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茶葉的「耐泡度」及其它

雖然好茶一定會相對「耐泡」,耐泡度並不是評判一款茶品質的重要指標。實際真正評茶的時候,只需喝上一兩口就足以定乾坤,不需要耐心地一道一道喝完,看看最後的尾水的表現。那樣的話,評茶就不是個技術活了,而是個肚量活,一上午三種茶都評不完。作為茶友還沒啥,反正慢慢喝就是了,樂得自在悠閑——但你如果是茶商,只有半天的時間,要試三五十種茶樣,只挑出三五種佼佼者,你咋整?

雖然「耐泡度」並不是很關鍵的問題,但關於「耐泡度」的誤解,坊間流傳甚廣。這裡有必要澄清一下。其中最荒謬的兩種就是:茶樹的樹齡越老,耐泡度越好;葉片越粗老,耐泡度越好。

如果上某寶買普洱的話,無論是九塊九包郵的還是九千九百九十九一片的「單株」,都會聲稱自己是「古樹」,鮮有承認自己是台地者。而那些聲稱自己是古樹的,動輒都是三五百年樹齡,六百年、八百年、千年古樹就更是目不暇接。

凡是真正種過茶、和茶樹親近過的人,不管是大字不識幾個的深山老農,還是智能手機用得無比順溜的茶廠小哥,都明白茶樹有一個最佳樹齡。在這個最佳樹齡的階段,茶樹出產的茶青品質才最好。沒達到這個樹齡,或者過了這個樹齡,茶青的品質都會有所不足。但一些茶友往往不願接受這個事實,堅信「樹齡越老越好、海拔越高越好,人工干預越少越好。」茶樹乃仙山靈草,絕對不能施化肥、打農藥。或許是人民群眾現在被「農殘」搞怕了。毛主席教導我們:「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毛主席的指示,我們有必要重溫一下。現在有很多「知識分子」,一肚子牢騷和不滿,不是罵農殘,就是噴轉基因。你們是真不明白還是裝糊塗呢?沒有農藥,沒有化肥,沒有育種技術,沒有農業科技的話,菜市場的五花八門,超市裡的琳琅滿目,都是哪來的?更別提茶這種農產品里的奢侈品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龍井」(別管真的假的)還是很稀奇金貴的茶,大作家賈平凹就曾寫過一篇酸溜溜的散文,說是到某位詩人家裡喝龍井(此前大家都沒喝過這種大名鼎鼎的茶),最後發現其不過爾爾。

我查了一下數據,1990年,中國茶葉的年產量是54萬噸。而現在是200萬噸。有趣的是,1995年茶葉出品量是近20萬噸,就是說,有三分之一多的茶葉賣到國門之外了。而2015年,中國茶葉出口量是32萬噸多一點,出口量跌到總產量的六分之一。更直觀的數據是,90年代初,中國人民茶葉年消費量是10萬噸,而現在是100多萬噸啊。這每年200萬噸的產量、100多萬噸的消費量,那是茶農和茶廠師傅辛辛苦苦勞作出來的,不是把茶樹扔在荒山,既不用施肥修剪,也不用除草滅蟲,光等著茶季一到就可以發財的。

人老成妖,樹老成精。我特別好奇的是,那些非八百年古樹不喝的茶友,你們真敢確定,樹齡越老茶的品質越好么?

推薦閱讀:

白茶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嗎?
如何評價廣東人的早茶文化?
普洱由原來不上檯面的邊銷茶到如今受到廣大茶友喜愛的茶類,除了炒作外,普洱的工藝或者質量有了很大進步嗎?
好茶如人,人似好茶
前世今生青黑盞,我與古人共舉杯

TAG: | 茶道 | 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