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測試(Prototype testing)的方法之Think aloud
前言
觀察用戶的方法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在自然環境下(in the wild)」,一種是「在實驗室中(in the lab)」。
在實驗室中觀察用戶,主要用於評價某個系統或者原型。它讓用戶去做具體的任務,並由研究人員進行觀察。
實驗室研究可以很好的測試原型的可用性,包括有效性,效率,滿意度,學習的難易程度。
典型的實驗研究的結構
- 用戶簽署知情同意書
- 前測訪談
- 用戶進行實驗
- 實驗者的觀察和記錄
- 拍攝視頻,進行事後分析
- 記錄日誌,如軟體中可能觸發的按鍵
- 問卷
- 後測訪談
觀察和系統日誌分析可以提供的信息包括:
- 完成任務的時間
- 用戶是否成功的完成了任務
- 用戶犯的錯誤,比如在何處用戶不能完成任務
觀察和系統日誌分析不能提供的信息有:
- 用戶「為什麼」進行這樣的操作
因此,我們需要其他的方法來理解用戶的行為,包括
- 訪談法
- 問卷法
- 邊想邊說Think-aloud
本文主要對第三種方法進行簡要介紹。
正文
「什麼是Think-aloud」
在一個thinkng aloud測試中,用戶被要求邊使用系統,邊不斷的說出他們所想——也就是當用戶在系統界面移動時,簡單的把他們的想法用言語表達出來。——Jakob Nielsen
Think-aloud,就是用戶在完成任務時把他們的想法、感覺、動作用言語表達出來。
「Think-aloud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 用戶可以理解界面的什麼部分
- 用戶不能理解界面的什麼部分
- 用戶為什麼不能理解
- 我們設計的界面按照用戶設想的那樣運作了嗎
- 用戶對什麼發生的事情感到驚訝嗎
- 用戶有什麼誤解嗎
「Think-aloud對於用戶來說並不是容易的!」
在一個測試中,你讓被試邊使用系統,邊不斷的說出他們所想,對用戶來說是不容易的。
「Thinking aloud期待的實驗結果」
「我想要做……」
「我正在看界面,我認為它可以……」
「這不是我期待的;我本來以為它會……」
「它比我想像的更久。」
我們想要得到的是每個用戶怎麼去理解他們的任務,並且他們怎麼讓用戶界面有意義。
「不必要的評價」
「我認為背景應該是藍色的。」
「我不認為其他的用戶可以理解這個……」
「我會把這個欄位放在上面……」
這種信息並不能啟迪你關於問題空間的思考。它們只是「觀點」。它甚至會導致開發者基於「用戶告訴我們他們希望這樣」而做出糟糕的設計決定。
「其他可能會在think-aloud中出現錯誤的地方」
- 用戶並不能一直think aloud,可能在中途放棄
- 用戶不能用言語表達出他們的許多動作、想法和感受
- 用戶太愛閑聊,說了太多無關的事情
- 用戶誤解了任務
「如何避免這些問題」
- 在可用性測試的起始階段提供指導性的練習
- 利用道具使用簡單的例子,比如讓用戶調大電視的音量
- 提醒用戶他們可能會感覺奇怪,但是不用擔心
- 使用操作性條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techiniques),尤其是加強和削弱
介入Intervening
- 實驗者應該儘可能避免介入
- 如果實在需要介入時,有用的表達是
- 你剛剛點了什麼?
- 你正在做什麼?
- 你現在在做什麼任務?
- 不要問有引導性的問題
- 如,你看起來對於...有問題,是嗎?
- 不要表達你的評價和觀點
- 如,看起來你點了瀏覽器的「後退鍵」而不是網頁上的「後退鍵」
- 不要提供指示和幫助
- 而是要提示他們如何去自己解決問題。比如,如果你在家的話你會怎麼做呢?
「Think-aloud不適合的情況」
任務太複雜或者用戶需要集中記憶力,如:
「Think-aloud的替換方法」
- Think after(播放錄像)
- 觀察法(其中偶爾有一些問題)
- 觀察法和事後問卷結合
翻譯自
Testing Prototype Designs II
Think aloud studies, task design, analytics, A/B testing and remote usability testing
Paul Marshall
Slide credit: Emily Collins and Lorna Wall
推薦閱讀:
※如何保證測試用例又少又準確?
※交互設計時需考慮到的特殊情況都有哪些?
※App的測試,和傳統軟體測試有哪些區別?應該增加哪些方面的測試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