,我才能有選擇的購買,身邊同袍大多也是以此為主,這種常見的制式因為被熟知所以製作也很容易。之前泡在漢服製作的時候各種制式還是蠻多的,我一般不太關注男款,常見的都是道袍和飛魚服,男同袍見得也很少,但是製作肯定是有的,可能因為不太熱門大家都不會做出來販賣吧,如果你真心想要也可以帶著制式圖去找裁縫訂做,偏冷門的漢服很多都是買料子交由裁縫製作噠。
瀉藥野生漢服愛好者,不混所謂的「圈」,因為內部這方面的問題上意見不統一(撕);有很多懂得多的瞧不起小白,似題主這般誠懇提問也可能會被白眼 。綜上,不知道所謂「圈」內主流到底是啥。但愛好者性別比確實有點失衡,所以我傾向於認同題主的第二條假設。
知乎慣例,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唐圓領銷量遠遠超過明圓領,是男性漢服里銷量最好的之一好不?
至於首服,是都少,不是只有唐宋首服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