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國際戰略粗淺預測
02-02
一直以來,站在一個中國人的角度和立場,我個人都希望最好是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很多中國人都不喜歡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理由是希拉里當選會對中國很嚴厲,會讓美國更深地介入亞太局勢,中國會面臨更大的壓力。我個人的觀點是,希拉里對中國的那些壓力只是表面上的,鑒於美國當前自身的實力衰落、力有不逮這個前提和精英們的狂妄傲慢,那些介入亞太局勢的行動更多地是嘩眾取寵地浮於表面,不會對中國構成實質上的傷害,而中國恰恰可以有理有據、義正辭嚴地利用這些壓力,展開自己的連橫合縱戰略,謀求更大的戰略利益和實質利益。比如中俄實質上的結盟,就可以讓中國在中東、拉美乃至於「一帶一路」、亞太等國際事務中有更大的轉圜騰挪空間。中俄實質結盟,導致中國可以利用、依靠、借勢俄羅斯、美國的戰略形勢和力量進行滲透,並進而掌握更大的話語權。——這就是特朗普在競選中說的「他們老是讓狡猾的中國人佔便宜」(大體意思,原話不太記得了)。而從俄羅斯的角度和立場來說,它是被迫在美國的中東和歐洲壓力下,而不得不和中國聯盟,俄羅斯不可能放棄自己在中東、東歐的地緣戰略利益的,同時俄羅斯也不希望身邊的中國日益強大。在克里米亞事件之前,普京表面上強硬、本質上一直是在示弱,並一直向美國示好。但這些努力都被美國或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根本原因可能還是美國的當政者們自以為是,以及背後的利益集團不願意放棄某些利益,他們自以為能夠在中東和亞太兩面作戰,只是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變化了,美國的盟友們的國內形勢也在變化甚至逆轉,同時美國的國力也不足以速戰速決了),最後終於讓普京死心了,為了應急、為了地緣戰略利益,而不得不選擇「先救眼前之急」。
推薦閱讀:
而特朗普不同,他的思維方式、行事方式——就是實事求是、機動靈活,理論、價值可以適應形勢變化而進行重新詮釋、創新詮釋。同時,民主黨一系列策略、措施不僅收效甚微,而且國際問題、國內問題都沒有起色反而有惡化趨勢,這也給特朗普實行新政策提供了土壤、做好了準備。
特朗普競選時,曾一再對中國南海等問題發表激烈言論。特朗普當選後,第一個外交電話打給了朴槿惠,頗顯意味深長。而在及時接到習*總祝賀電話之後的一段時間,特朗普反應平淡、甚至有故意淡化之嫌。同時,特朗普的執政團隊中大多都是對華強硬的力量。另一方面,特朗普一再向普京拋出橄欖枝。——種種跡象表明,特朗普執政後,美國國際戰略將出現重大調整,調整的中心就是:一手聯合俄羅斯,一手封堵中國。特朗普的收縮戰略,實際上是:把拳頭收回來,是為了更好地、更機動靈活地、更有力地出拳。那麼問題就是:這個戰略調整的依據是什麼?依據就是:國際形勢、力量對比的轉化,和現實利益的考量。現實表明,俄羅斯力量確實弱了,軍事力量依然硬挺,但是經濟實在萎靡乏力,人口結構也不給力,而中國的崛起與復興策略在趁勢壓縮美國的國際空間。如今的特朗普,作出了像當年的尼克松一樣的選擇。只不過,從角色上來說,現在的中國好像當年的蘇聯,現在的俄羅斯好像當年的中國。特朗普與其前任奧巴馬、共和黨與民主黨的相同點是:都把中國作為第一對手;不同點是:特朗普更務實、更靈活,不逞強,更會順勢借力。大概率情況是,美俄之間聯繫會日益緊密,美國會更多地介入台灣問題、南海問題、朝鮮問題、東海問題,來牽制中國。當前的中國,也有自己的問題存在。國內政治經濟改革能走到什麼程度、港獨台獨會引發什麼後果、一帶一路進展怎麼樣、國際間的貿易合作發展如何等等。比如,此次中拉合作簽署的《中國對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能落實到什麼程度,中俄關係與合作如何走向等等,都是不明朗的,面臨著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博弈。韓國在面臨國內壓力的情況下,強行與日本簽訂軍情協定;台獨港獨進一步活躍……亞太局勢將出現更多的變數。俄羅斯在波羅的海部署導彈,可以看作是對北約形勢的應對,也是謀取下一步話語權、談判利益和空間的先手棋。特朗普退出TPP,是出於戰略利益的考慮,TPP是以經濟貿易之名、行地緣政治之實,只是增加了更多的壁壘,只是保護了一些新興經濟體,並不利於美國施展更靈活的手段,且要佔用和付出有限的戰略資源,退出是特朗普權衡之後戰略選擇的結果。
在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大形勢下,未來數年,國際多邊博弈將會更加頻繁熱烈,展現更多靈活的手腕和局部的碰撞,各國國內也面臨更多的利益博弈挑戰,而中國也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和阻力。推薦閱讀:
※有哪些軍事實力被低估的國家?
※中國人到底是因為什麼而在西方社會上留下那麼不好的印象?在我印象中中國人大部分都還是很善良的?
※如何看待菲律賓總統先導車隊在馬拉維遭襲?杜特爾特能否在這場與國內反對勢力的鬥爭中獲勝?
※當前中國國際外交形勢
※如何看待烏克蘭情報局長被炸死?
TAG:唐纳德·约翰·特朗普DonaldJTrump | 美国大选 | 国际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