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一波流應用第四彈——創立分岔路口和寬度自適應道路
首先當然是需要路的兩個邊界線的alignment(中文軟體里這個到底叫啥?)還有profile(高程),然後分別以邊界線所在的alignment做為原點新建裝配,車道選擇BasicLaneTransition,路肩就BasicShoulder,按照設計要求改好參數。
之所以選BasicLaneTransition是因為這個車道可以根據alignment 或者 特徵線更改自己的偏移和高程,記得要在過渡這裡選好 「改變偏移和標高」
參數設置好了以後長這樣。
Generic 裝配就是啥啥實體都沒有,只有點,線,還有目標。其全體成員如下。
我們先新建一個裝配,選擇第一行那個LinkOffsetAndElevation,點一下中心坐標,這玩意出現在右面了,而且沒有左右選項。沒關係,把距離基準線偏移那裡改成 -7.35m。 這個數是0.9+3.7+2.75來的。其實不設置長度也行,這裡是為了看著成比例。
啊,過來了。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呢。看它的命名方式就知道了,有link, 有offset 還有 Elevation,說明它是一個連接線,能連接水平偏移和豎直高程線。這點非常好,所以它能從道路右面的設計線連到左面的設計線。所以左右的偏移和高程都作為已知得到了,連上以後它的坡度就知道了,可以當做輸出。命名為WholeRoad接下來,選LinkWidthAndSlope, 顧名思義,已知坡度和寬度的線。坡度就是剛才那個輸出,現在還不知道就隨便給一個初始值。寬度就是第一個路肩的寬度,2.75m。 注意最後一行省略連接要選是。命名LS(LeftShoulder)所以線被省略了,只有一個點。這個能輸出這個點的高程還有偏移。
右面同理,選LinkWidthAndSlope,命名RS(RightShoulder),寬度0.9m, 省略link。現在看下我們有什麼。有坡度,有車道的起始三維位置(包括偏移和高程),有終止三維位置。齊活。安其他配件。為了看的清楚,我把坡度設置的都不一樣。右面路肩安在原點上,將調用坡度。左面路肩安在最遠點A上,調用坡度。中間的路選OutsideLaneSuperelevationAORRight,安在C點。接下來選中原點,打開裝配屬性——建造選項卡
為剛才的每個零件坡度一欄勾選使用參照參數,值從整條路的坡度來。
設置好以後各部件自動對齊了。
對左邊車道採取一樣的做法。
此外各條路的高程圖要準備好。中線的高程、還有兩邊的兩條設計高程。接下來就可以新建廊道。然後先做車行方向(這裡是左側通車)右面這條車道,曲面不用選,剩下的把該選的都選好。
因為每段不一樣,所以要用不同的分區。在跳出來的對話框找到區域P1-P6然後右鍵單擊,選擇分區。軟體跳到屏幕上,開啟追蹤端點,選擇P6,右鍵確定,回到對話框,就多了一個分區了。按照這個方法把別的分區都確定好。
然後在第一行3.7米那一欄的目標列里,點擊點點點,然後打開目標匹配話框,選擇P1-P6的alignment 作為目標對象,添加,確定,確定,重建廊道,其他的區域也這樣做。就會看到從P6開始,車道明顯漸漸變寬了。接下來把車行方向左側的道路也加上。選擇這段裝配,點增加基線(baseline)。基準線選道路左面那條。高程也選相應的。
可以看到又多了一條基準線,是右面的。這個方法是從左右兩邊向中間對齊。繼續添加其他區域,直到全部添加好。
然後現在開始分別點開每個部分的目標,水平偏移和縱向高程選擇相應的中心線和中心線所在高程。對於沒有單車道的路,因為設計裝配的時候就設計要連對面,所以把LinkOffsetElevation對應好對側的線就可以了。確定,最終效果。順便題圖是《你的名字》,超好看,周末趕緊帶著喜歡的人去看啊。
推薦閱讀:
※路橋施工中技術員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在山區修路架橋通隧到底有多困難?
※滬通長江大橋這樣的斜拉橋是如何實現超千米的跨度的?
※一波流應用第二彈——創建設計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