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得拒絕你

每個人總會碰到一些令人尷尬的要求。比如,你的電腦好端端放在那裡,有人想借用,理由是「反正你放著也不用」;比如,你家的wifi好端端地開著,有人想蹭你的網,理由是「反正你都開了」;比如,你擅長行業分析,有人想讓你免費替他公司寫一篇,理由是「反正是舉手之勞」......諸如此類,還有「反正你閑著也是閑著」,「反正你那麼有錢」,「反正你來都來了」......

尷尬就在於,明明心有不快,可你罵都不知道該怎麼罵。最可惡的地方在於,拒絕這些要求會讓你陷入自我懷疑,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善良的人,懷疑那些人的要求是否合理,並且擔心拒絕會造成什麼後果。「反正」一詞的意思是,我對你的要求是順應了你的現狀,換而言之,我的要求是合理的,你不答應要求就是在浪費資源。這樣的資源方方面面,可能是你閑置的電腦,手機,wifi,房屋,錢財,也可能是你的勞動。

我並非討厭這樣的要求,事實上,借用東西是再正常不過的瑣碎了,我只是厭惡那樣的理由。那樣的邏輯看似無懈可擊,還有一種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偉光正。實際上,只是在占你的便宜,而且理直氣壯,正義凜然,還有一種聖母光環的加成。

社會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power of the helpless.人們會對那些處於困境的人進行幫助,比如施捨流浪漢。對方的不幸之所以會形成幫助別人的一種影響力,是因為出於社會責任規範(norm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考慮,幫助行為是一種承擔社會責任的方式。

幫助弱者無論在怎樣的倫理文化中,都是被稱讚頌揚的行為。但是,那些自居為弱者的人有著兩個漏洞。其一,他們並不是弱者,只是出於貪婪暫時性展示出弱者的姿態,一份報告,一份設計,他們花些錢真的外包不出去么?中國有些路邊的乞討者,他們有多少團隊成員?其二,他們也並不會感激你的行為,反而為自己的狡猾理由點贊。一件事情在他們看來越是容易辦到,他們越不會感激你,對他們而言,區區小事,何足感恩,逼著富人去捐款人還不夠多麼?

很多地方都有一種標語,上面寫著「愛護環境,舉手之勞」,「垃圾分類,舉手之勞」,甚至很多老師在呵斥學生時會說,「這只是一件小事,為什麼不願意做?「在我看來,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所有抱著這樣想法的人都承認了一個預設:因為事情容易,我們才會去做。而不是,因為事情有價值,我們才會去做。令我感慨的一件事情是,人們可以一邊承認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暗示了小事也分好壞善惡;另一邊又可以要求著別人:「舉手之勞,你為什麼不做?」我也可以理解這種精神分裂,畢竟流著淚微笑也是一種美嘛!

其實,我們幫助別人都不一定要金錢上的回報,但至少要讓我感受到對方的尊重。而不是用這件事情的容易程度來論證我付出的少,進而得出我有義務幫助你的結論。有時候我又特別害怕,我害怕那些人會因此生出恨意,但我更害怕的是一個人因為害怕拒絕,而從此生活在別人的輿論里,因為缺乏思考,而從此沒有了自己的標準。

我第二喜歡的中國作家,刀爾登,在《中國好人》裡面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並且擺脫了枷鎖。裡面所言的「勸善」和「逼善」正是求助者的兩種動機。他說,「勸善與逼善是有分別的,因為道德命題並不對稱。我們可以說讓梨是高尚的,而不可以就此反推不讓梨就不高尚,不道德,無恥,該打屁股。提倡美德,是鼓勵性的,推行規範,是禁止性的。規範禁止殺人,但我們很少會在日記里寫下「今天又沒殺人」,以為做了好事,沾沾自喜。反過來,人沒有達到某種美德,不意味其在道德上有缺陷。經常發生的是,那些鼓勵性、建議性的倫理信條,被不正確地逆推後,產生了一種壓迫性的道德環境。」

我沒有教你逐字逐句地去當面反駁他們,因為情景、對象千變萬化。我只是想說,當我們拒絕別人的時候,不必有道德枷鎖,不必有心理包袱,你仍然可以做一個好人,而不僅僅是活在他們眼中的好人。於我而言,幫助別人是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可是用這種理由來逼著我去幫助別人,我總覺得是對我智力和價值的侮辱。

題圖:@Agnes Mesaros

原文發表於2016.3.26,在微信公眾平台(假裝思考,pretendcogitate)

推薦閱讀:

如何不傷人地拒絕小男生的搭話?
後悔拒絕offer,怎麼和hr溝通?
為什麼我總是因為怕別人失望而答應別人,最後還是反悔了呢?
她面試被拒絕的理由,竟然是因為這個……

TAG:心理 | 拒绝 | 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