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依百順不值得表揚|儒學辨義 論語 學而篇第一 13
原文: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釋義:有子說:「信約只有趨近於義,說出的話才可以兌現。恭敬只有趨近於禮,才能遠離恥辱。依從不違背其親人,也是可以尊奉的。」
有子這段話前兩句好理解。就是說信與義是一對兒,信有了義才有價值,才有必要兌現。反之,不義的信約沒必要去兌現。恭與禮是親戚,對人恭敬需要有禮節的設定才能適可而止、遠離恥辱,否則沒完沒了的卑躬屈膝將讓人無地自容。
最後一句有點怪,自古以來很多人都解釋不清,大多解釋成:所依靠的人只要不缺少親近的關係,就可以奉其為宗主了。這樣的解釋真是讓人無語,且不說解釋的準不準,這麼一解釋一副奴顏媚上的嘴臉就躍然眼前,讓人反胃。這不就是典型的抱大樹嘛!所以從古至今那麼多人喜歡抱大樹、攀高枝。怎麼來的?人家可以一本正經的說是學《論語》來的。難怪很多人說中國人被儒家給帶壞了,的確解說者難辭其咎。
還有一種解釋是:親人很重要啊,有些事如果是因為不想虧待親人而乾的,這個人也是很值得敬仰的嘛。這個解釋一樣讓人蒙圈,這都是什麼價值觀?!為了親人去胡作非為就有理了嗎?還落個讓人敬仰的好名聲?你說這種文化氛圍可悲不可悲?於是乎,父母為了孩子能上大學去弄虛作假、冒名頂替;兒子為了滿足父母抱孫子的要求而強迫媳婦反覆流產;老公為了給老婆錢花去搶劫;老婆為了供老公洩慾去拐騙少女。這些屢見不鮮的案例難道不讓人痛心嗎?就是這些混亂的價值觀造成的負面作用,使得社會環境烏煙瘴氣。
前兩種解釋都是差強人意,那究竟該怎麼解釋?如果考慮整段的意思,有子是想用前兩句來說明第三句,通過前兩句的鋪墊來引出親人的重要性,那麼接下來的這句就是他的結論。如果這麼理解的話,原句中「因」就是依從的意思,「失」就是違背的意思,「宗」就是尊奉的意思。由此可知他想說的是:一個人如果能做到事事依從親人、不違背親人,那麼也是可以尊奉他的。為什麼尊奉他?因為他很重視親情,這裡的「親」主要還是指父母雙親。
雖然這麼解釋說得通,表現的還是有子「孝」的思維,但不幸的是,通過本篇加之此前《學而篇第一 2 仁之真意》的解讀,我們能看出有子的確可以說是「愚孝」的典型。而且有子這個「孔子大學」的高才生,邏輯性實在讓人尷尬,通過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竟然又冠冕堂皇地得出了對待父母長輩要百依百順的結論,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表面上來看,對長輩百依百順挺好啊,不是很孝順嗎?但是話不能說得這麼輕巧,看問題不能這麼片面。我們可以說對長輩要關愛、要尊敬,也可以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但是說對長輩不僅要依從而且不能違背就不好了。
我們看從古至今在封建家長制的思維模式之下,多少子女都是因為不能違背父母的意思而被包辦婚姻;多少子女都是因為不能違背父母的意思而被要求學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多少子女都是因為不能違背父母的意思而做了不喜歡的職業;有多少子女都是因為不能違背父母的意思而走了不想走的人生道路。所以說「愚孝」思維真是坑了很多人呢!
好在現代中國這種情況已經越來越少了,家長也越來越懂得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既然如此,有子的這段話將來可以從《論語》中刪去了。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春秋時代墨家與儒家並稱的顯學,墨家到最後會衰落?
※為何我讀《論語》,總能品到悲苦之情?
※關於規矩|儒學辨義 論語 八佾篇第三 1
※中庸之道的「中」「庸」二字如何解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你讀後有什麼感悟?