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宿命中找尋自我
一是因為李安的名望,二是因為技術上的革新。
人們反覆地討論著幀率標準從24幀提高到120幀後的視覺效果,反覆地討論著技術革新對於整個電影產業的影響和意義。
也開始出現這樣的評論:
當李安太重視技術,反而忽略了故事本身。
但李安自己也曾說過,他並不是一個很痴迷技術的人,他在技術上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自己的電影能更好地呈現。
他想要的是電影的革新,而不是技術的革新。
電影才是根本,技術只是手段。
在這種思想的支撐下,李安怎麼會不注重自己想要講的故事呢?他用的技術本就是為了把故事講的更出色,李安又怎麼會因噎廢食呢?
120幀的幀率,4K的物理解析度,再加上3D效果,這樣的電影,變得更加真實了。 大熒幕里的人物,每一個表情、臉上每一條血管、甚至每一根汗毛的顫抖,都會被觀眾看得一清二楚。 讓觀眾和電影進行一場零距離的溝通,就是李安想要達到的效果。
電影從來都是一門交互的藝術,電影不只是導演拍給觀眾去看的,電影是導演和觀眾利用視聽語言,利用技術所進行的一種溝通。
或者說,在李安這個層次導演的操作下,他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媒介,他希望去做的,是電影這門藝術,和觀眾進行的真正深入的交流。
更何況,觀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部電影,需要的就是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李安想讓觀眾真切地體驗到男主角所經歷的那些事情,從而真切地感受到男主角的心裡動態,從而更容易地理解電影。
當然,男主經歷的,不僅僅是戰爭。
如果你認為這部電影是一部反戰題材的電影,那就大錯特錯了。
李安想講的故事,其實只是屬於比利.林恩這個19歲年輕士兵自己的故事。
從開片到結尾,所有的技術、所有的鏡頭、所有的戲劇衝突,都是為了表現比利.林恩內心的糾結和矛盾,全片110分鐘,講述的,其實就是一個男孩在戰爭、人群、家庭中的成長。
其實片名就說的很明白,「中場戰事」,並不是伊拉克戰爭的中場,也並不是美國人戰事的中場,甚至並不是B班全體戰士的中場,只是屬於比利.林恩一個人的中場。
19歲的男孩比利.林恩,因為伊拉克戰爭,他參軍入伍,因為他勇敢救援戰友視頻在網上的走紅,他成了美國人的英雄。
但別人不知道,那個看上去充滿光榮,本應讓他自豪無比的視頻,其實記錄了他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天。
在影片中回國接受民眾歡迎,作為宣傳楷模,享受戰事的「中場休息」的他說:「這感覺其實挺奇怪的,有人來表揚你這輩子最慘的一天。」
他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他明白的,是普通民眾根本不會明白的,他感受到的,是那些沒有見過鮮血不會感受到的。
姐姐告訴他,有辦法可以讓他離開戰場,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做出一個選擇。
離開還是繼續,這是一個問題。
於是,影片就在中場休息和戰爭實景之間閃回,前一秒鐘碧昂斯還在勁歌熱舞,後一秒鐘就硝煙瀰漫。富有衝擊力的蒙太奇給觀眾帶來了對比,我們也更能理解比利.林恩的糾結。
所以說,這部影片倒更像是一部心理片,比利.林恩不斷地對自己在戰場上留下的創傷進行修復和彌合,最終和自己達成了和解。
上戰場之前,他是一個loser,但在戰爭中,班長卻說他是天生的士兵。
在同戰友們的相處中,他找到了歸屬感,強烈的認同感最終驅使他回到了戰場,回到了戰友們的身邊。
當然,這也不是個講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故事,整個故事的核心思想依然很東方,李安想說的只有兩個字: 宿命。
人們都在宿命的掌控下,無法逃脫。
從這個角度來看李安的這部電影,你就會發現它實際上依然非常「李安」,它和過往我們見到的那些李安電影一樣,都是如此的細膩,如此的含蓄,又是如此的迷人。
李安依然拍著自己想拍的電影,做著自己想要去做的嘗試,但無論電影技術如何革新,電影市場如何發展,李安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
62歲的李安回頭望去,看到的會是三十來歲的自己正在對妻子說:「我除了電影,什麼都不會做。」 他該滿足,因為在他「只會做」的電影上,他做的已經足夠出色,足夠讓影史銘記。
推薦閱讀:
※好萊塢科幻的一切,有群法國人早就做到了 | 對話法漫大師梅齊埃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青春比現實更殘酷
※對於《死侍2》,期待還是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