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國史:元與明》氣候影響下的明朝那些事兒!
《哈佛中國史:元與明》是由整套《哈佛中國史》的主編,加拿大著名漢學家卜正民撰寫,他的代表作就是最近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理想國再版的《縱樂的困惑:明代商業與文化》,是美國漢學最高獎項列文森獎獲獎作品,可見作者對於明代歷史的了解。
這本元明史敘事非常流暢精彩,拋棄帝王將相和歷史重大事件的敘事手法,採取全新的視角,比如從氣候,比如從商業和文化,比如從全球化尤其南海經濟體中的明帝國,讓我們從更多的側面更立體的重新的認識元、明朝。
九淵:氣候對於元明朝的影響
卜正民在整套《哈佛中國史》總序中特彆強調自己撰寫這本元明史採用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就是氣候對於元明史的影響。
其實近年國外氣候影響(甚至決定)歷史的論斷已經很火了,近年來也受到不少反駁和詬病,氣候歷史學家認為元朝滅掉宋朝和清朝滅掉明朝,都是處於全球小冰期,氣候嚴寒,北方蠻族無法生存所以南侵,導致異族統治中國。
但是,卜正民並未覺得氣候是決定朝代興衰的原因,他只是覺得一個以農業基礎的帝國,氣候影響農業也勢必影響朝代的政治狀態和走向。
卜正民特別梳理元明史上的氣候和自然災害,特別是明代的九淵(九次大的自然災害)對王朝治亂的影響,這一視角較為新穎。
此外,卜正民還關注了當時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動植物的減少,增添了一份人文關懷色彩,這是中國歷史敘述中較為少見的。
龍見:通過虛構的歷史現象看歷史真相
卜正民這本元明史,以龍的出現作為本書的開頭和結尾,卜正民查閱了元明史上多次龍見的記載,龍是中國人的圖騰,也有著多重的寓意,比如中國,比如天子,比如自然災害,比如上天示警,通過龍見這一現象可以折射當時社會與國家政權的某種關係。
卜正民說「龍使普通民眾想到了自己在面對不可預測的上天和時而冷酷無情的國家時的脆弱性。那些看見龍的人可以宣稱,這些偏離常態的現象是皇帝未能留意民生的徵兆。」龍也許和愛爾蘭黑豹一樣,本身並存在,卻被「當作一種自然力量,用以對抗難以捉摸的國家權力」。
龍明明是虛構的事物,為何在如此注重真相的歷史中屢次出現,這和神話傳說一樣,都是因為某種動機對真實歷史虛構表述而已,讀歷史就要讀出這種虛構歷史現象背後的動機來。
歷史學家魯西奇說過「歷史研究者的任務,也許並非透過歷史資料去探索所謂「歷史真相」弄清「唯一」的客觀歷史,更重要的乃是各種歷史資料看作不同時代不同的人或人群對歷史的述說,與認識。去分分析這些述說與認識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會如此敘述?換言之,歷史學家所面對的問題更多的是歷史敘述與認識是什麼,而不再是歷史本身是什麼。」
豐滿:360度的元明社會全景圖
相對於國內主流歷史的地王敘事和細分研究,這本元明史通過幅員、經濟、家族、信仰、物華等方面詳細而細微的通過一些歷史截片呈現元明時代的整個社會的生活圖景,不再是宏大的政治、經濟、文化敘事,而是貼近人民生活的360度的社會全景圖。
下面簡單的挑一些:
幅員
主要講地域與人口,其中印象深刻的南北差距,經濟重心的南移,並預言會移到廣東。
經濟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社會財富的富裕帶來的社會階層的變化,士農工商變成了士商工農。
家族
其中印象最深的隋唐科舉制的興起導致士族門閥的衰落,元和明朝初年都不願意採用科舉,但是隨後科舉得以恢復,士紳階層成為中國的鏈接上下的中間階層,氏族家庭成為中國社會治理的基礎結構。
信仰
三教合一,儒教管日常生活與政治,道教管世界的觀測方式,佛教管生死往來。最後,重點講述王陽明新學的興起。
物華
這部分詳細的介紹了明朝時代的物質生活,當時的文化品位和對暴發戶的鄙視,大量引用了柯律格的作品,比如《長物》。
世界:南海經濟體與全球化
漢學家治中國史的優勢在於可以從全球視角來看中國史,這是本書的亮點,比如明朝的外貿形式,朝貢與貿易。
明朝非常注重朝貢貿易,甚至葡萄牙人也想加入朝貢體系之中。但是中國對於貿易的態度一直是猶豫不決定。
明朝的倭患的根本原因就是割斷了與日本的正常貿易通道的結果,重開貿易之後倭患便很少發生了。
明朝對於貿易的態度導致了其逐漸喪失了南海經濟體的主導地位,葡萄牙人逐漸屠殺東南亞的中國人成為了主導,葡萄牙人南海區域內的貿易量已經超過亞洲和歐洲的貿易量,荷蘭人和英國人隨後也加入進來,逐漸開啟了全球化。
全球化對於明朝的一個顯著的影響就是拉丁美洲銀礦的開採,通過貿易或者直接貨幣套利,大量流入明帝國,一方面社會財富的極大豐富,社會階層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也造成晚明的嚴重通貨膨脹,為明朝的崩潰加一把力。
全球化的另一個影響還在於以利瑪竇為代表大量的傳教士開始湧入中國,讓中國人第一次見識了科學和技術,包括火槍火炮,比我們想像的要早很多。但最終在爭議中選擇了保守,沒能用先進技術抵禦大清的入侵,清也在幾百年後付出沉重的代價。
皇帝:政治興衰的變與不變
成吉思汗的世界性帝國,因為蒙古人採取並非中國的嫡長制繼承製發生分裂,根據卜正民的觀點,元朝頻繁的皇帝更替和滅亡的主要原因也在於繼承製。
宋元滅宋,到明滅元,到清滅明,看似中國政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集權的政治體制卻一直沒變,元朝統治者為了稅收的經濟利益放棄了原來蒙古人的體制,選擇集權政體,明朝推翻元朝後實際繼承了元朝的體制,清朝入關後為了統治華夏大地,依然選擇集權體制,甚至是後來的民國與我們現在。
在本書最後一章結尾時,卜正民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當我們回首時,原來元明從未消失在歷史深處」。
推薦閱讀:
※豫讓刺趙子究竟是出於什麼心態,趙子對他也不錯,只要他點點頭,不就榮華富貴不用愁了么?
※中國歷史上最讓你佩服的政策是什麼?
※詳細中國歷史地圖版本3-包圍南宋
※話說:如果在解放戰爭後期北京談判的時候,國民黨最終同意了和談協議結果會怎麼樣??
※為什麼古代沒人盜秦始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